可以怎樣道他們信佛呢???

2007-03-07 3:41 am
您好,本人是佛教徒,但是我所有的同學朋友都是基督徒,請問我可以怎樣道他們信佛呢???

thank you...

回答 (6)

2007-03-07 5:49 am
✔ 最佳答案
老實說,如果你所有的同學朋友都是基督徒,很難令他們信佛.
但我覺得首先不應令他們對佛教反感,這需要靠個人平日行為舉動,個人修為.
其次,我會用''耳濡目染''的方法 : 從平常傾談中,盡力imply 一些佛教的道理,哲學,嘗試令他們認識和認同佛教,嘗試令他們對自己的信仰思考,嘗試令他們對自己信仰的信心有動搖,這就不攻自破了.
作為一個基督徒,即使他對你的說話有認同,亦不會第一時間說出,所以切忌操之過急,否則會惹人反感.
"如果你的同學朋友因為你不是基督徒而不和你做朋友,他們不是真正的朋友''
2007-03-09 8:35 am
一件事的成功都必須有因、緣、果合才可以。
1、因:
對方有接受佛法的福德智慧(根),若沒有廣大的胸襟是不能容下佛法的,必需多生多世薰染才可以接受,許多人都不相信,甚至有些學者或有地位的人會恃自己世聰智明謗佛。

最基本或簡單的是便是三世因果,你可跟他們解說。他們信則可多說,否則便要慎言了。自己在這方面也要多了解,廣學多聞。

傳法的人雖己學佛,但不知學佛的心志是否堅定。是否「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五年佛在天邊,學佛十年化作雲煙」?有沒有明白學佛的動機為了什麼?

2、緣:
對方若對佛法已採取拒絕或不相任的態度,那便要等合適的時間才可跟說話,因為要尊重對方的宗教。若因此令雙方關係變壞,或起煩惱,那表示已做錯了。人未信佛已讓人有壞印象。認為佛教這樣霸道、迷信,那真是罪過。

傳法人一定要有深厚的佛學知識,即使不是博大精深也不能一知半解,不然「一盲度眾盲」,不傳比傳的好,因為要受因果。特別是口業,很容易有過失。除了內在,還有辯才、戒律是否無礙?

果:要救世必須先救心,心誠則身端行正;要家庭和睦,必須先從個人的修養開始做起,時時刻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思想,然後再以一個和睦家庭去教化、影響其他的家庭,則家家和睦,社會安詳和樂。

其實,請問師兄你當初學佛的原因是什麼呢?

是為了脱生死還是只是求天人福報? 還是要普度眾生?

但無論那個目標都要努力修行,去惡從善,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為先。
不知你沒有反觀自己這樣做已入了貪、瞋、癡的陷阱,當你有想法,有欲望使人跟隨自己的意識時,已被控制欲牽扯了,隨之而來便是煩惱的開始,故令你有此一問。你已迷了「他們是基督教,我是佛教」的假像,世間無常。人的心念也是一樣,你不把持自己的心,反而妄想控制別人的信念或宗教,那麼你會失去今生學佛解脫的機會,因為你把修行的心力、時間放在此中,証明還未真正了解佛法。學佛不是為了製作煩惱和矛盾的,應法喜充滿,身心柔順。

即使他們改學佛也不代表什麼,因為若不真正開悟或跳出輪迴,人是還會沉迷的,一念不覺便會墮三惡道重新再來的(多看因果故事便知),故唯有念佛才可有機會仗佛力往生淨土,那阿彌陀佛便是導師,教我們開悟成佛。可能你覺得那太遙遠,但要知佛法不可思議,非凡夫可測。往生淨土後,十方三世所有眾生都可應世度生了,能有佛的大智慧、大慈悲才可教化眾生,當年世尊也說此土眾生最剛強,你和他講佛法,他不願意聽;你要是和他講的不是佛法,他就很歡喜。



若你有看過 上聖下一老法師講述「心經講記」便明白你的「心」是很靈敏也很難控制,學佛先要了解自己的「心」…

修行就是想明心,但心不易明,達摩祖師有一首偈云:

「心心心,難可尋,即時遍法界,窄也不容針。」

心心心就是指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既不可得又如何尋?有可得方可尋,例如虛空不可得又怎可以捉摸,三心不可得故謂難可尋。「寬時遍法界」,寬即大也,寬時周遍法界,「窄也不容針」,窄時一口針也容不下,後兩句是指心的相貌。

又云: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心心是佛。」

達摩祖師云:「我只求心,不求佛。」東方有恒河沙數佛,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有恒河沙數佛,你求那一尊佛,故云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三界是唯心所造,明心時三界便空,古人云:「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所以三界唯心,不是心外有三界,我們住在這三界之內,完全是唯心所現,唯心所造,故祖師云了知三界空無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心心是佛。」想成佛,便要明心,佛是心造,不是佛作佛,是心作佛,所以淨土經云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達摩祖師教我們明心,即心是佛。



又一首幾偈曰: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從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時。」



首兩句的意思是:我們若想求小時,這個心一早已把持了你自己。昔日須達多長者建祗桓精舍,舍利弗與他一起拉地基線,舍利弗忽然笑起來,長者問他何故而笑,舍利弗說:「祗桓精舍還未建造,現在只是拉地線,但你六欲天的果報已現了出來。」長者說:「我只希望生兜率陀天,親近彌勒菩薩。」說完這句話,六欲天中五層天都隱沒,只有兜率陀天現在眼前,是謂「心自持」。



持即把持之意,祗桓精舍雖未建造,只動一念頭,天的福報便現出來,我們還未求心,已被心把持了自己。


「求心不得待心知」,心很靈敏,求七時不可以被心知道,雖然心是自己的心,稱為菩提心,又稱為本心,但無始劫以來我們迷了這個本心,若想尋回這個本心,不能夠起心動念去求,一起心動念,被心知道便求不到,古人修行都是無心悟道,那一個是有心去悟道,個個都是無心道人,無心悟道,若有心,道不會現在眼前,所謂無心合道。



「佛性不從心外得」,不是心外有佛性,所謂水清月現,心清佛現。「心生便是罪生時」,心生起時,不但佛性見不到,罪已經現在眼前,所以學佛的人要小心,心生便是罪生時,起心即差,動念即歪,起心動念都有罪,有罪還見到佛性嗎?有罪便要受果報…」



佛陀說:「生命在呼吸間。」人無法管住自己的生命,更無法擋住死期,讓自己永住人間。既然生命去來這麼無常,我們更應該好好地愛惜它、利用它、充實它,讓這無常、寶貴的生命,散發它真善美的光輝,映照出生命真正的價值。
時時刻刻注意自己所說話,每一句話都要深思熟慮,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是否利益眾生,開導人心,使人開解煩惱?

「時」不計長短,「地」不分遠近,「人」不分宗教與種族,只要有苦難,我們看得到、聽得到、做得到,都應盡量去付出,決無希求回報的心念。愛得普遍,愛得透徹,愛得乾淨俐落,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純淨真愛。

信佛而不學佛,就是迷信;拜佛而不學佛,就是愚行。學佛的修養,是要每個人保持平等心,看見任何人都能起歡喜心。用佛心看人,人人都是佛。


普度眾生也要講因緣果-------故事:


一日,佛陀帶了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兩位侍者一同行腳,近中午時分,一行人感到有些口渴,便在路邊的大樹下休息。佛陀見不遠處有塊瓜田,就請阿難尊者前去化緣西瓜讓大家解渴。

阿難尊者聽從佛陀的指示來到瓜田,見到田裡有位年輕女子在看守西瓜,於是阿難上前客氣地說道:「施主,我的老師釋迦牟尼佛,行腳到此地,又飢又渴,您是否可以布施個西瓜,讓我回去供養佛陀?」阿難尊者話未說完,那位女子便惱怒地拒絕了阿難的請求,並惡言惡語地要阿難趕快離開瓜田。

尊者失望地回到樹下,向佛陀報告方才的過程,佛陀不但不驚訝,且微笑著對迦葉尊者說:「迦葉,換你去化緣!」阿難心想,那女子都已經不肯布施,迦葉尊者又怎能化緣到西瓜呢﹖

迦葉尊者聽到阿難尊者化緣不成的消息,自己心裡也沒多大把握,但因受了佛陀的囑咐,且心知佛陀的一言一行皆有著甚深涵義,便起身前往瓜田。沒想到,瓜田中的女子一見到迦葉尊者,就很高興的站起來向尊者頂禮,並頻頻詢問尊者從那裡來,要往那裡去?是否需要食物以供充飢?迦葉尊者還未開口化緣,女子即主動挑了一顆最好最大的西瓜供養尊者。阿難見迦葉抱著大西瓜回來,心中正感到納悶的時候,佛陀即為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說明兩人過去生的因緣。

數萬大劫以前,迦葉與阿難同為出家眾時,兩人經常結伴去行腳參訪。一天,阿難走在前,迦葉在後,行經的道路上正好有隻死貓,由於時值盛夏,死貓的屍體已出現腐臭的味道,且身上滿是蟲蟻,正在嚙食著死貓身上的腐肉。阿難一見到這隻死貓,立刻摀住鼻子,匆忙地離開;爾後,迦葉看到死貓,即慈悲的為牠三皈依,並在路旁挖了個坑洞,將貓埋葬,祝願牠能早日超生善道。

說完過去生的因緣,佛陀便對兩位尊者開示道:「瓜田中的那位女子就是過去的死貓投胎轉世而來,因為當時迦葉為其皈依祝願的關係,所以得為人身,因此她一見到迦葉就心生歡喜。而阿難因為一念嫌惡的心,所以不但化緣不到瓜,反而還遭受辱罵。」聽完佛陀的開示,兩位尊者更對因緣果報的道理深信不疑。


省思
--------------------------------------------------------------------------------

佛法中常云:「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要想擁有光明順遂的前途,就要靠平時廣結善緣,具足善因善緣,則作任何事情都容易成就。


希望可以幫到你,阿彌陀佛。互勉之。
2007-03-09 1:00 am
你帶他們到九龍塘佛教慈濟功德會的靜思堂吧,或者你自己去看一看,問師姐們拿一本慈濟月刊,有關於基督教徒怎轉為慈濟人的篇章。慈濟是屬於佛教的國際慈善團體,發起人是證嚴上人,慈濟的宗旨是拔苦與樂,救災扶危,與基督教義的神愛世人沒衝突。
內裡有很多本是基督徒的人,經過一輪服務人群後就成了佛教徒。
佛教徒為佛教為眾生行菩薩道,若你想度他們,你自己就要示現自己有正知正見正行的佛教徒。
佛教的理是要行的,行了就會知佛理,知佛理就能有理的度人,否則自己無行又無理的,人地做乜要聽你講?
2007-03-08 2:29 am
我的看法是各人有各人的緣法 , 隨緣去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 , 可能人人都不一樣 ,
不用執著於某一種方法來傳教
2007-03-07 10:15 pm
老實說真的好難!

我會反問這位師兄為何要他們信佛?

如果你的朋友要你信基督教,你會如何?

所以方法只可以用身教來證明給您的朋友看, 什麼是一個正信的佛教徒, 有什麼地方或優點值得其他人學習?

人們信什麼教義, 與人的氣質有關

而且如果您的朋友若能做個正信的基督徒, 那又何妨?

何不學習您與您的朋友'和而不同'.

用包容的心,接納大家在宗教上有所不同!

放下分別心!
2007-03-07 3:00 pm
其實,佛教有云.
世界是有無量這麼多的佛.
每個佛也育有自己的和合僧團.

在佛教徒的眼中,可以將基督徒看待為基督佛的信徒和僧團之一.
如是者就不會受到那些愛挑紛爭的人影響.

只要信守自己的戒條.不犯罪惡,緊守正道及良知.

那麼,就會發現...其實正信的基督徒跟 正信的佛教徒 差別不是別人想像中那麼遠的...

最大分別只是在於當中可能有些利欲薰心的人,他們想將教徒奉與僧團的財力及人力 移往別處用.
才那麼緊張自己的勢力有多少人份而已.
其出發點是源於某種壓力推動,至於對方的壓力源於什麼呢...不便透露

作為年輕一輩佛教徒 由於平均的能力有限...在渡眾時要量力而為.
如果因信仰不同而受到同袍欺凌的話,不要沉默...顧及人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事.

祝福年輕一輩的人.

慈心關懷身邊的人,可指引自己及眾生智慧離苦之道,
廣學多問知識充滿而能細說,推層出新是智慧的表現.

此二事可成就一切佛法

2007-03-07 08:42:11 補充:
對勒,以上說的都是以 最差最壞的情況為出發點當然,也有最好的情況就是 閒時一起聊天,找到些共通點..找到些問題的答案,互補不足之處,大家和平的 沒有猜疑,沒有背棄,沒有出賣...朋友就是這樣單純可靠的一回事.注意 細心思考,可以發現很多名詞 蘊藏的意義..呼~差點漏了最重要的一段, 幸好還有補充一段 ^^

2007-03-07 09:09:50 補充:
對勒,再補充善知的菩薩是會常常把身邊人也看成善意的人,即使他們行為上有惡意的動機...最後每一個人也會因菩薩的智慧而成為善良的人!而眾生會常就會常常把身邊人也看成惡意的人,即使他們行為上有善意的動機...最後每一個人也會因眾生的愚昧而成為 險惡的人!若要成就 佛慧的話.其中之一就是要超越以上這兩方的境界 參悟當中的利與弊. 進而懂得如實的觀察世人,細心的分辦清楚就不會混淆了對應方法了.僅以上述文句,為本留言打個合理的圓場. 再祝各師兄弟 法喜常滿.

2007-03-08 09:56:31 補充:
噢剛剛看了兩篇,才發現我的留言沒有對題那容我將它說明好了.其實,我想說的渡法是在保持 自身的修行理念不變,然後再引領同伴一起前進.就例如 ,同一條的路英文稱它為Queen"s street (女皇之路)中文稱它為 皇后大道. 說中文 跟 說英文 對這道路的理念大有不同.但始終也是同一條路重要是雙方理念分歧的情況下,大家也可以和諧的走過這道就很難能可貴了.因為,當你想渡人時,對方也可能有同樣的心態...就雙方也有這心態去追求的話,這就是雙方的技巧和理念堅定的問題.

2007-03-08 09:58:04 補充:
因為,當你想渡人時,對方也可能有同樣的心態...就雙方也有這心態去追求的話,這就是雙方的技巧和理念堅定的問題.最好的處理法是不求渡化,單純以學識,分析力,綜合力智慧和道理去引渡對方認同你的教義.最後,不理他們信不信也好, 最少你自己也因此而得到知識和智慧的,若是他們因你而教信佛教,那也只是額外的獎勵工作...其實.以圓滿的能力引導信眾,這就是 佛教渡眾的最好方法.因為每個佛教徒也知道,不受惡性抹黑, 只要良性競爭. 世界就會進步(注意用詞,不受=不接受,不忍受,不承受)祝福~ 學業進步啊!!
參考: 跟菩薩學來的,個人觀點.


收錄日期: 2021-04-12 21:52:5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06000051KK0328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