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杜牧ge「玉人何處教吹簫」有個疑問 ... ...

2007-03-05 6:51 am
究經係:
玉人為作者吹簫,或是
作者為玉人吹簫,或是
作者玉人互為吹簫
還是另有所指呢?

回答 (2)

2007-03-05 9:14 am
✔ 最佳答案
樓主,你是否一時心急,打了錯別字,是究竟,不是究經.
其實我也不知究竟,不過網上找到:

回答者 :wailamau [小學級 5 級]
回答時間:2006-10-25 22:54:11


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註釋]

韓綽:生平不詳。
判官:唐時節度使、觀察使的屬官。

隱隱:隱隱約約,時隱時現的樣子。
迢迢:遙遠。
草木凋:一作“草未凋”。

二十四橋:揚州名勝。又名紅藥橋,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簫於此,故名。本詩即用此傳說。
玉人:美人。

[賞析]
這是一首調笑詩。
杜牧曾于大中二年(848)八月由睦州(今浙江建德)赴京就職,路過金陵,“厭江南之寂寞,思揚州之歡娛”,想念在揚州作淮南節度使判官的好友韓綽,故作此詩寄之。

詩的首聯是寫江南秋景,說明懷念故人的背景,末聯是借揚州二十四橋的典故,與友人韓綽調侃。意思是說你處在東南形勝的揚州,當此深秋之際,在何處教玉人吹簫取樂呢?意境優美,清麗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來,傳誦不衰。

第一句寫景,給人以悠遠的感覺。第二句寫深秋的江南草木凋零,為下面的詠嘆作鋪墊,把江南秋色的特點描繪了出來。第三、四句既寫出月夜的幽靜,又有聲有色地用二十四橋美人吹簫的典故,探問友人近況,表現了他們之間的深厚友誼。

--------------------------------------------------------------------------------------------------------
本人觀點:
原來杜牧寫這詩時,二十四美人吹簫已是典故,當時的紅藥橋已沒有吹簫玉人,但作者透過豐富的想像力,把靜態環境描繪的有聲有色,還與好友分享,秋盡之秋仍不覺寂寥.

--------------------------------------------------------------------------------------------------------

從吹簫講到吹簫:
有次喺電視無意中睇到少少金雞,金雞吳君如做嘢嘅架步多咗班新移民,佢地講嘢唔啱音,
明明推銷,講咗吹簫,呢樣又話吹簫,嗰樣又話吹簫,認真吹脹!
(好彩我唔識吹簫)
參考: 杜牧的詩
2007-03-05 7:29 am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 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http://home.netvigator.com/~fan20056/d/city4/poem/poem291

係:玉人為作者吹簫

據說二十四橋原為吳家磚橋,周圍山青水秀,風光旖旎,本是文人歡聚,歌妓吟唱之地。唐代時有二十四歌女,一個個姿容媚艷,體態輕盈,曾于月明之夜來此吹簫弄笛,巧遇杜牧,其中一名歌女特地折素花獻上,請杜牧賦詩。

2007-03-08 00:30:36 補充:
樓主如果頭痕, 有無想過用知識 最唔公平既方法 ─ 投票呀?兩個答案一個排第一, 一個長d, 投票就好似買公定字, 好好玩吖!補充內容參考資料:玩世不恭的呃呃騙騙


收錄日期: 2021-04-11 15:29:4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04000051KK0580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