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樓主,你是否一時心急,打了錯別字,是究竟,不是究經.
其實我也不知究竟,不過網上找到:
回答者 :wailamau [小學級 5 級]
回答時間:2006-10-25 22:54:11
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註釋]
韓綽:生平不詳。
判官:唐時節度使、觀察使的屬官。
隱隱:隱隱約約,時隱時現的樣子。
迢迢:遙遠。
草木凋:一作“草未凋”。
二十四橋:揚州名勝。又名紅藥橋,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簫於此,故名。本詩即用此傳說。
玉人:美人。
[賞析]
這是一首調笑詩。
杜牧曾于大中二年(848)八月由睦州(今浙江建德)赴京就職,路過金陵,“厭江南之寂寞,思揚州之歡娛”,想念在揚州作淮南節度使判官的好友韓綽,故作此詩寄之。
詩的首聯是寫江南秋景,說明懷念故人的背景,末聯是借揚州二十四橋的典故,與友人韓綽調侃。意思是說你處在東南形勝的揚州,當此深秋之際,在何處教玉人吹簫取樂呢?意境優美,清麗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來,傳誦不衰。
第一句寫景,給人以悠遠的感覺。第二句寫深秋的江南草木凋零,為下面的詠嘆作鋪墊,把江南秋色的特點描繪了出來。第三、四句既寫出月夜的幽靜,又有聲有色地用二十四橋美人吹簫的典故,探問友人近況,表現了他們之間的深厚友誼。
--------------------------------------------------------------------------------------------------------
本人觀點:
原來杜牧寫這詩時,二十四美人吹簫已是典故,當時的紅藥橋已沒有吹簫玉人,但作者透過豐富的想像力,把靜態環境描繪的有聲有色,還與好友分享,秋盡之秋仍不覺寂寥.
--------------------------------------------------------------------------------------------------------
從吹簫講到吹簫:
有次喺電視無意中睇到少少金雞,金雞吳君如做嘢嘅架步多咗班新移民,佢地講嘢唔啱音,
明明推銷,講咗吹簫,呢樣又話吹簫,嗰樣又話吹簫,認真吹脹!
(好彩我唔識吹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