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習俗

2007-03-04 6:41 am
3/4日就是元宵節了, 除了吃湯圓、提燈籠、猜燈謎, 請問還有其他習俗嗎?

為了應景, 以下提供一個燈謎給大家猜猜看 :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 猜一品牌

(會不會太簡單了, 哈哈)

回答 (2)

2007-03-04 6:45 am
✔ 最佳答案
各地習俗:

河北:

永平府元宵節,有病的婦女群聚窯下,稱「陶灸」。兒女交錯度橋,稱「度百厄」。也有人以紙裁剪為九條紙繩,信手打結以卜休咎,稱「結羊腸」。又以十二個麵盞貯油放入鍋中蒸熟,以麵盞積水之多寡來預卜該月的晴雨。

靜海縣上元節以大饅頭為節食。

慶雲縣元宵節男子請五祖教拳棒,女子請紫姑卜休咎。

山東:

淄川縣元宵節臨水人家多放河燈。

寧陽縣元宵送燈至祖墳。

興農村的元宵節有照燈的習俗。男孩子提著燈,繞棗樹六圈,口唸「嘟佬嘟佬,開花結棗」六遍,就能使棗樹豐收。

莒縣男女老少於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稱之「走老貌」,據說每年走一次可永保青春年少。

河南:

襄城縣元宵吃餛飩湯,稱之「團圓茶」,娘家接已嫁的女兒回家過節,

郲縣元宵慶燈時,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龜。本地有河橋的,相率過橋。若無橋,則以木板搭數丈高之「天橋」,稱為「走百病」。

陝西:

鳳翔縣於元宵節宴請女兒、女婿,稱之「吃十五」。並送燈、送油,稱之「添油」。

江蘇:

武進縣上元日綁縛蘆葦成丈許之火炬,插於田間,稱「照田財」,用來預卜早潦。火色白者為水,紅者為旱。

宜興上元日,兒童戴鬼面具,屈腳振肩而跳,稱之「跳鬼」。

浙江:

杭州民間傳正月十五為上元天官賜福之辰,多齋素誦經,匍匐至吳山禮拜。

海寧縣元宵節以精緻的菊花燈為最出名。

上虞縣少於元宵節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較量武藝。

建德縣人家有新娶媳婦的,於元宵節設酒祭床。

江西:

新建縣民於元宵掃墓插竹為燈。

萬安縣城各鄉均於元宵節祀上元神舟。

湖北:

雲夢縣(今之江漢)老農夫於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絕地蠶」。兒童則以田鼓迎神,以卜歲事。

武昌的「弄龍」要一連三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隨龍燈到鄰村赴宴,稱為「龍換酒」。

湖南:

常德上元各家以椒為湯,加入韭菜儆果諸物款待客人,稱為「時湯」。

新田縣遊完龍燈後,將龍燈付之一炬,稱為「送災」。

四川:

四川元宵有「四偷」的習俗:「一偷湯圓二偷青,三偷簷燈四偷紅。」除了偷青是為了強身外,其餘皆為求子的習俗。

開縣有「對罵」的習俗。元宵節時人們搬板凳到戶外去,將平日之怨氣,盡皆罵出,被罵之人不得回罵。

福建:

泉州花燈最具特色,有香燈、紙折蓮花燈、絲料宮燈、八結燈等等。

邵武縣元宵夜境內廟宇繞境迎香,稱為「淨街」。

閩南地區有兩村兒童互擲石為戲的習俗。據說若不擲石,那個村子必定發生瘟疫。

廣東:

新安縣民有於去年生男者,皆於元宵夜慶燈。

南雄鬧花燈時,父母取龍燈上之龍鬚線給小兒繫帶,據說可保兒童無疾病。又取龍燈內殘存的蠟燭照床下,據說可以產貴子。

文昌縣民元宵夜偷青時,偷中的以挨罵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則以不挨罵為吉兆。

雲南:

雲龍縣於元宵節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彌勒州元宵後一日燃香於橋,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據說可以去疾病。

台灣:

台北縣的平溪、十分一帶,有元宵節放天燈的習俗,即所謂「南蜂炮、北天燈」。

台灣的許多寺廟,也在元宵節舉行「乞龜」的活動,以作為慶祝。

台中縣的東勢地區就盛行這項舊俗。苗栗地區的客家人不吃元宵,而是做菜包吃,俗稱「豬籠粄」。

正月十五還有「聽香」的風俗。聽香的方法是先在神前燒香擲筊。請示過出行的方向後,於途中竊聽他人談話,再根據所聽的容,向神前擲筊占卜今年的吉凶。
2007-03-04 6:46 am
元宵節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也稱「元夕節」。按照中國古代的習慣,「元」指月亮正圓,一年之中有所謂「三元」──正月十五稱為「上元」、七月十五稱為「中元」、十月十五稱為「下元」,故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的意思。

根據考證,元宵節的來源,有說與祭祀「泰一神」有關。泰一神亦稱「太乙神」,主宰人間的風雨、飢饉和瘟疫。據說,漢朝武帝曾久病不癒,求助太乙神後竟奇蹟治癒,乃於元鼎5年(西元前122年)開始建太乙祠壇祭祀,每逢正月十五通宵達旦以盛大的燈火祭祀,從此便形成元宵節張燈結彩的習俗了。

另一說是東漢明帝篤信佛教,於上元夜在宮廷、寺院,燃燈表佛,命令士族、庶民一律掛燈,遂相沿成俗。隋唐諸朝之後,上元之夜放燈的習俗亦已流傳甚廣,並演變成民間盛大的元宵佳節。張燈時間也從一夜增至三夜。到北宋時,放燈增至五夜,南宋更增至六夜,明朝官府發布節假日十天的規定,為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燈節。

元宵節期間,民間多吃元宵(湯圓)來應節,象徵家人團圓。此外還有掛花燈、猜燈謎、迎紫姑、踩高蹺、舞獅、舞龍等民間娛樂活動。流傳至今,這一連串充滿熱鬧歡樂的慶典活動稱為「鬧元宵」。

如今,每到元宵佳節,各地總要舉行盛大的遊園燈會。大抵古代元宵燈節時人流如潮,節日活動豐富多姿,而古時男女缺乏交往的機會,所以元宵節很自然就成了古時情人相會之日,如歐陽修亦有詩云:「去年元宵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因此,元宵節亦稱為「中國情人節」。


參考資料:http://www.chiculture.net/1302/html/1302festivals_b02a.shtml


最早的元宵節,起源于秦漢年間。據有關史料記載,秦末就有:「正月十五燃燈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說。可見元宵節是從「敬神送年」這一民族風俗演變而來的。

西元前180年,劉恒平息呂氏家族的叛亂,恰巧是在正月十五日。劉恒爲了慶祝自己平叛的勝利,大赦天下,普天同慶。一時間,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彩燈佈滿了大街小巷。相傳到了東漢明帝永平年間,開始有了街頭放燈的習慣,從那時開始,正月十五元宵節也被稱之爲「燈節」。

到唐玄宗時,每逢正月十五就在宮廷中用絹絲紮成二十節、高150丈的燈樓,上面懸挂珠玉金銀穗墜,錚錚有聲。到了明朝,朱元璋建都南京,規定從正月初八挂燈,到正月十七收燈,在南京秦淮河面上,高搭彩棚。朱棣遷都北京後,在東華門開闢了兩華里長的燈市。到清代,燈節更是盛極一時,花燈種類樣式更多。現在的元宵節,制燈工藝更加先進,人們的觀燈樂趣更高。每年的元宵燈節,不僅吸引了中國的八方遊客,而且還吸引了大批的外國遊客。


參考資料:http://www.cnhubei.com/aa/ca33180.htm



元宵節的傳說

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之子劉盈登基爲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後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後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後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後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爲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衆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爲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參考資料:http://www.cctv.com/geography/mfms/20010626/177.html



元宵節的起源和意義

關於元宵節的起源,說法很多,但根據史籍,一般認為元宵節開始於西漢時期。相傳漢文帝是在大將周勃戡平「諸呂之亂」後即位稱帝的,而戡平的日子剛好是正月十五,因此每逢正月十五這一天漢文帝都會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在古代正月又稱為元月,稱夜為「宵」,正月十五又是一年的第一個月圓夜,所以,漢文帝就把它定為「元宵節」,又稱「元夜」或「元夕」。而在漢武帝時聽從謬忌之說,對於太一神十分虔誠,在甘泉宮修建太一祠壇,無論是伐南越、得天馬,甚至冬至也要祭祀太一神,在正月十五日祭太一神最隆重,從黃昏開始,通宵達旦用盛大的燈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經過祠壇之上,從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張燈結綵的習俗。另外,依照佛教說法,東漢明帝時僧道於正月十五日會集於洛陽白馬寺鬥法,由於佛教勝利,明帝便下令於正月十五日前後,在宮廷和寺廟中張燈結綵,不論士族庶民,一律掛燈,表示對佛教的尊敬和虔誠,從此,元宵節張燈,既成為佛教禮儀又成為民間習俗。唐朝後由於在這一天可以張燈為戲,所有又稱「燈節」、「燈夕」。

至於元宵節的由來,本省民間傳說:二千年前,佛教傳入我國,當第一次月圓的時候,人們隱隱約約可以見到月光下有一群天神在翩翩飛舞,有一年浮雲遮敝了天空,人們突然不見天神蹤跡,十分恐慌,於是紛紛點火把,照亮天空,找尋天神,自此以後,雖然看不見天神,人人卻仍年年點燃火把找尋天神,相延成襲,就變成一種風俗了。

另外,從道教的觀點,上元節是延襲道教的陳規而來的。唐代以後有所謂的「三元日」,即上元日(天官賜福日─農曆元月十五日)、中元日(地官赦罪日─農曆七月十五日)、下元日(水官解厄日─農曆十月十五日)。而「三官」指的是,天官上元一品九氣賜福天官洞靈元陽紫薇大帝(堯德配天)、地官中元二品七氣赦罪地官洞清元虛大帝(大舜耕地)、水官下元三品五氣解厄水官洞陰元光大帝(大禹治水)。傳說三元日,恰好是三官大帝(俗稱三界公)的誕辰,這三神主宰生老病死、命運氣數,人們為了祈求賜福,所以在「上元日」,既張花燈,也拜三官。上元節乃由原本單純民俗意義上的求吉、禳災、袪邪,進一步強化,成為民間最具宗教意義的節慶之一。


參考資料:http://www2.ctps.tp.edu.tw/country/holiday/hldy_b/hldy_b3.htm



西元前179年西漢時,漢文帝在周勃、陳平戡平「諸呂之亂」後在正月十五日登基。每年這天晚上他都要出宮「與民同樂」,以示慶祝。因「正」月又稱「元」月,「夜」古時又叫「宵」,所以漢文帝便將這天定為元宵節。每逢這天晚上,舉國上下都要張燈結彩來歡度。

漢武帝時亳人謬忌,奏請祭祀「泰一」(太一)神,「泰一」是天神中最尊貴者,其地位在五帝之上。泰一神早在戰國時已被人們敬祀,宋玉《高唐賦》中就有「醮諸神,禮泰一」的記載。後來漢武帝久病不癒,在一巫師協助下與神通話,得到神的指點後竟然病癒,所以就大赦天下,並在元鼎五年(西元前112年)建泰一祠壇祭泰一神;其中在正月15日之祭最為隆重。當天從黃昏開始,就通宵達旦的用盛大的燈火祭祀,所以中國有了在正月15日放燈火之俗,也有了宮廷的祭典。而吃元宵、提燈的習俗也因東方朔的典故而融入了「元宵節」。

到了東漢明帝永平10年(西元67年),蔡愔從印度求佛法歸來。據佛教經典之記載,正月十五日「收如來闍維訖舍利於罌,放置於金床之上」。《西域記》中稱印度摩喝阤國在正月十五日,僧徒俗眾雲集,觀佛舍利放光雨花,認為是上元天官賜福的良辰,所以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宮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元宵節在此時注入了佛教的典故。到了隋朝更加熱鬧。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這一天的白天,就開始「鬧元宵」,也就是熱熱鬧鬧過元宵節的意思。這天在洛陽的端門外到建國門這一塊八里長的地方,人們搭起了一座座高高的戲台。大路的兩旁,還豎立著一排排用席棚建造的小戲台。據記載,這上千個大大小小席棚裏的戲班子,單演員就有三萬多人,伴奏的樂師有一萬八千人。夜晚,席棚上張燈結彩,又是一個盛大的燈會。觀看的人,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在唐太宗時(西元600多年),傳說唐太宗李世民鼓勵讀書風氣,民間都把小孩子送去上學。入學的第一個節目叫「開燈」,那是把先做好的第一個精巧的花燈帶到學校去,請一位博學的老先生替他點起來,象徵前途光明。因為從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日稍後開學,因此開學的花燈便成為「上元節」的點綴。元宵節無形中不僅宣告了人們快樂假期的結束,也象徵著一年嶄新的開始,要好好讀書、工作。
參考資料:
http://keith.aeroplux.com/keith/festival/15jan-01/15jan-01.htm


收錄日期: 2021-04-18 23:12:3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03000051KK0536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