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10點..用物理知識,,答相機的構造

2007-03-04 3:49 am
用物理知識答相機的構造
係咪電磁波進入左相機先影到相架
如是,,有咩電磁波入左相機呀
唔該答我呀..

回答 (2)

2007-03-04 4:27 am
✔ 最佳答案
、相機的基本原理


大體上來說,相機是由機身與鏡頭組合而成,底片裝在機身背後,被攝體被光線照射時會吸收部分光線,反射其他的各種光線,透過相機的特殊構造,將影像投射在機身後方因而紀錄在底片上,使被攝體的影像可以重現,如此而已。


基本上光線是以直線方式射出,不會轉彎,因此人類應用此原理,設計出『映寫暗箱』(暗室),它是相機的前身,當時是藝術家用來輔助繪畫而設計出來的;其間人們又發現了某些化學物質(例如鹵化銀)受光線照射後會分解成金屬銀(反正就是會收光線反應而改變顏色啦!),各位不曉得有沒有看過曬藍圖?他們的原理很相近,只是曬藍圖的感光光線是紫外線。聰明的人類就將二者結合,演化成相機的雛形-針孔相機。


接著再透過光圈來改善影像的清晰度(減少繞射現象,將來有機會會介紹到)、以快門來調節曝光的時間長短,最後演變成現在的相機,而近年內科技發達,使得功能面無限的延伸。
現在的相機都內含有測光表,通常位於機身內五稜鏡旁的底片室下方。測光數值顯示裝置在老一代的相機是指針式的;後來有發光二極體 (CED),用燈光顏色來區分曝光量,現在則多為液晶顯示(LCD)。因應底片感光度的不同,機身本身也一定會附有底片感光度調整裝置,用來設定底片的感光數值 (ASA、ISO),這是測光機構。

(二)曝光機構

它的主體當然就是快門了,不過快門的詳細介紹容後面進階課程再詳述。其他還有曝光補償功能,(exposure compensation dial)為了不同的景象決定曝光指數,在某些複雜的光線環境下,測光表是會被大自然所欺騙的,因此需要他來幫助檢測光度調整曝光。還有一個最常用的功能就是自拍器嘍。

(三)底片處理機構

傳統相機裝片、捲片、退片等都是手動的,因此有些新手時常發生一些狀況:很高興的拍完一卷底片後發現沒上片成功,竟然都是空捲;拍完後忘記捲片而發生雙重曝光等。而現在很多相機都有馬達捲片器,可自動裝片、按完快門後自動捲片、拍完自動退片、甚至強迫退片等功能。特別一提:有時候重複曝光也是攝影技巧的一種,因此除非是簡單的傻瓜相機,不然也都有附加此裝置。再來就是機背,可以在相片中加上日期、時間...等,乃至於數位相機的CCD感光材、高寫錄的記憶卡、LCD顯示螢幕!

以單眼相機為例:被攝體光線經過相機鏡頭,到達反射鏡時,反射鏡將光線折射至五角稜鏡上,當按下快門曝光時會彈起,搭配光圈與快門以取得適當的曝光量,將影像紀錄於軟片上。光線再反射到毛玻璃(可增加對焦的方便性)到達五稜鏡,使光線正確的折射至觀景窗內;觀景窗則具取景與對焦功能。另外有景深預觀鈕,可預先觀測拍攝物之清晰範圍(有關景深的介紹容後詳述)


 

光圈

光圈控制光量進入鏡頭的多少,在鏡頭裡面有許多金屬葉片所構成的圈狀開孔,即為光圈。此開孔會隨著鏡頭上F值做調節而開大或縮小,光圈值成等比級數,公比約為根號2
快門

快門是控制光量進入的時間的長短,並且會影響畫面的動感。快門速度S分為:

1 、 2 、 4 、 8 、 15 、 30 、 60 、 125 、 250 、 500 、 1000

其中l代表1秒,2為1/2秒……1000為1/1000秒,依序類推。數目字愈小開啟時間愈長;反之則愈短。為了便於計算曝光量,快門速度都採幾何級數,作1:2的比例增減。因此,每一級快門速度是它的相鄰一級的1/2或2倍 。

一般而言,快門速度愈慢,所拍攝的影像會呈現流動感。若欲將運動中物體拍攝成定格影像,則要用快速快門,如1/2000秒。當然快門速度的應用不只如此,但基本上一張好的照片,先決條件為適切的曝光量。而拍攝照片時,光圈與快門要相互配合才能獲得適切的曝光量。
2007-03-04 3:55 am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you mentioned is in fact visible light.
Light enters into a camera, focussed by the lens onto a photographic film or a CMOS (or CCD, charge coupling device) in the case of digital cameras to form an image.


收錄日期: 2021-04-12 02:03: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03000051KK0431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