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冇人知香港的經濟環境改變對報紙有咩影響

2007-03-04 3:47 am
明報or 星島......

thx!!

回答 (1)

2007-03-05 4:42 am
✔ 最佳答案
經濟
B08 明報 八貓小姐
2007-02-08



八貓小姐專欄
去年廣告市場收益增7.3%

隨經濟好轉,2006 年全年廣告開支達197億元(開支已扣除媒體給予的折扣),較2005 年升7.3%。匯豐銀行、旺旺及麥當勞為最高廣告開支的頭3 位公司。

市場研究公司admanGo 發表的最新報告指出,去年廣告市場有良好增長,很多公司都增加廣告開支。在十大客戶排行榜上,旺旺、中國銀行及恒基地產的排名急升,其中旺旺更由前年的96 位,急升至去年的第2位。旺旺銷售的產品有旺旺仙貝、QQ 糖及泡芙等;而恒基地產銷售的樓盤就有翔龍灣及比華利山別墅等。

各廣告媒體中,電視廣告佔39.4%,報紙佔33.4%,雜誌佔18.1%,其餘為電台、地鐵及大廈外牆等。隨《都市日報》、《am730》及《頭條日報》等免費報紙爭奪廣告市場,免費報紙廣告收入去年大升98%,至12 億元;相反,傳統報紙的廣告收入則跌2%,至86 億元。


大公評論(香港)
A18 大公報 可嚴
2007-01-09

議論風生
紙質報紙應轉型求存

「數碼移民」增加的同時,就是傳統報紙讀者流失之時。因此,紙質報紙必須有重大的轉型思維。網絡新聞的深度與廣度更不可同日而語,具貼近性、針對性與說服力的新聞評論,或有希望成為吸引讀者的轉型策略。

踏入新年,紙質報紙的新聞不少。遠的有瑞典一份至今世界最長壽的報紙轉為網絡版,告別印刷時代,以及著名的《華爾街日報》跟上縮版潮流,新聞版面減少百分之十。近的,則是長期備受欠薪困擾的本港老牌日報《成報》,裁員兼吃官司,日子似乎愈過愈艱難。這三則關於紙質報紙的新聞,揭示了兩個問題:面對數碼時代的挑戰,傳統報紙一是轉型迎變,二是抱殘守缺等被淘汰。

自電子媒介出現之後,傳統報業,或稱為紙質報紙,就面臨內外兩層競爭。內爭,是報業的自相競爭,大浪淘沙,具競爭力的報紙活下來,體質弱的,早早走了。以本港為例,隨社會進步與觀念改變,業內競爭愈演愈烈,最甚者為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的中文報業減價戰。作俑者將道德與傳統棄之如敝屣,一時誨淫誨盜者大行其道,於社會譴責聲中日益坐大而稱王稱霸。經營傳媒成為一盤名利雙收生意,於是不少商家,尤其是利用公眾資源進行投資的上市公司,前仆後繼地搖身一變成為「報人」。結果是不諳水性而苟延度日者有之,名牌轉手之後成為「燙手山芋」 或質量江河日下者有之。更甚者,是有的上市公司入主報紙,僅是將報紙變成財技運作工具,再名牌的老報,不死也傷。後來,四開的免費報紙又殺入這個日益縮滅的傳統報業市場,令原就「吊鹽水」的報紙百上加斤,翻身無望。

至於外爭,就是傳統報業之外的大眾傳播媒介的競爭,簡言之,電子傳媒。先有廣播,後有電視,尤其後者,時效與音畫的動感及視覺效果,對刊登隔夜新聞的紙質報紙構成了重大殺傷力。加拿大傳播學者麥克盧漢曾經定義「媒介就是信息」,可以理解為一種新媒介的出現,就是一種傳播革命的信息。電子傳媒的出現,令地球成為一個資訊地球村,新聞的生命由紙質報紙的一天,縮減為由電子媒介操控的幾小時。近年,數碼科技又將網絡新聞生命,大幅萎縮為以分秒計。

最典型的莫如四年前的美伊戰事新聞報道。二零零三年三月二十日,北京時間十時三十五分,美國戰艦向巴格達發射第一枚巡航導彈,打響美伊戰爭第一炮。十時三十六分五十五秒,新華社中東分社記者最先發出兩國開戰報道,新聞事實與新聞傳播,之間僅差一分五十五秒。新華社發出電訊十秒後,路透社才跟上來,接是美聯社與法新社。全球不少等美國開出戰爭第一炮的電視台,數十分鐘的緊急編輯之後推出了這則新聞,令它們的受眾幾乎可以同步接受信息。對於網絡族之中的心急受眾來說,他們不需要被動地等候電視台編輯的安排,更遑論遲至明天才出街的報紙編輯的新聞處理。他們可以直接進入各大國際通訊社網站,獲取最新的戰事報道。以新華社消息為例,網上不斷推出的即時新聞時效以分鐘計,那種時效及新聞廣度,不是受制於畫面與時段限制的電視台可以競爭的。

新聞生命大幅萎縮

因此,報業大亨梅鐸,兩年前在美國向一個編輯人員協會講話時指出,數碼技術正在為紙質報紙撰寫訃告,「報紙可能變成新聞網站」。他形容自己是在由報紙編輯控制新聞篩選權的時代長大的「數碼移民」 ,而兩位年幼的女兒(與年輕的華裔太太所生),則將是完全在數碼時代成長的「數碼原住民」,她們將不知沒有寬頻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去年三月,軟件鉅子彼爾‧蓋茨接受英國獨立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五十年後紙質報紙可能消失,因為那時手提電腦隨時隨地上網,輕巧到如同人人手持書本一樣。這兩位大亨,一個是數碼技術應用者,一個是數碼技術科學家。他們的警告與預測,一個是居安思危,一個是科學展望。可能本港不少紙質報紙的讀者不相信他們的「危言聳聽」,因此在你我的經驗之中,即使多姿多采強如電視,在資訊相當發達的本港,摧毀的只是晚報這個類種,而不是整個紙質報業。但是,面對數碼科技的強勢攻擊,收費的紙質報業或是變革轉型,或是逆傳播科技發展潮流掙扎至「彈盡糧絕」而沒落,已經是一個可見的事實。這個過程,蓋茨預測長達五十年,不過,不同地區轉型過程長短,相當程度取決於數碼科技於不同地區的普及程度,以及人口知識結構。

瑞典那家世界最長壽的報紙結束印刷時代轉型為網絡報紙,就是一個清晰的回應梅鐸警告與蓋茨預測的時代訊號,有助於關心紙質報紙的人士解讀麥克盧漢「媒介即信息」的革命性定義。《華爾街日報》縮版,主要縮減的是於數碼時代根本已失去時效競爭力的新聞地盤。縮版同時,該報增加色彩與圖片,但這不是革命,只是紙質報紙長期以來抗衡電視的一種手段,是「讀圖時代」的一個版面改良,充其量只是再度強化而已。值得注意的是,該報只是歐美不少大報近年掀起的救亡式的「縮版潮」的跟風者,而不是始創者。這說明再有名氣的大報,面對數碼科技衝擊,變法求存是必然出路與現實的態度。

反觀本港長期陷於財政困境的傳統老報,只是利用員工不願報社關門而失業的心態,「硬煮無米之炊」 而將招牌硬撐下去,根本不是解決之道。因為投資者及經營者面對的挑戰不僅是本地市場的局限性,不僅是本地銷量大報乏道德的市場競爭策略,也不僅是每天清晨送到或「硬塞」讀者手上的免費報紙,他們面對的是數碼媒介帶來的信息革命時代。對本港紙質報紙殺傷力最大的,反而是本港最值得驕傲的走在世界前列的資訊科技普及程度。兩年前,根據國際電訊聯盟的報告,本港寬頻普及率全球第二,互聯網收費則全球最低。根據數據推算,至二零零九年,即兩年後,住宅寬頻普及率將達百分之百。亦即,屆時本港所有家庭,將是各自獨立的「信息中心」,家庭成員一天二十四小時足不出門就可「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電腦人口不斷增長

自然,不少紙質報紙的傳統讀者據於閱讀習慣與感情,至死都不會放棄紙質報紙。但是,從小伴電腦長大的新生代,他們可就沒有這份義務與感情了。資料顯示,目前十至十四歲的本港兒童,百分之九十九使用電腦。當家長責備他們不看報紙的時候,事實上,他們從網上世界擷取的資訊已超過家長的視野,他們忽視的只是經編輯篩選之後集於一報的新聞而已。二十年以後,這批兒童是三十至四十四歲的市場主要消費族群,屆時,即使還有不少老年人堅持閱報,但是,會有投資者為不受廣告誘惑的老人專門保留紙質報紙嗎?而且,數字顯示本港五十五歲以上人士,前年使用電腦人數比例,已經由原來的百分之六點六,升至百分之二十六點七,今年的比例肯定更高。「數碼移民」增加的同時,就是傳統報紙讀者流失之時。因此,紙質報紙必須有重大的轉型思維。當年,面對電視競爭,不少報紙走向深度報道與讀圖新聞;今天,網絡新聞的深度與廣度更不可同日而語,具貼近性、針對性與說服力的新聞評論,或有希望成為吸引讀者的轉型策略。

不過,對於本港紙質報紙來說,危機之中前景還不至那麼灰暗,人口結構方面存在利好因素。本港緊鄰內地,不少內地移民,以及眾多個人遊人口,都可以是流失中的讀者隊伍的生力軍。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39:5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03000051KK0429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