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打嗝,,

2007-03-03 11:14 pm
我想問點解人會打嗝?同埋有咩辦法可以停止再打嗝?

回答 (4)

2007-03-03 11:16 pm
✔ 最佳答案
打嗝是指一側或兩側橫膈肌突發的間斷性的痙攣,伴隨吸氣期聲門關閉,兩條聲帶之中的裂隙驟然收窄,而發出一種間斷而短促的聲音。此種是位於橫膈肌局部、膈神經或迷走神經受刺激時發生的一種神經反射,部分受中樞神經影響,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

引起打嗝的原因可以分為非器質性打嗝及器質性打嗝兩類。非器質性打嗝可為健康人因受涼、吞嚥過急、暴飲後,或吸入空氣(如邊吃飯邊說話),嬰幼兒哺乳後吞氣等發生打嗝,非器質性打嗝大多可自行緩解或用簡單方法即可停止並不再復發者。若因某些疾病(中樞性疾病如顱內壓增高、毒素刺激、腦血管和循環障礙,周圍性疾病如頸部疾病、縱隔疾病、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橫膈直接刺激所致反射性打嗝如腹部疾病、嚴重維生素缺乏症、痛風等)或手術後而引起則屬器質性因素所致,甚至預後嚴重。

中醫學認為胃氣正常的方向是以下降為順,若胃氣不和不降反而上逆動膈,就會引發打嗝。而引起胃失和降的原因包括飲食不潔(如過度食用生冷或辛熱煎炒食品,或濫用溫補之劑,使胃氣不順。)、情志不和(如惱怒、抑鬱、憂思等均可能傷及胃氣)、正氣虧虛(如重病久病之後,或因疾病耗傷中氣或損及胃陰均可使胃失和降)。所以治療方向以調和胃氣為大法,佐以消積解滯、疏肝解鬱、補益正氣。


臨床上觀察到平常較容易打嗝的人,大多為工作緊張或有其他壓力,而現代醫學也認同情緒因素多可影響腸胃的功能。所以呼籲若發現自己最近比較容易打嗝,可能要考慮是否飲食習慣不佳?還是有壓力存在?當然也要考慮是否有其他疾病!

若打嗝的發生未超過二十四小時者,稱為暫時性打嗝,一般並無大礙,不要過分擔心,可以用力深呼吸幾口;或屏住閉氣十幾、數十秒鐘;或者彎腰、抬頭、伸脖子,喝下一大杯水都可以止住打嗝,按內關穴(手腕第一腕橫紋後三指符,手臂中央兩筋之間)也有一定效果。但如果是連續的、經常的,而且很難自行消失的打嗝,特別是時間大於或等於二十四小時者稱為頑固性打嗝,就要注意是否為一些器質性疾病所引起。


http://www.webhospit al.org.tw/essay/essa y.html?category=中醫天地&pid=8556

一位美國農夫從1922年開始打嗝,一直到1987年才停止;整整打了65年,大約430萬次。你有打嗝的經驗吧!但如果你打嗝持續超過48小時就要小心,可能肝臟出了問題!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表示,幾乎每個人都有打嗝的經驗,短暫性的打嗝常常是由於吃太快、吃太多、喝碳酸或酒精性飲料等,造成急速的胃膨脹、胃部溫度急速變化所致,屬正常生理現象。但如果持續打嗝打不停,就得小心可能肝臟出問題!

一名40歲吳姓婦女,因為持續打嗝兩三個月,特別是躺下來時更嚴重,晚上幾乎無法睡覺,且右上腹也略感悶脹不適,前來求診。經腹部理學檢查懷疑肝臟有問題,進一步以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佈滿了大大小小的水泡(囊腫) ,診斷為『多囊性肝臟』。

一名68歲李老先生,因接受胸部X光檢查,意外發現右側橫隔膜有突起的現象,故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竟發現有將近九公分大的『肝腫瘤』。進一步追問病患是否有任何不適,他表示最近幾個星期經常打嗝打不停,其餘完全沒有症狀。

康宏銘進一步說明,打嗝的種類可分為短暫性、持續性及特殊型態的打嗝,以短暫性打嗝最為常見。但是倘若持續打嗝超過48小時,那就要小心,可能不是單純急速胃膨脹、胃部溫度急速變化所致,應懷疑是否肝臟出問題所發出的警訊,千萬不要自行服用止嗝藥,以免延誤病情。特別是有慢性肝炎、黃疸或肝功能不好的族群,更要特別注意。

臨床上持續性打嗝的原因有哪些?康宏銘指出,除了腦部問題之外,常見的是胸部或腹部病灶刺激橫隔膜所引起。另外,服用藥物、酒精或代謝異常也可能引起。

肝臟疾病與打嗝之間的關係為何?康宏銘說明,可能引起打嗝的肝臟疾病包括肝臟囊腫、良性或惡性腫瘤、肝臟膿瘍、急性肝炎等,主要原因都是病灶刺激橫嗝膜所致。其他如急性膽囊炎、橫膈下膿瘍等,也常會引起打嗝。

持續性打嗝的治療?康宏銘指出,通常以藥物治療為主,原理是以干擾打嗝中樞,達到治嗝的效果;至於症狀嚴重者,則須施以手術切除膈神經來治療。

短暫性打嗝DIY治療?康宏銘表示,每個人多少都有被打嗝困擾的經驗,尤其在公眾場合發生打嗝的窘境,一般人可能在心裡又急又氣,只能暗自希望惡夢快點停止。因此,『短暫性打嗝DIY治療』原理在於打斷打嗝的神經反射,讓你破解打嗝魔咒。方法如下:

(1)快速地喝一杯或連續杯冰水

(2)憋氣法

(3)驚嚇法

(4)咽喉刺激法

(5)搔癢法(兒童)。

多數的打嗝都會在幾分鐘內自行消失,如果還是一直打不停,就必須找尋專業醫師診斷治療了。

最後,康宏銘醫師強調,肝藏是一個沉默的器官,大多數的肝臟疾病很少出現症狀,且台灣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比例很高,因此有慢性肝炎或肝功能不好的患者,應每3~6個月追蹤檢查。此外,當持續性打嗝超過48小時,就得小心是否身體潛藏其他嚴重疾病,切忌自行服用止嗝藥物,儘速就醫,才是根本之道。
2007-03-03 11:48 pm
打嗝時 大口d飲水 會有幫助
參考: me
2007-03-03 11:23 pm
今年大學指考有位非常特殊的考生,他從高中開始就不停打嗝,曾有一小時打嗝三四十次紀錄,這是一種「頑固性打嗝逆呃症」。

其實,幾乎每個人都有打嗝經驗,只是輕重有別;嬰兒會因喝奶時吞嚥空氣造成腹脹而打嗝,即使是胎兒在其發育過程,為強化橫隔膜呼吸機能,也會有打嗝的現象。

人為什麼會打嗝?三年前,生理學家才完全確認打嗝的神經反射機轉,打嗝是因為支配橫隔膜的神經或支配舌咽部的舌咽神經受刺激,它把訊息上傳至延腦附近的打嗝中樞並引起興奮反射,而造成橫隔膜神經及橫隔膜的陣發性痙孿。由於胸腔內壓降低,空氣急速吸入肺部,空氣要通過聲門時,因此發出嗝、嗝的打嗝聲。

最常見的打嗝原因是:暴飲暴食、喝大量的碳酸飲料或酒、吞嚥空氣等而引起胃脹刺激了橫隔膜。不過,須特別注意的是,有些打嗝是疾病徵兆,例如:腦部中樞神經病變,支氣管、肺及橫隔膜等呼吸器官的疾病,或食道、胃、腸、肝、膽等消化器官的疾病,尿毒症、糖尿病性昏睡、酒精中毒及低二氧化碳血症等代謝性疾病;甚至是歇斯底裡、驚嚇及壓力等精神性疾病,都可能出現持續性的打嗝。

此外,某些藥物有時也會引起打嗝,如類固醇、抗痙孿劑Benzodiazepine與Diazepam、少數抗癌劑、抗帕金森病兼抗A型流感的藥物等。幸虧,絕大部分的打嗝是無害的,通常在數十分鐘之內會自然消失,但是持續頑固的打嗝就應就醫檢查,找出病因加以治療,但是也有一些原因不明的打嗝。

對於一般良性打嗝可先嘗試民俗療法,比較常用的方法包括:
  1.喝冰水。
  2.刺激鼻孔誘發打噴嚏。
  3.用壓舌板壓迫舌頭。
  4.用手指壓迫外耳道。
  5.深吸氣後暫時停止呼吸。
  6.壓迫或冰敷心窩部。
  7.用紙袋罩住鼻嘴,回吸呼出的二氧化碳(約五分鐘)。
  8.口含砂糖、喝煎煮的柿蒂湯。
如果你打嗝不止時,不妨試試以上方法,抑制打嗝的效果還不錯。

如果真的要使用藥物治療,可用止吐兼消除腹脹的藥物,或抑制脊髓反射鬆弛肌肉、鎮靜兼止吐、抗痙攣劑等。另外,對於特別難治的打嗝,有時會採取阻斷或切斷橫隔膜神經的外科療法,但這種做法會損及呼吸機能,除非不得已,臨床上極少使用。
2007-03-03 11:19 pm
打嗝是指一側或兩側橫膈肌突發的間斷性的痙攣,伴隨吸氣期聲門關閉,兩條聲帶之中的裂隙驟然收窄,而發出一種間斷而短促的聲音。此種是位於橫膈肌局部、膈神經或迷走神經受刺激時發生的一種神經反射,部分受中樞神經影響,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

引起打嗝的原因可以分為非器質性打嗝及器質性打嗝兩類。非器質性打嗝可為健康人因受涼、吞嚥過急、暴飲後,或吸入空氣(如邊吃飯邊說話),嬰幼兒哺乳後吞氣等發生打嗝,非器質性打嗝大多可自行緩解或用簡單方法即可停止並不再復發者。若因某些疾病(中樞性疾病如顱內壓增高、毒素刺激、腦血管和循環障礙,周圍性疾病如頸部疾病、縱隔疾病、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橫膈直接刺激所致反射性打嗝如腹部疾病、嚴重維生素缺乏症、痛風等)或手術後而引起則屬器質性因素所致,甚至預後嚴重。

中醫學認為胃氣正常的方向是以下降為順,若胃氣不和不降反而上逆動膈,就會引發打嗝。而引起胃失和降的原因包括飲食不潔(如過度食用生冷或辛熱煎炒食品,或濫用溫補之劑,使胃氣不順。)、情志不和(如惱怒、抑鬱、憂思等均可能傷及胃氣)、正氣虧虛(如重病久病之後,或因疾病耗傷中氣或損及胃陰均可使胃失和降)。所以治療方向以調和胃氣為大法,佐以消積解滯、疏肝解鬱、補益正氣。


臨床上觀察到平常較容易打嗝的人,大多為工作緊張或有其他壓力,而現代醫學也認同情緒因素多可影響腸胃的功能。所以呼籲若發現自己最近比較容易打嗝,可能要考慮是否飲食習慣不佳?還是有壓力存在?當然也要考慮是否有其他疾病!

若打嗝的發生未超過二十四小時者,稱為暫時性打嗝,一般並無大礙,不要過分擔心,可以用力深呼吸幾口;或屏住閉氣十幾、數十秒鐘;或者彎腰、抬頭、伸脖子,喝下一大杯水都可以止住打嗝,按內關穴(手腕第一腕橫紋後三指符,手臂中央兩筋之間)也有一定效果。但如果是連續的、經常的,而且很難自行消失的打嗝,特別是時間大於或等於二十四小時者稱為頑固性打嗝,就要注意是否為一些器質性疾病所引起。

收錄日期: 2021-04-18 20:58: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03000051KK0257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