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人的虛榮心比西方人要強??

2007-03-03 7:05 pm
曾聽說:東方人的虛榮心比西方人要強,在一些消費中也存在愛面子、好攀比的因素,是否屬實? 你可會認同呢?

回答 (6)

2007-03-06 7:25 am
✔ 最佳答案
其實樓主你問東方人及西方人, 我諗你對答案已經心裡有數. 如果問題唔係出係基因上既異同(虛榮心基因??!!), 咁一定係關於兩者係文化上既差異.
唔知你父母點樣界定何謂成功人士, 不過我相信你問十個香港人, 有九個都會答你: 李嘉誠. 似乎在東方人的社會裡, 要受人尊重, 要被人認為成功, 純粹在於你每月的收入有多少. 不但是你父母從少已經灌輸這種觀念, 其實整個社會及流行文化也在提倡金錢至上這個觀念. 我們生活在全世界資本主義進行得最暢順的香港, 對於這個情況感受至深.
好多外國人係呢點上都會同東方人看法好唔同. 西方人會認為活得要有方向同意義, 先至可以叫做成功既人生; 而純粹既金錢似乎通常都唔可以作為一個可被認同既人生意義. 有時為左呢種意義, 甚至乎只是為了找尋這種意義, 佢地會不惜犧牲經濟上既利益同部份社會地位. 關於人生意義既看法, 東方人及西方人的而且確有一個好清楚既分野.
而另一點西方人同東方人好唔同既, 就係東方人社會既階級觀念遠比西方人重. 可能孔子一開始已經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儒家對於男尊女卑君臣父子種種社會階級的觀念已經深深值入東方人既思想中. 而呢種觀念最大既問題就係只有比你高級既人先值得你尊重(即俗稱見高拜見低踩); 西方人既階級觀念無咁重, 佢地會認為一個安份守己盡忠職守既清潔工人已經值得別人尊重; 但係係香港, 問心個句, 有幾多人識得尊重一個月入三千既清潔工人?
是否東方人比西方人虛榮心強? 我會這樣說: 東方社會灌輸給人們的一套觀念, 導致(或迫使)東方人虛榮心比西方人強.
2007-03-09 1:26 am
  豪華大廈、豪華別墅、豪華游艇、豪華汽車、豪華一日游、豪華套餐、豪華月餅……當今,消費領域的奢華景象層出不窮——

  花200萬元置辦婚禮者有之,吃36萬元滿漢全席者有之,吃18萬元“黃金宴”者有之,喝上萬元一瓶XO和路易十三者有之,買標價1188萬元的賓利轎車者有之。

  在我國大型城市中,這些具有很強傳染性的奢華“消費病”有蔓延之勢。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鄭也夫分析說,奢華“消費病”的出現有深層的社會原因。由於之前人們的物質生活長期匱乏,所以格外重視物質,甚至常拿物質來炫耀。商家炒作,媒體渲染,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動輒比排場、講氣派的風氣,又加劇了人們的物質崇拜。

  有統計表明,中國內地目前的富有群體擁有大約1.5萬億美元的資產,而且財富還將進一步集中。他們正是創造中國奢華消費“繁榮”表象的主體。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辛志勇認為,富裕人群的膨脹,導致高檔消費行為在各地迅速增多。當高消費群體增多時,出於從眾、攀比和身份需要,人們逐漸從接受、購買到養成習慣,終致奢華消費者驟增。而當豪華消費變為一種依賴和消遣方式時,形同上癮。“這是一種消費心理不成熟的表現。這種消費心理有待健全。”辛志勇認為,豪華消費實際上是一種炫耀性消費。

  而炫耀性消費常常是虛榮的表現。專家指出,不可否認,中國高檔耐用品消費群體確實已具相當規模,但其中相當一部分消費者是尚不完全具備消費實力的“參照群體”。這些人進行豪華消費,目的在於仿效地位較高人群。在他們看來,是否擁有某些奢侈品甚至成為能否進入某個高消費群體的標志。

  文化剖析:炫耀性消費滿足的是“身份”、“夸富”和“面子”

  很多時候,人們買一樣東西,看中的並不完全是它的使用價值,而是希望通過這樣東西顯示自己的財富、地位或者其他。所以,有些東西往往是越貴越有人追捧。

  這種奢華消費的模式,被制度經濟學派的開山鼻祖凡勃倫稱為炫耀性消費。

  在凡勃倫的理論辭典裡,商品被分為兩大類:非炫耀性商品和炫耀性商品。其中,非炫耀性商品隻能給消費者帶來物質效用,炫耀性商品則給消費者帶來虛榮效用。所謂虛榮效用,是指通過消費某種特殊的商品而受到其他人尊敬所帶來的滿足感。他認為:富裕的人常常消費一些炫耀性商品來顯示其擁有較多的財富或者較高社會地位。

  后來,這種現象在經濟學上被稱為“凡勃倫效應”,這種炫耀性消費的商品也被稱為凡勃倫物品。后來的經濟學家還畫出了一條向上傾斜的需求曲線——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大。經濟學家們發現,凡勃倫物品包含兩種效用,一種是實際使用效用,另外一種是炫耀性消費效用。炫耀性消費效用由價格決定,價格越高,炫耀性消費效用越高,凡勃倫物品在市場上也就越受歡迎。

  消費心理學研究表明,商品的價格具有很好的排他作用,能夠很好地顯示出個人收入水平。利用收入優勢,通過高價消費這種方式,高層次者常常能夠有效地把自己與低層次者分開。

  專家指出,當代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消費社會。在這個消費社會中,奢華和高檔商品及其形象會成為一個巨大的“符號載體”。在某種程度上,這種符號象征著人們的身份或社會經濟地位。所以,在奢華消費中,人們追求的核心價值已不是商品的實際使用效用,而是炫耀性消費效用。

  人類文化學家莫斯在他的《論禮物》裡談到,原始部落有一種“夸富宴”。每當一位酋長首領的家人去世時,都會舉辦夸富宴,惟此証明自己為神靈和財富所選,擁有萬貫財富,方能維持自己的家長地位。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社會與經濟行為研究中心研究員王詠指出,奢華與夸富是伴隨著等級制社會產生的,是傳統社會結構、社會秩序與人際關系的建構性因素,是一種作為社會分類和區分的“身份符號”。

  社會心理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東方人的虛榮心比西方人要強,一些消費中也存在愛面子、好攀比的因素。在一些國人看來,是否有能力消費與夸富是在社會上有沒有“面子”的重要指標,而“面子”的大小或有無也是中國人身份與地位的標識物。

  對策求解:樹立理性、科學、適度的消費觀

  哲人說:富有,未必快樂。20世紀下半葉以來,人類對財富的佔有急劇增多。人們的財富越來越多,但卻迷失了前進的方向,忘卻了擁有財富的初衷。

  實際上,金錢並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快樂才是最終目的。而炫耀攀比剝奪了快樂。

  這就是現代人的尷尬處境。

  美國著名學者羅伯特·弗蘭克在他的《奢侈病》中說,無節制的奢侈揮霍已經嚴重影響到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凡勃倫認為,個人對虛榮效用的追求總是導致社會的浪費和效率的損失。

  學者們還擔憂,奢侈消費將對社會心理的平均承受能力構成沖擊,從某種程度上加劇社會矛盾和沖突。

  專家指出,無論怎樣的消費選擇形成的消費支出都必須適度,量力而行。畢竟我們要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國情:人均GDP剛過1000美元,仍有幾千萬的農民還沒有解決溫飽,人均資源佔有率低。因此,倡導和樹立理性、科學的消費觀,反對奢侈浪費,達到消費水平提高與物耗降低、污染減少,物質生活改善與資源節約利用的有機統一,已是必然。

  抑制奢華“消費病”,應充分發揮消費稅“調節消費結構”的功能,輔以可操作性配套政策﹔建立“制造商責任制”等制度,從源頭上預防奢華消費﹔營造正確的輿論環境,政府和媒體大力倡導勤儉節約、量力而行的消費觀。

  中國人歷來崇儉戒奢。孔子說:“禮,與其奢也,寧儉。”白居易說:“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而人之欲無極。以有極有限奉無極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間,則必暴殄而財乏用矣。”對國家,節約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對個人,節約更是一種美德。
2007-03-04 7:01 am
的確! 東方人的虛榮心比西方人要強
就舉食飯為例:
鬼佬唔係咁鍾意隨便請人食飯(入公司數除外), 如果你係女人, 佢地好大機會會請, 但係咁唔係因為佢地虛榮, 只係因為佢地要顯得自己有風度; 相反, 如果兩個鬼佬食飯, 通常佢地都會AA制 (因為我係響鬼佬公司做野, 所以咁樣覺得)
但係東方人(尤其中國人啦) 次次食完飯都爭住俾錢, 你推開我隻手, 我又搶返收錢隻碟咁。但係好多都係吹水多, 話就話: 我俾啦! 我俾啦! 不過遲遲都唔肯俾... 唉...
可能係因為西方雖然生活水平比較高, 但係生活比較簡單, (鬼佬比較喜歡簡樸D的生活), 居住環境又好, 屋之間都分得遠D啦! 去買野都要開幾個鐘頭車先到! 咁去買野, 帶個咩袋都無人理你啦! 買完野又係上返車, 又開幾個鐘頭返屋企咯~~
不過東方社會 (尤其香港), 生活節奏太快, 居住環境又逼! 一出屋企門口就成街都係人, 咁好容易就有比較, 搭車見到隔離個女人帶左個LV, 但係自己就用緊A貨, 嘩~ 即刻要遮住個袋啦!
有D人有錢唔會話俾人知; 但係有D人就算無錢都要扮到好富貴。
無辦法, 觀念的問題!
2007-03-04 1:23 am
我認為是的(尤其是男人)
因為中國從古到今都是有大男人主義,so東方人很愛面子。
參考: Me
2007-03-03 9:37 pm
:東方人的虛榮心比西方人要強,在一些消費中也存在愛面子、好攀比的因素,是否屬實? 你可會認同呢?極表同意的..
2007-03-03 7:41 pm
我個人認為,亞洲的虛榮心真的比西方人重。主要可在兩方面看得到:
一、"好客",就像前會考中文的課文《請客》所說的,亞洲人尤其中國人等別愛爭著付錢的。每次去別人家拜訪的時候總要送禮的,不能兩手空空的去。比較起來,西方人就簡便得多了,不必把禮物送來送去。
二、亞洲人望子成龍的觀念極重。就像我現在澳洲的印尼華僑寄宿家庭,他們放很大的壓力在他三個女兒身上。早前聖誕節他們到親友家拜年,她們的父親更不時要求她們逐一表演(在別人沒要求的情況下)
參考: 自己


收錄日期: 2021-04-16 14:06:4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03000051KK0117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