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越王勾踐之女〈楚昭越姬〉,是出自《烈女傳》〈節義傳〉的故事。
《烈女傳》〈節義傳 楚昭越姬〉
楚昭越姬者,越王勾踐之女,楚昭王之姬也。昭王讌遊,蔡姬在左,越姬參右。王親乘駟以馳逐,遂登附社之臺,以望雲夢之囿。觀士大夫逐者既驩,乃顧謂二姬曰:「樂乎?」蔡姬對曰:「樂。」王曰:「吾願與子生若此,死又若此。」蔡姬曰:「昔弊邑寡君,固以其黎民之役,事君王之馬足,故以婢子之身為苞苴玩好,今乃比於妃嬪,固願生俱樂,死同時。」王顧謂史書之,蔡姬許從孤死矣。乃復謂越姬,越姬對曰:「樂則樂矣,然而不可久也。」王曰:「吾願與子生若此,死若此,其不可得乎?」越姬對曰:「昔吾先君莊王淫樂三年,不聽政事,終而能改,卒霸天下。妾以君王為能法吾先君,將改斯樂而勤於政也。今則不然,而要婢子以死。其可得乎!且君王以束帛乘馬取婢子於弊邑,寡君受之太廟也,不約死。妾聞之諸姑,婦人以死彰君之善,益君之寵,不聞其以苟從其闇死為榮,妾不敢聞命。」於是王寤,敬越姬之言,而猶親嬖蔡姬也。居二十五年,王救陳,二姬從。王病在軍中,有赤雲夾日,如飛鳥。王問周史,史曰:「是害王身,然可以移於將相。」將相聞之,將請以身禱於神。王曰:「將相之於孤猶股肱也,今移禍焉,庸為去是身乎?」不聽。越姬曰:「大哉君王之德!以是,妾願從王矣。昔日之遊淫樂也,是以不敢許。及君王復於禮,國人皆將為君王死,而況於妾乎!請願先驅狐狸於地下。」王曰:「昔之遊樂,吾戲耳。若將必死,是彰孤之不德也。」越姬曰:「昔日妾雖口不言,心既許之矣。妾聞信者不負其心,義者不虛設其事。妾死王之義,不死王之好也。」遂自殺。王病甚,讓位於三弟,三弟不聽。王薨於軍中,蔡姬竟不能死。王弟子閭與子西、子期謀曰:「母信者,其子必仁。」乃伏師閉壁,迎越姬之子熊章,立是為惠王。然後罷兵歸葬昭王。君子謂越姬信能死義。詩曰:「德音莫違,及爾同死。」越姬之謂也。
********
越姬是紀元前六世紀越王國國王姒勾踐的女兒,嫁給楚王國第十三任國王羋軫(楚昭王)。
楚昭王,也有身體健旺、神采飛揚的少年時代。他九歲登上王位,十五六歲時,就從各國娶了一些媳婦,這些媳婦們的年齡相當於現在的初中女生,都是愛美貪玩的。羋軫經常帶著她們遊玩。大家騎馬追逐野兔子,或者在荷花塘里蕩舟,玩得盡興而歸之後,就在高台的亭子裡野炊。
看到晚霞中的雲夢澤,楚昭王感嘆道:“好美啊!”
問左右的妃妾:“美不美?”
蔡姬答:“美!”
那時的雲夢澤,是長江和漢水之間連綿不斷的湖泊、沼澤和濕地(到宋代完全乾涸消失),波光閃動,雲氣蒸騰,荷花搖曳,彩禽飛舞,看起來好似夢境一樣。
楚昭王看到這般美景,忽然浪漫起來,他對兩位小媳婦說:“生活是多麼好哩!我願意和所愛的人生在一起,死在一處。你們也願意嗎?”
蔡姬說:“臣妾願意與大王同生共死!”
楚昭王馬上對身後的史官說:“記下來,蔡姬說願意和我一起死!”史官趕緊拿把小刀,在竹片照樣刻寫(等於拿到公證處公證了)。”
他又問越姬,越姬回答:“樂則樂矣,然而不可長久。”
楚昭王:“我願意生生死死與你在一起,你不可以嗎?”
越姬答曰:“昔日先君楚莊王淫樂三年,不聽政事,終而能改,最後稱霸天下。臣妾希望大王能效法先王,一改貪圖玩樂之個性而勤於朝政。可是你現在不是如此,竟然要臣妾為你而死。可以嗎!?而且君王束帛乘馬於敝國(這兒指越國)娶妃子回來,我君受命於太廟,不能定下生死之盟誓。臣妾據長輩聞說,婦女以死彰顯君王之美善和寵愛,未聽說過婦女以白白為其犧牲為榮,所以臣妾不敢聽命。”
楚昭王被越姬一言驚醒,聽從她的說法,但對蔡姬也更加寵愛了。二十五年後,楚昭王領軍為陳國解圍,兩位妃妾都隨軍而行。楚昭王在軍中病倒了,這次的病象十分凶險。
他夢見太陽兩側的赤色的雲彩,好像大鳥長了紅色翅膀一樣。他趕緊問軍中的占卜師這是什麼徵兆。占卜師不認為這是好兆頭,而解決的方法就是找一個王侯將相代替楚昭王而死,以此化解。將領聞言便主動以身禱於神,打算為君而死。楚昭王不答應,說:“將相對我而言猶如身上肢體,如果我將危難轉嫁於他們身上,豈不是等於少了左右手嗎?”
越姬知道此事後說道:“大王之恩德很偉大!所以臣妾願為大王而死。昔日遊樂可能是大王一時戲言,故不敢答應。現在大王遵照禮法掌朝,國民皆甘心為王犧牲,何況是臣妾呢?”
楚昭王說:“昔日說這番話只是一時兒嬉。若果你真的死了,更顯得寡人沒道理。”
越姬回答:“當日臣妾雖然口沒有答應,其實心中已經答應了。臣妾聽說信者不負其心,義者不虛設其事。臣妾雖死卻顯得大王有義,不死的話只顯得大王是一個隨便的人。”
跟着她就自殺了。昭王病重,讓位於三弟,三弟不肯接受。
最後昭王真的死於軍中(他死的時候,也不算老,三十五歲),蔡姬反悔,不肯跟昭王陪死。昭王的弟弟子閭、子西與子期就話:「母信者(指越姬),其子必仁。」之後便立了越姬之子為王,然後撤軍回朝葬了昭王。
越姬的兒子就是楚惠王,公輸盤曾經為他造雲梯攻打宋國。楚惠王在位五十七年,把楚國建設得十分繁盛,如果有神靈在保佑他,那一定是他母親越姬了。
騰玨與太子友的故事是一個悲劇,他們的死是用以顯出越王的殘酷。誰可歌可泣一些?我覺得是騰玨與太子友的故事,因為這故事有好些悲劇元素,例如命運的安排,越王和吳王的阻撓等。前者不算是悲劇,越姬的死是自願的,史書寫她是個忠烈的女人,其實說不定她是為自己的兒子鋪路。
2007-03-03 20:41:21 補充:
騰玨係太痴情, 根本佢同太子友都太任性, 當時王公貴族有嘅都係政略婚姻, 何來自由戀愛? 如果她選擇文種, 起碼唔會死得咁慘...其實文種都唔差啦, 雖然唔夠靚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