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參考:
http://bbs.cjdby.net/attachments/dvbbs/2005-8/20058287474265884.jpg
雖然這是一條假設性問題,不過我會認為一定會對今天世界局勢會有一定的影響﹗
當德國準備攻打蘇聯以前,德國已經擁有了大半個歐洲,而英國基本上準備要投降的了,事實上德國早已經把英國團團包圍,空軍的狂轟濫炸,德國潛艇嚴重切斷英國的海上運輸線,美國想救都無以能力,只要當時希特勒不是要向蘇聯發動全面攻擊的話,英國一定會成為德國的佔領區之一。
蘇聯方面,在戰爭初期史達林基本是視德國為馬首的,何出此言?那就是史達林一直都「相信」希特勒有意與蘇聯和好的。歐戰初期,德國主動找來蘇聯人,商議共分歐洲的大計,例如聯合入侵波蘭、攻打北歐等地,這些計劃對蘇聯人來說有利的,因為蘇聯可以借歐洲大亂而將國土擴展至歐洲的東部近中心地帶,所以當時德蘇聯軍攻打波蘭之際,即使英國和法國(這本來是蘇聯的盟友)提出強烈反對的時候,史達林都不予以理會,可見當時蘇聯的確是採取親德攻策。
我們再往下看,即使英國多次提供情報予蘇聯,指出德國正準備將槍頭指向蘇聯的時候,就連蘇聯自己的情報機關都提醒史達林,德國隨時來個回馬槍,將向蘇聯發動總攻勢,但是史達林仍然不理會,仍然相信希特勒不會這樣做,於是並沒有加強與莫斯科以西一大片國土的防衛力量,再加上蘇聯只是國土大,而軍力是不如德國的,這也能解釋何以德國突然攻擊蘇聯的早期(即1943年以前),德國能以極速東進的原因,因為德國派出的精銳裝甲軍團如入無人之境,很快就打到蘇聯的第二大城--史達林格勒,而蘇聯根本沒有反擊之力,除了把人往戰線推以外……這時,史達林才如夢初醒,急忙請求美國人的幫助。
德軍正向蘇聯內陸推進,戰線初期,德國只遇到很少的反抗(下)
圖片參考:
http://cimg2.163.com/cnews/2006/6/20/200606201003406b2c7.jpg
另外,盟軍在打敗德國以後,發現德國有大量的新式武器以及創新的技術,是當時美國不能比擬的,只不過是德國沒有時間將這些成功研究的新武器,大量生產而推上戰場使用,否則的話,盟軍起碼要多花數年時間才能對德發動攻擊。
以上就是一些歷史發生過的事,但對於我們今天的話題有何幫助呢?很重要的﹗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德國不對蘇聯發動全面總攻勢的話,史達林會認為趁亂的話就可擴展版圖,繼續與德國保持良好的關係。那麼,英國就會被佔領,蘇聯與英美的關係就不會像歷史的密切,起碼不會和美英合作新開一條攻德的戰線(連同法國北部登陸戰線,即諾曼地登陸及南歐戰線的話,攻德戰線就總共有三條),沒有英國,美軍就不能從法國(最接近德國心臟)登陸,那就是說三條戰線就少了兩條。這麼說德國就不會腹背受敵,而按當時德國的實力,要頂住南歐戰線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即使美國如何厲害,德國也可以多守幾年……
圖片參考:
http://xsrb.xsnet.cn/img/2005-04/16/F2005041614445700000.jpg
要是德國當年沒有進攻蘇聯,蘇聯未必會對德咬牙切齒,聯合美英夾擊德國(上)
而德國更有時間可以研制新式的武器以及將之投入生產,推出新式的武器,德國將可以扭轉局勢……換言之,盟軍未必可以這麼快打敗德國……沒有之後東西德的分裂、歐洲新秩序的出現,全球冷戰格局將會進入三大巨頭局面(即美、蘇及德)……
冷戰的格局將會改變,最起碼在歐洲會多一大片另一種顏色---代表德國(下)
圖片參考:
http://rds.yahoo.com/_ylt=A0Je5x9j6OhF_IUATnqjzbkF;_ylu=X3oDMTA4NDgyNWN0BHNlYwNwcm9m/SIG=1225t4ke2/EXP=1172978147/**http%3A//cla.calpoly.edu/~lcall/cold_war_ma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