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簡體字是誰發明的?是毛澤東嗎?
錢玄於1922年〝五四〞運動時期,發表了《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簡省漢字筆畫的提議》等一批論文,而不是毛澤東。
有80%的簡體字是從歷代的草書中挑選而出。簡體字的主要參考來源是王羲之的正草十七帖。年齡也在1500年左右。也有部分從宋朝徽宗的行草千字文"天地玄皇,宇宙洪荒"中衍出。
目前大陸使用的簡化字是1956年1月28日審訂透過的,以後雖根據使用情況而略有改變,但一直使用到今天,成為中國大陸的用字標準。1977年,曾公佈《第二批漢字簡化方案》,在報刊上試用很短的一段時間後宣佈廢除。至今台灣、海外一些攻擊簡化字的文章,所舉的例子往往都是這個方案的,他們以為它還在大陸通行,其對簡化字之無知,由此可見。最可笑的,莫過於鹹片導演李翰祥曾在《世界日報》上登文說,漢字簡化後,他的名字就成了“李汗祥”,不由讓他汗涔涔下。“翰”何時又曾簡化為“汗”來著?李導大概把某位大陸人寫的錯別字也當成簡化字,白出了一身汗。建議簡化字的反對者都先去學學簡體字,再來發表高論。否則,支持簡體字的人大體都懂繁體字,而反對的人卻對簡體字一竅不通,這架還怎麼打?
文字改革委員會在確定簡化字時,遵循一條總原則:“述而不作”,即只整理古來或民間的寫法,不自創。
一、漢字簡化的原則和方法:
漢字簡化的原則是:“述而不作”、“約定俗成,穩步前進”,也就是說儘量採用已經在民間長期流行的簡體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那種“簡體字是共產黨發明的”、“簡體字是郭沫若等人造出來的”的笑談,不過是括民黨(不是國民黨)的宣傳。
漢字簡化的方法是以錢玄同在1922年提出的方法為基礎的,共有七種:
1、採用比畫簡單的古字。如“從”、“眾”、“禮”、“無”、“塵”、“雲”等等,這些字都見於《說文解字》,比繁體字更符合“六書”,有的繁體字反而是寫錯了的(參見後續文章)。
2、草書楷化。如“專”、“東”、“湯”、“樂”、“當”、“買”、“農”、“孫”、“為”等。
3、用簡單的符號代替複雜的偏旁。如“雞”、“觀”、“戲”、“鄧”、“難”、“歡”、“區”、“歲”、“羅”、“劉”、“齊”等。
4、僅保留原字的有特徵的部份。如“聲”、“習”、“縣”、“醫”、“務”、“廣”、“條”、“鑿”等。
5、原來的形聲字改換簡單的聲旁。如“遼”、“遷”、“郵”、“階”、“運”、“遠”、“擾”、“猶”、“驚”、“護”等。
6、保留原字輪廓。比如“龜”、“慮”、“愛”等。
7、在不引起混淆的情況下,同音字合併為簡單的那個字。比如“里程”的“裏”和“裏面”的“裏”合併,“面孔”的“面”和“麵條”的“面”合併,“皇后” 的“後”和“以後”的“後”合併,“憂鬱”的“鬱”和“鬱鬱蔥蔥”的“鬱”合併。這些合併在現代文中不會引起詞義的混亂,簡化字的使用者從未感到不便,反而是些從未用過簡化字的人在那裏想當然地杞人憂天。
二、漢字簡化簡史
簡體字是漢字演變的邏輯結果。漢字從甲骨文、金文變為篆書,再變為隸書、楷書,其總趨勢就是從繁到簡。隸書是篆書的簡化,草書、行書又是隸書的簡化,而簡體字正是楷書的簡化。楷書在魏晉時開始出現,而簡體字已見於南北朝(4-6世紀)的碑刻,到隋唐時代簡化字逐漸增多,在民間相當普遍,被稱為“俗體字”。我們今天使用的許多簡化字,在這時候就已經開始出現。唐代顏元孫著《幹祿字書》和王仁〔日句〕著《刊謬補缺切韻》,都收了極多的俗體字。宋代以後,隨著印刷術的發明,簡體字由碑刻和手寫轉到雕版印刷的書籍上,從而擴大了簡體字的流行範圍,數量大大增多。根據《宋元以來俗字譜》,宋元明清12種民間刻本中所用的簡體字多達6240個,合為繁體字共1604個,平均每個繁體字有3.9個不同的簡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