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我城
作者簡介
西西(1938 – ),原名張彥,廣東中山人,生於上海,後隨父母定居香港。她的父親曾兼任甲組足球隊教練及裁判員,因此西西自小就隨父親上足球場,有些作品也以足球為題材,例如《看足球》、《這是畢羅索》等。1957 年入讀葛量洪教育學院,畢業後任職教師,現專事文學創作與研究。她的小說如《南蠻》、《貴子弟》、《雪髮》等,新詩如《可不可以說》、《訓導主任》等,都是以教育為題材。
西西作品內容多樣化,敘事方式新穎別緻,文字新鮮活潑,是多類文體的能手。除了詩、散文、小說、童話等文體外,她也曾寫過電影劇本、影評、畫評、藝評、閱讀筆記、旅遊札記等。西西對各種文體都有所繼承和創新,例如:以日常事物和生動語言為新詩注入濃厚的本土色彩;在形式上突破小說傳統的敘述手法,運用了「多重觀點」的敘事方式;近年更積極以「跨文體」的方式擴展散文的空間。她長時間在各報章、雜誌寫作專欄,先後結集《畫 / 話本》、《拼圖遊戲》等書。
西西的創作成就得到中外學者的肯定和讚賞,並多次獲獎。她的著作豐富,至今超過二十種,其中包括《我城》、《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手卷》、《哀悼乳房》和《飛氈》等小說集。
作品背景
《我城》寫於 1974、75 年間,並於 1975 年開始,在《快報》連載近半年,於 1979 年首次由素葉出版社出版單行本,至今共有四個版本。《我城》由連載至今,已接近三十年,是香港以城市為題的小說中,最具代表的作品。西西寫《我城》,最初是感到七十年代中期文學上那種「冷漠而陰暗」的調子不合她的「個性」,於是她「決定寫個活潑的小說,就寫年輕的一代,寫他們的生活和他們的城,用他們的感覺去感覺,用他們的語言去說話。」(節錄自《我城》的序文)
「《我城》以人物(我)為經,空間(城)為緯。」(見何福仁《〈我城〉的一種讀法》),《我城》裡不少的事件都是取材自七十年代的香港社會,當時發生的大事如石油危機、人口問題、環境污染問題、香港水荒和治安問題等,都一一融入小說裡。至於本地市民的生活,例如小市民日常的消遣娛樂、年青人的衣著打扮,以及書中很多街道名稱或事物,都是當時本地生活的寫照。不過,《我城》經過藝術轉化後,對「城市生活」的思考,「城市人」對自身「身份」的關注,已超出「香港」一地的範圍,因此也有論者認為西西筆下的城市,基本上可指「地球上任何一個城市」(見何福仁《〈我城〉的一種讀法》)。《我城》既源自「香港」,又不囿於一地,為香港的城市小說開展新的方向。此後,西西繼續以「城市」為題,寫出一系列有關「肥土鎮」的小說,並於 1996 年出版另一部長篇小說《飛氈》,總結一個城市近百年的歷史。由《我城》到《飛氈》,完整地呈現西西「城鎮小說」的面貌。
內容大要
《我城》「體現了年輕人美好的質素:開放、樂觀進取、不斷發展、充滿可能。」(見何福仁《〈我城〉的一種讀法》)小說中的主要人物「阿果」(「阿果」是西西發表此小說時的筆名)及其身邊人物便具有這些美好的質素。
故事由阿果的父親死後,他一家人搬往新居開始,引出一連串的人物,講述他們不同的遭遇。那些人物包括阿果的妹妹阿髮、阿姨悠悠、朋友麥快樂、鄰居阿北,以及身在遠方的友人阿游等。這些人物各有自己的故事,例如阿髮講述的是小學生的故事,阿游講述的是航海電工的故事。他們共同的特點在於全是「小市民」,例如修理電話工人、公園的管理員、木匠、航海電工、家庭主婦,但他們對這個城市卻有一份熱愛與盼望。小說寫的是「一群人」而非「一個人」,因為西西認為「我城」得以建立與發展,全繫於這群「眾志成城」的「無名英雄」。
藝術特色
1. 敘事形式
本書突破傳統小說以人物、情節為主導的敘事模式,沒有「高潮起伏」的內容,全是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所見所聞,而且運用了「多重觀點」敘述故事。全書共 18 章,各章由不同人物講述身邊人事,其中以「阿果」作為基本觀點,例如第 1 至 4 章阿果以「我」的身份講述他搬家前後的故事,到了第 5 至 7 章分別由其他人物以他們的角度輪流敘述身邊發生的事情。第 12 至 13 章雖然同樣以「阿果」為敘述觀點,但事實上是由他在旁觀察麥快樂、阿傻等朋友的言行舉止,其中第 10、11 及 17 章又有特殊的變奏。小說從不同角度鋪展城中市民的生活百態,有學者認為這種寫法,具有中國《清明上河圖》的手卷味道。
2. 語言運用
《我城》的獨特處不在於取材(寫什麼),而在於處理素材的方法(怎麼寫),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語言運用,主要可分兩方面來說:
第一,小說經常運用具體的細節和獨特的語言,描述人物的日常生活,目的是喚起讀者對生活的重新關注。
第二,小說通過生動的語言,強調物我和諧,共建「我城」的信念。如把「們」加在植物或實物上(「房子朋友們」、「花們」、「菠蘿們」),又用擬人法形容物件(「肥個子浴缸」),令這些物件彷如人物身邊的朋友,親切而友善。小說在字裡行間常強調「我」、「我自家」、「自家高興」、「自家喜歡」,既表達「自由自在」的「個性」,又能突出「我」對此城此地的認同。這些語言活潑、佻皮,具親切感,由此加強「我城」中「人」與「物」彼此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
3. 童趣效果小說的筆調充滿「童趣」,用童話化的手法和兒童的口吻,增添小說的趣味,例如:把香港人熟悉的事物和地區街道名稱童話化(「肥沙嘴」、「美麗澳」、「海港大廈」、「翻山車車站」、「睡獅山隧道」),寫一般市民四個人一起「圍著打『透明軟糖』」的消遣,用小學生阿髮的角度看城市教育、環境問題,以及寫他為未來而許的願等,令人讀後不禁會心微笑。運用「童筆」的其中一個效果,就是暗示「城市經驗」是否「有趣」,城市將來是否「美好」,視乎城中人用什麼眼光去看,以及用什麼態度去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