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有關晉武帝立司馬衷為太子一事,史書中有以下說法:
《晉書.后妃傳》:武元楊皇后,諱艷,字瓊芝,弘農華陰人也。……帝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統,密以語后。后曰:「立嫡以長不以賢,豈可動乎?」
惠帝是武帝第二子,武元楊皇后所生,長子軌,「年二歲而夭」,所以楊皇后這裡說的「立嫡以長」,就是指惠帝。河內司馬氏以儒學起家,為當時一世家大族,遵守儒家教條,「立嫡以長」乃儒家所主張之事,如非特殊情況,是不會改變此法則的。試看兩晉的帝位傳承,大部份都是傳位予長子可證(可參看《晉書》中各帝紀)
《晉書.武帝紀》:爰至未年,知惠帝弗克負荷,然恃皇孫聰睿,故無廢立之心。
《晉書.愍懷太子傳》:宮中嘗夜失火,武帝登樓望之。太子(指司馬遹)時年五歲,牽帝裾入暗中。帝問其故,太子曰:「暮夜倉卒,宜備非常,不宜令照見人君也。」由是奇之。嘗從帝觀豕牢,言於帝曰:「豕甚肥,何不殺以享士,而使久費五穀?」帝嘉其意,即使烹之。因撫其背,謂廷尉傅祗曰:「此兒當興我家。」嘗對群臣稱太子似宣帝,於是令譽流於天下。
武帝雖知惠帝之材不足以為帝,但因惠帝長子遹聰慧,深得武帝喜愛,甚至說他似宣帝(司馬懿)。因喜愛孫子望他將來能登帝位,故而立惠帝為太子,正在情理之中。
其次,縱使武帝真的不立惠帝為太子,皇位繼承之副選亦不輪到其他的兒子,而是武帝之弟司馬攸。
《晉書.齊獻王攸傳》:初,攸特為文帝所寵愛,每見攸,輒撫床呼其小字曰「此桃符座也」,幾為太子者數矣。
當初司馬師無子,以司馬昭子司馬攸過繼為嗣,司馬昭繼其兄輔魏政,認為天下司馬師亦當有一份,故希望司馬攸能繼位為帝,多次欲立為太子。儘管武帝最終能繼位,司馬攸在朝中士大夫間仍是有很高名望,絕對有被立為皇太弟的可能。
《晉書.賈充傳》:初,帝疾篤,朝廷屬意於攸。河南尹夏侯和謂充曰:「卿二女婿,親疏等耳,立人當立德。」
有關司馬攸如何「朝廷屬意」,我找到一條證明:
《晉書.李喜傳》:皇太子立,以喜為太子太傅。……及齊王攸出鎮,喜上疏諫爭,辭甚懇切。
李喜為太子太傅,是時太子已立,但仍然力諫將司馬攸掉離京師,可見其人望是武帝其餘的兒子難以相比的。但武帝本人與司馬攸關係卻不太好。
《晉書.齊獻王攸傳》:帝(文帝)寢疾,慮攸不安,為武帝敘漢淮南王、魏陳思故事而泣。
可知當時武帝與司馬攸之間已經出現不和,文帝才會向他們兄弟說淮南王及曹植的故事。武帝既然不喜歡司馬攸,自然不願捨棄親子而傳位於他,而如果不立惠帝而立他子,則不但名不正,人望亦不能與司馬攸相比,故立惠帝是正常不過之事。
2007-03-03 02:17:36 補充:
錯字,是調離京師,不是掉離京師。
2007-03-03 21:41:44 補充:
個人認為武帝給太子衷的考驗是甚麼根本不重要,那些考驗目的只是為向群臣證明太子衷有能力為帝,不論結果如何,都不會左右武帝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