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令自己的EQ高些?

2007-03-02 5:48 am
如何令自己的EQ高些?

回答 (2)

2007-03-02 8:01 am
✔ 最佳答案
如何提高EQ情緒管理
===============
「情緒管理」一詞,其義即「如何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感達於心、身平衡的狀態」,也就是(中庸)所說:將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能表達得恰到好處,所以情緒管理不是情緒的壓抑、而是一種適當的內外行為平衡的展現與調適。
基本上,人都有控制調適自我情緒的功能;通常是在「通情、合理」的環境原則下;反之超乎此一界限,人的內在心靈就會產生抗拒、排斥、不參與等種種心緒上的衝突,長久積累會造成情緒上的失衡,做出引人出乎意料之外的傷害、自殺等問題,影響社會、職業、生活的不良功能。
人情
對於解決人的情緒問題,首先要體認「人」不是躺在棺材裏冷冰冰的屍體,而是一位有情、有義、有血、有淚的生命存活體。
古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其意就是說你要協助解決別人的問題,首先要從瞭解你自己開始,自己澈澈底底的作一確立自己的省察,能確立自己的存在價值後,再面對客體的情感、情緒問題,作一「身同感受」的分析與整理,始能理出一源頭。所以「通人情」之前,先要有以下作為:
一、培養自我的人格特質
建立自我的人格特質,是需要有長期的教育培養與塑造。
人與人相處,「猜疑」、「不能互信」、「冷酷」、「不能容忍」是存在的,如何能讓對方相信你、需要你的指引,這就有待雙方長期相處的考驗。身為人,在現代凡事都在變與異變的當中,唯有做人的原則,仍具備「普世」的價值。因此針對自己本身的「做人」修養加強,是「通人情」「自知之明」的先決條件。
二、以兼愛之心待人
其實在座每一位成員應瞭解「以德服人」的道理,此處所謂的「德」就是泛指你個人的人格修養,例如真正地關心、關照、關懷及最大包容心、最大同情心,有了這些,面對人所發生的一切情緒問題,一定能迎刃而解。簡單言之,一切出發點是為對方「好」,沒有任何私心的存在,這就是墨家「兼愛」的主張,任勞任怨的去為他服務;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相信頑石也會點頭、浪子也會回頭。
三、將心比心
人於工作單位中,除了日常行事,更重要的是「榮譽心」的樹立,所謂「生命第一、榮譽至上」,換言之、這就是「面子」、「形象」的問題。
成長與情緒調適
通常人成長的過程中可概分三步驟,親情、友情、愛情。親情是從小成長以至於成熟思維的基礎,任何人終其一生都無法忘懷父母的養育之恩及呵護、關愛之情,這亦是俗世中唯一可貴的真情。
當人在教育成長過程中,會隨著知識成長而帶來價值觀的轉變,由於不同的價值觀而造成行為的互變,有的認為追逐感官的或物質的刺激與享受,可以滿足填補心靈上的空寂,有的認為順應自然而安步當車、心安理得的過特立獨行生活,兩者截然不同,但重點是一樣,日子總是要過下去。因此「朋友」在生活中、工作上是不可或缺的,交與不交是由自己判定,旁人是無從置喙的。只能就問題事實發生上去給予善意的建議,身為輔導者切切不能主觀認定「對」與「不對」。畢竟「好朋友要結交」,「不好的朋友也要結交」,所謂「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常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的一生,大錯少而小錯不斷,所以當責難別人時,也要先想想自己是否也曾犯過,這就是,「最大包容心」、「同理心」的修為展現,也可以說是自己本身「情緒平衡」成長的表現。
通常面對一切人、事的問題,要有好的情緒展現,所謂好的情緒,本身應有以下幾點:
基本的觀點,對策略就不可不謹慎的處理。它包含以下的認知:
一、 態度上
二、 言語上
三、 對人的基本認知
四、 保持對事的客觀性
(一)態度上

基於親情、友情的成長過程,人能體會到父母親對兒女的真誠關懷,當然這其中的態度是一大關鍵,長者溫和的態度、包容寬恕的愛,是孩子成長的一大支柱,用在教育、工作上,對同仁的關懷、關照、關心也是同樣的。
所以首先要每天問問自己,你有沒有好的情緒,有好的情緒才會有好的態度,這就是情緒管理。歸納起來就是給他人的一種印象:
1.真誠 2.熱心 3.不虛偽、不造作、不帶面具
一切的態度以公平、公正、公開的無私、無我之心對應,也就是「真性情」的展現,才能獲得對方的回應與接受。
(二)言語上
通常人們習慣用語,是由生長的環境累積而成,很少人會注意到,其中是否有語病,也就是所謂的「語詞謬誤」。
舉例而言,古人說「月下談情,山盟海誓,地老天荒永不移」。現代人則表示「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乍聽之下都有道理,也都令人興起無限憧憬,但面對現實人生,這些表達都有邏輯上的謬誤。身為輔導者在與被輔導者之間,言語上的措辭,必須「精準」但又不失情感(關懷、關照、關心)的溶入,否則就會形成「話不投機半句多」的窘況。也就是「講者有心、聽者無意」或「講者無心、聽者有意」所引起的是非誤解糾纏中,所以每一句話,都應經過「三思而後言」,而不能隨意脫口而出。

有句話說「知之而知之、不知而不知,是為真知」,切勿捨棄「真」而造就「假」,屆時仍會「得不償失」的自嚐惡果。
(三)對人的基本認知
人從出生以來,都具有的本性「自由自在、不受拘束」,而逐漸成長進入社會後,才體會出,整個社會脈動就像一部機器在無時無刻地運轉,而個人在社會中是被約制的,是需要付出才有所得,這也是所謂的「天下沒有不勞而穫」的道理。

就人而言,你我都有不同的習性,但唯一相同的是都要「吃、喝、拉、撒、睡」,這就是「人」的基本需求模式。

除了維持生存所必需的基本功能操作外,人的成長會隨著歲月增長,角色定位的不同而逐漸複雜化,面對社會的壓力,也會產生不同的「異話」無論複雜化或異化也好,基本上追求平衡而不追求失衡,是眾人心之所嚮的。
(四)保持對事得客觀性
針對所敘述遭遇的事(工作上、情感上或其他),有時會被過份渲染誇大,有的則是避重就輕擺脫責任之歸屬,通常昤聽者會在不知不覺中被誤導而產生錯誤認知,因此「就事論事」是保持一貫、客觀的基本原則。通常每一件事發生的原因,是由當事人的本身參與所造成的,由於不知道未來會有什麼結果,所以會漸漸的愈陷愈深,愈理愈亂。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身為輔導者,能否保持客觀、清晰的認知、是解決問題的一大關鍵。
基本上,人常用認知、理性加以分析、判斷外在事物,但在思維邏輯上有三種謬說:1.合成謬說 2.分割謬說 3.因果謬說
由於邏輯本身就會產生錯誤的判斷,因此在面對事情的問題,要特別留意輔導者本身是否會因此一問題而衍出其他不相關的問題,造成被輔導者的胡思亂想,而不能清理出事情的根本癥結所在。
結語

人是情感的動物,在人生的場域中常常要面對無窮的抉擇,這種自我得抉擇,並不能保證什麼。例如,選擇就讀學校的科系,不能保證自己未來能得到一份稱職的工作;一對戀愛男女,完成終身大事,卻不能保證未來是否能白頭偕老或家庭的和諧圓融;甚至終其一生,俯仰一世卻尋不出一適當、適切的出口,渾渾噩噩的度此一生。人活在當下,卻對自己的未來,感受無盡的「失落」、「茫然」。如何是對的抉擇,相信在座各位也深感煩惱,常常所感覺是「心靈」的空虛,與不斷地抉擇與掙扎。

固然在現實世界中,不斷汲取「金錢」、「物質」、「名位」、「權力」來滿足本身空虛、無邊際的心靈,也是一種不錯的策略。但從另一角度思考,整個社會、家庭在「一切向錢看」的前提下,更加重了物質享受勝過心靈提昇的一切,於是人們的心靈呈現空寂、無邊際地過日子;是什麼樣的日子?說明白點,就是用面具、虛假、偽裝來接觸外界,人與人交往是無「信」、無「誠」的弔詭試煉,這種感受對每個人的家庭、職場會引發無窮盡的煩惱、憂慮,進而挑起情緒不平衡的外在行為展現。

自我情緒的管理在此,已不易獲得平衡,嚴重者甚至產生「精神文明症」、「感官失能症」、「精神分裂症」「燥鬱症」、「憂鬱症」等累世的包袱,而掙脫不出人間世的情網鎖鍊與氛圍。

環視周遭的朋友們,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心緒在運作,但是否能達到不受外界的壓力而影響內在的情緒失衡,且能找到一出口,來疏解因壓力所帶來的焦慮、恐懼、不安的心緒,這有待本身從不斷地汲取經驗、歷練坎坷人生歲月中,成長出情緒圓融的智慧。
參考: 真心情教署
2007-03-02 6:00 am
别太活泼;降低自己的私心;多接触大自然;学会控制情绪.

收錄日期: 2021-04-29 20:19:0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01000051KK0445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