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有邊幾個

2007-03-02 12:52 am
楊家將有邊幾個
楊家將既故事

回答 (3)

2007-03-02 12:56 am
✔ 最佳答案
楊業是後漢的大將。趙匡胤建宋,派潘洪為帥,興兵伐後漢,被楊業打得大敗,潘洪心恨楊業。後來後漢主重了反間計,要殺楊業,楊業降宋。楊業武藝高強,擅使一把金刀,人稱「楊令公」。其妻佘賽花也武藝高強,人生「佘太君」。他們有七子二女:大郎楊延平、二郎楊延定、三郎楊延朗、四郎楊延輝、五郎楊延德、六郎楊延昭、七郎楊延嗣、楊八妹、楊九妹,個個智勇兼備。宋太宗攻遼時,曾遇險,但幸好被六郎所救,而楊業父子又屢敗遼軍,威震邊關,因此太宗賜楊家汴京城內一所豪宅,叫做天波府。有一次,太宗遊五台山,奸臣潘洪一面勸太宗往幽州一遊,一面勾結遼國來活捉太宗。太宗在汾陽城時被遼軍圍困,幸好隨行的楊大郎殺出重圍,向在不遠處屯兵的楊業求援。楊業父子八人殺進汾陽城。再突圍時,大郎假扮太宗,向遼軍投降,太宗就由其餘楊家將保護,混在亂軍中突圍回京。此役,大郎、二郎、三郎奮戰而死,四郎被俘,五郎逃入五台山寺廟中削髮為僧。
後來遼又攻宋,太宗命潘洪為帥,出兵禦敵。出征前,軍中尚缺先鋒人選。八賢王建議設擂台賽來廣招天下英雄,潘洪的兒子潘豹和楊七郎都報名參賽。經過連番激烈打鬥,結果潘豹被七郎打死在擂台上。潘洪聞訊大悲,對楊家更加懷恨在心。七郎贏得擂台賽,便隨潘洪大軍出征,任先鋒官。到前線後,潘洪不聽楊業的戰略意見,害楊業與六郎、七郎被遼軍困在兩狼山。楊業派七郎突圍求援,七郎突圍來到潘洪帥部,潘洪逮到此機會,將七郎綁在芭蕉樹上,用亂箭射死。楊業久候七郎不至,又夜夢七郎冤魂哀告,便硬著頭皮,率手下殺出重圍。奔到蘇武廟,見廟旁有一個「李陵碑」,心中百感交集,遂以頭撞碑而死。突圍出去的六郎,在五台山下巧遇在山上修行的五郎。五郎悲父兄遇害,對朝廷更是趕到心灰意冷,堅持回山上,不問世事。被俘的四郎,改名木易,在遼國工作,因機緣而受蕭太后賞識。太后不知他是楊家將,見他一表人才,遂把公主嫁給他。
宋真宗時,遼又侵宋,朝廷急忙派楊六郎出兵禦敵。佘太君便率領天波府中的女眷遺孀等一批女將到前線助陣。楊門女將果然厲害,殺的遼軍四散奔逃,但卻始終無法破遼軍厲害的天門陣。六郎找五郎幫忙。五郎說,須得穆柯寨中的降龍木來做他的斧柄,才能破此陣。六郎遂派兒子楊宗保去借降龍木。但穆柯寨主的女兒穆桂英,五一高強,不但不借此木,還跟楊宗保發生爭吵,大打出手。楊宗保被擒。兩人在寨中相處多日,竟化敵為友,自行拜天地成婚。楊宗保回軍營稟告父親此事,軍紀言明的六郎大怒,要將楊宗保斬首,雖佘太君來說情都沒用。幸好,穆桂英來獻降龍木,並願破天門陣,六郎才饒了宗保。楊家一行來到遼京城外,四郎得知佘太君隨六郎來到,便向公主道出自己真實身分,如今想出關門去見家人。公主雖大驚,但夫妻情深,遂允諾代為幫忙。她躡手躡腳走道蕭太后房中,盜取令箭,送給四郎。四郎持箭出關,到宋營和母親、弟妹相見,一家團聚,悲感交集。最後,四郎回遼,楊家大軍班師回宋。

參考:維基百科(楊家將演義)是一部描寫北宋名將楊業一門五代忠烈事跡的小說,有關楊家將的故事雖流傳已久,甚至可說已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但是一般人對楊家將的事跡,大抵是從戲劇中得知,其情節難免為了遷就劇情而遭到刪改。為了讓有心了解楊家將故事的讀者有本可尋,本社出版了楊家將原著故事──楊家將演義,以重現楊家將故事的原貌。雖然《楊家將演義》不是史實而是小說,但以探究原委的精神而言,原著小說自然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
楊家將故事從第一代的楊業〈即楊令公〉歸宋開始,即展開一場又一場可歌可泣的故事。楊令公遭潘仁美陷害,在狼牙谷撞李陵碑而死,長子淵平、次子延廣、三郎延慶,皆死於戰場;楊四郎為番兵所擒,後來在遼國暗助宋朝;楊五郎出家逃難;七郎遭潘仁美萬箭攢身而死,其慘烈直可謂驚天地,泣鬼神。至此,楊家僅存楊六郎接續血脈,再由楊宗保傳至楊文廣,承續祖先之餘烈,為大宋江山拋頭顱,灑熱血。
更難得的是,其間還寫到楊門女將不讓鬚眉的事跡,例如:穆桂英、琪八娘、瑛九妹、宣娘等。楊家一門五代,不分男女,皆為不世之英雄。最後寫至楊懷玉因不堪奸臣凌辱與殘害,舉家歸隱太行,恭耕田野。結束了楊家忠義的事跡,歷經六朝天子〈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其影響力之大,古今罕見。楊家將可謂國之柱石,換言之,沒有楊家將就沒有安定的大宋江山。
宋朝開國之初,太祖趙匡胤見五代軍人擁立將帥之風,妨害國家之安定,於是定下了重文輕武的基本國策,壓抑武將的發展空間,雖使宋朝文風大盛,卻也使國勢積弱不振,屢遭外族侵凌而無力抵抗。此時如果沒有這些良將保衛國家,大宋江山早已成為外族的囊中物了。可悲的是,武將常受文官的掣肘與陷害,往往抑鬱不得志,甚至隨時可能遭到殺身之禍。楊家身負抗遼保宋的大任,自然也不例外。歷代都難逃奸臣的迫害,從潘仁美、王侁、王欽、謝金吾、狄青以及張茂,皆無所不用其極的想打倒楊家將,楊家眾將也數次險遭抄家拆屋的命運。
所幸尚有一些忠貞之士鼎力支持,才使楊家將的英勇事跡得以代代相續。其中代表人物有八大王、寇準、包拯、以及後來的周王。使讀者在觀賞本書之餘,除了有感於楊家為朝廷出生入死,卻換來奸臣陷害,人君何其不明,天道何其不彰。道盡忠臣的淒涼與辛酸;更讓人切齒深恨奸臣殘害忠良。是一部家喻戶曉的歷史演義小說。讀者不僅讚嘆楊家將的忠義,楊家眾將更是個個身懷絕藝,楊令公勇猛過人,六韜三略無一不精。楊六郎更是武藝超群,以其勇猛與智慧收伏山野強寇,使其為國家出力。楊宗保、楊文廣更得神人傳授仙術。除了楊家將之外,還有些值得一提的人物,如膽大心細的孟良;勇猛樸實的焦贊,以及岳勝的驍勇,使《楊家將演義》更加生動活潑。
目前有關楊家將的故事至少有二種版本,一種是十卷五十回的《北宋志傳》,一種是八卷五十八回的《楊家府通俗演義》。北宋志傳的前十五回主要在描述呼延贊的故事,十六回以後才是寫楊家將的事跡,而且只寫到楊宗保平定西夏。《楊家府通俗演義》從楊令公開始寫起,直到楊懷玉舉家上太行,全書自始至終,都以楊家將為主,故事也較齊全,因此選擇以《楊家府通俗演義》(即楊家將演義)為本。
至於《楊家將演義》的作者,根據現存最早的萬曆三十四年刊本,署名「秦淮墨客編輯‧楊家演義‧臥松閣藏版」全書五十八回,正文前也有「萬曆丙午長至日秦淮墨客書」的序,並題為「楊家府通俗演義序。」由此可知,作者為秦淮墨客。至於秦淮墨客是何許人?據推論應該是紀振倫的別號,據考證,紀振倫為明代中期的戲曲家。生卒年不詳,修改了眾多戲曲,今存傳奇《折桂記》、《紅梅記》、《西湖記》等,以及小說《楊家府通俗演義》。

楊家將的故事所以如此家喻戶曉,其主要是因為如此一門忠烈,五世為將的世家,實在罕有,加上其中增添了不少想像。雖然史實記載中少了楊宗保和楊懷玉這二代,只有楊業──楊延昭──楊文廣三代,其中許多情節更是作者虛構的,例如木桂英掛帥,楊五郎五台山出家,以及十二寡婦出征等事,皆於史無徵。但是並不因此而影響後世對楊家的崇敬。反而使楊家將的故事更加具有傳奇色彩。
北宋歐陽修在楊使君墓誌銘中有提到楊家:「父子皆為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里兒野豎,皆能道之。」由此可知,楊家將的故事早在歐陽修時就已普遍流傳在街頭閭巷了。其後由於宋元說話風氣十分盛行,楊家將的故事自然成為說書人最好的題材。時至今日,更由於科技發達,使楊家將與楊家女將的故事經由電子科技呈現在大眾眼前,若能有一本原著在手,相互參照之下,絕對會有不同的收獲。

楊家槍法被武林公認為第一名槍,傳說始於宋代,但何人何時所創,均無定論,有待考證。但是楊家槍是明清流傳最廣,影響最深的槍術流派,確是有據可查。

戚繼光在《紀效新書﹒長兵短用說篇》中指出:「楊家槍變化莫測,神化無窮,天下鹹尚之。」

俞大猷在《劍經》中也說「山東、河南各處教師,相傳楊家槍法。」

吳殳在《手臂錄》中進一步指出,「楊家槍,學之易,用之利,大有益於行陣」。


楊家槍的主要內容是:八母、六合、二十四槍勢。
八母:攔.拿.提.擼.顛.纏.還.圈。它們是八種基本槍法,是形成楊家槍技術與技法體系的骨干與核心。

六合:一接、二進、三拿、四纏、五攔、六直。六合是楊家槍法對扎攻防的六項基本法則。

二十四槍勢是楊家槍的槍法組合套路,是現存最早的槍術套路。它由夜叉探海、四夷賓服、指南針、十面埋伏、青龍獻爪、美人認針....等二十四勢組成。
楊家槍技擊戰術以「快」為主,注重虛實兼備,剛柔相濟.

如:「槍是伏腰鎖,先扎手和腳。疾上又加疾,扎了還嫌遲。」(《紀效新書》).

「楊家之法,有虛實,有奇正,有虛虛實實,有奇奇正正。其進銳,其退速,其勢險,其節短,不動如山,動如雷震。」(《紀效新書》).

「銳進不可擋,速退不能及。」(何良臣《陣紀》)。

正因為楊家槍法系統完整,精妙實用,它才能馳名於天下,人們競相學習、使用、發展它,進而從楊家槍中派生出馬家槍法和沙家竿子。這兩種槍法的創立,不僅豐富了中國槍術體系的內容,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楊家槍在武林中的魁首地位。
2007-03-02 1:41 am
北宋楊業、楊延昭、楊文廣祖孫三代俱為一代名將,曾參與抵抗遼、西夏的戰爭,被後世稱為「楊家將」。在民間戲曲小說中,又為「楊家將」增加了楊宗保、穆桂英等虛構人物。

故事一般從呼延贊的身世切入。呼延家與楊家有若干的聯繫,所以評書也有說呼或曰呼延家將的。整個故事始終伴隨著朝廷的忠奸鬥爭,支持、保護楊家的重臣先後有八賢王、寇準、包拯等人,而壓制、迫害楊家的先後有潘仁美、王欽若等。

楊繼業(楊令公)娶妻佘賽花(佘太君),生七子二女:大郎楊淵平(延平)、二郎楊延定、三郎楊延光、四郎楊延輝、五郎楊延德、六郎楊延昭、七郎楊延嗣,還有義子八郎延順,號稱「七郎八虎」;二女是八姐和九妹。金沙灘一戰,為保宋帝,大郎、二郎、三郎戰死。四郎被俘,化名木易,被招為遼駙馬,才有後來的四郎探母;有些評話版本中,八郎流落北邊,後也被招為駙馬。五郎殺出重圍,去五台山出家為僧。今有京劇名段《金沙灘》及《四郎探母》。

因潘仁美設計陷害,楊令公兵困兩狼山。七郎突圍求救,被潘仁美亂箭射死。救兵不至,老令公撞死在李陵碑。京劇有名段《李陵碑》。

楊六郎延昭娶妻柴郡主,生子楊宗保,麾下有孟良、焦贊。演義與正史最顯著的差異,是在楊延昭、楊文廣父子之間,插入楊宗保、穆桂英一段,這樣楊延昭和楊文廣就成了祖孫關係。為破天門陣,孟良上五台山請來五郎,五和尚說要降龍木作斧柄。楊宗保去穆柯寨尋降龍木,邂逅穆桂英,經若干曲折,二人終成眷屬。於是,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楊五郎陣斬蕭天佐。

楊宗保和穆桂英有女楊金花、子楊文廣。但楊六郎死後,楊家已然男丁凋零;然而西夏犯邊,這才有十二寡婦征西。楊門女將也很厲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燒火丫頭楊排風,使一根燒火棍,尤勝鬚眉,深得佘太君喜愛。

楊家將系列故事傳唱不衰,有的文本甚至演出九代或十代,但比較有影響、情節充實而精彩的主要還是集中在令公、六郎、宗保、文廣四代。《水滸》中的楊志和《說岳》里的楊再興,據說都是楊家將的後人。

楊家將:
http://www.cnread.net/cnread1/gdwx/y/yiming/yjj/
參考: 燦爛的中國文明,維基百科
2007-03-02 12:59 am
楊家將是一部英雄傳奇系列故事,以話本、戲劇等形式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它對北宋前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以演義,講述了楊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報國的動人事跡。

[編輯]

正史記載
《宋史》對楊家著墨不多。

楊業原是北漢名將,官至建雄軍節度使,驍勇善戰,國人號為「無敵」。北漢降宋,楊業得到宋太宗趙光義信任,繼續戍邊防備契丹。他曾在雁門以奇兵數千騎大敗契丹,自此令契丹望風而遁,但也受到上級猜忌。986年(宋太宗雍熙三年),宋軍北伐,潘美一路,楊業副之,克雲、應、寰、朔四州。曹彬軍敗績,潘美、楊業所部護送四州民眾內遷。途中遭遇契丹主力,潘美等強令楊業出戰。楊業率部血戰陳家谷,其子楊延玉戰死,楊業為契丹所擒,絕食三日而死。

在楊業的兒子中,以楊延昭最為出色,楊業說:「此兒類我。」楊延昭本名楊延朗,在邊防二十余年,契丹頗為忌憚,目為楊六郎。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軍深入宋境,楊延昭率部突入遼境,擊破古城。

楊延昭有子楊文廣,字仲容。楊文廣得到范仲淹賞識,置於麾下;曾從狄青南征。楊文廣在西邊防禦西夏,而不忘燕雲。遼宋爭代州地界,楊文廣獻上陣圖及進取幽燕的方略,但不久就去世了。

[編輯]

英雄傳奇
楊家將系列故事經歷了長期的發展與豐富,歷代民間藝人和廣大的人民群眾參與到創作中來,不斷加入新的元素,並且這個過程還將持續下去。茲就已經成熟定型的主題內容簡要綜述。

故事一般從呼延贊的身世切入。呼延家與楊家有若干的聯繫,所以評書也有說呼或曰呼延家將的。整個故事始終伴隨著朝廷的忠奸鬥爭,支持、保護楊家的重臣先後有八賢王、寇準、包拯等人,而壓制、迫害楊家的先後有潘仁美、王欽若等。

楊繼業(楊令公)娶妻佘賽花(佘太君),生七子二女:大郎楊淵平(延平)、二郎楊延定、三郎楊延光、四郎楊延輝、五郎楊延德、六郎楊延昭、七郎楊延嗣,還有義子八郎延順,號稱「七郎八虎」;二女是八姐和九妹。金沙灘一戰,為保宋帝,大郎、二郎、三郎戰死。四郎被俘,化名穆易,被招為遼駙馬,才有後來的四郎探母;有些評話版本中,八郎流落北邊,後也被招為駙馬。五郎殺出重圍,去五台山出家為僧。今有京劇名段《金沙灘》及《四郎探母》。

因潘仁美設計陷害,楊令公兵困兩狼山。七郎突圍求救,被潘仁美亂箭射死。救兵不至,老令公撞死在李陵碑。京劇有名段《李陵碑》。

楊六郎延昭娶妻柴郡主,生子楊宗保,麾下有孟良、焦贊。演義與正史最顯著的差異,是在楊延昭、楊文廣父子之間,插入楊宗保、穆桂英一段,這樣楊延昭和楊文廣就成了祖孫關係。為破天門陣,孟良上五台山請來五郎,五和尚說要降龍木作斧柄。楊宗保去穆柯寨尋降龍木,邂逅穆桂英,經若干曲折,二人終成眷屬。於是,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楊五郎陣斬蕭天佐。

楊宗保和穆桂英有女楊金花、子楊文廣。但楊六郎死後,楊家已然男丁凋零;然而西夏犯邊,這才有十二寡婦征西。楊門女將也很厲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燒火丫頭楊排風,使一根燒火棍,尤勝鬚眉,深得佘太君喜愛。

楊家將系列故事傳唱不衰,有的文本甚至演出九代或十代,但比較有影響、情節充實而精彩的主要還是集中在令公、六郎、宗保、文廣四代。《水滸》中的楊志和《說岳》里的楊再興,據說都是楊家將的後人。

[編輯]

外部連結
《宋史·楊業楊延昭楊文廣列傳》
《楊家將》


收錄日期: 2021-04-15 22:58:0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01000051KK0213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