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潛背景三條!!!!!!

2007-03-01 6:25 am
1.陶潛的社會情況?
2.陶潛的思想(儒家,道家,法家)?
3.作者遭遇?

回答 (2)

2007-03-01 7:50 am
✔ 最佳答案
簡介:
陶淵明,字元亮,入宋更名潛,潯陽紫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西元三六五─四二七年)世稱靖節先生。陶淵明出身於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經做過東晉的大司馬,但出身寒微,被人譏為「小人」;陶淵明的祖父做過太守,他的父親大概官職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淵明幼年時就去世了。在重視門閥高低的魏晉南北朝時代,陶家的地位雖然算不上是最尊貴的高門士族,但也不同於地位寒微的寒族。

陶潛的社會情況:
兩晉社會是重視門閥高低,簡直是貴族社會,政治也是貴族政治,只有貴族才有做大官的機會,否則就永遠做小官。南朝世家大族的社會地位,比起他們的政治和經濟地位來,更顯得優越。世族、寒門兩者身份高下不同,「服冕之家,流品之人,視寒素之子,輕若仆隸,易如草芥,曾不以之爲伍。」(《文苑英華》卷七百六十引《寒素論》)。因此,這兩個階層之間是不相往來的。寒人雖致位通顯,上升爲貫戚近臣,倘不自量而往見世族,亦不爲世族之所禮接,甚至會受到侮辱。那時時代動亂,政治黑暗。

陶潛的思想:
他也曾吸收過儒道釋三家思想的精華,經過提煉釀,而使其思想既能博大又能高遠。
儒家的固貧,加上道家的自然,形成了陶淵明的思想既不同於儒家,也不同於道家,在兩晉時道家的思想是想成仙的,然而他對鬼神、成仙、長生不死,都在懷疑,所以他說:「天道幽且遠,鬼神茫昧然。」( 怨詩楚調)此外,在淵明的作品中,固然沒有顯明的佛家色彩,但他確實受了佛學的影響,以致佛學灌注淵明新人生觀,啟示他新意識,對淵明思想的垂鍊,是有莫大助益的!

作者遭遇:
  淵明一生可分少年、遊宦、和歸隱三個時期,茲分述如下:
少年時期:自晉簡文帝 咸安二年壬申,至晉孝武帝 太元二十一年丙申(自出生至二十五歲止),蕭統淵明傳稱他「少有高趣,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群,任真自得。」更可從他詩中窺見他的遭遇和性格。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五柳先生傳)
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歸去來辭)
少而窮苦,每以家弊,東西遊走(與子儼等疏)
好讀書,不求甚解(五柳先生傳)梁啟超說他是一位極熱烈極有豪氣的人。雜詩:「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2〉 遊宦時期:自晉太元二十一年丙申,至東晉義熙元年乙巳(自二十五歲至三十四歲為止)他的雜詩裡說:「荏苒經十載,暫為人所羈。」在這十年期間,淵明曾出任四次,前三次任幕僚,最後一次是當縣丞。
  江州祭酒期:昭明太子淵明傳說他:「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不久去職,幽居達四、五年之久,州府曾請他當主簿,他不就任,寧願在家鄉,躬耕自資。
  鎮軍參軍期:隆安四年庚子,淵明作鎮軍參軍,時二十九。飲酒詩:「此行誰使然,似為飢所驅。」
  建威參軍期:乙已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園田日夢想,安得久離析。」

彭澤令期:義熙元年乙已,淵明年三十四,是年八月就任,十一月即自免歸。

  〈3〉 歸隱時期:自東晉義熙元年乙巳,至宋元嘉四年丁卯(自三十四歲至五十六歲止),淵明自四十六歲以後,他家曾遭遇過火災、風災、水災、蟲災。他身體也是逐漸衰弱,尤其元嘉二年後的兩三年中,可說是他一生中最困苦的一段日子。貧困使他自然的質性,磨礪到爐火純青的境界,使他對於死神的迫近,毫不懼怕,處之泰然。他深知不久於人世,於是寫了三首挽歌詩,及一篇自祭文,作為辭別人間的最後剖白。

  陶淵明的處世態度,是恬淡、安閒、無爭、任真、表面上看,他的感情似乎淡淡的、平靜的,其實他是一個具有濃烈感情的典型人物,梁啟超就說他是「一位纏綿悱惻最多情的人」他的嗜好是:愛萄、嗜酒、喜弄無弦琴、樂於耕稼,由於他是一個高雅曠達、任性自適的人,感情濃烈而篤於交誼,因此他的快樂,不是安逸中得來,完全從勤勞中得來。

2007-02-28 23:54:51 補充:
最後,陶潛在靖節辭世公元427年秋,陶淵明生了重病,大概預感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九月寫了三首《輓歌詩》。兩個月後,便在貧病交加中與世長辭了。親友們以簡單樸素的儀式安葬了他,並贈以「靖節先生」的稱號,後人也用「陶靖節」來稱呼他。
2007-03-01 9:21 am
不為五斗米折腰-陶淵明

陶淵明(365?~427),又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尋陽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1. 陶潛的生平及當時的社會情況

陶淵明生活在晉宋易代之際十分複雜的政治環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晉朝的大司馬;祖父做過太守,父親大概官職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淵明幼年就去世了。在重視門閥的社會裏,陶家的地位無法與王、謝等士族相比,但又不同於寒門。陶侃出身寒微,被譏為“小人”,又被視為有篡位野心之人。可以想見,他的後人在政治上的處境是相當尷尬的。

陶淵明在柴桑的農村裏度過少年時代,“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飲酒》其十六),便是那時生活的寫照。他常說因家貧而不得不出仕謀生,這固然是實情,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種想要建功立業的動機。“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其五)就透露了這一消息。陶淵明29歲曾任江州祭酒,不久即辭職。後來江州召為主簿,他未就任。

晉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淵明到江陵,入荊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當時桓玄掌握著長江中上游的軍政大權,野心勃勃圖謀篡晉。陶淵明便又產生了歸隱的想法,在隆安五年(401)所寫的《辛醜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中說:“詩書敦素好,林園無世情。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這年冬因母孟氏卒,便回尋陽居喪了。此後政局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安帝元興元年(402),桓玄以討尚書令司馬元顯為名,舉兵東下攻入京師。元興二年(403)桓玄篡位,改國號曰楚。元興三年(404)劉裕起兵討伐桓玄,入建康,任鎮軍將軍,掌握了國家大權,給晉王朝帶來一線希望。於是陶淵明又出任鎮軍將軍劉裕的參軍,在赴任途中寫了《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他的心情矛盾,一方面覺得時機到來了,希望有所作為:“時來苟冥會,婉轡憩通衢。”另一方面又眷戀著田園的生活:“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這時劉裕正集中力量討伐桓玄及其殘餘勢力,陶淵明在劉裕幕中恐難有所作為。到了第二年即安帝義熙元年(405),他便改任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的參軍。這年八月又請求改任彭澤縣令,在官八十餘日,十一月就辭官歸隱了。這次辭去縣令的直接原因,據《宋書》本傳記載:“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歎曰:‘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職。”而他辭官時所作的《歸去來兮辭》說出了更深刻的原因:“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複駕言兮焉求!”陶淵明徹底覺悟到世俗與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違背的,他不能改變本性以適應世俗,再加上對政局的失望,於是堅決地辭官隱居了。

辭彭澤令,是陶淵明一生前後兩期的分界線。此前,他不斷在官僚與隱士這兩種社會角色中做選擇,隱居時想出仕,出仕時要歸隱,心情很矛盾。此後他堅定了隱居的決心,一直過著隱居躬耕的生活,但心情仍不平靜:“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淒,終曉不能靜。”(《雜詩》其二)他在詩裏一再描寫隱居的快樂,表示隱居的決心,如“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飲酒》其九); “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飲酒》其四)。這固然是他真實的感受,但也可以視為他堅定自己決心的一種方法。在後期他並非沒有再度出仕的機會,但是他拒絕了。晉朝末年曾征他為著作佐郎,不就。劉裕篡晉建立宋朝,他更厭倦了政治,在《述酒》詩裏隱晦地表達了他對此事的想法。到了晚年他貧病交加, “江州刺史檀道濟往候之,偃臥瘠餒有日矣。道濟謂曰:‘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對曰:‘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道濟饋以粱肉,麾而去之。”(蕭統《陶淵明傳》)宋文帝元嘉四年去世前寫了一篇《自祭文》,文章最後說:“人生實難,死如之何?嗚呼哀哉!” 這成為他的絕筆。死後,朋友們給他以諡號曰“靖節先生”。他的好友顏延之為他寫了誄文,這篇誄文是研究陶淵明的重要資料。《宋書》、《晉書》、《南史》都有他的傳記。

陶淵明的作品,在他生前流傳不廣。(梁)蕭統加以搜集整理,編了《陶淵明集》,並為之寫序、作傳。蕭統所編陶集雖然已經佚失,但此後的陶集,如已佚的北齊陽休之本、北宋宋庠本、北宋僧思悅本,以及今存的一些宋代刻本:如汲古閣藏十卷本、曾集刻本,都是在此基礎上重編而成的。陶淵明的作品今存詩121首,賦、文、贊、述等12篇,另有一些作品的真偽還不能肯定。

2.陶潛的思想

陶淵明熟諳儒家學說,詩文中引用儒家經典很多,僅《論語》就有37處。他有儒家的入世精神,也像儒家那樣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但不拘守儒家經典的章句,顯得通脫而不拘泥。他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傳》)這與漢儒的態度很不相同。他讚揚孔子,但又有點將孔子道家化的傾向。他深受老莊思想的影響,在詩文中有70篇用了《老》、《莊》的典故,共77處之多;魏晉玄學對他也有影響。但人並不沉溺于老莊和玄談,他是一個很實際的、腳踏實地的人,做縣吏就有勸農之舉,做隱士又堅持力耕,與虛談廢務浮文妨要的玄學家很不同。他住在廬山腳下,距離慧遠的東林寺很近,他的朋友劉遺民與慧遠關係密切;陶淵明的詩中偶爾也可見到類似佛教的詞語,但他決非佛教徒,並且與慧遠保持著距離。佛教是對人生的一種參悟,陶淵明參悟人生而與佛教暗合的情形是有的,但他是從現實的人生中尋找樂趣,不相信來世,這與佛教迥異。在不懼怕死亡這一點上,他和一些高僧雖然近似,但思想底蘊仍有很大的差異。他是抱著“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形影神》)的態度對等死亡,與佛教之間嚮往極樂世界大相徑庭。他所思考的都是有關宇宙、歷史、人生的重大問題,如什麼才是真實的?歷史上的賢良為什麼往往沒有好的結果?人生的價值何在?怎樣的生活才完美?如何對待死亡?等等。他的思想既融會了儒道兩家的思想,又來自個人的生活實踐,具有獨特的視點、方式和結論;而思考的結論又付諸實踐身體力行。

安貧樂道與崇尚自然,是陶淵明思考人生得出的兩個主要結論,也是他人生的兩大支柱。

“安貧樂道”是陶淵明的為人準則。他所謂“道”,偏重於個人的品德節操方面,體現了儒家思想。如“匪道曷依,匪善奚敦”(《榮木》)。“好爵吾不縈,厚饋吾不酬。……朝與仁義生,夕死複何求”(《詠貧士》其四)。他特別推崇顏回、黔婁、袁安、榮啟期等安貧樂道的貧士,要像他們那樣努力保持品德節操的純潔,決不為追求高官厚祿而玷污自己。他並不一般地鄙視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業,又要功成身退,像疏廣對疏受所說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他也考慮貧富的問題,安貧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發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來求得平衡:“貧富常交戰,道勝無戚顏。”(《詠貧士》其五)而那些安貧樂道的古代賢人,也就成為他的榜樣:“何以慰吾懷,賴古多此賢。” (《詠貧士》其二)他的晚年很貧窮,到了捱餓的程度,但是並沒有喪失其為人的準則。

崇尚自然是陶淵明對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學思考。“自然”一詞不見於《論語》、《孟子》,是老莊哲學特有的範疇。老莊所謂“自然”不同於近代與人類社會相對而言的客觀的物質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種狀態,非人為的、本來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間萬物皆按其本來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規律而變化,無須任何外在的條件和力量。人應當順應自然的狀態和變化,抱樸而含真。陶淵明希望返歸和保持自己本來的、未經世俗異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謂“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歸去來兮辭序》),說明自己的質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繩墨的約束。所謂“久在樊籠裏,複得返自然”(《歸園田居》其一),表達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悅。在《形影神》裏,他讓“神”辨自然以釋“形”、“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長生的願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願望,“神”以自然的之義化解它們的苦惱。形影神三者,還分別代表了陶淵明自身矛盾著的三個方面,三者的對話反映了他人生的衝突與調和。陶淵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導出來的順化、養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較完整而一貫的哲學。

總之,陶淵明的思想可以這樣概括:通過泯去後天的經過世俗薰染的“偽我”,以求返歸一個“真我”。陶淵明看到了社會的腐朽,但沒有力量支改變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會的危機,但找不到正確的途徑去挽救它,只好求救於人性的複歸。這在他自己也許能部分地達到,特別是在他所創造的詩境裏,但作為醫治社會的藥方卻是無效的。

陶淵明是魏晉風流的一位代表。魏晉風流是魏晉士人所追求的一種人格美,或者說是他們所追求的藝術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詩文使自己的人生藝術化。以世俗的眼光看來,陶淵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來,他的一生卻是很藝術的。他的《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時運》等作品,都是其藝術化人生的寫照。他求為彭澤縣令和辭去彭澤縣令的過程,對江州刺史王弘的態度,撫弄無弦琴的故事,取頭上葛巾漉酒的趣聞,也是其藝術化人生的表現。而酒,則是其人生藝術化的一種媒介。陶淵明可以說是魏晉風流的傑出代表。


收錄日期: 2021-04-19 15:09:2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28000051KK0492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