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早在一百年前的公元1893年,僑居上海的西方人,在慶祝上海開港五十週年時,就在外灘掛起一條英文橫幅,上面寫著’’世界上有那一個地方不知道上海’’。這句話,也許措辭有些誇張,但反映出當時上海,在遠東、在亞洲、在世界上的地位,到了上世紀的二、三十年代,上海已確實成為世界最著名的大都市之一。城市的興盛,從來離不開水路運輸和衝要的地理位置。上海歷來有’’江海要津’’和’’濱海重地’’之稱,這一點給上海的發展提供了極有效的條件。
一、近代上海的經濟發展(1842-1949)
上海的發展與海關有極大的關連性。1843年起上海正式開埠,開啟了上海在近代中國舉足輕重地位的一頁。九0年代時期,在改革開放與政治氛圍的制約下,中共宣布將開放上海浦東的開發與開放,將其塑造成整個中國經濟發展的龍頭,成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的中心。
(一) 五口通商與上海開埠
1840年的鴉片戰爭,幾乎是論述中國近代史的分水嶺。1842年的《南京條約》中,上海被迫開闢成通商口岸,法、美、日、俄等國壟斷了絕大部分的金融外匯和進出口業務,又奪取了中國沿海南北洋和長江的航運權,並以上海為中心,使上海貿易總額在半世紀內增加了近五十倍。貿易地位的上升,直接導致19事紀下半葉金融地位的崛起。然而外資企業挾著雄厚的資本與技術和地主結合,造成社會的分配、貧富不均。
(二) 上海與廣州:歷史性錯位
鴉片戰爭前,廣州與上海無論在地理或心理上,都是遠離政府的權力中心。在經濟上,廣州在外匯和對外開放方面的歷史傳統與優勢,是上海所不能比擬的。然而,廣州在歷經鴉片走私、禁煙運動、及太平天國對陸路運輸交通的摧殘,商人自然將目光轉相開埠之初的上海,在失落與崛起的錯位中,上海迅速取代廣州,成為中國近代外貿和對外開放的中心城市。
(三) 特殊的市民意識
上海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介於中西文化衝突與撞擊的集中點,但儘管中西接觸頻繁,並未發生過因種族文化引起的大規模衝突,主要由於上海市民排外情緒薄弱,可迅速的接受西方物質文明,在吸納多種文化後的上海,成為中國最開放、最西化的城市。
(四) 特殊的政治格局
上海市個自由的港口,任何人無須簽證即可上岸。名義上上海仍是清王朝的轄地,但實際上它已呈為一特殊的「國際社會」,中、英、法三方都無法在此時進行全面的統治。故租界成為「非戰區」,每當有戰亂發生,大量中國各界的難民即湧入上海避難,為上海經濟發展提供了廉價的勞動力及重要的原始資本。
二、中共建設後上海的經濟發展(1949-1978)
1949年5月27日,中共大軍進入上海,展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大規模的政治運動。中共建政後的前三年(1949-1952)是所謂的「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對穩定市場、控制物價、與安定人心,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就。隨著第一個五年建設計畫的實施和社會主義工業化的起步,「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也邁開了步伐。在中共極力將上海發展成全國工業基地的指導原則下,上海的產業結構、工業產值逐步攀高。
貳.上海經濟發展的條件
一、上海經濟條件
(一)科技開發優勢
研究和開發力量雄厚,擁有縣以上獨立研究與開發機構250個以上。且上海是大陸重要工業基地,有較強的吸收先進技術能力。此外,改革的開放,使得上海投資環境不斷改善,更加速吸收外資,有助經濟發展。
(二)人口與勞動力
1995年上海全市總人口1300多萬人,為大陸人口密度最高地區,在世界大城中居於第三,近年來上海逐漸從第二產業轉向第三產業,而在個人年平均勞動產值上高於平均標準甚多。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一九四二年(即他逝世前幾年)推出,是一部有關景氣循環的劃時代作品,對資本主義的未來頗舉挑釁。
三、 理論:
熊彼德自認為他的理論最符合實際,他要儘量減少民主政治中幻想憧憬的成分,把民主揭櫫的原則放在現實社會中考察,看看民主的真實意義到底是什麼。熊彼德宣稱自己的理論是經驗性的研究,亦即沒有加進自己主觀的價值偏好;不過,與韋伯一樣,他的宣稱引起不少質疑。熊彼德對現代工業社會的瞭解得馬克斯和韋伯之助甚多。 他同意工業資本主義會無止境、動態地擴張;他也同意大企業將會主導產、銷;更重要的是他也同意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將會吞噬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礎:資本主義無法解決其本身的內在矛盾。西方資本主義最後一定會被某種型式的社會主義所取代。不過,熊彼德並不是一個社會主義者。社會主義或許是個發展的趨勢,但這不代表它是應該追求的理想。而且,社會主義也不必然會導致財產公有或國有化,它只是解決資本主義過度發展後產生的社會問題,例如大財團寡斷財富、提高生產力的迫切性等。熊彼德不認為階級和階級衝突有那麼重要。他認為馬克斯有關階級的討論帶有太多的偏見,而有關革命的論述則是錯誤的。 社會主義的基本精神是資源的理性規劃,校正市場自由競爭造成的偏差,亦即社會主義是指一種制度性的模式使中央得以控制整個生產體系。 從這個觀點來看,社會主義未必與民主政治相衝突。只要我們將民主政治定義在普遍選舉、政黨政治、國會、內閣、首相等,那麼混合經濟 (公營、私營經濟並存)、福利國家都可能與民主政治相伴發生。這種民主的定義不但適用於資本主義社會也適用於社會主義社會。 熊彼德倡導「領導型的民主」(leadership democracy) 或「競爭性的精英主義」(competitive elitism),傳統的民主理論被熊彼德稱之為「古典教條」沒什麼用處。熊彼德的結論是:如果我們不要使情況再惡化下去,我們就必須認清民主的真面目,不要再對古典民主理論抱有任何幻想了。特別是人們必須放棄「人民有權、也有能力決定所有重要的政治議題」、「人民親自或委任代表參與政治」、「政策決定是民主最重要的要素」等政治教條。如果如熊彼德所言,「人民」不再是、也不可能是「決定者」或「統治者」,那麼「人民」要扮演什麼角色呢?熊彼德說人民只不過是「產生政府的人」,亦即「選出那些能夠為他們做決定的人」。民主使人們能夠定期從幾個政治領袖中挑選他們比較喜歡的作為領袖;因此「競爭性的精英主義」就是民主的最佳寫照。熊彼德的理論特殊之處在,他認為自由、民主等價值可以跟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相容。在傳統資本主義的理論體系裡,經濟事務是在「政治」以外,亦即它是在政府的活動與控制之外。所以,民主對資本主義社會不會造成威脅。熊彼德的理論特殊之處在,他認為自由、民主等價值可以跟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相容。在傳統資本主義的理論體系裡,經濟事務是在「政治」以外,亦即它是在政府的活動與控制之外。所以,民主對資本主義社會不會造成威脅。 熊彼德的主要論點誕生於二次大戰結束之前,他似乎預見戰後福利國家、社會主義蓬勃發展的現象了。
肆.上海與熊彼得的關係
一、上海發展與熊彼得的經濟發展
當拜讀過熊彼得的『經濟發展理論』之後,再回頭看看上海,這一個在近代中國上扮演著意義非凡的大城市,其近十年來發展之迅速,也讓世界大舉譁然。而如此經濟上的快速成長所帶來的衝擊及經濟現象,究竟對上海的發展及在經濟上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是否也正如熊彼得大師所提出的理論一致,或是說如熊彼得大師對經濟發展所闡述的意義符合,我們試著找出相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