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全球化~~~~急找

2007-03-01 4:50 am
我想找一些軍事全球化的資料
要快!!!!!!!!!!!!!!!!!

回答 (2)

2007-03-01 5:04 am
✔ 最佳答案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軍事全球化也成為當今世界的重要現實的。軍事全球化時代對各國的國家軍事安全帶來了不同的影響。面對軍事全球化的現實,中國應該積極應對這一客觀趨勢,把握機遇,趨利避害,提高在軍事全球化時代下國家軍事安全的程度。

  一、經濟的全球化導致了軍事的全球化

  經濟的全球化的起點發生在近代的西歐。隨著資本主義制度的興起和資產階級對利潤最大化的追求,西歐的資產階級利用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成果,在繼續歐洲的爭奪的同時,把爭奪的目標指向海外。非洲,美洲和亞洲相繼成為西方資產階級爭奪經濟、政治和軍事控制權的物件。資產階級是一個以利潤最大化為其生存目的的階級,資產階級掌權的國家所實行的政策也必然以為實現利潤的最大化提供條件。正如馬克思所深刻揭示的那樣,“政治權利不過是用來實現經濟利益的手段。”(1)(p146)而軍事究其本質而言,正如列寧指出的那樣:“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任何戰爭都是同產生它的政治制度分不開的。某一國家或某一階級在戰時所實行的政策,必然使它們在戰前長時期內所實行的政策的繼續,只不過在行動方式上有所不同罷了。”(2)(p369)西方著名的軍事權威克勞塞維茨也在其名著《戰爭論》中指出:“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3)(p30)因此,可以合乎邏輯的推出下列結論,經濟的全球化必然導致軍事謀劃的全球化,軍事部署的全球化,軍事行動的全球化,即;軍事的全球化,歷史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

  從1415年葡萄牙在北非的休達地區建立第一塊殖民地開始,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和後來的日本、德國,美國,相繼加入爭奪海外殖民地的進程。俄羅斯雖然沒有在海外擴張,但是也在自己的周邊地區大舉擴張。由於這些國家處於當時世界科技的頂端,擁有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幾乎整個非洲,美洲和亞洲相繼成為這些國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世界軍事史也從區域是發展到世界史的階段。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31開始,直至1945年結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是把軍事全球化的特徵表現得淋漓盡致。冷戰時期,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劃分為兩大陣營,美國和蘇聯為了世界的霸權在全世界範圍內進行軍事部署,在世界各地進行軍事爭奪,他們的軍事影響遍及全球,從而把軍事全球化的水準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隨著蘇聯的解體,冷戰的結束,為了建立和盡可能延續世界霸權,美國力圖不斷鞏固自己在軍事領域內的霸權地位,而其他世界大國,包括歐洲聯盟,俄羅斯,中國,日本等也各自為了更好的維護自己的軍事安全和擴大自己的軍事影響,以全球為著眼點,立足本國實際,力爭在全球領域內削弱別國勢力,擴張自己的影響。把軍事全球化的進程推向了新的更高的階段。

  二、軍事全球化的主要特點:

  綜觀軍事全球化發展的歷史,可以看出軍事全球化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軍事的全球化是以科技的進步為前提條件的。沒有科技的發展,就不會出現軍事的全球化。在古代社會,由於科技的局限,人們的活動範圍相對狹小,使得在廣大範圍內進行軍事部署,開展軍事行動成為個別現象。而近代以來,航海技術的發展,公路和鐵路的大範圍修建,無線電技術,電磁技術,核技術,生物技術,材料技術,航太航空技術等眾多領域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大縮短了時間和空間,為世界大國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戰略評估,進行軍事部署,開展軍事活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是軍事全球化得以存在並得到長足發展。與此同時,科技的發展,在大大縮短時間和空間的同時,使得世界變小了,世界各地的聯繫更加緊密了,世界各地的相互影響增大了,為軍事全球化的存在提供了更堅強的基礎。

  2、經濟的全球化為軍事全球化提供了動力和目的。西方國家推動軍事全球化的目的在於獲取巨大的利益,其中主要是經濟利益。工業革命為生產大量的產品提供了條件,產品需要海外市場,需要海外的資源;為了為經濟活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為了在經濟活動中攫取更大的利潤,需要強大的軍隊活動在經濟利益區;為了給海外的軍事力量提供活動的條件,需要海外基地和殖民地。這就是從經濟全球化指向軍事全球化的內在邏輯。實際上,西方發達國家一直是全球化進程中的主導者和最大的受益者。而軍事全球化其實質就是大國(主要是西方國家)軍事活動,軍事部署的全球化,為西方主導下的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保障了西方從全世界獲取巨大的利潤。如西班牙和葡萄牙拉丁美洲礦產,主要是金銀礦的掠奪,英國對印度的掠奪,英國等通過以軍事實力為後盾的鴉片貿易對中國的掠奪,等等。也正是在這種條件下,世界上出現了企圖征服世界的狂妄的戰略計畫,如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制定的《德皇雄圖密著》,和日本的《宇內混同密策》和《田中奏摺》。二戰結束後,由於兩大陣營的對立和廣大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殖民體系紛紛崩潰,西方國家主要依靠戰後建立的控制在他們手中的國際組織,利用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來維護自己的經濟利益,但是,與此同時,西方從來都沒有放棄自己的強大的軍事優勢,並且在盡力強化自己在世界軍事格局中的優勢地位,依然依靠軍事優勢做為維護自己地位和利益的最終保障手段。美國一直宣佈某某地區為自己的利益區,美國公開聲稱要保持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美國在戰後多次侵略其他國家,北約和美日同盟的不斷強化,西方對中國的軍事包圍和遏制都證明了這一點。

  3、軍事全球化加劇了全球範圍內軍事實力的不平衡。世界上各國之間的實力本來就不會達到平衡,但是,隨著軍事全球化進程的發展,全球軍事格局的不平衡出現了新的特點。在近代之前,軍事實力基本上和兩個因素有關,一個是國家的面積和人口的多少,另一個是國家的性質。一般而言,面積大和人口多的國家具有較前的軍事實力;草原遊牧民族必農業民族擁有較大的軍事實力。但是也不儘然,如中國在不同時期也出現農業民族打敗遊牧民族的時間。軍事全球化的出現,一方面使得工業化程度,資訊化程度成為決定國家軍事實力的主要因素,遊牧民族和農業民族基本上不再用可能成為世界軍事大國;另一方面,出現了軍事大國固定化的趨勢。自從西歐領先世界進行工業革命之後,西方國家,首先是西歐國家,其次是美國和西方化程度很深的日本成為了世界軍事大國,歷史發展到今天,除了中國可以稱之為軍事大國之外,世界上主要的軍事大國,軍事強國還是固定的那幾個國家。與此同時,軍事強國與軍事弱國之間的軍事實力出現了巨大的落差,並且這種軍事實力上的差異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如果說原來一個軍事大國想征服一個軍事弱國,還需要花費巨大的代價和佔用較長的時間的話,那麼隨著軍事全球化的發展,隨著軍事強國和軍事弱國之間軍事實力差異的不斷拉大,這種征服已經要容易得多。冷戰結束後的美國和伊拉克之間的戰爭,美國和阿富汗之間的戰爭,美國和南斯拉夫的戰爭都充分證明了這種軍事強國和軍事弱國之間的巨大差距,及其導致的軍事政治後果。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全球化進程是在西方國家主導之下進行的,在這個過程中,西方國家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是自己成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其他國家的經濟地位越來越低,由於經濟實力是軍事實力的基礎,從而導致非西方國家,特別是廣大亞非拉國家的軍事建設的基礎受到了損害。1960年到1990年,最富國家(占全球20%)在世界財富中所占的份額從70.2%上升到82.8%;而最窮國家(占全球20%)在世界財富中所占的比重則從2.3%降至1.3%。(4)(p16)其次,隨著軍事技術的發展,建設一支強大的軍隊,越來越依賴于先進的科學技術的水準,一國科技的水準往往對其軍事裝備的水準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而軍事裝備的優劣,在近現代代的戰爭中,往往具有極大的決定作用。現代科技的研發,需要雄厚的經濟基礎和先進的科技基礎,一些小國,弱國,由於科技水準不高,經濟實力有限,無法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從而導致了要麼依靠發達國家的技術,進口西方國家的武器,從而受制於人,要麼面臨武備落後,不堪一擊的尷尬處境。再次,由於全球化的進展,世界越來越小,西方國家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控制世界上一切重要的戰略要地,迅速到達世界各地,從而威脅其他國家的安全,使得侵略和打擊一個弱國成為更加容易。如美國的空軍力量已經以“全球力量,全球到達”為其行動的要求。這種趨勢的發展將導致世界軍事強國對其他國家的空前軍事優勢,出現世界軍事霸權國家。

2007-02-28 21:08:22 補充:
三、把握機遇,迎接挑戰,提高中國的軍事安全程度。縱觀世界軍事全球化對中國的國家安全的影響,可以得出如下幾個結論:  1、世界軍事全球化的歷史也是西方軍事強國來到中國,侵略中國,威脅中國,把中國納入世界全球化的進程的歷史,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國家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受到了嚴重的侵害。

2007-02-28 21:09:17 補充:
自從西方國家來到中國,中國一共失去了150多萬平方公里的神聖國土,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中國的國家主權,民族尊嚴受到極大的傷害。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設立租借地,劃定勢力範圍,控制中國的司法權和海關權,迫使中國支付大量的賠款,在中國的領土上橫行霸道啊,使得中國人民遭受到極大的不幸。特別是在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時期,中國幾乎面臨亡國滅種的嚴重威脅。

2007-02-28 21:11:37 補充:
爆哂字 - V -""你自己上嗰個網睇LA..SORRY!!
2007-03-05 2:59 pm
樓上那兄台只copy別人的文章...而且還有點離題。

現今世界全球化雖然是大趨勢, 但於軍事或國防應該不可能全球化。
我以歐盟(EU)為例, 雖然EU各國都曾嘗試統一武器及制度, 但最終都不可成完全一統, 如: EU各國都採用颱風戰機 EF-2000, 但法國就因EF-2000未能滿足法國空軍的需要而未有採用; 再者, 歐洲各國的坦克, 軍艦, 以至火控系統都各有不同, 而且各國都不希望假如他日兩國交戰時都是用相同的武器, 所以統一武器及制度的計劃可說是失敗了。

另一個例子是俄國與車臣, 因當年車臣是蘇聯的領土, 所以有不少蘇製的武器留在當地, 雖然, 這些武器到今日可能有點會過了時, 但這些武器就令俄國苦惱, 因為, 在他們面前的不是美國的武器, 而是自己以前所生產的。
於戰略上, 除兵力考慮外, 兩者的部署一般都會很接近; 而戰術上, 大家所用的武器長短處也是一樣, 以上兩點都會為參謀部頭痛, 因為部署接近的話, 即是雙方部署最多部隊的地方會是一樣, 那麼於那裡為定會殺個你死我活, 而武器長短處一樣, 那麼即是只可以採用數量來壓制, 不能用相生相刻的方法來壓制。

好像去得太遠...總之, 個人估計人類於50年內都不會因全球化而統一全球的軍事。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43:3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28000051KK0416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