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真菌類
真菌類是一種很有趣而且體系非常龐大的生物,放久了的麵包會發霉,這些霉是真菌;做麵包或啤酒用的酵母也是真菌;抗生素用的盤尼西林青黴、清潔劑的酵素同樣是真菌。以上所述都是不會長出子實體的真菌,一般屬於黴菌類。另一種會長出子實體的真菌,像春天和暖時或雨後,在野外、公園草地上經常看到的各式小菇;在街市可以買到的草菇、金菇、蘑菇;價值連城的法國菜珍餚松露;以及靈芝,都是真菌類生物。
所謂子實體,就是由菌絲所長成的一個外形。隱藏在泥土枯木中的菌絲會先形成菌絲體,當環境適合的時候,便從表面長出子實體,子實體是用來傳播孢子,以作為真菌的繁殖。子實體有許多形狀,但最為人認識的就是傘狀,即我們吃的菇類。
而蕈類又稱菌類,俗稱為菇類,英文稱為mushroom。生物界把蕈類定義為一群單核、缺乏葉綠素、行有性或無性孢子生殖且身體分支成長絲狀,並有細胞壁與顯著子實體(fruiting body)的真菌界生物。蕈類之應用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周代的《列子》即記載了靈芝的發現,其後在東漢《神農本草經》、宋代《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以及明代的《本草綱目》均記載了許多食藥用蕈類的療效。若從實用價值上分類,可食用者稱「食用蕈」,具有藥用價值者為「藥用蕈」,含有毒性物質者稱之「毒蕈」(toadstool),而目前仍不明其用途者稱為「其他蕈菌」。其中食藥用蕈類及毒蕈包括了少數的子囊菌外,絕大多數都是擔子菌,擔子菌中又以傘菌目(Agaricales)佔食藥用蕈類之多數,而非褶目(Aphyllophorales)中的木質化種類則大多數屬於具藥效的藥用蕈類。由於食藥用蕈類的營養價值高且脂質含量低,滋味可口並具有獨特風味,在西方更有「蔬菜牛排」之美譽。近代科學研究報告指出,無論是食藥用蕈類子實體萃取液或是菌絲體發酵液,均含有多種生理活性物質,例如蛋白質、水溶性多醣、超氧歧化酵素(SOD)、10-氧-反-8-任烯雙酸(10-oxo-trans-8-decenoic acid)與3,4-二羥基苯甲醛(3,4-dihydroxybenzaldehyde)等,具有抗腫瘤、抗高血壓、調節血脂血糖、抗病毒以及免疫調節等功效,因此食藥用蕈類成為近年來備受注目之機能性食品。
圖片參考:
http://www.tdais.gov.tw/search/book4/74/74-14.jpg
日本學者Kino等人於1989年自靈芝(Ganoderma lucidum)中純化所得LZ-8 (Lin Zhi-8),是為最早被發現的真菌免疫調節蛋白。隨後,我國中研院林榮耀院士與其團隊於1995年發現金針菇(Flammulina velutipes)中的免疫調節蛋白FIP-fve,而在1997年又分別於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與松杉靈芝(Ganoderma tsugae)中發現免疫調節蛋白FIP-vvo以及FIP-gts。林院士發現LZ-8、FIP-fve、FIP-vvo與FIP-gts彼此間的胺基酸序列高度相似,因此將此類蛋白命名為真菌免疫調節蛋白(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s family, FIPs family),真菌免疫調節蛋白的分子量約為13 kDa,大約由110個胺基酸所組成,均具有凝集血球的活性,而不同蕈類所發現的真菌免疫調節蛋白的生化特性亦十分相近,在結構上與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的重鏈可變區(variable region of Ig heavy chain, VH)具有高度相似性,所以真菌免疫調節蛋白與免疫球蛋白可能來自同一親緣之蛋白。免疫球蛋白又稱為抗體(antibody),係由B淋巴球細胞所分化之漿細胞所分泌,存在於血清或組織體液中的一種蛋白質,包括IgG、IgA、IgM、IgE與IgD,各司所職參與免疫防衛系統,當人體受到細菌病毒入侵後,免疫系統針對入侵的抗原(antigens)會產生特定的抗體,它們是在骨髓、脾臟、淋巴組織內所產生,抗體附著於抗原的表面,以對抗消減入侵的病原。
真菌免疫調節蛋白已知具有的生理活性包括促進T淋巴球細胞增殖、促進淋巴球細胞分泌細胞激素(cytokine)、抑制系統性過敏反應等,而體外試驗結果發現能更引起人類周邊血液細胞與小鼠脾細胞之細胞增生,並可誘發T淋巴球細胞大量產生間白素-2 (interlukin-2)、間白素-4 (interlukin-4)、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tic factor-, TNF-)與干擾素- (interferon-)等細胞激素,此些生理活性顯示真菌免疫調節蛋白具有醫藥或是健康食品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