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臺灣民間活動
節慶文化及活動
台灣百年前即有許多大陸閩粵移民,生活方式深受中华文化的影響,節慶禮俗也與中國大陸大同小異。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是台灣的三大節慶,而每逢元宵節、清明節、中元節、七夕(乞巧節) 等中國傳統節日,在台灣民間也有相同或帶有特色的慶祝禮俗。此外,尚有多項深具台灣特色的民俗慶典,如迎媽祖、鹽水蜂炮、東港燒王船、頭城搶孤等等。
迎媽祖
媽祖信仰是台灣最普遍的民間信仰之一。媽祖本名林默娘,其生平在後來已被神格化,而成了出海的守護神。台灣最著名的幾處媽祖廟是鹿港天后宮,大甲鎮瀾宮(大甲媽)與北港朝天宮(北港媽),各地的信徒眾多。每年的「迎媽祖」活動,媽祖繞境出巡進香,可說是在台灣僅見的大規模宗教活動。
鹽水蜂炮
鹽水蜂炮是台灣元宵節時著名的地方民俗活動,地點在台南縣的鹽水鎮,所謂蜂炮是指許多沖天炮組成的大型發炮台,點燃時萬炮齊發,有如蜂群傾巢而出,故稱「蜂炮」。
曾經繁華一時的月津港,指的就是現今的鹽水鎮,「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道出清朝時期的台灣四大商港。因港成鎮的鹽水,八掌溪與急水溪分別自北與南兩方流經鹽水,透過八掌溪,原為內陸港的鹽水鎮,可經由布袋通往台灣海峽,貿易的興盛為鹽水帶來了一段風光歲月,也造就的不少知名的貿易商,當時稱往來於兩岸之間從事貿易的商人為「郊商」。也證明當時月津港畔繁華一時的景象。不過百年來的沿海陸化及河道淤積嚴重,港口機能不再,商船航道變成地區排水系統,月津港則成了鹽水鎮家庭廢水的集水塘。
鹽水鎮靠近海,多住以討海為生的漁民,來自中國福建沿海,蜂砲的活動可能起於清光緒11年,鹽水鎮上感染瘟疫流行,居民基於民間習俗,向當地的「關聖帝君」(關公)祈求平安,並依占卜結果,在元宵節晚上,請出廟中的周倉爺做開路,關聖帝君殿後,一路燃放炮竹,繞鎮一晚,後來遂演變為一個傳統,起初全鎮各村都在元宵節前後為時三天燃放炮竹,後來逐漸改為各村輪流放炮竹的形式。
今日的鹽水蜂炮已成為政府規劃的大型活動,並配合歷史和觀光將古時的街道復原,2006年台南縣政府就將鹽水鎮的三福路設成古砲街,串聯街上的商家用古法製作鞭炮,如竹捲炮、單管復古式煙火等。
而今日鹽水蜂炮活動中的炮竹也比以往華麗許多。基本的蜂炮作法是以木條釘製大型支架,可從二尺到二十尺高,再將沖天炮排滿在木架上,可從幾千支到一萬幾千支沖天炮不等,接著將沖天炮的炮心連接起來,組成了炮台﹙或稱炮城﹚,再加以外觀裝飾,黏貼色紙,組成人形、動物型等。通常家族會動員家人一起製作蜂炮來參加活動。
鹽水蜂炮的路線慣由鹽水鎮上的關聖帝君廟前開始,祭神慶典時間皆為農曆正月十四日上午八時開始,要到正月十五日傍晚,各家才會開始推出炮台,待神轎與轎夫出發後,就正式揭開序幕。當神轎行到炮城前,主人拉開紅布,撕下炮台上「某某家敬獻關聖帝君」字樣的紅紙,焚燒在神明面前後才正式引燃自家的砲城。
參加蜂炮活動的民眾多準備有厚的塑膠雨衣、機車安全帽來參加此炮聲隆隆,火光不斷的民俗慶典。由於有多年的慶典意外經驗,近幾年已經禁止使用塑膠製的炮頭,並在慶典之後規劃大型的垃圾清掃活動。
苗栗火旁龍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b/b1/Starting.jpg/300px-Starting.jpg
客家人在台灣苗栗地區發展出來的傳統元宵客家炸龍活動又為「北天燈、中火旁龍、南蜂炮、東寒單」之一,其中「火旁龍」即苗栗火旁龍。苗栗市所舉辦『火旁龍』至今2007年已邁入第九年,陣容一點也不輸鹽水蜂炮。
燒王船
台灣早期以漁業為主的港口,常有寺廟及祈福祭典。其中著名的是擁有百年歷史的東港東隆宮平安祭典。東隆宮建於清乾隆年間,主祀溫府千歲,平安祭典的活動每三年一科,是將奉玉旨的千歲爺接上岸來(稱為「請王」)。平安祭典過程重點在於千歲爺遶境儀式,經過數日的祭典遶境(稱為「出巡」)後,千歲爺必須回天庭繳旨,而「燒王船」則是送走千歲爺的儀式(稱為「宴王」、「送王」),也是整個祭典的高潮,近年來常以「王船祭」稱之。燒王船的平安祭典代表著地方百姓對千歲爺的感激,並祈求神明賜福東港百姓。
頭城搶孤
台灣有些地方在中元普渡的廟會後,會將祭祀的供品提供民眾搶奪,稱為「搶孤」。一種說法是為了與孤魂野鬼搶奪祭品,另一種說法是為了嚇退流連忘返的鬼魂。台灣最負盛名的「搶孤」是宜蘭頭城鎮的搶孤活動。搶孤是先搭設數十公尺高的「孤棚」,上層再搭「孤棧」,並在上頭擺放供品以及旗幟,而棚柱上塗滿牛油,想要憑己力爬上孤棚並不容易,往年常有意外發生,因此在清朝時期劉銘傳曾經下令禁止搶孤活動。在1991年宜蘭頭城恢復舉辦搶孤,並且改善了活動搶奪的方式。以往為了賬濟貧苦亡徒爭搶祭品的掠奪活動變成了目前具有競賽性的民俗活動,能夠首先取得棧頂的「順風旗」就算奪標。而民間相信搶得順風旗的人,可以獲神鬼的庇護。
台灣燈會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3/ChiangKaiShek-MemorialHall-LanternFestival.jpg/180px-ChiangKaiShek-MemorialHall-LanternFestival.jpg
陰曆元月十五日元宵節,在台灣又稱『燈節』,也是俗稱的“小過年”。在此節日,適逢多種民間民俗慶典舉行,為了吸引國外觀光人潮,中華民國政府於1978年將元宵節定為“觀光節”。
1992年元宵節,台北將舉行兩年的台北燈會擴大為『台北國際燈會』,以當年生肖『猴』為主燈,在中正紀念堂及其附近的信義路、杭州南路等四周道路展示各式傳統與大型花燈。因為特殊且華麗,吸引不少國外觀光客前來。後來,這項活動擴大延伸為『台灣燈會』(全國性燈會),固定於元宵節舉辦。這項活動雖每年舉行,但因頗有特色,總會引人注目。尤其每年不同的『生肖』主燈,配合雷射、聲音、燈光等科技,常使參觀旅客留下深刻印象。
2001年起,新上台的民進黨政府基於“區域平衡”,將此燈會移師高雄市,亦同樣引起矚目。之後,各縣市輪流舉辦燈會之常規就此建立。
中秋節習俗
在台灣,陰曆八月十五的中秋節是個重要民俗節日,如今仍是「國定例假日」,全國放假一天。至今,台灣一般民眾仍普遍有賞月吃月餅的習慣。
實際上,1949年大陸新移民來台之前,台灣人並沒有吃月餅的習慣,中秋節祭祀對象也並非月亮或嫦娥而是土地公。(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林茂賢)。早年台灣,中秋當天吃或祭祀土地公的食物只要是圓的,象徵圓滿、豐收即可,例如宜蘭吃「菜餅」,台灣南部則是糬或是蕃薯餅,甚至還有肉餅、台灣大餅、狀元餅等等。現下台灣民俗的吃月餅習俗,其實來自中國大陸北方移民。(臺灣常民文化學會理事長劉還月,自由時報,2004年9月29日)
另外由於時令加上恰好和鶴佬話的“保佑”諧音,台灣各地也都會在選擇這節日前後吃柚子來應景。因此,習慣逢年過節送禮聯絡感情的台灣民眾,不論長官下屬間、親朋好友間、廠商客戶間,也常會餽贈月餅柚子等禮品;假使為登門拜訪時所攜,鶴佬話稱為「伴手」。
除了以上活動外,1980年代中期,台灣開始興起中秋烤肉的習慣,這習慣咸信是於此年代,台灣經濟起飛,生活西化,連帶影響傳統的民間習俗,嚴格講起來,台灣的中秋節烤肉的新節慶民俗應該是洋化烤肉習慣的延伸(臺灣常民文化學會理事長劉還月,自由時報,2004年9月29日)。隨後原本流行台灣中南部透天厝的這新的烤肉習慣,經由交流也漸漸傳到台灣北部。近年在台灣,即使是公寓或大樓的都會居民,也會在中秋節當天選擇公園、路邊或陽台等地方來舉行烤肉活動。
1990年代初,台灣兩家相當知名醬油廠商,看準日漸興盛的中秋烤肉市場,每年中秋前夕都會於各種媒體分別推出以「一家烤肉萬家香」及「巴比Q」為主題的密集廣告,加上當時遍佈台灣各地的量販店類型大型賣場興起,提供烤肉所需設備、食物、煤炭、食材與其他必需品,於是中秋烤肉成為台灣如今最普遍的活動之一。
2000年以後,台灣各地方政府陸續於中秋節晚上在大型空地舉辦大型烤肉活動,以2005年為例,台灣的台北縣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等等地方政府,均有該類型活動,而參加的台灣民眾甚至高達數萬人之譜。
http://hk.myblog.yah oo.com/knowledge-Odi
歡迎瀏覽奧丁知識+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