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二十世紀有咩歷史人物??

2007-02-28 4:43 am
我要做一個歷史專題呀~~
想知道會邊d歷史人物~~
唔該幫幫手呀~~
thx~~

回答 (5)

✔ 最佳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戰

德國總理 奧托·馮·俾斯麥

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勞恩堡公爵,普魯士王國首相(1862年—1890年),德意志帝國第一任總理,人稱「鐵血宰相」(德文:Eiserner Kanzler)、「德國的建築師」及「德國的領航員」。

俾斯麥是19世紀最卓越的政治家之一,他任普魯士首相期間通過一系列成功的戰爭統一了德國,並成為德意志帝國第一任總理。

最初,作為一個保守的專制主義者,俾斯麥鎮壓了19世紀80年代的社會民主運動。他通過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養老金、健康和醫療保險制度,或社會保險。





[編輯] 少年時期

少年時期的俾斯麥俾斯麥於1815年4月1日在普魯士的一個名為興奧森的小鎮出生。其家族為傳統容克,擁有很多土地及莊園。俾斯麥父親,斐迪南·馮·俾斯麥(Ferdinand von Bismarck)是一位地主和退休軍官,終日只與友人打獵,並以35歲之齡娶了17歲的妻子,即俾斯麥的母親。俾斯麥的母親與其父親的出生背景大為不同,自小生活在資產階級的家庭,並且長居市區,因而有著較為開放,先進的思想,而不像其父般保守,守舊。俾斯麥有一個比他年長5歲的哥哥及一個妹妹。俾斯麥父親希望他能成為出色的軍人,為國盡忠。但是其母則希望他成為政治家,在政界大顯光芒,雖然其雙親的期望大為不同,但最後俾斯麥同時達成了。

俾斯麥8歲時,被送往柏林小學讀書。由於同學大多生長在資產階級的家庭,因此大多排擠他這樣一個容克之子,令他的童年承受著極大的痛苦與壓力。

在他12歲時,他進入了中學,但仍然受到同學排擠。但他並不感到灰心,反而勤奮向上,學會英語、法語、俄語、波蘭語、荷蘭語,使其成為一個多語言的天才,並為其日後的外交官生涯打下基礎。

俾斯麥未滿17歲時,便入讀了格丁根大學。然而,俾斯麥並不滿意大學的生活。在其就讀大學期間,他經常腰間佩劍,並牽著一隻大狼狗。但卻無心向學,並染上很多惡習,曾與同學作過27次決斗。後來雖轉到柏林大學入讀法律系,但仍然沒有滿意。雖然畢業後成為了律師,但他並不甘於此,於是投考政府的官職,當上了一個小書記員。

在此時他結識了一位貴族女子,並結下婚約,可是他沒錢,想以賭博賺錢卻反而輸掉所有金錢,並欠下很多債務。因此這次婚約取消了。其後他結識了一位牧師的女兒,再訂婚約,可惜,那位女子亦跟一位富有的軍人走了。結果俾斯麥只有帶著欠債,回到家鄉。

回到家鄉後,他與其哥哥分家,當上了莊園主人,可是他並不滿意這種生活,所以很快便再次進入政壇。


[編輯] 政治生涯

中年時代的俾斯麥
[編輯] 議員生涯
這次步入政壇,使俾斯麥一生命運改變。他首先當上了河堤監督官,這份差事很適合俾斯麥好勝的性格,因此他當得很稱職,很快便樹立了正面的形像。他藉此機會參加議會選舉。雖然只當選為候補議員,但他卻成功以手段逼使一位議員以患病理由退出,結果他成功當選為柏林州的正式議員。這年是1847年5月,俾斯麥當時只有33歲。

同年,他與一位名叫喬安娜的女子訂下婚約,並於該年完婚。

但就在之年,著名的1848年革命爆發,普王被俘。俾斯麥決定親赴柏林,打探虛實。途中,他遇上了威廉親王的妻子,要求他協助其夫稱王,但俾斯麥拒絕了這個請求。後來腓特烈·威廉四世成功鎮壓了這場革命。


[編輯] 外交官生涯
在1851年,俾斯麥出駐法蘭克福邦聯會議之普魯士代表,並於不久後升為大使,而這份差事他足足當了8年。

在1857年,腓特烈·威廉四世精神失常,因此由其弟威廉親王攝政,威廉親王攝政後,即時召見俾斯麥,並任命他為駐俄大使。

在1861年威廉親王登基,是為威廉一世,但他隨即在擴充軍備方面,與議會發生衝突。無奈之下,只有任命俾斯麥為內相,但俾斯麥並不甘於只當內相,故此並不履行。

在1862年春,俾斯麥回到柏林,普王因為內部的壓力,並不能升他為首相。結果俾斯麥請辭,並被改派為駐法大使。同年,在普魯士議會新一輪選舉中自由派獲得了絕對勝利,並馬上否決了普魯士政府的對軍事改革的全部撥款,政府和議會陷入了僵局。在重大矛盾之下,俾斯麥成為首相的唯一可能人選。1862年9月23日,威廉一世召回俾斯麥,並任命其為首相兼外交大臣。


[編輯] 首相生涯
成為首相的俾斯麥在9月26日的下院首次演講中堅定的對議會說道「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所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從此俾斯麥被冠上了「鐵血首相」的綽號。隨後國王對俾斯麥說:「我很清楚結局,他們會在歌劇廣場我的窗前砍下你的頭,過些時候再砍下朕的頭」而俾斯麥則回應道︰「既然遲早要死,為何死得不體面一些?……無論是死在絞架上抑或死在戰場上,這之間是沒有區別的……必須抗爭到底!」從此,國王和他的首相間形成了十分特別的牢固關係。

在俾斯麥就任首相後,並未能解決與議會的衝突,為此,他便欲以德國統一的大業來轉移議員的視線,並爭取工人階級的支持來抗衡資產階級自由派。很快地,他便開始籌劃三場統一戰爭。


[編輯] 統一戰爭

德國統一的三大功臣 - 俾斯麥、羅恩、毛奇
[編輯] 普丹戰爭
如欲獲得更詳細的資訊,請參看普丹戰爭這條條目。

丹麥作為德意志的北鄰,經常插手德意志的事務,因此俾斯麥第一個便要解決丹麥。在1861年,丹麥國王欲接管普丹邊境什勒斯維希和霍爾斯坦兩地,俾斯麥立即以此製造爭端。他首先確保如果普丹開戰,其他列強不會干涉,並與奧地利結盟共同攻打丹麥,最後逼使丹麥放棄這兩個州。

在1864年10月30日所簽訂的《維也納條約》中,規定丹麥放棄兩地。而於1865年8月14日普、奧兩國達成《加斯坦因專約》,將什勒斯維希劃歸普魯士統治,霍爾斯坦則歸屬奧地利。

但是這其實是俾斯麥處心積慮的陰謀,因為奧地利所得的霍爾斯坦不但面積狹小,而且被普魯士包圍。這樣奧地利很容易便會與普魯士發生衝突,因此這是一條將奧地利推向與普魯士發生戰爭的導火線。


[編輯] 普奧戰爭

位處漢堡的俾斯麥紀念碑如欲獲得更詳細的資訊,請參看普奧戰爭這條條目。

在德丹戰爭後,俾斯麥決定要將奧地利趕出德意志邦聯,以利於將來德國的統一。因此他著手孤立奧地利,首先俾斯麥答允協助俄國取消《黑海中立條款》。並與法皇拿破崙三世會晤,表示普魯士不反對把盧森堡及萊茵河區讓給法國,以此確保法國在普奧戰爭中保持中立。而英國當時繼續實行光榮孤立的政策,因此在普奧發生衝突時會保持中立。最後,他在1866年4月8日,與義大利簽訂攻守同盟條約,規定如果普魯士在3個月內與奧開戰,義大利則必須同時對奧宣戰,只有在奧地利歸還威尼斯予義大利的情況下,方可與奧講和。

最後,奧皇因為不滿意《加斯坦因專約》的條款,而要求用普魯士最富庶的工業區西里西亞交換霍爾斯坦,因此俾斯麥以此籍口,指責奧地利毀約。結果在1866年5月,威廉一世下令全國總動員,並於同年6月對奧宣戰。義大利亦依據攻守同盟條約,同時對奧宣戰。

不久,普魯士便征服北德的親奧小邦,並於1866年7月3日以29.1萬軍力在薩多瓦與23.8萬奧軍發生大戰,即薩多瓦會戰,最後奧軍戰敗。

而這時俾斯麥決定與奧講和,而不是乘勝追擊,因為他明白到消滅奧地利並不是其首要目標,最重要的是要統一德國。因此他在該年8月23日簽訂的《布拉格條約》中給予奧地利極為寬容的講和條件,以便於保持對奧的良好的關係。

普奧戰爭結束後,妨礙德國統一的就只剩下在背後控制著南德諸邦的法國了。
2007-03-08 1:21 am
China:
Suen Yixian
Chiang Kai-shek
Chiang Chingkuo
Chen Shui-bian
Mao Zedong
Zhou Enlai
Hua Guofeng
CAi Yuanpei
Emperor Puyi
Zhu De
Deng Xiaoping

USSR/Russia
Vladimir Lenin
Alexander Kerensky
Leon Trotsky
Joseph Stalin
Nikita Krushchev
Leonid Brezhnev
Konstantin Chernenko
Mikhail Gorbachev
Boris Yeltsin
Vladimir Putin

Britain:
King Edward VIII
King George VI
Queen Elizabeth II
Neville Chamberlain
Winston Churchill
Clement Attlee
Anthony Eden
Harold McMillan
Margaret Thatcher
John Major
Tony Blair

USA:
Roosevelt
Truman
Eisenhower
Kennedy
Johnson
Nixon
Ford
Carter
Reagan
Bush
Clinton
George W. Bush
Martin Luther King

France:
Charles de Gaulle
Georges Pompidou
d'Estaing
Mitterrand
Jacques Chirac

Spain:
Franco
King Juan Carlos

Japan:
Junichiro Koizumi
Ashida Hitoshi
Yoshida Shigeru
Katayama Tetsu
Mori Yoshiro

Vatican:
Pope Pius XI /XII
Pope Paul VI
Pope John Paul I
Pope John Paul II

Israel:
Begin
Peres
Shamir
Netanyuha
Barak
Sharon

N. KOrea:
Kim Jong IL

Iran:
Khomeini
Rafsanjani
Khatami
Ahmadinejad

Germany:
Adolf Hitler
Schmidt
Helmut Kohl
Gerhard Schroder

Italy:
Benito Mussolini
Belusconi

South Africa:
Nelson Mandela

Tibet:
Dalai Lama

India:
Ghandi
Nehru
Singh

2007-03-07 17:22:41 補充:
It should be Mahatma GandHi, not Ghandi.Sorry
參考: wikipedia
2007-03-07 2:50 am
重要人物(1900年——1999年)
列寧,十月革命的發動者,蘇聯的奠基人;
希特勒,納粹德國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發動者之一,後因德國戰敗而自殺;
羅斯福,美國總統,帶領美國走出經濟危機並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
邱吉爾,英國首相,帶領英國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
聖雄甘地,印度民族運動領袖,非暴力主義創始人,世界精神導師;
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創始人;
史達林,蘇聯領導人,帶領蘇聯成為一個超級大國並贏得蘇德戰爭;
孫中山,中華民國領導人,推翻滿清王朝政權,創立中華民國;
蔣中正,中華民國領導人,帶領中國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廢除不平等條約;
毛澤東,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帶領中國共產黨獲得中國大陸的政權,並發動多次中國政治運動。

世界領導人
非洲
伊迪·阿敏,烏干達
曼德拉,南非
羅伯特·穆貝加,辛巴威



美洲
西奧多·羅斯福,美國
伍德羅·威爾遜,美國
富蘭克林·羅斯福,美國
哈利·S·杜魯門,美國
約翰·甘迺迪,美國
理察·尼克森,美國
吉米·卡特,美國
隆納·雷根,美國
喬治·W·布希,美國
比爾·柯林頓,美國
胡安·裴隆,阿根廷
伊娃·裴隆,阿根廷
卡斯楚,古巴
切·格瓦拉,阿根廷/古巴
皮諾切特,智利
藤森,祕魯



東亞、東南亞、南亞
毛澤東,中華人民共和國
鄧小平,中華人民共和國
甘地,印度
尼赫魯,印度
胡志明,越南
孫中山,中華民國
宋美齡,中華民國
蔣中正,中華民國
蔣經國,中華民國(台灣)
李登輝,中華民國 (台灣)
昭和天皇,日本
佐藤榮作,日本
金日成,北韓
朴正熙,南韓
金大中,南韓
波爾布特,柬埔寨
蘇卡諾,印尼
蘇哈托,印尼
馬可仕,菲律賓
艾奎諾夫人,菲律賓
李光耀,新加坡
穆罕默德·阿里·真納,巴基斯坦
馬哈迪,馬來西亞



歐洲
內維爾·張伯倫,英國
溫斯頓·邱吉爾,英國
柴契爾夫人,英國
阿道夫·希特勒,德國
威廉二世,德國
康拉德·阿登納,聯邦德國
赫爾穆特·科爾,德國
墨索里尼,義大利
貝當,法國
夏爾·戴高樂,法國
弗朗索瓦·密特朗,法國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西班牙
狄托,南斯拉夫
米洛塞維奇,南斯拉夫
瓦茨拉夫·哈維爾,捷克
納吉·伊姆雷,匈牙利
列赫·華勒沙,波蘭
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土克,土耳其



中東
大衛·本-古理安,以色列
邁爾夫人,以色列
拉賓,以色列
阿卜杜拉一世,約旦
納賽爾,埃及
薩達特,埃及
賽義德·魯霍拉·霍梅尼,伊朗
阿拉法特,巴勒斯坦
薩達姆,伊拉克
俄羅斯/蘇聯
尼古拉二世
列寧
托洛茨基
史達林
赫魯雪夫
布里茲涅夫
戈巴契夫
葉爾欽

科學家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海森堡
史蒂芬·霍金
玻爾
伽莫夫
愛迪生

軍事領袖
艾森豪
巴頓
埃爾溫·隆美爾
曼施坦因
朱可夫
麥克阿瑟
蒙哥馬利
尼米茲
馬歇爾

藝術家
達利
畢卡索
勒·柯布西耶

音樂家
ABBA
老鷹樂隊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強尼·卡什
席琳·狄翁
The Beatles
邁爾士·戴維斯
鮑勃·迪倫
皇后樂隊
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
馬友友
麥可·傑克遜
麥當娜
涅槃樂隊
法蘭克·辛納屈
Bee Gees
芭芭拉·史翠珊
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
滾石樂隊
U2樂團

電影人
查理·卓別林
伍迪·艾倫
英格瑪·伯格曼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弗蘭克·卡普拉
弗朗西斯·科波拉
謝爾蓋·愛森斯坦
費德里柯·費里尼
伊利亞·卡贊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華特·迪士尼
勞勃·懷斯
喬治·盧卡斯
史蒂文·索德伯格
斯坦利·庫布里克
史蒂芬·史匹柏
大衛·林奇
馬丁·斯科西斯
大衛·連恩
黑澤明
小津安二郎
讓·雷諾瓦
奧森·威爾斯

文學家
泰戈爾
馬克·吐溫
羅曼·羅蘭
葉慈
海明威
聶魯達
胡適
魯迅
川端康成
索忍尼辛
阿爾貝·加繆
亞瑟·米勒
達里奧·福
歐內斯特·海明威
費爾南多·佩索亞
史考特·費茲傑羅
弗蘭茲·卡夫卡
喬治·奧威爾
哈羅德·品特
傑羅姆·大衛·塞林格
讓-保羅·薩特
詹姆斯·喬伊斯
亨利·米勒
約翰·羅納德·魯埃爾·托爾金
馬塞爾·普魯斯特
費德里戈·加西亞·洛爾卡
塞繆爾·貝克特
索爾·貝婁
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
加西亞·馬爾克斯
托妮·莫里森
托馬斯·曼
維吉尼亞·伍爾芙
威廉·巴特勒·葉芝
伏拉地米爾·納波科夫

商業家
比爾·蓋茨
保羅·艾倫
巴菲特
安藤百福
華特·迪士尼
李健熙
霍華德·休斯
史蒂夫·喬布斯
林納斯·托瓦茲
松下幸之助
山姆·沃爾頓




宗教家及社會運動者
若望保祿二世
德蕾莎修女
馬丁·路德·金
十四世達賴喇嘛
黛安娜王妃
葛培理
文鮮明
2007-02-28 4:50 am
1. 孫中山先生
2007-02-28 4:47 am
2+係20世紀初其
比較少


收錄日期: 2021-04-25 20:17:0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27000051KK0423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