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甲午戰爭中被日本打敗, 樏誌著洋務運動的失敗。你同意嗎?試抒已見

2007-02-27 11:02 pm
論者謂:甲午戰爭中被日本打敗, 樏誌著洋務運動的失敗。你同意嗎?試抒已見
唔該幫幫忙丫=]
你地講d點出黎就得嫁喇!!!

回答 (4)

2007-02-27 11:08 pm
✔ 最佳答案
洋務運動失敗之原因

洋務運動推行三十多年,雖有一定成就。但最終失敗,究其原因有以下數端:

1 守舊派反對: 守舊大臣如倭仁、徐桐等因昧於世情,認為西洋科技只是奇技淫巧,竭力反對學習西法,附和者眾,致令洋務運動失敗。

2. 洋務派對西方文化認知不足,又缺乏完備推行計劃;曾國藩、李鴻章等人徒知西方船堅炮利,不明西方政制及教育,只著眼於軍事建設,未能施行全面改革,且無通盤計劃。因此地方雖有建設,中央陳腐如故。

3.民智未開,民眾盲目反對: 當時民間風氣保守,一般士紳及民眾均排斥西洋科技,認為修鐵路、開礦產等會破壞風水,故加以阻撓,甚至肆意破壞,成為改革的阻力。

4. 籌辦經費不足: 洋務運動中各項建設需費龐大‧但清廷因多次對外賠款,財政困乏,有賴地方各省資助,阻延建設;加上負責官員多任用私人,導致貪污成風,慈禧挪用海軍經費興建頤和園,經費不足,對洋務之推行影響甚大;

總言之,洋務運動: 改革緩進,地方督撫各自進行,未能臻於徹底,行之三十餘年,甲午戰爭敗於日本,洋務運動亦告失敗。

個人認為以上是主要原因!!

2007-02-27 15:13:31 補充:
我不認為甲午戰爭是標誌洋務運動失敗。
2007-02-28 1:54 am
清朝

中日甲午戰爭


自鴉片戰爭後,中國不僅需要面對西方的侵略,而且連新崛起的東方國家──日本,也對中國造成極大的威脅。

自十九世紀中葉明治維新以後,日本的國勢日強,積極向外拓展。它首先吞併琉球,然後侵略朝鮮以作為入侵中國的跳板。日本一面積極在朝鮮培植親日勢力,一面取得清廷同意,凡朝鮮遇重大事變,中、日兩國派兵干涉時,必須事先互相通知。

1894年(歲次甲午),朝鮮發生東學黨起事,請求清廷出兵援助,日本乘機派大軍赴朝。待到事件平定,日本卻拒不退兵,並不宣而戰,轟沉清朝的運兵船艦,導致中日甲午戰爭的爆發。清廷因事先全無作戰準備,在平壤陸戰及黃海海戰中連遭慘敗,不得已退守本國境內。日本軍隊乘勝渡過鴨綠江,侵佔中國的許多城鎮。不久又襲擊威海衛,使洋務派長期經營的北洋艦隊毀於一旦,於是清廷被逼屈膝求和。

1895年,清廷派李鴻章到日本馬關,中日雙方簽訂了《馬關條約》。根據該約,中國承認朝鮮獨立,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及澎湖列島予日本,開放蘇州、杭州、沙市、重慶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各通商口岸投資設廠,以及賠償日本軍費二億兩等。

甲午戰爭後,清廷為償還《馬關條約》的鉅額賠款,向列強大舉借債。日本獲准在中國設立工廠,自此列強紛紛效法,直接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製成產品後又在中國銷售,嚴重打擊中國正在萌芽的本土工業。中華民族危機更加深重了。另外,中國在甲午戰爭的慘敗,亦正式揭開了以後五十年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其對中國的侵略較其他西方國家更兇、更狠、更殘酷。

洋務運動與甲午戰爭關係

洋務運動雖然標榜要使中國「自強」、「自富」,但主要致力於軍備的發展,忽略政治、經濟、社會及教育等全面改革的重要性。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守舊派對運動又百般阻撓,加上許多經辦洋務的官吏,往往因循苟且、營私舞弊,以致新興企業連年虧損,令洋務運動的目標未能達到。因此後來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李鴻章等洋務派經營多年的北洋海軍,竟然全部覆沒,宣告了洋務運動的失敗。

洋務運動的學習西方,雖然不免流於片面而終歸失敗,然而它畢竟是近代中國學習現代外國先進文明的第一步。由於大量西方書籍的翻譯以及西方科技的引入,奠下中國近代工業、建設事業發展的基石。同時,洋務運動也培育了一批對西方事物有較深認識的人才,為日後的改革運動做了鋪路工夫。
2007-02-28 12:40 am
日本談判代表伊藤博文中國談判代表李鴻章
甲午戰爭之歷史,必須先從中日的關係談起。兩國之關係甚為久遠,今不必一一細表。日本在明朝時屢犯中國,現亦不必遠溯。清代初期,兩國並無正式邦交,直至日本明治維新,開國論者勝鎖國論者後,兩國始有來往於1873年起,至1879年止,日本常使計吞併琉球群島,亦終於將琉球變為日本一縣,直至現代。而兩國之最大爭拗,卻不是琉球,而是朝鮮。十三世紀以後,朝鮮均為中國藩屬。十六世紀末,日入寇朝鮮,明朝即全力赴援。兩國之所以對此半島如斯重視,是因為在中國而言,朝鮮不保則東北不保;東北不保則京畿危矣。在日本而言,若要入侵亞洲大陸,則非從韓、中入手不可。甲午戰爭之遠因,即由此而來。 從1875年至1885年約十年間,日本曾三次對韓挑起事端,謀取得利。第一次為一八七五年之《江華條約》,另兩次則分別為1882年的「壬午事變」和1884年的「甲申事變」。於此段期間內,日本並未曾明刀明槍的搶奪,而是使用各種奇謀詭計及欺中韓外交上的無知,令朝鮮之地位由中國的藩屬演變至中、日的共同保護國家,使中國在以後朝鮮問題上受到極大束縛。

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初,兩國曾一度相安無事。而中國之洋務運動及日本之明治維新,亦於此段期間大力發展。直至朝鮮的東學黨出現,遂成為甲午戰爭的導火線。 所謂的「東學黨」,亦即朝鮮的守舊黨。其起源於崔福成雜取三教(儒、釋、道)之說,自衍一派稱東學,以「明人倫,誅行吏,救民生」相號召。朝鮮「大院君」執政時,曾取締天主教,牽涉及東學黨。1893年,東學黨請願弛禁,因中國有意出兵剿亂而解散,但於1894年2月再度舉事,實則因日本玄洋社「天佑俠團」煽動所致。6月3日,日政府要求清政府派兵入韓。中國不知是計,遂遣兵一千五百至二千人入韓駐守牙山,由北洋陸軍提督葉志超及總兵聶士成率領。日政府因根據日韓及中日天津條約而出兵朝鮮「剿亂」,第一批即有七千多人,另軍艦八艘。東學黨人見兩國俱派兵前來,遂一哄而散。日本失去保護領使及商民口實,故口頭上同意撤兵,但於6月14日提出新方案,要求中日共同改革韓人之內政,實為強中國所難。不論中國答允與否,日本都會依計行事。6月12日,日軍入漢城,佔王官。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發表強硬聲明,視為日向中第一次絕交書。 到了此時,中國方面一直欲以外交手段對抗日本。李鴻章雖不明日軍軍力如何,但至少明瞭自己軍隊的利弊。因此,其一直均積極聯絡各國以達「以夷制夷」的目的。李深明俄國之不欲日佔朝鮮,故復向俄使喀希尼請援。而俄國初亦屢向日作出警告,但不久即不再堅持。其轉變原因,是恐懼若過份壓迫日本,日必靠英,則對俄不利。而中日開戰,亦不見得俄沒有漁人之利。

李鴻章一直希望用外交解決問題,故直至7月中間,才決定發兵赴韓。朝中眾人主戰為多,慈禧太后、光緒帝亦力主武力解決。從表面上看來,中國無論在海、陸軍方面,俱比日本強大得多。然而,事實上証明,這是與真實情況不符的。1874年7月初,日本在朝鮮已集結軍力萬餘人,中國方面則不足三千。此時,清軍主力集結在漢城以南的牙山,亦因為韓南部的各據點已被日軍所佔領,故清兵增援部隊只能集結在北部平壤一帶。 7月24日,中國「濟遠」、「威遠」、「廣乙」三艦護送租借商船「高陞號」,上載援兵二千人往牙山。抵步後,「威遠」先回。翌日,三艦回航時,遇日艦「吉野」、「浪速」、「秋津洲」。日方先開砲,雙方戰鬥一小時,「廣乙」被毀,「高陞號」沉沒。此即為甲午戰爭之序幕戰---「豐島海戰」.

7月27日,中國政府得知「豐島海戰」後,準備宣戰。7月29日,中日「成歡之戰」發生。早於7月 20日,中國牙山守軍因陷於孤立,遂轉移據點至成歡。7月29日,兩軍互戰,中國慘敗,遂北走平壤。此次戰役為中日第一場陸戰.8月1日,中國召回駐日公使,正式宣戰。之後,兩軍援兵到達,展開激鬥。8月2 日、19日及20日,日軍援軍分別於仁川、釜山、元山登陸後,齊往平壤推進。8月下旬,日韓成立所謂的「攻守同盟」。往平壤的日軍兵力與華軍相當,由第三師團司令野津道貫指揮。9月14日,雙方終於開始戰鬥,防守東路的馬玉崑與防守南路的衛汝貴力拒,北路總兵左寶貴戰歿。9月16日,葉志超逃走,華軍死傷二千餘人,日軍奪得平壤。此後,清兵全軍退守鴨綠江(中韓邊界),不再入韓。「平壤之役」是中日第一次大規模陸戰,此役後中國退守至鴨綠江,令戰場轉往中國內地,實是嚴重的失敗。


大清定遠鐵甲艦大清鎮遠鐵甲艦結構圖
「平壤之役」後,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黃海戰役」。戰前,不論中外,對北洋艦隊的實力皆高度評估,各級官員戰意旺盛,即令主和的李鴻章,亦以為「攻人則不足,自守則有餘」。甚至日本方面,亦以為陸戰必勝而海戰殊少把握。 「豐島海戰」後,北洋艦隊採取守勢,不輕離基地。平壤淪陷同一日,北洋海軍由提督丁汝昌率領下全隊往鴨綠江口的大東溝,掩護陸軍登陸。 9月17日,返回基地旅順途中,於旅順以東一百五十哩外遇見日艦,「黃海戰役」遂告開始。 當時,雙方的兵力為︰日艦十二艘,總排水量三萬八千噸,司令為日本海軍中將伊東佑亨。北洋海軍十四艘(一說十二),參戰艦隻十艘,共排水量三萬一千噸,司令為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定遠」為旗艦,管帶為劉步蟾。本來,北洋海軍為縱列式,後改為橫置式,「鎮遠」、「定遠」二艦居中。不久,在「鎮遠」指揮的丁汝昌被炮彈震傷,從瞭望台上跌了下來,全軍失去領導,那時約為中午時分。下午一時戰鬥開始後,「揚威」、「超勇」二巡航艦被擊中沉沒,僅二管帶得以倖免,餘下俱亡。「經遠」作戰後不久船身自然破裂 (非被擊中),管帶林永升及船上三百餘人俱亡。「致遠」號作戰勇猛,至最後身負重傷,兼彈藥耗盡。管帶廣東人 鄧世昌令全艦衝向「吉野號」,務求同歸於盡。惜末達時已被魚雷擊中,全船二百餘人殉難。「定遠」、「鎮遠」二主力艦遭五艘日艦圍攻,但仍力戰不怯。「定遠」擊中日艦「西京丸」,自身亦中彈起火。「鎮遠」表現更為勇猛,管帶林泰曾及全船士兵奮力作戰,更要掩護已受創的「定遠」號,及以巨彈擊中日本旗艦「松島」,傷日兵百餘人。 至下午五時半許,戰事結束。中國損失「揚威」、「超勇」、「經遠」、「致遠」四艦,「定遠」受重創,其餘各艦各有損毀,死傷一千餘人,日軍損傷艦隻共三艘,另有一艦沉沒,傷亡五百餘人。

是次戰役,雖云雙方各有損失,然經此役後,不但破滅了北洋海軍具一定實力之幻覺,且更顯出了北洋海軍的各種問題,如指揮不協調、軍備素質差劣等。而此役後,北洋軍先退旅順再退威海衛,令黃渤二海之權制於日本,促成中國之戰敗。10月23日,日本山縣有朋第一軍共二萬人,開始西渡鴨綠江入遼。清軍總兵宋慶的淮軍、依克唐阿的滿州軍四萬人,望風潰敗。十月二十四日,另一支日軍由大東溝登陸。之後,中國連失安東 (丹東)、九連城、鳳凰城。10月26日,寬旬失守,接連岫巖亦淪陷。奉天省遼東半島以東的地方,除大高嶺仍為總兵聶士成所據外,其餘均在短短數日間相繼陷入日人之手。11月21日,中國經經營十餘年,譽為東亞最好的旅順軍港,因北洋軍之撤退而守兵兵力薄弱,總兵徐力邦力戰不支敗於日軍,旅順落入敵手。到了此時,中國一面急於求和,一面改用湘軍代替淮軍。日軍在遼東亦需作調整,故暫緩進攻。但日本為了決意打擊中國,遂決定攻擊北洋海軍第二基地威海衛,同時佔領山東,對北京作鉗型攻擊。1895年1月10日,日軍從城灣登陸,與清兵展開激鬥。日軍奪取了南幫砲台後,繼以海軍堵塞威海衛港口。另外,為轉移清兵防守力量,日軍曾一度砲轟登州。2月7日,大戰終於爆發,中日兩國水師再度相遇。但這次中國水師更為不濟,一開始「定遠」即告沉沒,管帶劉步蟾自盡。丁汝昌見大勢已去,下令部隊沉船。士兵不應,丁自盡。2月14日,北洋軍借丁汝昌名義向日投降,北洋艦隊及威海衛全告落入日本手中。但另一方面,新到的湘軍、吉林軍、黑龍江軍共五萬人,數次反攻海城,惜末能得手。三月初,日軍大力反攻,連陷牛莊、營口、田莊台等,遼西吃緊。 最初,各國對此戰抱觀望態度。但後來中國一敗再敗,令英美俄德法等國恐懼日本勢力過大,遂積極介入調停。中國初派戶部侍郎張萌桓、湖南巡撫邵友濂求和,惟日本方面以二人權力不足,拒開會議。最後,中國被迫派李鴻章為代表。日本方面,亦因戰區擴大,補給線長,要提防中國人民反攻,加上國際壓力漸大,感戰爭已不可為。故於3月20日,談判開始。

中方代表除李鴻章外,還有其子李經方、羅豐祿、馬健忠、伍廷芳等。日本方面則有伊藤博文和陸奧宗光。最初,雙方完全談不攏,日本方面提出極為苛刻之條件。後因一日本浪人小山豐太郎(一曰小山六之介)行刺李鴻章,以致日本怕中國以此為名調回李氏,則必招致各國干涉,對日不利,故將條件略為放寬。

1895年4月17日,和約簽訂,史稱馬關條約,內容約如下︰

1.中國確認朝鮮為獨立自主國;
2. 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及澎湖與日本;
3. 中國賠償二萬萬(億)銀元與日本;
4. 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
5. 日本得在中國自由製造工業各種機器,僅納入口稅;
6. 日軍佔威海衛三年,待中國還清賠款後交還,軍費由中國負擔。

甲午戰爭後,改變了遠東國際形勢,激發了列強之間的矛盾,終於導致十年後的日俄戰爭...
2007-02-28 12:30 am
1 守舊派反對: 守舊大臣如倭仁、徐桐等因昧於世情,認為西洋科技只是奇技淫巧,竭力反對學習西法,附和者眾,致令洋務運動失敗。

2. 洋務派對西方文化認知不足,又缺乏完備推行計劃;曾國藩、李鴻章等人徒知西方船堅炮利,不明西方政制及教育,只著眼於軍事建設,未能施行全面改革,且無通盤計劃。因此地方雖有建設,中央陳腐如故。

3.民智未開,民眾盲目反對: 當時民間風氣保守,一般士紳及民眾均排斥西洋科技,認為修鐵路、開礦產等會破壞風水,故加以阻撓,甚至肆意破壞,成為改革的阻力。

4. 籌辦經費不足: 洋務運動中各項建設需費龐大‧但清廷因多次對外賠款,財政困乏,有賴地方各省資助,阻延建設;加上負責官員多任用私人,導致貪污成風,慈禧挪用海軍經費興建頤和園,經費不足,對洋務之推行影響甚大;

2007-02-27 16:32:32 補充:
聲明:我沒有copy他人,我只試抒已見


收錄日期: 2021-04-12 21:26:1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27000051KK0173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