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歷史故事

2007-02-27 8:48 pm
唔該...舉例一些歷史故事...謝謝

回答 (9)

2007-02-27 8:53 pm
✔ 最佳答案
孔子絕糧的故事

【光明網8月29日】孔子有這樣一段故事,記載於《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大意是說,孔子在陳國時斷了糧食,跟隨的弟子都生了病,起不來。子路抱怨說:“君子也有窮困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在窮困的時候能安守節操,小人窮困了就會為所欲為。”

做人的道德標準,不會因為順境、逆境而有所不同,那麼能否在各種情況下都堅持住,不動搖,是對自己道德品質的檢驗。而不是象某些人所說的“與時俱進”,從權宜走向權益,離自己的口號越來越遠。

孔子留下做人的道理,維持了我們中華民族兩千年的道德規範,現代人連這個都敢嘲笑,因為社會的整體道德已經下滑得很厲害了。當法輪功學員們講出“做好人”的時候,人們卻以為他們有什麼政治目的或者精神不正常了,人們已經不知道做人的標準了。

--------------------------------------------------------------------------------
歷史故事: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光明網8月14日】唐朝貞觀年間,西域回紇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紇國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緬伯高帶了一批珍奇異寶去拜見唐王。在這批貢物中,最珍貴的要數一隻罕見的珍禽--白天鵝。
  
緬伯高最擔心的也是這只白天鵝,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可怎麼向國一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親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
  
這天,緬伯高來到沔陽河邊,只見白天鵝伸長脖子,張著嘴巴,吃力地喘息著,緬伯高心中不忍,便打開籠子,把白天鵝帶到水邊讓它喝了個痛快。誰知白天鵝喝足了水,合頸一扇翅膀,"撲喇喇"一聲飛上了天!緬伯高向前一撲,只拔下幾根羽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眼睜睜看著它飛得無影無蹤,一時間,緬伯高捧著幾根雪白的鵝毛,直愣愣地發呆,腦子裡來來回回地想著一個問題:"怎麼辦?進貢嗎?拿什麼去見唐太宗呢?回去嗎?又怎敢去見回紇國王呢!"思前想後,緬伯高決定繼續東行,他拿出一塊潔白的綢子,不心翼翼地把鵝毛包好,又在綢子上題了一首詩:"天鵝貢唐朝,山重路更遙。沔陽河失寶,回紇情難拋。上奉唐天子,請罪緬伯高,物輕人意重,千里送鵝毛!"
  
緬伯高帶著珠寶和鵝毛,披星戴月,不辭勞苦,不久就到了長安。唐太宗接見了緬伯高,緬伯高獻上鵝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詩,又聽了緬伯高的訴說,非但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緬伯高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賞賜了他。
  
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廣為流傳開來。

--------------------------------------------------------------------------------
歷史故事:曹衝稱象

【光明網】小朋友們,今天給你們講一個小孩子稱大象的故事。這小孩子名叫曹衝。曹衝的父親曹操是個大官,外國人送給他一隻大象,他很想知道這只大象有多重,就叫他手下的官員想辦法把大象稱一稱。這可是一件難事。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怎麼稱法呢?那時候沒有那麼大的秤,人也沒有那麼大的力氣把大象抬起來。官員們都圍著大象發愁,誰也想不出秤象的辦法。

正在這個時候,跑出來一個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說:“我有辦法,我有辦法!”官員們一看,原來是曹操的小兒子曹衝,嘴裡不說,心裡在想:哼!大人都想不出辦法來,一個五、歲的小孩子,會有什麼辦法!可是千萬別瞧不起小孩子,這小小的曹衝就是有辦法。他想的辦法,就連大人一時也想不出來。他父親就說:“你有辦法快說出來讓大家聽聽。”曹衝說:“我稱給你們看,你們就明白了。”

他叫人牽了大象,跟著他到河邊去。他的父親,還有那些官員們都想看看他到底怎麼個稱法,一起跟著來到河邊。河邊正好有隻空著的大船,曹衝說:“把大象牽到船上去。”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一些。曹衝說:“齊水面在船幫上劃一道記號。”記號劃好了以後,曹衝又叫人把大象牽上岸來。這時候大船空著,大船就往上浮起一些來。大家看著,一會兒把大象牽上船,一會兒又把大象牽下船,心裡說:“這孩子在玩什麼把戲呀?”

接下來曹衝叫人挑了石塊,裝到大船上去,挑了一擔又一擔,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沉了。“行了,行了!”曹衝看見船幫上的記號齊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塊又一擔一擔地挑下船來。這時候,大家明白了:石頭裝上船和大象裝上船,那船下沉到同一記號上,可見,石頭和大象是同樣的重量;再把這些石塊稱一稱,把所有石塊的重量加起來,得到的總和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嗎?

大家都說,這辦法看起來簡單,可是要不是曹衝做給大家看,大人還真想不出來呢。曹衝真聰明!
--------------------------------------------------------------------------------
歷史故事:父子同德流芳千古 主賓喪志遺臭萬年


【光明網5月23日訊】范仲淹,少年喪父,又家貪,日食虀粥一角。勤苦讀書時,即以天下為己任,常說,“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曾問相士,“能作宰相否?”再問,“能作名醫否?”相士怪他前後兩問相差得太遠。他說,“因為只有宰相和名醫,才可以救人。”相士嘆道,“君仁心如此,真是宰相!”

范仲淹從政後,每論天下事,皆奮不顧身,因此士大夫矯厲尚風節,蔚為一時的風氣。常想贍養族人,後為宰相,即捐置良田千畝,稱為義田。

次子純仁,亦一代名相,嘗受父命,解麥到蘇州,麥脫售後。路見石曼卿。石說,“三喪未葬。”純仁就將麥金給了他。石又說,“二女未嫁。”純仁再將麥舟給了他。

純仁回見父親,說起曼卿事,“以麥金給他,還是不夠。”公說,“何不連舟也給他?”答曰,“與之矣。”公曰,“善!”范氏父子一心同德,成為流芳千古之佳話!


****
蔡京,亦宋朝宰相,食用奢侈,無心為國。將人乳飼豬,芝麻飼鵝鴨,綠豆飼牛羊,自己用珍珠八寶湯治饌,其驕奢無度可想而知。幕客翟謙,也一樣的學他享受。

一次,宴會中有客言鴨舌湯美而補,翟謙示意僕人,隨後五百客之鴨舌湯即上。只因偶爾一言,便傷三千余命。

後蔡京遭貶流竄他鄉。翟謙亦被沒收家產,最終行乞餓死。
2007-02-28 1:00 am
關羽敗走麥城,
2007-02-28 12:49 am
據史書記載,公元一七三五年八月二十日,雍正還在處理政務,晚上得病,次日凌晨死亡。由於死亡非常突然,於是在官場,在民間,便產生了種種猜想和傳說。民間流傳最廣的就是呂四娘報仇削取了雍正首級。


雍正年間,湖南秀才曾靜因不滿清廷統治,上書陝西總督岳鐘祺(岳飛的後裔)策動反清。事後,雍正就此事大做文章,對案犯嚴加審訊,廣肆株連,由此引出浙江文士呂留良文字獄案。曾靜等人鎯 鐺入獄,後被滿門抄斬,呂留良一家也未能倖免。呂留良之孫女呂四娘因在安徽乳娘家中,倖免於難。年僅十三歲的呂四娘秉性剛強,得知其全家祖孫三代慘遭殺害,悲憤填膺,當即刺破手指,血書「不殺雍正,死不瞑目」八個大字。於是隻身北上京城,決心替全家報仇。途中巧逢高僧甘鳳池,四娘拜之為師。甘授呂四娘飛簷走壁及刀劍武藝。

之後,呂四娘輾轉進京,設計潛入乾清宮,刺殺雍正,削下頭顱,提首級而去。民間又盛傳雍正大葬時只得以金鑄頭代之,葬於河北省易州泰陵地宮。
2007-02-28 12:33 am
歷史故事:荊軻刺秦王
荊軻是著名的刺客,擅長擊劍,武功高強,受到太子丹欣賞。當秦軍逼近燕國時,太子丹命荊軻刺殺秦始皇。

荊軻與秦舞陽帶著秦國叛將樊於期的頭顱和都亢(今河北涿縣、固安一帶)的地圖出發,臨過易水,慷慨悲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到了咸陽,以重金取得秦始皇接見的機會。不料秦舞陽一見秦王,嚇得臉色蒼白,還好荊軻談笑自若,從秦氏手中接過地圖,獻給秦始皇。

秦始皇打開地圖,忽然看見一把鋒利的匕首。荊軻左手拉著秦始皇衣袖,右手拿起匕首,向秦始皇刺去。秦始皇扯斷衣袖,驚跳起來,繞柱急行。荊軻緊追不捨。在這緊急關頭,御醫夏無且用藥袋砸擊荊軻,秦始皇乘機拔劍,將荊軻左腿砍斷。荊軻倒地,撿起匕首向秦始皇投去,結果匕首砸在銅柱上。最後荊軻為秦始皇的侍衛所殺。
2007-02-27 8:56 pm
孔子絕糧的故事

【光明網8月29日】孔子有這樣一段故事,記載於《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大意是說,孔子在陳國時斷了糧食,跟隨的弟子都生了病,起不來。子路抱怨說:“君子也有窮困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在窮困的時候能安守節操,小人窮困了就會為所欲為。”

做人的道德標準,不會因為順境、逆境而有所不同,那麼能否在各種情況下都堅持住,不動搖,是對自己道德品質的檢驗。而不是象某些人所說的“與時俱進”,從權宜走向權益,離自己的口號越來越遠。

孔子留下做人的道理,維持了我們中華民族兩千年的道德規範,現代人連這個都敢嘲笑,因為社會的整體道德已經下滑得很厲害了。當法輪功學員們講出“做好人”的時候,人們卻以為他們有什麼政治目的或者精神不正常了,人們已經不知道做人的標準了。

--------------------------------------------------------------------------------
歷史故事: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光明網8月14日】唐朝貞觀年間,西域回紇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紇國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緬伯高帶了一批珍奇異寶去拜見唐王。在這批貢物中,最珍貴的要數一隻罕見的珍禽--白天鵝。
  
緬伯高最擔心的也是這只白天鵝,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可怎麼向國一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親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
  
這天,緬伯高來到沔陽河邊,只見白天鵝伸長脖子,張著嘴巴,吃力地喘息著,緬伯高心中不忍,便打開籠子,把白天鵝帶到水邊讓它喝了個痛快。誰知白天鵝喝足了水,合頸一扇翅膀,"撲喇喇"一聲飛上了天!緬伯高向前一撲,只拔下幾根羽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眼睜睜看著它飛得無影無蹤,一時間,緬伯高捧著幾根雪白的鵝毛,直愣愣地發呆,腦子裡來來回回地想著一個問題:"怎麼辦?進貢嗎?拿什麼去見唐太宗呢?回去嗎?又怎敢去見回紇國王呢!"思前想後,緬伯高決定繼續東行,他拿出一塊潔白的綢子,不心翼翼地把鵝毛包好,又在綢子上題了一首詩:"天鵝貢唐朝,山重路更遙。沔陽河失寶,回紇情難拋。上奉唐天子,請罪緬伯高,物輕人意重,千里送鵝毛!"
  
緬伯高帶著珠寶和鵝毛,披星戴月,不辭勞苦,不久就到了長安。唐太宗接見了緬伯高,緬伯高獻上鵝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詩,又聽了緬伯高的訴說,非但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緬伯高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賞賜了他。
  
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廣為流傳開來。

--------------------------------------------------------------------------------
歷史故事:曹衝稱象

【光明網】小朋友們,今天給你們講一個小孩子稱大象的故事。這小孩子名叫曹衝。曹衝的父親曹操是個大官,外國人送給他一隻大象,他很想知道這只大象有多重,就叫他手下的官員想辦法把大象稱一稱。這可是一件難事。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怎麼稱法呢?那時候沒有那麼大的秤,人也沒有那麼大的力氣把大象抬起來。官員們都圍著大象發愁,誰也想不出秤象的辦法。

正在這個時候,跑出來一個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說:“我有辦法,我有辦法!”官員們一看,原來是曹操的小兒子曹衝,嘴裡不說,心裡在想:哼!大人都想不出辦法來,一個五、歲的小孩子,會有什麼辦法!可是千萬別瞧不起小孩子,這小小的曹衝就是有辦法。他想的辦法,就連大人一時也想不出來。他父親就說:“你有辦法快說出來讓大家聽聽。”曹衝說:“我稱給你們看,你們就明白了。”

他叫人牽了大象,跟著他到河邊去。他的父親,還有那些官員們都想看看他到底怎麼個稱法,一起跟著來到河邊。河邊正好有隻空著的大船,曹衝說:“把大象牽到船上去。”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一些。曹衝說:“齊水面在船幫上劃一道記號。”記號劃好了以後,曹衝又叫人把大象牽上岸來。這時候大船空著,大船就往上浮起一些來。大家看著,一會兒把大象牽上船,一會兒又把大象牽下船,心裡說:“這孩子在玩什麼把戲呀?”

接下來曹衝叫人挑了石塊,裝到大船上去,挑了一擔又一擔,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沉了。“行了,行了!”曹衝看見船幫上的記號齊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塊又一擔一擔地挑下船來。這時候,大家明白了:石頭裝上船和大象裝上船,那船下沉到同一記號上,可見,石頭和大象是同樣的重量;再把這些石塊稱一稱,把所有石塊的重量加起來,得到的總和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嗎?

大家都說,這辦法看起來簡單,可是要不是曹衝做給大家看,大人還真想不出來呢。曹衝真聰明!
--------------------------------------------------------------------------------
歷史故事:父子同德流芳千古 主賓喪志遺臭萬年


【光明網5月23日訊】范仲淹,少年喪父,又家貪,日食虀粥一角。勤苦讀書時,即以天下為己任,常說,“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曾問相士,“能作宰相否?”再問,“能作名醫否?”相士怪他前後兩問相差得太遠。他說,“因為只有宰相和名醫,才可以救人。”相士嘆道,“君仁心如此,真是宰相!”

范仲淹從政後,每論天下事,皆奮不顧身,因此士大夫矯厲尚風節,蔚為一時的風氣。常想贍養族人,後為宰相,即捐置良田千畝,稱為義田。

次子純仁,亦一代名相,嘗受父命,解麥到蘇州,麥脫售後。路見石曼卿。石說,“三喪未葬。”純仁就將麥金給了他。石又說,“二女未嫁。”純仁再將麥舟給了他。

純仁回見父親,說起曼卿事,“以麥金給他,還是不夠。”公說,“何不連舟也給他?”答曰,“與之矣。”公曰,“善!”范氏父子一心同德,成為流芳千古之佳話!


****
蔡京,亦宋朝宰相,食用奢侈,無心為國。將人乳飼豬,芝麻飼鵝鴨,綠豆飼牛羊,自己用珍珠八寶湯治饌,其驕奢無度可想而知。幕客翟謙,也一樣的學他享受。

一次,宴會中有客言鴨舌湯美而補,翟謙示意僕人,隨後五百客之鴨舌湯即上。只因偶爾一言,便傷三千余命。

後蔡京遭貶流竄他鄉。翟謙亦被沒收家產,最終行乞餓死。
2007-02-27 8:54 pm
諸葛亮草船借箭,諸葛亮三擒孟獲,三英戰呂,火燒赤壁!
2007-02-27 8:54 pm
落馬州是當年宋帝昺南下九龍時在該處被強風吹下帽子的地方。
宋王台是他住過。
2007-02-27 8:53 pm
禹,姓姒,又稱大禹、夏禹、戎禹,名文命。相傳是中國古代部落聯盟首領。是鯀的兒子。禹原來是夏後氏部落首領。鯀治水無功,舜命禹接續父親的事業。禹勞身焦思13年,三過家門不入,後以疏導的辦法治水成功,被舜選為繼承人,舜死後禹成為部落聯盟首領。相傳他曾經鑄造九鼎。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定都陽城(今河南登封)仍然按照傳統的禪讓制推薦伯益為繼承人。他的兒子啟將伯益殺害,自稱王,建立中國的君主世襲制度,禪讓制被廢除。


湯(?—前1588年)商朝的創建者(前1617年—前1588年在位)儒家推崇的上古聖王之一,,在位30年,其中17年為部落首領,13年為中國國王。今人多稱商湯,又稱武湯、天乙、成湯、成唐,甲骨文稱唐、大乙,又稱高祖乙,原商族部落首領,與有莘氏通婚後,運用賢臣伊尹和仲虺為左右相,以亳為前進據點,積極治國,準備滅夏。

當時夏桀王在位,夏朝國勢漸衰,矛盾異常尖銳,湯乘機起兵,首先攻滅葛(今河南寧陵北)及十多小國和部落。接着又克韋(今河南滑縣東南)、顧(今河南范縣東南)、昆吾(今河南許昌東部)等小國。經過11次戰爭,無敵於天下,使得夏王朝空前的孤立,又利用有×氏的反叛,起兵打敗夏桀王於鳴條之野,一舉滅夏。由於商湯以武力滅夏,打破國王永定的說法,從此中國歷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稱「商湯革命」。湯建立商朝後,對內減輕征斂,鼓勵生產,安撫民心,從而擴展了統治區域,影響遠至黃河上游,氐、羌部落都來納貢歸服
周平王,(生於前771年以前—卒於前720年),原姓姬,名宜臼他是周幽王的兒子,母親是幽王的正室申后。他原本是幽王太子,後來褒姒入宮,相當得寵,並且生有一子伯服,幽王便廢申后與太子。申后的父親申侯相當憤怒,趁著幽王以烽火戲諸侯使眾人不再信任他的時候,聯合繒國與犬戎攻擊幽王。前771年,周幽王和太子伯服被敵軍殺於驪山之下,褒姒被犬戎擄走,申侯與眾諸侯皆擁立廢太子即位。由於鎬京在侵略後已殘破不堪,於是在前770年遷都洛陽,東周時期就此開始。宜臼成為東周第一代國王,諡號平王。


周桓王,(卒於前697年),姓姬,名林,東周第二代國王,諡號桓王。他是周平王的孫子。

桓王即位後,便計劃削弱卿權以加強王權。他罷免了鄭莊公卿士的職位,莊公大怒,便不再朝見天子。自此周王室與鄭國交惡。十三年(前707年),桓王率蔡、衛、陳聯軍攻鄭,於繻葛大敗,桓王本人更於此役中箭傷。此後雖然仍能影響虢國,但以無力阻止王室轉衰,也無力阻止諸侯間的互相攻伐。桓王二十三年(前697年),桓王崩,傳位於子姬佗,是為周莊王

2007-02-27 12:53:43 補充:
諸葛亮小時候曾拜水鏡先生為師。有一天,水鏡先生對學生說:「從現在起到午時三刻,誰能得到我的允許走出水鏡莊,誰就可以出師。」別的同學使盡辦法,都未能說服老師讓他們離開。諸葛亮走到老師面前說:「你故意出難題害我們,我不當你的學生了,快把三年來的學費還給我!」老師見諸葛亮如此無禮放肆,十分生氣,馬上命人把他趕出水鏡莊。諸葛亮一出莊子便大笑起來,他跑回學堂,跪在老師面前說:「我剛才是為了走出莊子,才出言不遜的,請老師罰我吧。」老師這才恍然大悟,馬上轉怒為笑,讓他出師了。諸葛亮長大後更成為著名的謀略家。
2007-02-27 8:51 pm
諸葛亮借前箭
參考: 我


收錄日期: 2021-04-12 21:26:1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27000051KK0122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