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日佔香港

2007-02-27 6:10 am
我想問下在日佔香港時,日軍管治香港實施了甚麼政策???唔該,我project急需!!!!!

回答 (3)

2007-02-27 6:16 am
✔ 最佳答案
1. 政治
日治時期初期,酒井隆實施戒嚴令,日本於九龍尖沙咀半島酒店發佈行政指令。日本軍政府(包括政治部、民事部、經濟部、司法部及軍事部等)制定了嚴厲的法例及設立管轄全香港市民的政府。共有7000多名戰俘(包括英軍及市民)被囚禁於深水埗和赤柱的戰俘營,戰俘備受飢餓、病患之苦。同時,日本軍政府封鎖維多利亞港、控制海旁的貨倉。

1942年1月,由印度人及香港人組成的警察被徵召成為憲兵隊。日本憲兵將香港的警察局分為5區,東香港、西香港、九龍、新界及水警。總部位於香港島中環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今香港終審法院)。
1942年2月20日,「香港占領地政府」[1]正式成立,由日軍磯谷廉介中將出任香港總督,結束了軍政府時期。政府總部設於香港島中環的香港匯豐銀行總行大廈,半島酒店則改為軍方總部。香港占領地總督部成為了當時香港最高的行政機關,亦是日本戰時內閣的直轄機構之一。而香港的地位相等於當時的台灣和朝鮮,故日本並沒有於香港籌組傀儡的「自治政府」。

日本人在新的政府(包括民治部、財政部、交通部、經濟部、報導部、管理部及外事部)佔據了多數重要職位,中國人只可以擔當一些中低級職位。但日本為了達到「以華制華」的目的,也成立了「華民代表會」及「華民各界協議會」這兩個華人組織,功能上大概等同於立法局及行政局。

在日本控制下,基本的行政區域架構由民治部於1942年3月成立,將香港島分成12區,九龍分成9區,新界分成7區。每個區都設立一個區役所,並指派一個中國人作為所長,管理該區的大小事務、代表該區市民的所需。這行政架構於磯谷廉介統治下重新設計,奠定了香港日後發展分區管治的基礎。此外,占領地政府向香港市民發出「住民證」,是香港首種出現的身份證明文件。

2. 經濟
日治時期,很多主要的工廠被日本人奪取,小至小販、大至銀行都很貧窮。很多公司都倒閉,米、糖、麵粉、油都面臨短缺,需要定額配給。燃料短缺加上美國的轟炸,使公共運輸陷入停頓。造船業和建築業的人無家可歸。在農業方面,日本在新界地區的粉嶺和錦田石崗機場建設耕地,他們亦曾打算在吐露港填海。

為了提升日本在香港的影響力,匯豐銀行、渣打銀行與有利銀行等外國銀行遭到清盤,英國、美國及荷蘭等同盟國的銀行家被迫住在小酒店。而兩間日本銀行,橫濱正金銀行和台灣銀行則在香港重開,日本的銀行並向外國銀行發出債項。
>>
日冶時期在香港,市民生活極為困苦。在糧食嚴重短缺及生命處於毫無保障之下,大部份市民都是在飢餓及人心惶惶中渡日。日軍佔領香港後,興建慰安所、限制糧食的分發、發行軍票等暴行,令人心感憤怒...

糧食問題
在日冶初期,市民每人每日只可獲得六兩四的米,後來日軍仍覺得六兩四太多,並進一步削減為四兩四,因此使到很多因為飢餓而死什至出現人食人的慘劇。

興建慰安所
1942年8月,日軍於灣仔大佛口一帶興建五百間慰安所,並以軍妓營業的地方為理由,帶同軍刀,迫使居民遷出。

發行軍票
日軍佔領香港後,於12月26日大量發行軍票,宣佈一元軍票的而面值等於港元二元。1943年6月30日,日軍限制停用港元,強迫市民將港元兌換為軍票。

日軍投降後,接收香港的問題一直為中英雙方所關注的。當時,很多人以為香港必然會重歸中國政府的管治。但當時國民政沒有出反對的示,反而

戰後軍政府的措施

軍政府的要任務,在於決市民的生活。故成立後不久,即印行「配米證」憑此證市民可擭配米五斤。

另外,軍政府頒佈「發行鈔票銀行權力及合法通用鈔票及率公告」,目的是限制用軍票,授予軍政府行鈔票的權力。由於當時在市面流通的貨幣不敷應用,故軍政府在印成的1000元軍票上加印「香港政府一元」的英文字樣。

戰後金融和貿易

日軍投降後,軍票的面值即一落千丈,軍票對港元的自由兌換率由港元一元兌250、500、1000、2000元不等。到了1945年9月24日,軍政府正式宣佈日元軍票無效。自此,港幣回復往法定地位。

戰後政1的各項措施

楊慕琦爵士於1946年4月30日重回香港,成立地方政府。由於戰爭結束後,所以物價上升了數倍,故政府便通過批准加薪的議。大抵而言,低薪的公務員擭加薪二倍,薪金在每月一千元的公務員加薪三成,而每月一千五百元的加二成。另外港府進遣散的軍人約二千五百人。

工 商 貿 易

戰 後 香 港 迅 速 發 展 工 業 生 產 及 對 外 貿 易 。 從 1960年 至 1969年 間 香 港 國 民 生 產 總 值 平 均 每 年 增 長 13.6%, 1969年 人 均 總 產 值 為 4,757港 元 , 當 時 香 港 已 進 入 中 地 區 前 列 , 並 在 世 界 上 享 有 較 高 聲 譽 。

從 七 十 年 代 開 始 , 香 港 經 濟 全 面 發 展 , 國 際 金 融 中 心 逐 漸 形 成 。
2015-11-10 10:10 am
zh.wikipedia.org/wiki/香港日治時期
參考: zh.wikipedia.org/wiki/香港日治時期
2007-02-27 6:13 am
日化政策

教育

電台日語會話播音節目的介紹單張日治時期,香港的教育發展受到嚴重影響,學生人數由1941年的11萬8千人跌至1945年的4千人,幾乎所有適學兒童失學。戰前香港有學校649所,至日治時期只剩下34所。在僅餘的學校裏,日本當局積極推廣日化教育。日語成為了主要的教育課程,中小學每星期必須教授日語4小時,英語則被禁止使用。日語成績不好的學生,會遭受嚴厲的處分。除此之外,日本文化、禮節及國情等都成為了學校的主要教授內容,例如高小的中文科的課文內容就包括《新生香港》、《興亞進行曲》、《從香港到東京》、《日本刀》、《忠靈塔》、《日本的體育》等。這種教育制度推行的目的,是希望加強日本對香港人的影響,使他們認同「大東亞共榮圈」的建立。

相較嚴重不足的基礎教育,政府對日語教育則推行甚力,設立多所日語講習所,亦鼓勵一些私營的日語學校設立,凡政府或日資企業招聘員工時,日語程度較佳者不單可得任用,且可獲額外的糧食配合。政府亦強逼教師應考日語語文基準試,未能合格的需要接受3個月的日語培訓。另一方面,雖然當時日本對香港實行燈火管制,但據一些當年在香港的學生講述,有些同學為了惡補日語,會冒險挑燈夜讀。這些學生一但被發現,不單不會受罰,幸運的可能還會得到獎勵。

為了應付日語師資需求,及培養認同日本統治的華人政府人員,港日政府曾成立「香港東亞學院」,是日治時期唯一的專上學院,但只維持了短時間,學生人數甚少。至於香港大學,則因香港的高級知識份子或已被關在戰俘營,或已逃亡離港,因此缺乏人材,至日本戰敗投降一直未有復課。


地區與建築命名
日治時期,香港的正式名稱是「香港占領地」。港日政府將香港多處重新分區和命名,例如「香港仔」更名為「元香港」等。街道及地方更名十分常見,而很多名稱改動都帶有日本的色彩,改「道」為「通」,如「皇后大道」更名為「明治通」;「跑馬地馬場」更改名為「青葉峽競馬場」等。

而當時政府亦沒收所有歐資公司的物業,鼓勵日本公司取而代之,並將原有名字更改。例如「告羅士打酒店」改為「松原酒店」、英資百貨公司連卡佛改為松坂屋等等。除此之外,就連與英國無關的名稱也要更改。例如尖沙咀重慶大廈的前身「重慶市場」,因為要避重慶的忌諱,而改稱「重興市場」,甚至把西方的教堂改成日本廟宇。

坊間流傳日本曾把香港更名為「香島」,並沒有史料支持。反而香港的簡稱由「港」改為「香」真有其事,如戰前以「港九」命名的團體於日佔期間皆改以「香九」稱之、香港總督的命令稱為「香督令」等。


文化影響

港日政府廢用公元,改以日本使用的「昭和」年號,並以紀念日本節日、天皇壽辰、勝利紀念日和週年紀念日加強日本文化對香港的影響,例如以神道教節日尊敬死者,1943年2月11日則有日本紀元節,崇拜神武天皇。日本人並且在今香港動植物公園處修建香港神社供奉戰死者,今九龍聖安德烈堂亦被改用作神社。另港日政府計劃在金馬倫山興建忠靈塔紀念戰爭死難者,但至日本投降仍未完工。

港日政府也將香港標準時間撥快一小時,讓香港和日本兩地時間一致,進一步將香港同化。

在戰前由日本人擁有的日文報紙《香港日報》,在1942年1月復刊,同時增設中文版《香港日報》及英文版《Hong Kong News》,是港日政府的喉舌。被日本管治前的10份中文報紙到1942年5月只剩下5份,並受到官方新聞審查。當時《星島日報》曾易名為《香島日報》,維持繼續出版,《循環日報》則因被盟軍誤炸而停刊。電台被用作為日本宣傳。市面仍然有各種娛樂,但只有能付擔得起的人可以享用。戲院只放映日本電影,《香港攻略》是日治時期唯一在香港拍攝的電影,由田中重雄導演,大日本映畫公司生產,影片主要由日本演員演出,參與的香港演員有紫羅蓮。這部電影在1942年11月19日,接近日軍佔領香港一週年紀念期間上映。賽馬亦重新在跑馬地馬場舉行。

饑餓
在日本的統治下,人民生活艱苦,沒有充足的食物供應,由1942年開始由日本定額配給日用品如米、油、麵粉、鹽和糖。每個家庭都有一張定額配給許可證,每人每天只可以買六両四的白米。由於沒有其他充足的食物,六両四白米明顯不足。於是很多人只能以樹葉、樹根、番薯藤、木薯粉或花生麩勉強充饑。其後白米亦缺乏,改為配給日本蘿蔔作糧食。因為糧食日趨缺少,日方的定額配給制度於1944年取消,改以自由買賣,但更多市民因付擔不起食物價格瘋狂通脹而餓死,街上即使日軍醉酒後的嘔吐物都有人搶食。

歸鄉政策
由於食物短缺,為了緩減人口壓力,日本在佔領期間執行歸鄉政策,軟硬兼施強迫大量市民歸鄉,市民被迫驅逐至中國大陸。1942年1月,由佔領地政府民治部成立的「歸鄉指導委員會」,每月均安排火車和輪船將市民強迫離港,但這些交通工具只將人送出境,離境後回鄉的路途就要各人自理,更多人付擔不起路費,只能徒步回鄉。當時香港既已淪陷,市面糧食不足,生活艱難,因此很多港人選擇離港回鄉。同年12月,已有60萬名市民離港,其中不少家庭於途上分散,或被迫拋棄幼兒、老人,或途中餓死、病死,至於途中被洗劫一空者更不計其數。而於後期,憲兵隊更在街頭隨意捉人強行押解離境。結果在1945年,香港的人口由1941年的161萬人跌至60萬人。


收錄日期: 2021-04-12 22:54:5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26000051KK0534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