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吸引

2007-02-27 4:56 am
是否很多人也曾鐘情於武俠小說?

回答 (1)

2007-03-01 11:17 pm
✔ 最佳答案
武俠小說的中心是以武行俠, 武功和打鬥的描寫自然是武俠小說吸引讀者的重要元素。但不說不知,在一九五○年代興起、在香港文學史中佔有重要地位的新派武俠小說,竟源於一場比武決鬥。

意氣之爭成傳奇
 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七日,白鶴派的陳克夫挑戰太極派掌門吳公儀,誓要一分高下。由於香港禁止比武,故移師澳門新花園擺擂台。當時可謂盛況空前,不但門票一早售完,而且比武的消息更成為不少港澳報紙的頭條,當時社會不少知名人士都爭相觀戰。為表隆重,大會更邀請當時的澳門總督夫人剪綵。比武原定六個回合,每回合五分鐘,可是雙方只鬥了兩個回合,大約只有三分鐘即以和局收場。這場比武雖然草草終結,但當時港澳的市民仍意猶未盡,比武的情況遂成為大眾市民在街頭巷尾、茶餘飯後的談論之資。當時《新晚報》對有關比武的報道尤其殷切,其總編輯羅孚更在比武後兩天登廣告預告連載武俠小說,乘勢招攬讀者。他隨即與副刊編輯陳文統(梁羽生)約稿,翌日就開始連載《龍虎鬥京華》。《龍虎鬥京華》主要寫太極門高手丁劍鳴、柳劍吟、婁無畏、丁曉、左含英、柳夢蝶等人的江湖事。作者以晚清義和團之事為背景,敘寫了義和團內部的各種矛盾,對義和團的變質作出反思。故事以武林群雄與義和團「保清派」頭目岳君雄一幫在京城擂台比武,大顯威風作結。小說中不少故事情節顯然與吳陳澳門擂台比武一事互相呼應。小說一出,隨即大受歡迎,而武俠小說就這樣登上了大報的殿堂。次年(一九五五),羅孚又邀請金庸撰寫武俠小說,於是金庸開始在《新晚報》發表《書劍恩仇錄》,小說大受歡迎,武俠小說之風愈吹愈盛,掀起了本地及海外讀者追看的熱潮,而金庸也自此走上了武俠小說的創作之路。

刀光劍影有典故
 金庸常被人稱為「查大俠」,而且被視為工於武功描寫的作家。他的武功打鬥寫得「精采紛呈,變化萬千」,不少讀者甚至會模仿書中的武功招式。然而大俠說他並不懂武功,小說裏大多數的招式都是自己想出來的:「看看當時角色需要一個甚麼樣的動作,就在成語裏面,或者詩詞與四書五經裏面,找一個適合的句子來做那招式的名字。有時找不到合適的,就自己作四個字配上去。總之那招式的名字必須形象化,就可以了。」 這個答案可能會令不少武俠小說迷感到失望,但正由於這樣,金庸所創造的武功反而含有豐富的文化意涵,避免了如寫武術教科書般的笨拙呆板, 使人在刀光劍影中感受到金庸的書卷氣。例如在《俠客行》中,金庸就將李白的詩歌《俠客行》化為一套高深莫測的武功;《連城訣》中又有唐詩劍法,「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張九齡《感遇》四首之一) 等等都是特殊的劍法招式。叫大家最印象深刻的當然要數《神雕俠侶》中楊過自創的「黯然銷魂掌」了。這套掌法的名稱是出自六朝文人江淹《別賦》中的第一句「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四字成語與詩詞成為武功招式,既典雅又可給予讀者豐富的想像空間。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裏,音樂和書法同樣可以與武功結合。在《書劍恩仇錄》中,陳家洛以「庖丁解牛掌」對付張召重時,要求余魚同吹一首《十面埋伏》助興,配合音樂旋律節奏施展而把對手打敗;在《射雕英雄傳》中東邪黃藥師與西毒歐陽鋒在桃花島上比試武藝,一個吹簫,一個彈箏,其兇險處絕不下於拳腳刀劍。此外,在金庸的筆下,書法也可成為利害的武功。《神雕俠侶》中朱子柳將一陽指與書法結合,並以筆為武器大戰蒙古王子霍都:「只見他筆鋒在空中橫書斜,似乎寫字一般,然筆鋒所指,卻處處是人生大穴。」(第十二回)他將各種碑帖書體化作武功,並以此擊敗霍都。在《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把「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廿四個字的書法化作武功,更把這套武功傳給張翠山。

化整為「武俠」
 其實,道家說「萬物齊一」,武功練到化境,一草一木皆可成為神兵利器,武功與音樂、書法自然也可以互通。不過,金庸把成語詩詞以及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融入武功招式中,除豐富了小說的文化意涵,使讀者在刀光劍影中感受到作者的書卷氣,提高了武俠小說的欣賞趣味外,既使讀者感覺親切之餘又有新鮮感。這樣,其武俠小說正猶如西方文評家所說的,滿足並拓闊了讀者的「期待視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

 當讀者閱讀[的]作品與自己審美經驗和期待視野一致的時候,讀者反而會失去閱讀這部作品的興趣,但是,當讀者閱讀的作品超出了、校正了期待視野的時候,讀者往往會興高采烈,認為它提高了自己的審美水平,豐富了自己的審美經驗,拓展了自己的期待視野,為自己建立新的審美標準。(張首映《西方二十世紀文論史》)

 把武功與成語詩詞和傳統文化藝術結合,金庸這種稍微超出讀者的「期待視野」的書寫,為讀者帶來驚喜,但又不會過分偏離大眾的審美標準,叫他們感到陌生難懂。這是否就是其小說深深吸引讀者的原因之一?

 結合武功與中國哲學思想可以說是金庸武俠小說的另一個賣點。北京大學教授陳平原曾說:「若有人想借助文學作品初步了解佛道,不妨從金庸的武俠小說入手。」 金庸小說中的武功與佛道確是關係密切。且看金庸小說中的兩大神功「九陰真經」和「九陽神功」︰一部是宋朝黃裳悟自道家之書,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的《萬壽道藏》;另一部相傳是達摩祖師親手所書,藏於《楞伽經》夾縫中的經書。 此外,《神雕俠侶》中楊過在劍塚窺見劍魔獨孤求敗學劍過程中的五重境界,亦受到道家「大象無形」、「大巧若拙」的影響。 獨孤求敗二十歲前用的是凌厲剛猛之劍;三十歲前用靈巧機智的「紫薇軟劍」;四十歲前使用大巧不工的玄鐵重劍;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使用的是木劍;後來進展到「無劍勝有劍」之境。《笑傲江湖》中風清揚向令狐沖傳授「以無招破有招」的獨孤九劍,《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傳授張無忌「太極拳」和「太極劍」時,要他忘記招式,要旨是「得其意而忘其形」。文學評論家林以亮曾指出「無劍勝有劍」、「以無招破有招」、「得其意而忘其形」的武功境界都是通過主角悟出來的。 金庸也承認他對武功的描寫受了中國哲學的影響:「人生到了最高的境界,就是淡忘,天人合一,人與物融成一體。」 然而道家認為「道」表現於萬物之中, 佛家的所謂「悟道」又往往藏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這樣對於普羅讀者來說,高深的武功境界就非七寶樓台,高不可攀了。讀者看得精采刺激,就更容易代入書中,幻想自己成為武林高手了。

 金庸小說武功中的文化意涵,以及其使讀者容易代入的特點,可以說是他的武俠小說大受歡迎的重要原因。
參考: 成報


收錄日期: 2021-04-20 12:11:0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26000051KK0468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