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
http://hk.warrants.com/images/chi/handbook/abc/6.gif
選擇認股證的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
應先選擇相關股份或其他資產。除非是套戥買賣,否則投資者不應單純因某認股證價格「便宜」而購買。
搜集該相關資產的認股證資料作分析和比較(一般資料可從報章獲得)。
選擇價值狀況:價內、到價或價外。較深價內的認股證擁有較低溢價,甚至有折讓,但槓桿比率偏低;至於較深價外的股證,則可提供較理想的實際槓桿比率。
留意認股證溢價相對其行使價之水平。
倘若干認股證的期限及實際槓桿比率都合符理想時,投資者應選擇引伸波幅最低的股證,因為其價格是最廉宜的。
倘若干股證擁有相近的引伸波幅,投資者應選擇流通量較高的股證。然而,流通量較高的股證,其引伸波幅往往會較成交疏落的股證稍高。因此,投資者在選購認股證時,不妨選擇流通量較高而引伸波幅稍高的股證,以確保在較窄差價仍可有效買賣相當份數的股證。
低溢價 = 平股證?
部份投資者有一個錯誤印象,以為溢價低的股證較為「便宜」和「抵買」。 事實上,由於較低溢價往往與較深價內及較低槓桿比率相連,故低溢價並不一定表示該股證擁有較佳條件,而溢價亦並非衡量股證價值的唯一考慮指標。相反地,較高溢價的股證可能同時具備較高的槓桿比率,故並不一定表示該股證會較擁有低溢價及低槓桿比率的股證昂貴。
溢價的定義僅指在股證到期時,相關資產價格需要變動的幅度百分比,以令投資者達致不盈不虧;注意溢價不反映股證價格「便宜」或「昂貴」。
投資者應緊記買入認股證而不直接投資股份的主要原因,是股證可提供槓桿效應。因此,槓桿比率太低的股證是沒有意義的。而除非該股證已出現大幅折讓,否則不應考慮。
專業或較資深的投資者往往選擇沒有內在價值的到價或價外認股證,此舉可讓他們以較少資金,獲得與較高價內認股證一樣的投資效果。
除了留意溢價及槓桿比率外,投資者亦應比較股證的引伸波幅。倘若干認股證的條件相近,則擁有最低引伸波幅的股證便為最佳選擇。當然,投資者亦必須考慮認股證的流通量、發行人的信貸評級及投資者個人可承受的風險等,以決定選擇行使價、期限、槓桿比率及溢價等條件。
價內或價外認股權證?
價內認股證較價外認股證擁有較低的槓桿比率,風險亦因而較低。當相關股份出現有利的價格變動時,價內認股證的表現會較遜,但倘若相關股份走勢不利投資者,價內認股證相對亦會損失較少。
以下例子模擬到價、價內及價外認購證在相關股份價格上升或下跌10%時的變化。
相關股份價格 : $100
價外認購證行使價 : $120
到價認購證行使價 : $100
價內認購證行使價 : $80
相關股份價格
價外認購證表現
到價認購證表現
價內認購證表現
+10%
+54.9%
+43.4%
+32.9%
-10%
-41.9%
-36.1%
-29.5%
假設認購證限期為6個月及引伸波幅為50%
高溢價或高槓桿比率?
槓桿比率越高,溢價便越高(假設引伸波幅相同),故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一般傾向低溢價的認股證,因而亦只可享有較低的槓桿比率;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投資者一般則較熱衷高槓桿比率的認股證,但將需要為此付出較高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