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鄭愁予是台灣著名詩人,名作《錯誤》譽滿詩壇,被譽為「現代抒情詩的絕唱」︰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春幃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有人用此詩概括鄭愁予的詩的風格為婉約派,又有人稱他為「浪子詩人」。不過鄭愁予認為,很少論者能夠真正觸及他的寫作精神和中心,事實上影響他最深的是傳統的任俠精神,還有就是無常觀。
1933年鄭愁予出生於山東濟南,抗戰期間,隨母親轉徙內地各處,避難途中,由母親教讀古詩詞。15歲開始創作新詩,不過,他說自己完全沒有襲取古典詩的遺產,大家認為他的詩有古典的神髓,只是因為他有古典詩人的情操,但詩的語言主要是白話,表現的也主要是自己的生活體驗。
他在1949年與家人遷往台灣,在中興大學畢業後,在台灣出版第一本詩集《夢土上》,早期詩作多為關懷社會的詩。1968年,鄭愁予35歲,應邀赴美國愛荷華參加「國際寫作計劃」,1972年在愛荷華大學獲創作藝術碩士學位,並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轉往耶魯大學,在東亞語文學系當高級講師,現任耶魯駐校詩人及資深中文導師。
鄭愁予說,他赴美後詩作的主要改變,是語言的節奏感,由以前的比較快,改變為把節奏放鬆,主要是希望和緊張的生活做成對比。「如果語言越來越急,那麼生活的節奏也越來越急,便會造成一種很緊張和不愉快的感覺,因此要放鬆下來。」
他忠告年輕的詩人,應該磨煉好表現的技巧,不能只著重內容表現︰「大家以為表現內容便是文學最重要的手段,其實並不然。好像造一棟房子,你假如不知道怎樣用木匠的工具,房子也做不成」。
鄭愁予說自己後來寫詩,就試圖把現代詩表現技巧所有的可能性,盡量的展現出來,「這些技巧可以表現任何的主題,只是看你的技巧能否達到某一種程度。」
http://www.rthk.org.hk/elearning/clit/writer05.htm
------------------------------------------------------------------------------------------------------------------------------
一、詩的題解
本詩史創於民國四十三年,後收入【詩集夢】土上,為鄭愁予典型浪子意識的代表作。水晶的【詩話】曾讚譽此詩「美麗悽涼」,「甚與宋詞小令相提並論」。就情調而言,【錯誤】承襲了中國古代一類的詩歌傳統,但愁予此詩更為高明之處,則在於視角的轉換。傳統閨怨詩多女子的視角正面描寫,【錯誤】一詩的視角則移往女子思念的對象身上,這是反面或是側面的描寫,必須經過一層轉折,讀者方才能意會神領所謂「愁」之何以成為愁,此為全詩別出心裁之處。
二、詩―錯誤
【錯誤】中,騎馬走江南的「我」是本詩的主動人物。「我」透視了女子的內心世界,知道女子在寂寞中等待了一段極長的日子,所以說「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長時間地等待消磨了漫長的歲月,而歲月催人老,女子青春就此逝去。這對女子了解得如此清楚的「我」,就是女子日夜盼望的「歸人」:「我」與女子分別後,騎著馬遊江南。女子在寂寞中盼著「我」回來,這是「我」所深深知道的。終於,匆匆過客的「我」騎著馬來了,對她而言,這蹄聲是美麗的,因為女子以為來者是「歸人」;然而,「我不是歸人而是個過客」,這就是錯誤的所在了.女子由期待到希望落空,前後情景的逆轉,造成了高度的戲劇性;而這個「美麗的錯誤」是「我」一手造成的。本詩以「我」的動作開始,以「我」的聲明作結。「我」捉弄了女子,猶如上天作弄人。
三、詩的賞析
鄭愁予在新詩壇上向以飄逸的風格著稱,【錯誤】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詩歌首段兩行低二格,可以視作後面七行的一個提要或「序」,將全詩的主旨先予以點明:我從江南走過的時候,在季節推移中,日復一日等待的女子容顏,就好比池裡的蓮花一般,開了又落。而長短句間的參差錯落,則與詩意所展開的時間全然配合:第一行短促,暗示浪子「走過」的匆匆;第二行長句暗示了思婦「等待」的漫長。楊牧在【鄭愁予傳奇】一文中,對此十五句的長具有極佳評價:長句如「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以音響的延伸暗示意義,季節漫長,等候亦乎漫長,蓮花的開落日復一日,時間在流淌,無聲的,悠遠的。愁予深知形式「決定」內容的奧妙……
鄭愁予用蓮花的綻放與凋落,來比喻等待中女子容顏的明亮和暗淡。容顏的轉變亦即心情的轉變,蓮花的綻放比喻充滿期待的那分欣喜;而蓮花的凋落則是等待落空時的失意落寞了。一出手即顯現作者的高超技巧。此外。首兩句雖有「動作」―首句是「走過」。次句是「開落」,但讀者的感覺卻完全是「靜」的。靜得沒有一點聲響。一如王維【辛夷塢】:「山中發紅萼,紛紛開且落」。兀自閉,兀自落,不為人見。亦不為人知。
第三行至第七行所描繪的,俱是女子在長期等待中的寂寞心與堅貞情意,女子是一心一意活在等待與企盼裡,而且就這樣自我封閉起來。「東風無力百花殘」,何況「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自然「不飛」了。無有訊息。「你底心」遂「如小小的寂寞城」。這裡兩度寫女子的心緒與情意,所使用的句型又十分相近。
但是相近並不意味相同,因為鄭愁予在重複這個文法模式以製造節奏感之餘,還考慮到變化的趣味性,即在大同小異。這種「變化」,可以從兩處看出,一處是明喻與暗喻的變化:由「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到「是」小小的窗扉緊掩,繫詞由明喻變為暗喻,一方面形成了變化的新鮮感與生動感,另一方面也對「你底心」作了進一步肯定的認知。楊牧對此有精闢的見解:「洽若青石的街到向晚」絕不是「向晚的青石街道,前者以飽和的音響收煞,後者文法完整,但詩去了詩的漸進性和暗示性」。愁予一方面變其節奏,增其韻味,使原來看似已盡的句子,有了未盡的意味和延續的詩旨,可謂絕處逢生;另一方面也強調了女子心靈的封閉,她是有意的,緊緊的掩住窗扉。這種意義當然不是用形容詞語言所能表示,而必須用動作語言末段兩行揭示題旨「美麗的錯誤」:「美麗」者,意指「韃韃的馬蹄」,也即是「跫音」,是「你」所等待的對象;「錯誤」則意指「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跫音之來,竟非女子企盼的對象,遂造成此一「美麗的錯誤」。
詩人不用意義單純的「錯覺」而用「錯誤」,提供了讀者寬闊的想像空間,造成了詩多重豐富的意味。附帶一提者,「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句,亦有論者將此「過客」實指為女子所等待的對象,而謂全詩乃指女子所等待之人曾經歸返,又復離開。誠然,詩意可有種種解讀方式,但此種說法不免流於板滯,本文不擬採此說。至於「美麗」一詞雖然極俗,在此,卻只能說無比貼切,無可更易。「東風」、「柳絮」、「春帷」不也都俗極?然而承接傳統,又變化傳統,前後對照看,便覺不俗。
「錯誤」這首詩,在我國小時就曾經看過了,可是那時的我對這首詩並不是說很了解,直到國中時,才了解詩中的意義。詩以短短九行,並具體呈現出一幅古典的優美圖畫,充份描繪出女子的鵠候情郎的含蓄心緒。難怪錯誤會傳頌多年,歷久而不衰。所以才我們才會以這首詩為我們論文中的主要主題。
節錄自:篇名
"進入浪子詩人鄭愁予的異想世界~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