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急!急!急!

2007-02-27 1:13 am
北京市何時被日本仔攻佔

回答 (2)

2007-02-27 1:48 am
✔ 最佳答案
如果你指的是抗戰時, 應該是北平而不是北京. 北平在1937年7月30日被日本完全攻佔.

1.前奏: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吞東北三省,1933年又侵佔熱河省,接著,日本侵略軍開進山海關。
1935年6月,日本強行要求中國簽訂從河北省撤出國民黨黨部和軍隊的梅津、何應欽協定後,又策動"華北自治運動",並在河北省東部22個縣成立所謂"冀東防共自治政府"。
1936年4月,日本侵入華北的軍隊增加了兩倍。自1937年4月起,日軍經常進行軍事演習。特別是5月以後,駐北平豐台日軍幾乎每天都在進行挑釁性的夜間演習。 

"蘆溝橋事變"前夕:
-西起豐台,東至山海關鐵路沿線:日本駐軍5000餘人;
-北平以東:"冀東防共自治政府"的偽軍1.7萬人;
-北面和西北面:察北的偽蒙軍約4萬人。
只有北平的西南面尚為中國駐軍宋哲元指揮下的第29軍一部防守。因此,位於北平西南10余公里處平漢鐵路線上的蘆溝橋,就成了北平通往南方的唯一門戶。


2.經過

1937年7月7日夜11時,日軍駐豐台部隊,在宛平城外蘆溝橋附近,藉口夜間演習中,失蹤士兵一名,要求派部隊進宛平城搜查,為當時駐蘆溝橋的中國第29軍第37師第219團吉星文部所拒絕。雙方正在交涉中,日本侵略軍竟向宛平城射擊,繼而開炮轟擊宛平城和蘆溝橋。日本向中國發動全面戰爭從此開始。

事變發生幾小時,日本按計劃從山海關、通縣、天津等地調兵千餘名增援。17日,日本政府召開五相會議,決定動員40萬軍隊用於侵華戰爭,圖以武力滅亡中國。

日本侵略軍得到新的增援兵,便兵分三路圍攻北平。到7月26日,日軍增兵已達10萬人左右,進一步完成了擴大侵略的軍事部署:
-第一路,關東軍酒井、鈴木兩個混成旅團由熱河向北平北側進攻;
-第二路,由朝鮮調來的第20師團(師團長為川岸文三郎)向北平南側進攻;
-第三路,以華北駐軍河邊旅團為基幹,向北平東側進攻。
另有從日本國內調來的第5師團(師團長板垣征四郎)配合海軍進攻天津。此外,在日本國內尚有個師團念機而動。

駐守北平的第29軍第37師及其他部隊官兵奮力抵抗,但由於蔣介石政府不予支援,終於失利,被迫撤退。

7月30日,日本侵略軍相繼侵佔北平、天津。


爾後,日本侵略軍在華北戰場上便以平津為據點,沿平綏路、平漢路、津浦路繼續擴大戰爭。為了實現其三個月滅亡中國的野心,8月13日,駐滬日軍進攻中國守軍,發動了"八‧一三事變。"
2007-02-27 9:07 pm
先秦至秦漢

在春秋戰國時期(前770年—前221年)薊國就在北京地區建立城市,後燕國打敗薊國,後遷都薊,稱為燕都或燕京。

秦代為薊縣,為廣陽郡守駐地。

漢高帝五年,被劃為燕國轄地。元鳳元年復為廣陽郡薊縣,屬幽州。本始元年更為廣陽國首府。

東漢光武改制時,置幽州刺史部於薊縣。永元八年復為廣陽郡駐所。

[編輯] 兩晉至隋唐五代

直至西晉時,朝廷改廣陽郡為燕國,而幽州遷治范陽。十六國後趙時,幽州駐所遷回薊縣,燕國改設為燕郡,歷經前燕、前秦、前燕、後燕和北魏的統治而不變。

直至隋開皇三年廢除燕郡。但很快在大業三年,隋朝改幽州為涿郡。

唐初武德年間,涿郡復稱為幽州。貞觀元年,幽州劃歸河北道管轄。後北京成為范陽節度史的駐地。安史之亂期間,安祿山曾經在這裡稱帝,建國號為「大燕」。唐朝平亂後,複置幽州,屬盧龍節度史節制。

五代初期,軍閥劉仁恭在這裡建立割據政權,自稱燕王,後被後唐消滅。

參見: 潭柘寺,法源寺

[編輯] 遼朝

遼朝於會同元年起在北京地區建立了南京,改幽州為南京析津府,開泰元年改號燕京。

參見:北京天寧寺塔

[編輯] 金朝

主條目:金中都

貞元元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顏亮正式建都於北京,稱為中都。此後元朝、明朝和清朝的都城均建立在北京。

[編輯] 元朝

主條目:元大都

成吉思汗於1216年攻下北京,遂設置燕京路大興府。元世祖至元元年改為中都路大興府。至元四年,開始在金中都東北郊修建元大都。 至元九年,中都大興府正式改名為大都路,蒙古文為Khanbalik,漢字音譯為汗八里、甘巴力克。

[編輯] 明朝

明朝初年,以應天府為京師,大都路於洪武元年八月改稱為北平府,同年十月劃歸山東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駐地。燕王朱棣(明成祖)發動靖難戰爭、奪得皇位後,於永樂元年升為北京,稱為「行在」。永樂十九年正月,明朝政府正式遷都北京,以順天府北京為京師,南京作為留都。

[編輯] 清朝

清朝入關後隨即佔領北京,亦稱京師順天府,屬直隸省。
Image:Beijing Qing Dynasty.jpg
清朝時期的北京地圖

[編輯] 近代

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定都南京,1912年遷都北京,直至1927年北洋政府垮臺。而此時北京的地方體制仍依清制,仍稱順天府。直至民國三年,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直轄於北洋政府。

北伐戰爭後,中國的首都遷到南京,北京被改名為北平特別市,同時撤銷京兆地方。1930年6月,北平被降為河北省轄市,同年12月復升為院轄市。1937年七·七事變後,北平被日本佔領,並成立傀儡政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將北平改名為北京。1945年8月21日,第十一戰區孫連仲部收復北京,並重新更名北平。

1949年1月31日,中國共產黨軍隊得到北平控制權。同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北平重新更名為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宣告成立。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42:4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26000051KK0271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