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偉人事跡

2007-02-26 9:22 pm
中國偉人事跡

回答 (4)

2007-02-26 9:27 pm
✔ 最佳答案
孫中山
孫中山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1866年11月12日)出生於中國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農民之家,為家中季子。七歲時入私塾接受傳統教育。
孫中山最初未言革命,嘗於1894年《上李鴻章萬言書》中,提出多項改革建議,惟李鴻章斷拒。失望之餘,孫中山11月24日赴檀香山茂宜島募款組織興中會,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口號,企圖以排滿思想為其革命事業鋪路。1895年孫中山到香港,會見舊友陸皓東、鄭士良、陳少白、楊鶴齡等人,準備籌劃生平第一個革命組織興中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為目標。最終同年2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中環士丹頓街13號正式成立了「香港興中會總會」。其時,楊衢雲、謝纘泰等人已先以「開通民智、改造中國」為宗旨創立「輔仁文社」。孫中山以志業相近,遂與輔仁會社接洽,衢雲等欣然同意舉全社併入興中會;於是租定總會所一處,託名「乾亨行」。2月20日,孫中山先生於香港大學作公開演講,並提到他的革命思想源於香港。
革命期間的孫中山1903年夏在日本青山開辦革命軍事學校起,改革命誓詞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同年9月,孫中山離日再赴檀香山,希望再次在華僑中發展革命。1904年初,孫中山在檀香山加入洪門,成為致公堂洪棍。同年赴美國,一度被美國移民局扣留在三藩市。後得三藩市致公堂保釋及代聘律師方纔免被遣送回中國。孫中山之後到東岸尋求華僑支持革命,並於紐約首度發表對外宣言,希望博得外國人是對革命的支持與好感,但並未取得甚大成果。年底收到中國旅歐學生資助,轉往歐洲活動,在倫敦、巴黎、布魯塞爾等地中國留學生中活動宣傳革命,並從留學生中籌得款項,於1905年中再赴遠東,7月抵達日本橫濱。在宮崎寅藏介紹下與黃興見面,並開始籌劃聯合各革命組織。

1905年8月,在日本人內田良平的牽線下,結合孫中山的興中會、黃興與宋教仁等人的華興會、蔡元培與吳敬恆等人的愛國學社、張繼的青年會等組織,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孫中山被推為同盟會總理,確定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政綱,並以華興會機關刊物《二十世紀之支那》改組成為《民報》,在發刊詞首次提出「三民主義」學說,與梁啟超、康有為等改良派激烈論戰。繼編定「同盟會革命方略」,正式宣示所進行者為國民革命,將創立者為中華民國;並舉所誓之四綱,定「軍法之治,約法之治、憲法之治」三程式以達成之。

中華民國成立

臨時大總統
受到清朝政府全力追緝的影響,自1907年起孫中山便長期居留歐美各國。武昌起義時,孫中山人在美國丹佛而不在中國。初聞革命成功時,孫中山還有些訝異,但隨即在海外華人與美國的同情者間籌集資金。12月20日孫中山趕赴上海,並於28日被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於1912年1月1日(辛亥十一月十三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並循革命軍與袁世凱的秘密協議,特申「顛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至專制政府既倒,民國卓立於世界,即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月底組成臨時參議院。民國元年2月12日,清帝溥儀發佈《退位詔書》,先生即於13日向參議院請辭並舉薦袁世凱以自代。茲後苦心孤詣協助袁氏依民主程序選任、就職、組職內閣,尤特重其向國民宣誓一事,引導袁氏步入民主程階。

當時孫中山領導的臨時政府實力有限;雖然大部分的省份已脫離清政府的控制,可主要的軍事憑藉卻是各地的團練與新軍,或是混入部分華僑以及洪門與旗下哥老會的成員,無論在裝備與士兵素質上,皆無法與清朝主力北洋軍抗衡。此外由於孫並未實際投入革命戰事,故各省的革命勢力紛紛推出自己的領導,使革命勢力呈現多頭馬車的情形。革命軍被北洋軍接連擊敗後,孫中山決定與北洋軍的統帥袁世凱和談,希望通過給予袁臨時大總統的職位,讓袁成為清朝垮臺的最後關鍵。最後孫與袁達成協議: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由袁接任,袁則以實際行動迫使清朝皇帝退位。同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接受袁的條件,下旨遜位,中華民國終完全取代過去的帝國體制。隔日2月13日孫辭去臨時大總統,向臨時參議院推薦袁世凱接任。


二次、三次革命
8月,經宋教仁從中斡旋,同盟會與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國民公黨合併,改組為國民黨。25日,孫中山在北京舉行的國民黨成立大會中被選為理事長,但孫中山以「決不願居政界,惟願作自由國民。」,即委宋教仁為代理理事長。1913年3月,宋教仁被暗殺,袁世凱嫌疑為原兇。孫中山力主南方各省起兵反袁,稱為二次革命。由於實力不足,二次革命旋即失敗。孫中山被通緝,不得不再次赴日本尋求援助。1914年,孫中山在日本建立中華革命黨,並兩次發表討袁宣言。中華革命黨要求黨員向孫中山個人絕對效忠,要按手模宣誓;並且將國民按入黨時間分成等級,享有不同待遇。部份同時流亡日本的國民黨員對此反對,原同盟會中重要人物如黃興、李烈鈞、柏文蔚、譚人鳳等俱未有加入。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日本結婚。

袁世凱稱帝失敗後,孫中山重回中國。1917年,段祺瑞在張勛復辟後「再造共和」,廢止了1913年選出的國會。身在上海的孫中山展開護法運動(亦稱三次革命),號召國會議員一起到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組織護法政府並就職爲大元帥,誓師北伐。但廣州護法政府逐漸由桂、滇系軍人控制,孫中山實力有限,甚至出現「政令不出士敏土廠(大元帥府)」的情況。孫中山曾嘗試發動兵變而未果。1918年桂、滇各系控制國會改組護法政府,以七總裁取代大元帥,孫中山被架空,被迫去職。1919年10月,改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1920年,陳炯明成功擊退盤踞廣州一帶的桂、滇系,請孫中山重回廣州。次年,廣州非常國會取消軍政府,選孫中山為大總統(習慣上稱為非常大總統),開始第二次護法運動。孫中山就職後力主軍事北伐,最終與主張暫緩軍事,聯省自治的陳炯明產生激烈衝突,於1922年6月爆發炮擊總統府事件[3],孫中山離粵退居上海。


聯俄容共
第二次護法後,孫中山開始考慮與共產黨合作的可能。1923年1月,孫中山與蘇聯政府全權代表越飛在上海會面,正式討論與共產黨合作。孫、越會面曾後發表《孫文•越飛聯合宣言》[4]。


孫中山晚年同年年初,陳炯明部被逐出廣州,孫中山得以在3月回粵。12月29日,孫中山落實接受列寧和共產國際的協助重建大元帥府,共產國際派出鮑羅廷到廣州為孫中山顧問,以蘇共為模式重組中國國民黨。1924年1月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宣佈實行聯俄容共政策。在蘇聯援助下,於3月組建黃埔軍校,並以蔣介石為校長。11月,馮玉祥在北京發動政變推倒曹錕,邀孫中山北上共襄國是,惟健康已急轉直下。


革命尚未成功
孫中山1923年1月抵京後即開始病發,最終於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病逝於北京協和醫院,享年58歲,孫中山臨終時同意汪兆銘所代筆的《總理遺訓》及《致蘇聯政府書》。香港《華字日報》翌日報道了 孫中山的死訊:

「孫文吐嘔大作。不能進食。脈搏驟增至一百六十度。呼吸十八次。極危險。克禮醫生在左右看護。終夜不離。戴天仇為孫草遺囑。唯孫尚未簽字...孫文病至十日晚大變。腹脹加增。克禮為之打針放水。今日上午九點三十五分鐘逝世。當彌留時。戴天仇代草遺囑。孫科急電粵民黨要人來京。」

同日,胡民漢飭令各地停止宴會:

「十二日午一時胡漢民接汪精衛來電、謂孫中山於十二日上午九時四十分病終京寓,胡漢民即分飭各大小機關、由十二日起、下半旗七天、並令公安局分飭市內酒樓、即日起停止宴會、市民停止七天、在職人員則停止一個月、各機關用藍印一月、兵士及各機關職停員纏黑紗一月。」

1925年4月2日,孫中山安厝於北京西山碧雲寺內石塔中。北伐成功後,於1929年6月1日永久遷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彌留之際,孫中山提到國事的遺言是:「和平……奮鬥……救中國!」
遺書
2007-02-28 5:49 am
曹操

即魏武帝也。三國時代政治家、軍事家及詩人。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人。曹操原姓夏侯,他的父親夏侯嵩是中常侍曹騰的養子,所以改姓曹。年輕時,讀了不少書;依照東漢選拔人才的制度,四十歲以上才有資格被察舉為「孝廉」,並且必須經過政府的考試。曹操因為父親在朝做太尉的官,祖父又是最有權勢的宦官,所以受到特別的優待,二十歲就被察舉為孝廉。
初舉孝廉,任洛陽北部尉,遷頓丘令。後在鎮壓黃巾起義和討伐懂卓的戰爭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初平三年,為袞州牧,分化、誘降青州黃巾軍的一部分,編為“青州兵”。
建安元年,迎獻帝都許(即現今河南許昌)。從此用其名義發號施令,先後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官渡之戰大破河北割據勢力袁紹后,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
建安十三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擊敗于赤壁。後自為封魏王。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
曹操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羅致士申階級及社會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孔 子
名 丘 字 仲 尼 , 春 秋 魯 國 鄒 邑 ( 今 山 東 曲 阜 ) 人 , 周 靈 王 二 十 一 年 生 , 周 敬 王 四 十 一 年 卒 ( 西 元 前 五 五 一 至 四 七 九 年 ) , 享 年 七 十 三 歲 。 與 孔 子 先 後 降 生 於 世 的 , 有 希 臘 的 蘇 格 拉 底 、 亞 里 士 多 德 及 印 度 的 釋 迦 牟 尼 , 此 時 可 謂 東 西 方 皆 有 聖 人 。
孔 子 三 歲 喪 父 , 家 境 清 苦 , 由 母 親 撫 養 教 育 成 人 。 十 五 歲 立 志 為 學 , 曾 一 度 官 任 司 寇 , 三 個 月 使 魯 大 治 , 夜 不 閉 戶 ; 他 由 工 作 環 境 內 學 習 貴 族 禮 儀 , 自 官 府 典 藏 中 博 覽 群 書 , 學 識 更 為 精 進 。
春 秋 霸 局 時 興 、 禮 樂 崩 壞 , 孔 子 曾 棄 官 遊 說 各 國 , 顛 沛 流 離 只 盼 解 決 時 弊 , 但 一 人 之 力 難 挽 狂 瀾 。 晚 年 他 致 力 於 整 理 典 籍 : 刪 詩 書 、 訂 禮 樂 、 贊 周 易 、 修 春 秋 。 其 中 影 響 最 巨 者 為 史 書 《 春 秋 》 , 由 於 執 筆 嚴 峻 無 私 , 令 亂 臣 賊 子 畏 懼 。
學 不 厭 、 教 不 倦 是 至 聖 先 師 孔 子 的 基 本 治 學 態 度 , 而 其 中 心 思 想 則 在 「 行 仁 」 , 從 《 論 語 》 可 見 他 有 教 無 類 、 因 材 施 教 , 從 日 常 生 活 落 實 儒 家 精 神 的 教 育 理 念 。 孔 子 過 世 後 , 學 生 分 散 各 地 宣 揚 孔 子 學 說 , 戰 國 時 代 孟 子 更 發 揚 光 大 , 以 致 西 漢 武 帝 獨 尊 儒 術 , 孔 子 之 道 成 為 立 人 、 安 邦 、 治 國 良 策 。
2007-02-26 11:23 pm
鄧小平生平簡歷



--------------------------------------------------------------------------------
1904.8.24
生 於 四 川 省 廣 安 縣 協 興 鄉 碑 坊 村 , 取 名 鄧 先 聖 。


1911
接 受 私 塾 教 育 並 進 入 新 式 小 學 讀 書 , 學 名 鄧 希 賢 。

1918
年 底 在 四 川 重 慶 進 入 留 法 預 備 學 校 , 學 名 鄧 希 賢 。

1920.9
取 道 上 海 赴 法 國 , 就 讀 於 法 國 百 恩 斯 中 學 。

1922
在 法 國 克 魯 梭 鋼 鐵 廠 工 作 , 是 年 參 加 旅 歐 中 國 少 年 共 產 黨 , 並 於 次 年 成 為 社 會 主 義 青 年 團 旅 歐 支 部 領 導 成 員 。

1925.6
因 五 月 三 十 日 發 生 「 五 三 十 慘 案 」 因 聲 援 上 海 工 人 遭 法 國 警 察 通 緝 而 逃 往 莫 斯 科 。

1926.3
隨 馮 玉 祥 自 蘇 聯 返 國 , 並 於 九 月 任 中 山 軍 事 學 校 政 治 教 官 。

1927
在 上 海 與 張 茜 元 結 婚 , 改 名 鄧 小 平 , 是 年 任 中 共 中 央 秘 書 長 。

1929.6
化 名 鄧 斌 到 廣 西 左 右 江 地 區 , 發 動 「 白 色 起 義 」 建 立 「 紅 七 軍 」 並 任 政 委 。

1930.2
在 廣 西 發 動 「 龍 州 起 義 」 , 建 立 「 紅 八 軍 」 並 任 政 委 。

1931
妻 張 茜 元 因 難 產 在 上 海 去 世 , 八 月 鄧 調 往 江 西 瑞 金 任 縣 委 書 記 。

1932.2
與 金 維 映 結 婚 , 其 是 鄧 任 江 西 會 、 尋 、 安 中 心 縣 委 書 記 , 金 任 于 都 縣 委 書 記 。

1933
博 古 掀 起 「 反 羅 明 」 路 線 , 鄧 被 解 除 職 務 , 留 黨 察 看 , 妻 子 金 維 映 ( 即 今 日 體 改 委 主 任 李 鐵 映 之 母 ) 也 被 李 維 漢 ( 解 放 後 任 中 央 統 戰 部 長 ) 奪 去 。 這 是 鄧 小 平 在 中 共 政 壇 第 一 次 失 勢 。

1934
第 一 次 復 出 任 總 政 治 部 秘 書 長 兼 紅 軍 < 紅 星 報 > 主 編 。

1936
任 「 八 路 軍 」 總 政 治 部 副 主 任 。

1938.1
調 任 八 路 軍 一 二 九 師 政 委 。 師 長 劉 伯 承 、 副 師 長 徐 向 前 、 參 謀 長 倪 志 亮 、 政 訓 處 主 任 張 浩 、 副 主 任 宋 任 窮 , 該 師 是 中 共 抗 日 的 主 力 師 之 一 ( 另 兩 個 師 為 林 彪 的 115 師 和 賀 龍 的 120 師 ) 。

1939.8
與 浦 瓊 英 ( 卓 琳 ) 在 延 安 結 婚 , 時 年 鄧 三 十 六 歲 , 卓 琳 二 十 四 歲 , 彼 時 卓 琳 自 抗 大 畢 業 , 在 鄧 小 平 領 導 的 北 方 局 婦 女 促 進 會 工 作 。

1941.9
長 女 鄧 林 誕 生 。

1944.4.16
長 子 鄧 樸 方 誕 生 。

1947
次 女 鄧 楠 誕 生 。

1949.1
參 加 「 徐 蚌 會 戰 」 ( 又 名 淮 海 戰 役 ) , 鄧 任 「 二 野 」 政 委 , 司 令 員 劉 伯 承 。

1950.1.25
三 女 鄧 榕 ( 又 名 毛 毛 ) 誕 生 。

1954
揭 露 「 高 、 饒 事 件 」 , 任 黨 中 央 秘 書 長 兼 中 央 組 織 部 長 。

1955.4
在 「 七 屆 五 中 全 會 」 上 , 與 林 彪 一 起 當 選 為 中 央 政 治 局 委 員 , 取 代 高 崗 , 饒 漱 石 。

1957
在 毛 澤 東 發 動 的 「 反 右 」 運 動 中 任 辦 公 室 主 任 。

1958
積 極 支 持 毛 澤 東 的 「 大 躍 進 」 、 「 大 鍊 鋼 鐵 」 和 「 人 民 公 社 」 運 動 。

1963
鄧 小 平 主 持 與 蘇 聯 的 公 開 論 戰 , 發 表 著 名 的 「 九 評 」 。

1965.1
任 國 務 院 副 總 理 。

1966
毛 、 林 發 出 「 五 . 一 六 」 通 知 , 劉 、 鄧 大 權 旁 落 , 十 月 在 中 央 工 作 會 議 上 作 「 自 我 檢 討 」 , 並 被 軟 禁 於 中 南 海 , 這 是 鄧 在 中 共 政 壇 上 第 二 次 失 勢 , 隨 後 全 家 在 文 革 中 骨 肉 分 離 , 鄧 本 人 被 下 放 到 江 西 勞 動 。

1971.9.13
林 彪 外 逃 失 敗 , 鄧 兩 次 寫 信 給 毛 , 承 認 錯 誤 亦 要 求 出 來 工 作 。

1973.2
回 到 北 京 , 第 二 次 復 出 任 總 理 。

1976.1
周 恩 來 去 世 當 年 四 月 五 日 發 生 天 安 門 事 件 鄧 再 次 被 撤 掉 黨 內 一 切 職 務 , 「 留 黨 察 看 , 以 觀 後 效 」 , 是 鄧 在 中 央 政 壇 第 三 次 失 勢 。

1977
鄧 兩 次 給 華 國 鋒 寫 信 表 示 效 忠 , 並 要 求 出 來 工 作 , 隨 後 獲 得 平 反 , 出 來 工 作 。

1979.1.28
鄧 訪 美 , 為 懲 罰 越 南 向 美 國 投 石 問 路 , 二 月 爆 發 中 越 邊 境 戰 爭 。

1980
以 農 改 革 入 手 , 策 劃 中 國 的 改 革 開 放 。

1980.11
正 式 趕 華 國 鋒 下 台 , 鄧 任 中 央 軍 委 主 席 , 胡 耀 邦 任 總 書 記 。

1981
抓 民 運 人 士 王 希 哲 , 批 白 樺 的 《 苦 戀 》 , 鄧 開 始 收 緊 意 識 形 態 。

1983
鄧 提 出 「 反 精 神 污 染 」 , 六 月 六 日 趙 紫 陽 當 選 總 理 , 形 成 鄧 胡 趙 架 構 。

1984
提 出 「 一 國 兩 制 」 構 想 。

1987.1.6
開 除 方 勵 之 、 劉 賓 雁 、 王 若 望 黨 藉 , 在 「 反 自 由 化 」 鬥 爭 中 令 胡 耀 邦 下 台 。

1989.6
鄧 親 自 下 令 向 學 生 開 槍 , 發 生 震 驚 中 外 的 「 六 四 天 安 門 事 件 」 導 致 趙 紫 陽 下 台 。

1992.2
發 表 「 南 巡 講 話 」 反 擊 中 國 政 壇 上 日 益 抬 頭 的 保 守 勢 力 。

1993.1
春 節 在 上 海 向 市 民 拜 年

1994.2
除 夕 在 上 海 和 陳 雲 分 別 露 面 , 電 視 台 播 出 。

1994.10
在 中 南 海 觀 賞 國 慶 煙 花 , 相 片 於 隔 年 由 官 方 公 開 發 表 , 此 後 未 再 公 開 露 面 。
2007-02-26 10:23 pm
司馬遷(前145年,漢景帝中元五年丙申二月初九/前135年—前90年/前86年),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人,係中國古代嘅史學家同文學家。他寫嘅《史記》畀人認為係中國史書的典範,因此後世尊稱他稱爲史遷、太史公。

生平
司馬遷嘅老豆係西漢太史令司馬談。司馬遷從小受到良好教育。20歲時,他喺長安出發,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同中原、巴蜀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漢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馬談過咗身,司馬遷承襲父職,任太史令,同時也繼承父親遺志(司馬談臨終曾謂其子曰:「餘死,汝必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者矣。」),準備撰寫一部通史。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與唐都、落下閎等共同創立了「太初曆」。此後,司馬遷開始寫《史記》。

漢武帝劉徹天漢三年(西元前98年),李陵兵敗投降匈奴,劉徹好嬲,滿朝文武都認為李陵罪大,當咸家鏟,司馬遷幫李陵辯護,激嬲咗劉徹,被掟入監獄重要閹埋,咁渠就話過“禍莫大於欲利,悲莫痛於傷心,行莫醜於辱先,而詬莫大於宮刑。刑餘之人、無所比數、非一世也”。出獄後,司馬遷改任中書令,發憤撰寫史書,“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完成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史記》最初無書名,司馬遷將書稿給東方朔看過,東方朔佩服不已,於是將其命名為《太史公書》,後來也稱《太史公記》為《史記》。司馬遷完成《史記》後,知道該書不被當世所容,故預先將副本存之名山,流傳後世。《史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嘅發展都産生了深遠影響。魯迅稱譽《史記》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趙翼《廿二史劄記》說:「司馬遷參酌古今, 發凡起例,創為全史,本紀以序帝王, 世家以記侯國,十表以繫時事,八書以詳制度,列傳以誌人物,然後一代君臣政事賢否得失,總彙於一編之中。自此例一定,歷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範圍,信史家之極則也。」

西元前91年戾太子事件發生,司馬遷好友任安接到劉據發兵命令,但按兵不動,事後以“坐觀成敗”之罪名處斬。任安曾寫信勸司馬遷多“推賢進士”,司馬遷當時沒有回信,後給獄中的任安寫了一封回信,就是著名的《報任安書》。

對於司馬遷的死,歷史上無明確記載,使得卒年無法確定,死因也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司馬遷一直到漢昭帝年間善終,有人認為司馬遷完成《史記》之後,便隱居山野,不知所終,故無從查考。也有由於《報任安書》的直抒胸臆,引起武帝不滿,將司馬遷處死。

現在,中國陝西韓城芝川鎮南原頭上有司馬遷祠和墓。芝川鎮西原上高門村有司馬故里、祖墓碑。韓城民間傳說:司馬遷獲罪後,其族人多改姓避禍。或將“司”加一撇改姓“同”;或將“馬”加兩點改姓“馮”。所以,現在芝川鎮西原一帶同姓、馮姓的人,可能是他嘅同族後裔。


收錄日期: 2021-04-12 21:26:4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26000051KK0151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