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冇對王安石生平既感想ar...........急.....

2007-02-25 9:09 pm
如題....300字以上....
thx...
更新1:

要感想ar.......大家.......

回答 (3)

2007-02-26 1:18 am
✔ 最佳答案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中國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其亦擅長詩詞,流傳最著名的莫過於<泊船瓜洲>裡: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生於撫州 (今屬江西),出身官宦之家,於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考中進士第四名。嘉佑三年(1058年),向宋仁宗上萬言書針砭時弊、要求改革。1069年宋神宗時任參知政事,推出了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新法。1070年升任宰相。由於新法中關於土地改革影響到地主與相關的官僚,變法遭到他們的強烈抵制,在民間由於改革推行難度大,反而對一般民眾的生活產生不利影響,又遭到知識分子的敵視。使得他在民間形象一直不佳。在1074年、1076年兩次被罷免職務。宋神宗死後,原反對派司馬光(曾因與王安石政見相左而被排擠)任宰相,幾乎廢除了所有法案。變法失敗後,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

20世紀俄國共產黨領導人列寧稱讚他為「11世紀的改革家」。

王安石為人特立獨行。據載,他常不梳洗就出門會客,看書入神時則會隨手拿東西吃,吃了魚食也不知道。署名蘇洵但普遍認為是偽作的《辨姦論》就是影射王安石的,其中寫道:「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此豈其情也哉?」蘇軾和王安石也歷來不睦,王安石喜好驚人之言,蘇軾曾作文譏諷。民間也有不少兩人鬥智的故事。

歷史評價
王安石推行的變法,歷史上的評價多有不同。北宋時期,其反對派就以修史的方法進行批評。到了南宋,再次通過修史的方法對其改革進行定性,指出王安石變法使得北宋王朝遭到滅亡(有說法指出是南宋朝廷為了推卸皇室的責任)。以後歷朝歷代均以此作為依據,對其變法做出這樣的判斷,以至於在宋元話本裡有文章專門諷刺。

但是王安石的家鄉的一些文人出於同鄉的原因進行了一些爭辯,例如陸九淵等。

歷史發展到近代,中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變故,改革的呼聲日益提高,所以對王安石變法開始進行正面的評價,主要的人物有梁啟超、嚴復等,他們從社會現實需要出發,呼籲改革精神。以後對王安石變法的研究越來越多,並在民國時期有所推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王安石的評價主要從階級等角度出發,以後逐漸取消了這種方法,從具體的利益角度來看他的變法。主要研究者有漆俠、鄧廣銘等。

在海外,美籍華裔歷史學家黃仁宇就認為,王安石的多項改革,涉及將當時的中國進行大規模的商業,以及數目字管理,但不見容於當時的官宦文化,亦缺乏有關技術能力而無法取得成功。
2007-02-26 6:15 am
王安石變法

北宋時,王安石主持了一次改革。北宋中葉,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社會出現衰敗的危險局勢。嘉祐三年(1058年),時任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誥的王安石上萬言書,提出對宋朝法度進行全面改革,以扭轉危局。但宋仁宗未予採納。宋神宗趙頊即位後,決意支持王安石進行改革。熙寧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出任參知政事,翌年又被授以宰相之職,開始制定和推行新法。其新法實施的重點是經濟和軍事,目的是富國強兵。當時,制定的經濟新法有農田水利、青苗、免役、均輸、市易、免行錢、方田等法。有關軍事的有保甲法、將兵法、保馬法等。與此同時,對科舉和學校教育制度也進行改革,設立三舍法,頒行《三經新義》為教材。新法推行之初頗見成效,但由於反對變法的守舊派,在兩宮太后等皇親國戚的支持下,極力阻撓和破壞,使王安石罷相,變法難以繼續下去。元豐八年(1085年),神宗死,守舊派執政,新法被完全廢止。

歷代評價
明代楊慎的《鉛丹錄》對王安石極盡毀謗之能事,謂為「古今第一小人」。最嚴厲的指控是:「王安石的變法葬送了奄奄一息的北宋王朝」。入清後蔡上翔則有《王荊公年譜考略》一文為王安石之辨誣。

梁啟超的《中國六大政治家——王荊公》一書為王安石及其變法翻案代表作,在史料上大量參考蔡上翔的《王荊公年譜考略》,梁稱王安石是「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當之矣」。

青苗法和市易法實為近代「文明國家」的銀行雛型,免役法堪稱「與今世各文明國收所得稅之法正同」。熙寧八年(1075年),農田水利法推行五年之後,「荊公初執政,即分遣諸路常平官使專領農田水利,吏民能知土地種植之法,陂塘圩土旱堤堰溝洫利害都皆得自言,行之有效,隨功利大小酬賞。其後在位之日,始終汲汲盡瘁於此業。史稱自熙寧二年至九年,府界及諸路所興修利水田凡一萬七百九十三處,為田三十六萬一千一百七十八頃雲。」,「荊公所開水利,不可悉數,其大者曰浚黃河,清汴河。」

從各項經濟上改革內容可以看出,王安石的新法規模甚大,其中理財方面最為重要,只可惜實行上反而成效一般,受到時人抨擊。平情而論,王安石變法遭到失敗,不能完全推到守舊派反對上,他的政策和做法都值得檢討。茲就四方面論之:

(一) 政策未能對症下藥──王安石的變法所針對的只是皮毛,遠未到核心問題──支出太多,而支出太多則是因為冗官冗兵。不針對到冗官冗兵,財政問題解決不了。但王安石的改革非但不是針對支出太多問題,反而是以增加國庫收入為主,如此則不能解決財困。又如軍事改革也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並非針對到宋朝的軍事死穴──強幹弱枝,重文輕武政策。

(二) 政策本身之缺點─—如青苗法、免役法之實行,與理想相去懸絕。如果貧困民戶自願請貸官錢,尚有可說,但實際上是地方官強迫農民五家互保後在逐家派定數目,稱為散青苗,地方官為了保障秋後本息全部收回,散派的對象是中上之家而非貧下之戶,蓋怕貧下戶無力償還,這還談什麼惠民呢?而青苗法中要收取利息二分,即是百分之二十,這數目是一般平民所不能負擔的。

(三) 拘泥古制─—王安石說他的新法皆出於先王及孔子遺訓,以塞反對新法之人的口,如將青苗法比之「周禮」之泉府;免役法本之於「周官」的府史胥徒,王制之庶民在官祿足以代其耕;保甲法比於先王之農為兵,市易法比於漢之平準。古今風俗不同,環境各異,源於古制的新法,未必一切都合時合宜。

(四) 剛愎自用─—王安石性剛,與神宗議論國事,有所抗辯,聲色俱厲,神宗每為之改容聽納。創行變法之初,司馬光曾致函叫他不要用心太過,自信太厚,安石覆書抗議,深不以為然,二人本是極要好又互相推重的朋友,從此畫地絕交。

(五) 任用非人——安石不樂聞逆耳之言,但喜歡聽人恭維和奉承話,於是投機份子章惇、呂惠卿之流,曲意迎合,因緣重用,遂使新法的推行變了質。

梁啟超對變法的結論是「實國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譽之社會革命」。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8E%8B%E5%AE%89%E7%9F%B3%E5%8F%98%E6%B3%95&variant=zh-hk
2007-02-25 9:34 pm
王安石,北宋時期進步的政治家、思想家及文學家,在歷史上,他在宋神宗時期所推行的「熙寧變法」是大家眾所皆知的,他那一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名言,是人們對他的立異高鳴,果敢自信的鮮明個性,給予最深刻的寫照。但同時也被列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的王安石,一般人較清楚的是他的政治上的表現,相對的對他在文學方面的成就,就較少人明瞭了!因此我利用歷代文選課報告的機會,嘗試著來介紹王安石在諸多文學成就中,選擇了<從<上人書>來看王安石的文學觀>的主題,來作為報告的主題。
其內容分為 1. 略介王安石之生平
2. 分析(上人書)的內容,可歸納為:
(1) 文以禮教治政為主
(2) 文以實用為目的
3. 王安石的文學主張

二、略介王安石之生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原籍江西臨川,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生於臨江軍(今江西清江縣),這時候其父親王益(字損之)正為該地的判官,母親吳氏,仁壽縣人。《宋史.王安石列傳》說到王安石自幼
好讀書,一過目,終身不忘,其屬文動筆如飛,初若不經意既成,見者皆服其精妙。
王安石的朋友曾鞏將其文章請歐陽修評定鑑賞,歐陽修甚為稱譽其才華。
仁宗歷慶三年(1042),以二十二歲之齡,考中進士第四名,派任淮南(江蘇江都)判官,在當時按舊有官制,職官任期滿後,是可以獻文於朝廷的方式來求試館閣之職,一般官員皆會如此請求,但王安石卻未求試,因此於慶歷七年(1047)再調任鄞縣縣令,其四年任內,興辦農田水利,用貸榖青苗等辦法來就濟貧農,為地方人所稱頌。皇佑三年(1051)奉命到舒州做通判,再文彥柏為宰相時,以王安石恬淡,請朝廷越任用,後來朝廷召試館閣職,王安石再次未赴試,歐陽修薦舉為諫官時,又以祖母年高推辭,然而歐陽修向朝廷陳言,言王安石需俸祿養親,在嘉佑元年(1056)於是起用為群牧判官,次年知常州,嘉佑三年(1058)初,調任提點江東刑獄,不久,王安石招入中央為三司度支判官,他看到國家財政的困難、國防虛空、政治因循、人才缺乏,向當時的仁宗皇帝上了一篇<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專對時弊提出諫言,雖不被採用但其才名卻已見重於朝野,之後在歷任直集賢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誥,嘉佑八年(1063)仁宗崩,母親吳氏亦卒,因而辭官,往回江寧守喪。
英宗治平四年(1067)神宗嗣位,銳意刷新政治,登用賢才,以王安石為江寧知府,數日後升翰林學士,次年熙寧元年(1068),神宗召王安石對談政事,主張「變風俗立法度」,為神宗所激賞,拜王安石為參知政事,委以國政,熙寧四年(1071)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名實一至的宰相,開始推行「熙寧變法」勵行政治、軍事、經濟、教育等改革,但因觸犯當時的的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遭到了保守派的竭力反對,又因用人不盡得當,使得新法實為毀譽參半。熙寧九年(1076)以體力就衰加上讒訪交攻。因而罷辭宰相之位出判江寧府,次年辭判府事,封荊國公,故世稱「王荊公」,歸還於江寧,居於鍾山,晚年好佛理,以詩文著述自遺。元豐八年(1085)神宗崩,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臨朝,起用司馬光,不久後盡廢新法,次年哲宗元年(1086)逝世於鐘山居所,享年六十六歲,詔贈太傅,紹聖中謚法「文」。


三、分析<上人書>的內容


王安石所著<上人書>,整篇內容皆是他對寫作文章上的問題,說出他的主張及見解。注重文章反映社會的功能價值,對文章的內容及外在修辭形式的安排,提出了兼容並蓄的方法。


1、文以禮教治政為主


<上人書>首段即開宗明義的說到:
嘗謂文者,禮教治政云爾。
即清楚明白地表達出王安石的文學主張,所謂文章的實質,他認為是用來反映禮教治政的,而書寫的目的,不外乎是一種傳達及闡揚的用途,在他的<與祖擇之書>中也說到:
治教政令,聖人之所謂文也。
由此可知道在王安石的文學觀念當中,是一種文學和禮教治政結合的政教論:「文章乃是用來服務政治的」這樣的理論主張,可追溯於先秦兩漢諸子散文的精神,此精神乃是在文章表達內容之中,能用來反映社會情況,給予社會一種實用的表現功能。尤其王安石非常推崇孟子那氣勢雄健以辭闢楊墨之說的文章精神,故此在<上人書>中他引孟子的話作為依據,強調他所主張的文章精神
孟子曰:『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諸左右逢其原。』孟子之云爾,非直施於文而已,然亦可拖以為作文之本意。
在<與祖擇之書>亦有此強調文章的最終用途:
聖人之於道也,蓋心得之,作而為治政令也。
除此之外,王安石更是承接了自唐宋以來韓愈所提倡的「文以載道」以及柳宗元主張的「明道」以致歐陽修所高舉「明道致用」的古文運動精神,一脈相傳的儒家道統,對於修養其身、關懷社會現象、反映政治弊端,王安石在其中是有積極及具體實踐的佼佼者,更是把其主張推向極致,把文學緊緊和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


2、文以實用為目的


上一段介紹了王安石對於文學的基本態度是「文學與政治合一」的經世致用之論,為一前提。接下來,將在<上人書>中針對文章於經世致用的具體主張作說明:
<上人書>說到:
且自謂文者,務為有補於世而已矣,所謂辭者,尤器之刻鏤繪畫也。
以器物來比喻文章「實用」和「裝飾」兩者之間的關係,王安石說出他的看法:「有補於世」即是作文的本意,從此觀點發軔,提出了「文」與「辭」的關係,即是「思想」和「形式」在文章上運作的問題。此問題在北宋當時已有了道學家
和文學家在「道」與「文」上的激烈爭辯,其各別主張「重道輕文」抑或「重文輕道」,這樣的執論實在過於偏頗,王安石在<與祖擇之書>曾對此爭論說到:
彼陋者不然,一適焉,一否焉,非流焉則泥,非過焉則不至。甚者置其本,求之末,當後者反先之,無一不悖於極。
批評到有些人雖然誇談文以戴道,但其真心卻仍只重文不重道,如<上人書>中所說的:
自孔子之死久,韓子作,聖人於百千年中,卓然也。獨子厚名與韓并,子厚非韓比也,然其文卒配韓以傳……韓子嘗語人文矣,曰云云,子厚亦曰云云。疑二子者,徒語人以其辭耳,作文本意,不如是其已也。
王安石就直接的指出了韓愈,柳宗元在為文方面仍做得不夠,只是「徒語人以其辭耳」,未能真正闡明及落實文與道的相互關係。同時,他也看到了道學家對於「道」的矯枉過正,推崇「道」卻輕視「為文」的弊病。因此在整個文章的內容與形式上的運作應是統一及和諧的,他認為在思想內容上「有補於世」的精神,是放在首位的,但卻不完全否定文章的修飾作用,只是把這樣的「雕琢辭章」放在其次。故<上人書>說到:
誠使巧且華,不必適用,誠使適用,亦不必巧且華,要之以適用為本,以刻鏤繪書為之容而已,不適用非所以為器也,不為之容,其次若是乎?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


收錄日期: 2021-04-26 18:49:3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25000051KK0208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