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的一生+性格

2007-02-25 6:52 am
項羽的一生+性格

回答 (4)

2007-02-25 6:56 am
✔ 最佳答案
項羽(前232年—前202年),名籍,字羽,古代中國著名將領及政治人物,秦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秦末時被楚懷王羋心(又名熊心)封為魯公,在前207年的決定性戰役巨鹿之戰中統率楚軍大破秦軍,秦亡後自封「西楚霸王」,統治黃河及長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後在楚漢戰爭中為漢高祖劉邦所敗,在烏江(今安徽和縣)自刎而死。

項羽的祖父項燕是楚國名將,在秦滅楚的戰爭中陣亡,其祖先項氏多人也是楚國將領。

《史記﹒項羽本紀》說項羽「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其叔父項梁因此不滿他,羽說﹕「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教他兵法,但項羽學了一點後便不肯繼續學習下去。 後來項梁因為殺了人,連同項羽逃亡到吳中(今江蘇南部)躲避仇人。秦始皇巡遊會稽時,項羽跟項梁一起旁觀皇帝出巡,羽說「彼可取而代也」,嚇得項梁急掩其口,從此項梁對羽另眼相看。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起兵反秦,到了九月,會稽太守打算反秦,找項梁商議,但項梁和項羽殺了會稽太守,自行舉兵反秦,不久便召集了精兵八千人。項梁自任為會稽守,項羽則任裨將。 後來項梁率領八千人渡過長江,得到一些反秦軍隊的歸附,兵力增至六七萬人,進駐下邳。 項梁採納範增的建議,在民間找到楚懷王的孫羋心,立他為楚王,仍號懷王,以爭取楚人民心。

項梁後來在定陶之戰中被秦將章邯殺死,章邯其後率軍攻趙,大敗趙軍,趙王趙歇退至巨鹿(又名鉅鹿)。 楚懷王自定陶之敗後遷至彭城,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率兵救趙,並封項羽為魯公。 宋義軍到達安陽後停止前進,在當地停留了四十六日。項羽建議進兵,但宋義不接納,項羽便殺了宋義,楚軍諸將不敢反抗項羽,擁立羽為假上將軍。項羽派人稟報懷王,懷王便任命項羽為上將軍。項羽進兵巨鹿,在前207年的巨鹿之戰中大敗秦軍,其他反秦諸侯軍望風歸附。項羽成為諸侯上將軍,為各路諸侯軍隊的統帥。 秦將章邯其後率所部向項羽投降,項羽擔心降兵可能生變,於是命楚軍在一夜間在新安城南殺掉秦降兵二十餘萬人,但沒有殺章邯、秦長史司馬欣和都尉董翳。

項羽繼續向關中進軍,但沛公劉邦已經搶先一步佔領秦都咸陽,劉邦的部下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向項羽說「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當時項羽統率四十萬軍隊,而劉邦只得十萬人。範增遊說項羽鏟除劉邦,項羽在鴻門宴請劉邦,但席間沒有殺他,劉邦平安離去,後世稱此宴為「鴻門宴」。 前206年,項羽進入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

這時有人勸說項羽留駐關中,可成就霸業,但項羽沒有留在關中的打算。雖然項羽名義上是楚懷王的臣下,這時的懷王已不能約制項羽。項羽尊楚懷王為義帝,另自行分封天下,把一些有功的部下和其他反秦軍將領封為王,劉邦被封為漢王,秦降將章邯、司馬欣和董翳三人亦受封為王,各有其領土。項羽又改動以前六國的王的領土和封號。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統治梁楚九郡,定都彭城。 項羽不久把義帝徙至長沙郴縣,暗中命人在半途殺死他。 項羽改動六國封地的舉動,令一些人不服,齊、趙等國在分封不久便發生動亂。

前206年,漢王劉邦出兵佔領關中,項羽因在齊地用兵,沒有全力攻擊劉邦。前205年,漢軍會同五國諸侯軍隊共五十六萬人攻楚,佔領彭城,項羽自齊率三萬精兵回救,大敗漢軍,漢軍損失數十萬人,劉邦僥倖逃脫。項羽率兵向西追擊,漢軍堅守滎陽,令楚軍無法再向西前進。 前204年,楚軍攻下滎陽,此後楚漢兩軍在今河南省地區成拉鋸局面,然而韓信所率漢軍在黃河以北地區屢勝,形勢開始對項羽不利。 前203年,楚漢議和,平分天下,以鴻溝為界,西歸漢,東歸楚。項羽率軍東歸,劉邦不久背約,出兵攻楚,前202年在垓下大敗項羽。項羽率八百餘人突圍,漢軍緊追不捨,項羽退至烏江,不肯渡過長江,力戰漢軍,殺數百人後自刎而死。 項羽死後,西楚其餘地方皆向漢投降,漢王在穀城以魯公禮安葬項羽。
2007-03-10 10:09 pm
項羽(前232年—前202年),名籍,字羽,古代中國著名將領及政治人物,秦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秦末時被楚懷王羋心(又名熊心)封為魯公,在前207年的決定性戰役鉅鹿之戰中統率楚軍大破秦軍,秦亡後自封「西楚霸王」,統治黃河及長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後在楚漢戰爭中為漢高祖劉邦所敗,在烏江(今安徽和縣)自刎而死。

《史記》作者司馬遷在書中批評項羽「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韓信曾批評項羽為︰遇強則霸的匹夫之勇,和遇弱則憐的婦人之仁。既不能任用賢能將帥,又曾遷逐義帝,用兵趕盡殺絕。雖名為霸王,其實民心盡失。

唐代才子杜牧有詩《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弟子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北宋王安石與杜牧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在《題烏江亭》說:「百戰疲勞壯士衰,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誰為君王捲土來。」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詩贊云:「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國家主席毛澤東有詞云:「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2007-03-07 5:27 am
項羽

項羽(前232─前202),楚國貴族之後,名籍,字羽,又作子羽,下相(今江蘇省宿遷西南)人。少時學書學劍皆不成,喜讀兵法,也不求甚解。他力能扛鼎,勇武過人,且年少就有雄心大志。項羽不學書劍要學「萬人敵」,見到秦始皇出巡的威風場面,就說「彼可取而代之」。陳勝、吳廣起義後,他起兵響應,協助項梁殺秦會稽太守。他率八千子弟兵北至淮北,沿途不斷有人加入,義軍很快增至六七萬人。楚懷王封他為魯公,在反秦鬥爭中,他在鉅鹿之戰大破秦軍,九戰九捷,摧毀秦軍主力,坑殺秦軍二十萬降卒,被推為諸侯上將軍。進入咸陽後,殺秦王子嬰,火燒阿房宮,自立為西楚霸王。楚漢戰爭爆發後,他與劉邦打了四年仗,於垓下大敗,最後自刎於烏江邊。

楚漢戰爭:孰為君子,孰為小人?

楚漢戰爭以劉成項敗告終。然而,如果吾人不以成敗論英雄,則項羽實為一頂天立地之男子漢,劉邦不過是私德不足論的市井無賴。以亡秦之功而論,項羽當居首位,如無項羽鉅鹿之全殲秦軍主力二十萬,劉邦安能順利西向如入無人之境?難道可以因此而譴責項羽之殘暴?項羽在鴻門宴放走劉邦,往往被譏為「婦人之仁」;他沒有獨霸天下而廣封眾王,則被視為「不合時宜」;他在以鴻溝劃分楚河、漢界後,遵守諾言解兵東歸,被說成「缺乏遠大志向」;他因無顏見江東父老而自刎烏江,被當作「怯弱」的表現。其實這些正從另一角度說明項羽乃一勇敢、誠實、仗義、自尊的正人君子,是故李清照之絕句有云「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反觀劉邦,在倫理道德來看,確實難以恭維,唯因其善於揮長藏拙、投機取巧,能聚蕭何之深、張良之謀、韓信之詐、陳平之詭,冶於一爐,融會貫通,終於贏得天下,於是被認為所作為「切合時宜」。後世重視的是他的成功,而以其陰狠奸詐為細小瑕疵。事實上,從劉邦見自己的父親將被項羽烹殺而表示欲「分一杯羹」,及項羽在烏江自刎前將戰馬交託烏江亭長以示「不忍殺之」這兩件事,已充分反映二人性格上的差別了。

楚漢之戰乃兄弟仇殺

項羽、劉邦同揭竿而起的陳勝一樣,都是倒秦戰爭中的領袖人物。記得《史記》曾分別描寫了他們對秦朝及始皇的態度,陳勝云「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項羽謂「彼可取而代之也!」劉邦曰「大丈夫當如是也!」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躍然紙上。但在晉代阮籍看來均不足道,即所謂「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無論如何,項羽、劉邦等乃一場平民起義後必然要出現的人物。觀諸歷史,自陳勝、吳廣首次平民起事後,舉凡一個舊王朝被推翻,往往會出現群雄割據、逐鹿中原之形勢。例如秦末的項羽、劉邦,新末的劉玄、劉秀、劉盆子等,隋末的李淵、李密、王世充、竇建德等,元末的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方國珍、明玉珍等,清末以後的軍閥割據乃至於國共內戰。他們本來係同一戰壕之戰友,爾後為了爭奪全國之統治權,竟成了不共戴天之仇讎。
2007-02-25 6:57 am
家世
項羽的祖父項燕是楚國名將,在秦滅楚的戰爭中陣亡,其祖先項氏多人也是楚國將領。


早期的項羽
《史記﹒項羽本紀》說項羽「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其叔父項梁因此不滿他,羽說﹕「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教他兵法,但項羽學了一點後便不肯繼續學習下去。 後來項梁因為殺了人,連同項羽逃亡到吳中(今江蘇南部)躲避仇人。秦始皇巡遊會稽時,項羽跟項梁一起旁觀皇帝出巡,羽說「彼可取而代也」,嚇得項梁急掩其口,從此項梁對羽另眼相看。


起兵反秦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起兵反秦,到了九月,會稽太守打算反秦,找項梁商議,但項梁和項羽殺了會稽太守,自行舉兵反秦,不久便召集了精兵八千人。項梁自任為會稽守,項羽則任裨將。 後來項梁率領八千人渡過長江,得到一些反秦軍隊的歸附,兵力增至六七萬人,進駐下邳。 項梁採納范增的建議,在民間找到楚懷王的孫羋心,立他為楚王,仍號懷王,以爭取楚人民心。


巨鹿之戰
項梁後來在定陶之戰中被秦將章邯殺死,章邯其後率軍攻趙,大敗趙軍,趙王趙歇退至巨鹿(又名鉅鹿)。 楚懷王自定陶之敗後遷至彭城,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率兵救趙,並封項羽為魯公。 宋義軍到達安陽後停止前進,在當地停留了四十六日。項羽建議進兵,但宋義不接納,項羽便殺了宋義,楚軍諸將不敢反抗項羽,擁立羽為假上將軍。項羽派人稟報懷王,懷王便任命項羽為上將軍。項羽進兵巨鹿,在前207年的巨鹿之戰中大敗秦軍,其他反秦諸侯軍望風歸附。項羽成為諸侯上將軍,為各路諸侯軍隊的統帥。 秦將章邯其後率所部向項羽投降,項羽擔心降兵可能生變,於是命楚軍在一夜間在新安城南殺掉秦降兵二十餘萬人,但沒有殺章邯、秦長史司馬欣和都尉董翳。


進入關中
項羽繼續向關中進軍,但沛公劉邦已經搶先一步佔領秦都咸陽,劉邦的部下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向項羽說「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當時項羽統率四十萬軍隊,而劉邦只得十萬人。范增遊說項羽鏟除劉邦,項羽在鴻門宴請劉邦,但席間沒有殺他,劉邦平安離去,後世稱此宴為「鴻門宴」。 前206年,項羽進入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


自立為王
這時有人勸說項羽留駐關中,可成就霸業,但項羽沒有留在關中的打算。雖然項羽名義上是楚懷王的臣下,這時的懷王已不能約制項羽。項羽尊楚懷王為義帝,另自行分封天下,把一些有功的部下和其他反秦軍將領封為王,劉邦被封為漢王,秦降將章邯、司馬欣和董翳三人亦受封為王,各有其領土。項羽又改動以前六國的王的領土和封號。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統治梁楚九郡,定都彭城。 項羽不久把義帝徙至長沙郴縣,暗中命人在半途殺死他。 項羽改動六國封地的舉動,令一些人不服,齊、趙等國在分封不久便發生動亂。


楚漢戰爭及項羽之敗亡
前206年,漢王劉邦出兵佔領關中,項羽因在齊地用兵,沒有全力攻擊劉邦。前205年,漢軍會同五國諸侯軍隊共五十六萬人攻楚,佔領彭城,項羽自齊率三萬精兵回救,大敗漢軍,漢軍損失數十萬人,劉邦僥倖逃脫。項羽率兵向西追擊,漢軍堅守滎陽,令楚軍無法再向西前進。 前204年,楚軍攻下滎陽,此後楚漢兩軍在今河南省地區成拉鋸局面,然而韓信所率漢軍在黃河以北地區屢勝,形勢開始對項羽不利。 前203年,楚漢議和,平分天下,以鴻溝為界,西歸漢,東歸楚。項羽率軍東歸,劉邦不久背約,出兵攻楚,前202年在垓下大敗項羽。項羽率八百餘人突圍,漢軍緊追不捨,項羽退至烏江,不肯渡過長江,力戰漢軍,殺數百人後自刎而死。 項羽死後,西楚其餘地方皆向漢投降,漢王在穀城以魯公禮安葬項羽。


後人評說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詩贊云:「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性格:性情殘暴,人皆背叛.
軍紀:軍隊所至,搶掠屠殺.
用人:不懂用人,任性妄為.
智謀:自負兵強,自自鬥力
(一)感情用事,做事不夠果斷。如項羽本欲殺劉邦,後來劉邦親到鴻門謝罪,表示沒有稱王之意,項羽便怒意全消,還請劉邦飲酒。在席間,范增多次示意項羽下令殺劉邦,項羽卻默然不應。最後劉邦借如廁離席,逃回霸上,項羽因婦人之仁,沒有當機立斷殺掉劉邦,種下日後失敗的禍根。

(二)為人率直,胸無成府。如劉邦對項羽說,因小人做謠,致令項羽誤會劉邦有稱王之意,項羽竟向劉邦透露是曹無傷通風報訊。

(三)自視過高,缺乏遠見。如他本欲殺劉邦,後見劉邦表現怯懦,項羽便不把劉邦放在眼內,認為劉邦不足畏,終於放過劉邦。

(四)敬重豪傑,有識英雄重英雄的性格。例如樊噲打倒衛士,衝入營帳,怒視項羽,項羽賞識樊噲的勇武表現,沒有懲罰樊噲,還賜他酒和肉,並聆聽樊噲說話,忍受樊噲的指責。



收錄日期: 2021-04-27 21:57:1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24000051KK0597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