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大家看書看戲,常碰到”半夜三更“或”三更半夜“說法。青少年朋友大體知道它指的是深夜之意,但是準確來說,何謂”三更“便不得而知了。
我們現在計時的方法是用廿四小時為單位,但是古代相當長的時期,是用十二個時辰計算時間的。換言之,中國舊時的一個時辰就是今日的兩個鐘頭,所以今天的一個鐘頭,比舊日的時辰少了一半,因此中文為區分時辰一詞,把現在用的一個鐘頭,叫做”小時辰“,簡稱”小時“了。用時辰記時傳到漢武帝太初年間,開始改用中文裡的十二個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定名了。
每日由半夜開始計算,子時就是現在的廿三點到一點,丑時是一點到三點……直至亥時是廿一點到廿三點。所以子時剛好是黑夜的一半,準確的”半夜“指的是子時。
中國古代,宮廷中設置有夜間值班人制度,為了確保值班人精力充沛,夜間值班只是每班工作一個時辰。一個時辰一更換的制度就簡略地稱”換更“了,而且一個時辰也叫”一個更次“。所以夜間的時辰也可以”更“來計數。
宮廷中夜晚值班從天剛黑的戌時開始,也就是傍晚的七點鐘)十九點(至九點鐘是”頭更“或第一更;亥時則是”二更“,到了子時正好是”三更“。前面說了子時正是”半夜“,因此”半夜三更“成了代表深夜的成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