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正確應是「鱔稿」不是「膳稿」。
鱔魚與「鱔稿」
香港的廚藝,中西合璧,南北薈萃,可說是千變萬化。如果一家之「煮」能夠觸類旁通,在選料、烹法遷就自己及家人的口味,與健康需要,就可以創造出有特色的「私房菜」。
例如:北方人吃的鰻魚,粵港人吃的白鱔,過去因為要靠天然野生,在河裡捕獲才有得吃,所以非常珍貴罕有。香港報業有句行話,叫做「鱔稿」,即是做免費廣告,在文章或新聞報道中有幾句,為某人某事某物宣傳一番,這個「鱔稿」,原來真的是與吃鱔有關的。
話說每年秋風起,不但三蛇肥,而且,海鮮也挺肥美的。有一種鱔魚,叫「錦江大花鱔」,重的有十多斤,「大花鱔王」真正可達二三十斤。當時,傳媒、廣告並不像今日如此發達,由於這些大花鱔售價很貴,一般都吃不起,把鱔鐺了,萬一賣不了,酒樓便要虧本,唯有請相熟的作者、記者飲茶吃飯,拜託他們在文內宣傳一下:某某酒樓,已為老饕搜獲一條大花鱔,定於某月某日生鐺,大約多少錢一份,如何烹法,如何滋補有益,這在行內叫做「鱔稿」、「發鱔稿」。
如今的白鱔,已可人工殖繁飼養,價格越來越便宜,一般人家花幾十元買一條回家,用豉汁清蒸,一餐也難吃得了。幸而白鱔隔餐肉質反而更可口,加粵式的鹹酸菜、生蒜來煮,另有一番風味。鱔魚有豐富蛋白、鐵、鈣、骨膠原,很有益。
http://www.takungpao.com/news/2004-11-18/XY-331051.htm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40601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