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貞觀之治的間題

2007-02-24 2:03 am
請問貞觀之治在軍事上除了平定四夷外,仲有咩功績呢?(越多越好)(最少四個)

回答 (3)

2007-02-25 4:20 am
✔ 最佳答案
在武功方面,太宗屢次對外出兵,先後降東突厥、平薜延陀、征高麗、服吐蕃、平回紇等。由於太宗武功彪炳,所以使唐的國威播於四方,遠超秦漢。另外,太宗對週鄰各族恩威並施,除用武力征服強敵外,同時也注意緩和民族的矛盾。如益都大都督奏請出兵平僚人之叛,太宗不許。而在貞觀四年,回紇等族的首領乃擁戴太宗為最高領袖,尊稱為「天可汗」。

貞觀四年(630)三月,唐將李靖、李勣大敗突厥,俘其頡利可汗,東突厥滅亡,唐朝的版圖擴大到了今天的貝加爾湖以北,原屬突厥的部落有的北附薛延陀,有的西奔西域,其餘投降唐朝的尚有十多萬人。如何處理這十多萬突厥降眾,唐太宗召集朝臣商議。大多數朝臣認為:北方的遊牧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中原地區的嚴重邊患,今天有幸將其滅亡,應該將他們全部遷到黃河以南的內地居住,打亂他們原來的部落組織和結構,分散雜居在各個州縣,引導他們耕種紡織。這樣,就可以使原來桀驁不馴的遊牧民族變成易於制服的內地居民,使塞北之地永遠空虛。亦有人提出,少數民族弱則請服,強則叛亂,向來如此。應該將他們驅趕到莽莽草原之上,不可留居內地,以絕心腹之患。只有中書令溫彥博力排眾議,主張將突厥降眾遷居到水草豐美的河套地區居住,保全他們的原有部落,順從他們的生活習俗,這樣既可以充實空虛之地,又可以加強北邊的邊防力量。最後,還針鋒相對地指出:「天子對萬事萬物,應該像天覆地載一樣,無有遺漏。今天突厥在窮困潦倒之時歸降於我,能將他們拒之於外而不予接受嗎?」唐太宗很贊成溫彥博的建議,並補充說:「自古以來都是貴中華而賤夷狄,只有我對他們都是愛之如一的!」(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族皆依朕如父母)於是,他便在河套地區設立了定襄和雲中兩個都督府,統領突厥降眾。對於願意歸附的各級酋長,都拜為將軍、中郎將,佈列朝廷,五品以上的少數族官員就有一百多人,幾乎佔到了全部朝臣的一半左右,相繼遷入長安居住的有將近萬家。唐太宗的這個政策,很快便得到了周邊很多民族的擁護和愛戴,他們紛紛將唐太宗尊為「天可汗」(意思為「像天一樣偉大的領袖」),敬若神明。
平定突厥之後,太宗繼續經營西域,先後多次用兵。貞觀八年(634),吐谷渾寇邊,太宗派李靖、侯君集、王道宗等出擊,次年吐谷渾伏允可汗逃入沙漠,後為國人所殺,太宗另立吐谷渾國王。

貞觀十三年(639),太宗以高昌王麴文泰西域朝貢,遂命侯君集、薛萬徹等率兵伐高昌。次年,高昌王病死,其子智盛繼位,投降唐朝。太宗於是在高昌首府交河城置安西都護府,西域各國皆到長安朝貢。

貞觀十五年(641)正月,唐太宗在吐蕃(西藏藏族的祖先)贊曾(即君長)松贊干布的多次請求下,答應將宗女文成公主嫁給他,並派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護送公主入藏。松贊干布聞訊大喜,親自從首都邏些(今西藏拉薩)來到河源(今青海鄂陵湖西),以子婿之禮接見李道宗。他看到中國的華麗服裝和壯觀的儀仗,十分羨慕。從此,吐蕃和唐朝結為甥舅關係,相互學習,友好相處。

貞觀十九年(645)二月,唐太宗以高麗執政泉蓋蘇文弒主虐民為由,親率六軍,從洛陽北進,率兵攻打高麗。但東渡遼水以後,由於遭到高麗的頑強抵抗,唐軍在安巿城(今遼寧海城南營城子)久攻不克,加之氣候轉冷,草枯水凍,糧草不繼,兵馬難以久留,只得下詔班師。
2007-02-24 2:18 am
1. 亡隋為戒

隋末民變使太宗認識「民依於國,國依於民」的道理,隋之苛政,使太宗時刻引以為戒,太宗治國必以愛民為務,致力糾正前朝之失,這是貞觀之世致治的基本因素。



2. 君主賢明

太宗即位後,勵精圖治,在政治上,知人善任,從諫如流,整飭吏治;經濟上,薄賦尚儉,救災恤民;而亦能致力獎勵文教,令隋末動盪之局得以穩定下來。



3. 賢臣輔國

太宗為歷史上少有的英主,群臣亦多為賢能之輩。賢臣中尤以房玄齡﹑杜如晦最著,時人稱「房謀杜斷」,其他如李靖﹑魏徵﹑尉遲敬德等,均名重一時。人才輩出,有助盛世之出現。



4. 吏治清明

太宗十分重視吏治,曾命房玄齡省併冗員,派李靖等十三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國,考察吏治;又親自選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並將其功過寫在宮內屏風上,作為升降獎懲的依據。另又規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輪流值宿中書省,以便隨時延見,垂詢民間疾苦和施政得失,一時政治清明,政局穩定。



5. 平定四夷

太宗對外武功成就顯赫,曾多次對外用兵,先後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蕃等,由是唐朝聲威遠播,四夷賓服,西北各族共尊太宗為「天可汗」。由是國家得以步入大治之世。





太宗即位時年僅29歲,唐帝國在太宗統治下,文治武功均前所未有的發展,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盛世。
2007-02-24 2:18 am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於武德九年(公元627年)傳位次子李世民,是為唐太宗,改元貞觀。太宗在位期間,英明有為,領導有方,蔚成中國歷史上罕有之盛世,也就是後世所謂「貞觀之治」。貞觀時代是指自公元627年至649年前後廿三年內的政績而言。

有謂太宗是胡族尚武精神及中國優美開明文化混合的條件下所產生的怪傑。而大唐帝國的事業也是胡族與漢族合作而成的。貞觀盛世是太宗憑其個人才識和氣度造成輝煌的新氣象。總括而言,貞觀時代的政治理想及治績表現,可以從以下各端說明之:

1. 知人善任:

唐太宗知人善任,用人不問出身而惟賢能是尚,並且能屏除私人情感的好惡,量才錄用,各盡其能。又由於他虛心好學,容納直諫,不特選拔了多方面的人才,同時更能與這些人相互切磋,以求進步,故貞觀一代文臣武將,人才濟濟,如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王珪、薛萬徹、尉遲敬德、李勣、李靖、封德彝、褚遂良等名臣,由於得到太宗重用,也就竭心盡智,共同開創盛世。

2. 虛懷納諫:

太宗是歷代帝王中最善納諫的人,每以隋煬帝的拒諫為戒,因而盡力求言,擴大諫官之職權,朝中以魏徵最能直諫,曾先後上疏數十,直諫太宗錯失,太宗曾大怒,然結果均加接納,故貞觀一代能直言之臣特多,除魏徵外,朝臣如馬周、王珪、褚遂良等也都以論諫知名,奠下唐代政治之民主風氣。

3. 留心吏治:

太宗非常注意吏治,曾命房玄齡省併冗員,並命五品以上京官輪流值宿於中書省,以便隨時延見,垂詢民間疾苦及政事得失。再者太宗對於都督、刺史一類的地方官都親自揀選,更錄刺史姓名於屏風,坐臥觀之,得其在官善惡之跡,皆注名下,以備提拔或貶降。此外他曾遣李靖等十三人為「黜陟大使」巡視全國,查察吏治得失。此外他更審慎對死刑的判決與執行,凡死刑罪案皆命中書門下兩省詳加討論,以免冤濫,於京師處決死刑罪犯也要在行刑前覆奏五次,地方處決者則須覆奏三次。

4. 提倡文教:

太宗即位前已注重文教,設「文學館」,延聘房玄齡、虞世南等十八人為文學館學士,討論學術。即位後,在宮中弘文殿藏書二十多萬卷,徵求名儒出任學官。又大興國學,當時國學生徒近萬人,高麗、百濟、新羅及吐蕃諸君長皆派子弟來華求學,一時文教大盛。

5. 平抑門第:

魏晉以來,社會上普遍重視門第,寒族難有仕進的機會。唐太宗詔令高士廉等修氏族志,著重立德、立功、立言,以功臣代替世胄,科舉代替門第,而寒門子弟晉身政壇的機會大增,因而人才鼎盛。

6. 建立制度:

唐朝重要制度,都在貞觀時期制定,這些制度基本沿襲隋制,但也有所修改,如將三省制、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調制、科舉制等加以充實改進,使其更適合於當時統治上的須要及更趨完善嚴密。

7. 重訂律令:

a. 太宗命房玄齡等人將前代法典加以修改,編【唐律】,較前代簡要明確。

b. 又命長孫無忌修【唐律疏議】,將【唐律】條文詳細解釋。

8. 宗室出仕:

太宗命宗室子弟出任官吏,以學習治民之術,避免終日游手好閒,無所事事,故唐代宗室人才之盛,為前代所未有。

9. 尚儉薄賦:

唐承隋亂,民生凋弊。太宗崇尚儉約,輕徭薄賦,以解民困,如遣散宮女三千餘人,便可見其施政的仁厚。

10. 四夷賓服:

a. 太宗先後降東突厥及吐蕃,服薛延陀、回紇、契丹,並征高麗。除征高麗無功外,其他各族紛向唐稱臣,唐於其地設都護府,加以管轄。故貞觀一朝,四夷賓服,邊境並無戰亂。

b. 自公元630年東突厥被征服後,西域君長尊太宗為天可汗,唐遂成為亞洲的盟主,維繫國際間的關係,唐聲威震四方。


貞觀之治之影響:

1. 奠唐基業:

貞觀之治使中央集權國家的政治,發展到全盛期,促成了開元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唐朝二百多年的基業。

2. 社會安定:

貞觀初年,經常發生災荒,民生困頓。四年以後,政治績效漸漸顯著,人民出外不閉門,行旅不須帶糧,米每斗三、四錢,物價低廉,人民豐衣足食,生活安定。

3. 文化遠播:

因東西交通暢通,遂使唐文化東傳日本,南及安南,西越 嶺,北達大漠,唐的制度、學術及工藝技術等因而流傳四方。

4. 政制影響:

貞觀時代確立的各項政制,可稱完備,足為後世效法,如三省六部制、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調制和科舉制等,自宋至清各朝,無不模仿唐制。

5. 聲威至今:

自貞觀後,唐的聲威遠播,以後外族稱中國人為「唐人」,下迄元、明之際,西北諸國對中國天子仍尊稱為「天可汗」。


收錄日期: 2021-04-12 23:23: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23000051KK0415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