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初三係「赤口」?

2007-02-23 7:24 am
點解初三係「赤口」?
更新1:

我想問點解係初三,而唔係初一,初二,初四.......... 我唔係要知「赤口」點解,係要知初三點解係赤口

回答 (3)

2007-02-23 7:29 am
✔ 最佳答案
赤口日指每年農曆正月初三。根據中國傳統習俗,當日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親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故赤口日亦稱為「小年朝」。

習俗
赤口亦為「赤狗日」,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傳說中赤狗是「熛怒之神」,會帶來不吉,故此農曆正月初三是凶日,不宜外出及宴客;另外,「赤」字含「赤貧」之意,外出沖犯赤狗會帶來貧窮。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於身上,以化解口舌。

傳說初三晚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故當晚一般人都會提早睡覺,以免騷擾鼠輩親事。當晚亦會有「老鼠分錢」的習俗,在家中角落灑鹽、米、糕餅供鼠輩們享用,這些給老鼠的食物稱為「米粧」,寓意於新一年間與老鼠共享收成。

不同地方於赤口日有不同的習俗:清代期間,閩南人有「出郊展墓」的習俗,即到祖墳祭祀;在香港,不少人會到車公廟祈福,亦有人會到郊外遠足或參與賽馬活動。
2007-02-23 7:40 am
赤口日指每年農曆正月初三。根據中國傳統習俗,當日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親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故赤口日亦稱為「小年朝」。

初三稱為「小年朝」,也稱為「赤狗日」。傳說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祂的人一定會不吉利,故初三為「凶日」,不宜外出。據說在初三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民間也不在這天宴客,會沖犯「赤狗」,帶來貧窮。

所以初三叫「赤口」,不適宜拜年,外出.
2007-02-23 7:30 am
赤口日指每年農曆正月初三。根據中國傳統習俗,當日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親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故赤口日亦稱為「小年朝」。

初三稱為「小年朝」,也稱為「赤狗日」。傳說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祂的人一定會不吉利,故初三為「凶日」,不宜外出。據說在初三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民間也不在這天宴客,會沖犯「赤狗」,帶來貧窮。

民間亦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至於。「老鼠娶親」故事的來源,可能是因為初三是赤狗日,諸事不宜,為了避凶,所以為提早就寢所找的藉口;再者,從過年到初一、初二也忙了一陣了,若不早些休息,恐會體力不繼,無法辦完其他的行事;至於過年謠中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飽」,就是說初三不但是赤狗日,而且一連幾天的忙碌,到了初三,總算告一段落,可以晚起些,補補前兩天的睡眠,長保健康。

前清時代,閩南人有「出郊展墓」的習俗。出郊展墓就是到郊外祖先墳地去省視一番,並以年糕、甜料來祭拜。這種習俗現在逐漸消逝,現今客家人大多於元宵節掃墓,閩南人則延至清明節去祭掃一番,表達對祖先的尊崇與孝思。


收錄日期: 2021-04-23 13:13: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22000051KK0601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