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怎樣才算「善用」金錢?什麼叫「物有所值」?我想這問題的答案是因人而異的。這涉及價值觀的問題,而價值觀是主觀的。然而,我頗贊成我校同學對金錢的看法,特別是幫助貧困國家兒童的主張。我覺得與其花錢在一些不必要的物品上,不如把金錢用在幫助貧困兒童來得有意義。我相信這算是「善用」金錢及「物有所值」的其中一例。
還記得若干年前我和一個世姪女同時喜歡上某款球鞋,結果我們同時買下它。我知道她之後又先後買了另外三款球鞋,那雙和我同時買的球鞋早扔掉了。我卻仍把那雙球鞋保存得十分好,很像新的一樣,因我大多時仍穿一雙更舊而又未破的球鞋。 或許我們不應要求新一代要和我們對金錢有一致的看法。現今的新一代在經濟繁榮的環境下長大,一般來說,他們比我們年幼時有較多零用錢,加上傳媒的影響,他們普遍比較重品牌,又會多花錢在流行玩意上:漫畫、遊戲機、流行音樂CD及演唱會等。他們這些行為雖然不為我所認同,但我想我是可以諒解的,因為若我和他們在同一環境中長大,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會和他們一樣。
在善用金錢的問題上,我認為家庭教育是重要的,特別是當孩子還是年幼時,父母就應開始教育他們不要浪費金錢,要他們明白金錢是辛苦賺來的,切不可「先使未來錢」。透過身教言教,父母亦要讓孩子明白品德的重要,金錢及物質並不代表一切。
其實我自己對金錢的看法也隨時間而有改變,年輕的時候不懂珍惜金錢,抱「千金散盡還復來」的心態,對辛苦賺來的錢很輕易就花掉了。現在我終於明白到金錢其實是可以用在很多更有意義的事情上,例如幫助我們可以幫助的人;照顧家人令他們生活得更幸福;用在自己進修、旅遊以至儲起作退休後的生活費等。
怎樣才算「善用」金錢,最終仍是要由自己來決定。當我們花錢時,其實就是面對一個抉擇 — 一個究竟要用金錢去換取什麼的抉擇。因為很多時我們用錢去換了甲,就不能同時去換乙了。用錢去買甲還是乙才算是善用金錢?這是個人價值觀的問題。一個自私自利的人當然會覺得花費在自己身上永遠比花在別人身上來得划算。我本人很同意「衣食足而後知榮辱」這句話。人只要自覺物質豐裕,就會追求多一些來自精神的滿足。用錢之道也大致一樣,一個懂得物質知足的人,大概不會再多花金錢在更多的物質上,而會利用金錢尋求心靈的滿足。對這個人來說,這樣花錢就是「善用」金錢了。然而,問題是,當人生活在一個經濟掛帥,物慾橫流的世界,是不容易跳出對物質的貪求,而自覺滿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