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屏風山近龜頭嶺處,細溝集瀉,匯成兩流,復於二百公尺高處合而為一;盛水衝瀉,直下南涌,在「羅屋」之側而北去入海。從澗勢變易而論,大致可分為三段:上段低蔽於老木叢中,有森然古意;中段起自老龍田而止於老龍潭,潭瀑多奇而美異;下段自老龍田起而止於南涌,奇變無方,妙姿不盡。本澗以壺穴豐盛巧異勝:美態萬千,令遊者難忘。
屏南石澗原自南涌谷出海,然近年羅屋村側澗道上,為地下輸水道之地龍口所截,自此以下,餘瀝全無;澗道砂石暴現,徒具澗形。也由於兩大水流(本澗及嘉龍潭)被截,故南涌村耕作難興,居民被逼改業;年前多飼家禽,近年改業養魚,俱因自然水源所限,所業常受影響。今日遊澗大致上有兩途,一是從羅屋村側循古道登山,曲通老龍潭上方;一是自地龍口踏石而上。由於本澗上易下難,故遊者以溯澗逆走為宜。
自南涌循車行道向南上行,不久便至地龍口。自地龍口踏石而上約十分鐘,即有一壺肚形奇潭側臥:此潭四壁高直圓削,流泉輕飛,頗具美姿。再上行不久,則長潭斜,流瀑自潭上三折轉下,有暢然之勢;行者需在流瀑之上跨石上行;臨石踞望,每多奇意。過此再上行十多分鐘,則橫石突陷,中斷如谷,具猿猴身手者可躍越,或可在谷側攀繞而上。此小斷谷之上,便是「水濂潭」。
水濂潭為一低淺水池,最深處不過四呎,最淺處只呎許,底部細砂碎石平舖,不成潭形;潭上闊壁直滑,暗石稜稜,一側流水輕瀉:水擊暗石,悄然分飛,有揚散掩蔽之概,因以為名。此潭之奇,在港內各澗中,可謂略無僅有。潭上東側樹勁籐老,有曲複陰暗之通道,行者攀籐拊石、折腰曲體,則勉強可揉登瀑上;西側壁石凌突、亂木無方,欲上本難,近年經旅行者努力,已闢有一條曲折小徑,行者方便。
水濂潭之上,連接深潭;潭前餘地只得呎許。此潭廣深,三壁環合虎踞,有凌瞰俯護之概;正上方巨岩收束,復低缺如環,流瀑壯暢轟落。由於三面高直,樹色森然而有翼然勁姿;除日正中天外,陽光不達,予人以深邃之感。本潭便是「老龍潭」。
老龍潭之東側,崖石亂突,絕不可行;西側有曲徑節節可接。自潭西上行不久,一壁高五、六十呎,寬廿多呎,中腰幾株細樹,上下伸枝,行者側身拊石而過;然望其下側一落嵌空,未有不小心從事者。過此石壁後,復下接澗道:此段細坑斜直,流水快暢,亦有可愛。石坑之上一段澗道之西側,崩崖瀉下,亂石橫臥澗中,流水暗藏;澗道中有一巨石,形如胖豬,是為「肥豬石」。此段亂石澗道之西,崩崖之下,有古道下通羅屋;東側則有山徑可上接老龍田。
肥豬石之上,澗道緩緩上升,潭瀑節接相連;上下幽潭凡九疊,其勢或廣長、或圓閏、或深墨、或淺明、諸態不一,俱各誘人;越上所見越奇,越賞巧緻越生。潭上各連流瀑,其態或折曲轉瀉、或暢然直落、或集瀉一擊、或分散併落,均見活潑明快,各具豐神。連串集成,令遊者目不暇給;加上雲天落照,萬籟和聲,於是屏南一澗至此而現其大觀。
九疊潭瀑之上,澗道略轉平緩,大小壺穴遍佈,或浮嵌石上,或淺藏水中;其形或曲長、或圓正、或成角、或變體、或獨標、或群串,巧異百變,港中再無!過此壺穴群後,澗道西側一片平廣谷地,四週高丘環護;草長及腰,而隴畝遺痕可見;流水側瀉,形勢絕佳,此地便是自清代以來即已開耕,而告廢棄數十載之「老龍田」。
老龍田以上,澗道平緩而不收束,但澗側老樹蔽天,長草四佈;中乏深潭而間有淺池,無急流大瀑,但水勢輕暢可喜。其上不遠,主源自東、西瀉落:西源較為狹直而淺,東源曲複而深藏,故遊者多予入賞。此東源之內,老木連結、巨竹勁節,天日俱蔽,野趣盎然;但陰森寂穆,有一份原始意態;越近源頭,越見野寂,冷澀之情,難以言喻。澗道內多金狗脊、山桔之類植物;無論小組、大隊來遊,均有可賞。走盡源頭,即在屏風山北坡走廊之上:其地一條橫列,南屏高峰、北瀉溝壑;若南上可登屏風山,東去可至八仙嶺、黃嶺上下;西行狹地漸寬,至屏風山、龜頭嶺間低坳前,可循坳中古道下走龜頭嶺村,或轉登龜頭嶺上。此高坡走廊名為「千溪走廊」。
龜頭嶺,或稱「大瀝嶺」;亦作「水門山」,蓋其西南出拋珠坑,而北出老龍坑,勢若一門之摒隔也。此山高四八六公尺,視屏風、八仙諸嶺為低,但北瞰沙頭角海面,勢頗高標。登山之途甚多:其一為自鹽灶下登山脊而接來;其二為自上、下禾坑之間登山走長脊而來;其三為自龜頭嶺村循古道登屏風山坳而上本峰;其四為自老龍田循山徑上脊而登。但本山主峰圓突高起,坡間拳石滿佈,纍纍礙足,四望如一,故無正式山徑可上;遊者只能自尋安全方位及路段小心上行,則勉強可達;主峰下曲徑通接,有合繞之勢,可謂上下大異了。
龜頭嶺主峰之北,有一小片高地:東北連峰下接老龍田,西北長脊挺拔如刃,下接上、下禾坑及鹽灶下一帶;南倚龜峰,北望沙頭角海上下山水容色,位勢佳妙。此片高地原向東北瀉落,但缺口處有石堤壘結使山土高填而不現瀉勢;中部有一扁圓而略低之草坪,狀似低田、亦若淺池;南部上倚龜頭半坡之處,有墓:穴稱「孩兒坐欄」,記地名為「鹿湖」,可謂設名佳妙。無論自老龍田或上、下禾坑登山,必先經此地而後可至主峰。
在龜頭嶺主峰上放眼四望,所見異常佳妙:其東而低近者為老龍田,遠者為縱列深陷之老龍坑諸源頭及黃嶺北坡紛紜丘陵;南看屏風巨幅,千坡縱瀉,長廊橫陳;西望雲水、雀山上下,容色俱見可喜,北看副峰奔來眼底,中疊麻雀嶺雄列,遠處梧桐山聳峙。氣脈萬千,群繞多態;有登高一呼,環合響應之概。
屏風山與龜頭嶺間低坳,瀉水西南而為拋珠坑;坳北近龜頭嶺半腰處,有山徑曲落,延伸下接山麓之龜頭嶺村。此徑松高草茂,艷陽常蔽,非常好行;一路上望山下良田村舍,一片平和興旺,漫步其間,令人忘憂開懷。山下路口有墓,穴稱「金龜出水」;從此經嶺皮村而至禾坑一帶,居者欣欣,農作興旺而少塵囂俗氣,頗有人間安樂土之概。此段半山古道,也是順走「八仙嶺、屏風山」一線最理想的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