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者人數

2007-02-22 2:28 am
我想問有冇數字統計香港大約有幾多男同性戀者。

回答 (3)

2007-02-22 2:32 am
✔ 最佳答案
一月十六日消息:「維護家庭聯盟早前委託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進行一項有關香港人對同性戀態度的調查,有關調查已順利完成,聯盟特於上週六發表初步結果,並分析指大部分香港人對同性戀的態度都是「反對而不歧視」。」很高興見到反對SODO的人士願意收集數據來探討這個問題,這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希望正反雙方都願意以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論點。

我沒有理由懷疑這調查有太大的故意誤導成分,經過鄭耀宗的醜聞,我相信香港大學不會隨便將自己的聲譽押在這少少的調查上,希望我不會失望。但是,這類調查常常會有一些不能避免的「引導性問題」,所以結論有較多的機會對問卷設計者有利。

由於發表的只是很扼要的數字,問卷的內容和分析的方法也沒被有公佈,我暫時對這方面不會評論。明光社以前也批判過一個理大為支持SODO人士做的研究,所以在公平和理性討論的前提下,希望主辦機構可以公開這些內容,讓大家一同分析。

但是,其中的一個數據﹕有大約15%的回應者會拒絕僱用同性戀者,引起了我很大的好奇。我有興趣知道,這對失業率有甚麼影響?於是,我嘗試做一些跟進計算。

對弱勢社群失業率的影響

讓我先用一中性的例子來解釋一下,假設15%的僱主1拒絕僱用某弱勢社群(小數民族、新移民等),怎樣計算對他們失業率的影響﹕

假設現在失業率是5%,也就是說每一萬個求職者,就有9500職位。也假設弱勢社群的比率也是5%(這10000求職者中有500個弱勢社群人士)

如果15%的僱主拒絕僱用這弱勢社群,那麼,有1425職位(9500 X 15%)是這弱勢社群不能得到的。也假設這1425個職位都給了原來求職者中的人士,這樣,這弱勢社群需要和其他人士競爭剩下的8075個職位。他們的失業率會是5.8% (8560人爭8075個職位)。

如果整體失業率是6%,而其他的數字不變,則這弱勢社群的失業率會是7%(10000 人爭9400職位,有1410個是弱勢社群不被考慮的,他們要和其他的求職者爭剩下的7990職位)。如果整體失業率是10%的話,這弱勢社群的失業率會是11.6%。也就是說,整體的失業率愈高,弱勢社群所承受的差別就愈大。

必須指出,失業率從5%升到5.8%,或者從6%升到7%,是非常嚴重的增加,通常每季失業改變0.2-0.3%已經是很的大經濟轉變。所以,如果有15%的僱主拒絕聘用一弱勢群體的話,是很嚴重的歧視。

和性傾向相關的職位

反對SODO的人士,和不少不完全反對SODO的人士(包括我和黃繼忠兄等),都會認為性傾向和其他的弱勢群體有一點很重要的分別,就是有一些職位(例如教會機構、基督教學校)是和僱員的性傾向直接有關的,不考慮同性戀者未必是歧視。那麼,上面的計算就會高估了歧視的情況。

如果我們考慮和性傾向有關職位的比率,然後再和上面的失業率估計來比較,我們就可以分析出同性戀者高於整體的失業率,有多少是從歧視(而不是因為職位和性傾向有關)而來的。我們可以用下面的方法來估計出這些職位的數目﹕

按照香港政府的統計數字,香港的就業人口約三百五十萬。其中在教育界的有約五萬。假設香港的中小學有一半是基督教團體辦的,那麼有兩萬五千個是可以拒絕聘請同性戀者。有反對者可能會認為不是所有教師職位(例如教數學)是和性傾向有關,但是在「隊工」和「學校文化」的原則下,我傾向教會學校可以完全拒絕聘請同性戀者。

另外,香港有約三千間教會和基督教機構。如果假設每個教會和機構有10個員工的話,這裡有三萬人。再加上其他的職位(例如某一些和家庭輔導有關,但不屬於基督教機構),和性傾向有關的職位會是總就業人口的大約2%,即七萬個職位。

表1 總結了在不同的整體失業率下,歧視對同性戀者就業率的影響﹕

表1 ﹕歧視對同性戀者就業率的影響﹕

整體失業率 2% 的職位和性傾向有關,同性戀者應有的失業率 15%的職位不提供給同性戀者,他們的失業率 歧視令到同性戀者失業率增加
4% 4.1% 4.7% 0.6%
5% 5.1% 5.8% 0.7%
6% 6.1% 7.0% 0.9%
7% 7.1% 8.1% 1.0%
8% 8.1% 9.3% 1.1%
9% 9.2% 10.4% 1.3%
10% 10.2% 11.6% 1.4%


從以上的分析可見,歧視令到同性戀者的失業率增加了大約1%

「殺錯良民」的考慮

拒絕僱用同性戀者,和拒絕僱用其他的弱勢社群,一個重要的差別,是僱主並不能清楚鑒別求職者的性傾向。我們可以將求職者分做五類:(1)非同性戀、外形也不似同性戀;(2)公開身分的同性戀者;(3)外形不似同性戀的同性戀者;(4)外形似同性戀的同性戀者;(5)外形似同性戀的非同性戀者。在目前的環境中,僱主拒絕聘請的不一定是同性戀者,而是外形似同性戀的人士、和公開的同性戀者(2,4和5)。那麼,外形似同性戀的非同性戀者(5),就成為了「殺錯良民」中的犧牲者了。

到底這組人士有多大呢?我手上沒有數據。甚麼外形似同性戀,也只是個人主觀,會受傳媒和環境影響而改變。在這個例子中,我先假設同性戀者佔整體人口約5%(這比同志組織所用的10%為低,更接近反SODO人士所估計的3-4%)、公開的同性戀者有1%、而在不公開的同性戀者中,外形似和不似同性戀的是一半一半,各2%,也假設僱主會主觀地將10%的求職者看成似同性戀。

暫時不理會公開的同性戀者,因為他們表明身分,不會被誤會。但是,對其他的人士,有多少會被「殺錯」呢?這可以用計算醫學檢查時「假陽性(False Positive)」和「假陰性(False Negative)」反應的方法來處理。表2是似同性戀假陽性與假陰性的計算:

表2﹕似同性戀假陽性與假陰性的計算

非同性戀者 同性戀者
不似同性戀者 8800 200 9000
似同性戀者 800 200 1000
9600 400 總人口10000


(總人口10000只是方便計算,不會影響結果)

人口中同性戀的比率是4%(400人)
僱主主觀的將10%(1000人)當為似同性戀者
同性戀者中,一半的外形似同性戀
按照上面的假設,有8.3%的非同性戀者(9600中的800人)會被視為同性戀者。每正確的認出一個同性戀者,就有四個非同性戀者被「認錯」(200﹕800)。

如果同性戀者真的「有樣」,有75%的同性戀者是似同性戀的,非同性戀者被「點錯相」的機會是7.3% 。如果僱主將15%的人士視為同性戀者、而有一半的「基」似「基」,則有13.5%的非同性戀者會被「認錯」,而每「認對」一個時就有6.5個被「認錯」。

這些被錯認為同性戀的非同性戀者,需要承擔約高1%的失業率,因為沒有職位是他們不應獲得的。

結論

以上的推算是基於很多假設,這些假設是「最好的理性猜測(Best Educated Guess)」,如果有一些假設改變,結論或者會不同。不過,這推算的優點是它只需要基本的代數,很容易可以用EXCEL之類的軟件來計算,大家可以代入其他的假設數值,看看失業率會怎樣改變。

如果要做更詳細的分析,可以用Monte Carlo Simulation 方法,同時改變多個數值,看看失業率怎樣分布,然後用Sensitivity Analysis來找出哪一個是影響失業率最重要的因素。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在就業問題上,「反對而不歧視」這個結論,似乎是太樂觀了。跟據「15%的僱主拒絕僱用同性戀者」這數據,我們可以推算出這對不同組別人士失業率的衝擊。特別要指出的,是如果為了拒絕同性戀者得到一些職位,三四倍的「似同性戀人士」卻要承受約1%的失業率增加,這是社會不能莫視的問題。
2007-02-23 9:53 pm
如樓主讀過「會計」便會明白「數字統計」是否確立可信的數據。
對我來說,我覺得憑「生活觀察」好比「數字統計」呢。
2007-02-22 6:40 pm
過往曾有不同的男同性戀者統計數字,數據眾說紛紜,而且那些統計並沒有深入的調查,所以準確性成疑。此外,有多少男同性戀者肯正面直接表示自己是男同性戀者呢? 還有那些雙性戀的又如何計算呢?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真正的男同性戀者數目一定比統計數字所顯示的為多。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41:5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21000051KK0392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