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乒乓球的成就

2007-02-21 8:27 pm
中國乒乓球的成就

回答 (3)

2007-02-21 8:40 pm
✔ 最佳答案
中國武林流傳一句話,“天下武功出少林”。用到當今體育里邊,像少林派這樣的角色還不少,比如保加利亞的舉重、中國的乒乓球、巴西的足球,還有印尼的羽毛球。

  熟悉羽毛球歷史的人,都知道中國羽毛球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六七十年代的印尼歸國華僑。侯加昌、湯仙虎、陳玉娘就像武當派的張三豐一樣,師出印尼,卻自己開宗立派,造就了今天羽毛球賽場上,中國和印尼就像武當和少林一樣的地位。

  羽毛球和乒乓球一樣是亞洲的優勢項目,但後者中國一家獨大越來越嚴重,而前者則有五大強國,而且泰國、美國、英國近年來都有明顯上升勢頭,至少有一點原因是印尼和中國的羽球人才輸出的規模,遠超過中國乒乓球人才輸出的規模。

  不僅中國曾經有一代選手出自印尼,使中國羽毛球受益,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中國運動員陳昌杰、韓健、楊陽也先後前往馬來西亞執教,該隊於1992年奪得了湯姆斯杯。現在,似乎運動員更愿意親自操刀,中國香港男隊、美國男隊都是靠印尼人撐起來,王晨在香港女隊,荷蘭女隊由印尼的張海麗和中國的姚潔打天下,是尤伯杯亞軍的不二人選,新加坡的羅納德、李理也分別來自印尼、中國。當今羽毛球界的外籍教練也仍然和足球一樣普遍,韓國的樸柱奉、印尼的邁納基、中國的李矛都是米路一樣的人,四處漂泊,但把羽毛球技術帶到各地。

  和羽毛球相比,中國乒乓球人才輸出也不少,但大多零敲碎打,不成規模。所以現在乒乓球的世界里,中國隊的“單極世界”無可動搖,很多人都覺得這對乒乓球運動不利。

  足球、籃球成為世界第一、二運動,和它們參與人群多、普及率高不無關系。國際羽聯成天改規則、換服裝,在項目普及方面的實際工作卻進展緩慢,倒是印尼、中國通過自己幾十年實實在在的工作,為全世界培養羽毛球人才,真正繁榮了羽毛球賽場。

  人才流動還是流失,恐怕不能從一時一地來看。女子羽毛球方面,中國、印尼、韓國曾經三足鼎立,而自1998年之後,中國隊已經獨霸近10年,該得的榮譽無以復加,其實也該“出點血”了,就像我們說富人、富國應該為社會作出更多的貢獻一樣。
2007-02-22 1:11 am
  數十年來,乒乓球為中國奉獻了數不清的冠軍和金牌,這項運動也被稱為國球。如今,中國乒乓球依然雄踞世界前列。但在剛剛結束的全國乒乓球工作會議上,中國乒協主席徐寅生、副主席蔡振華這兩位重量級人物卻異口同聲地對中國乒乓球未來的發展表示擔憂。在無數獎牌獎杯堆砌的華麗外衣下,中國乒乓球的基礎已然發生動搖,國球危機正在逐漸顯現。

  危機1、人才斷層尖子匱乏

  近年來,中國乒乓球後備力量呈不斷下降的趨勢,尖子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去年的亞少賽上,中國男隊被韓國隊擊敗。徐寅生認為,這是中國乒乓球後備力量不足的體現。

  後備人才的層出不窮是中國乒乓球多年來稱霸乒壇的最大資本,但現在顯現的趨勢卻難以令人樂觀。徐寅生特別指出,中國乒乓球在打法上“百花齊放”的傳統已不複存在,比賽中也多次出現隊員不適應外國選手打法的情況。蔡振華也表示,中國隊缺乏尖子選手的情況日益突出,年輕隊員數量雖多,但“真正讓人眼前一亮的人才越來越少”。

  危機2、教練素質水平堪憂

  後備力量不足的直接原因在于教練水平的退化,這種退化包括兩方面,一是業務能力,二是職業素質。中國乒乓球教練員通常由退役球員擔任,“賽而優則教”已成為傳統體制下的固定模式。此種模式導致了國家隊“重實踐、輕理論”的傳統。徐寅生對這種情況曾明確提出異議,可惜大多數人對此並不以為然。

  另一方面,市場大潮的衝擊使各級教練間的收入差距大得嚇人,這種巨大的落差使很多基層教練很難在工作中保持平常心,教學水平也隨之下滑。

  危機3、球員綜合素質低下

  蔡振華曾多次表示,中國乒乓球年輕選手綜合素質低下,自律能力不足。年輕球員少年成名,在財富和榮譽面前往往容易迷失自我,比較典型的例子是邱貽可和陳□,這兩名未來之星都曾因違紀而受到處罰,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國家隊選手如此,地方隊球員中類似的現象則更多。歷次乒乓球工作會議都提到了球員管理的問題,但從來未妥善解決。

  三大對策

  對策1、堅持體教結合之路

  體教結合是培養高智商、高文化球員的最佳途徑,也是提高球員綜合素質的最現實方式。中國乒協此前就有過這方面的想法,但一直未能實施。對長期以來習慣了計劃體制的中國乒乓球而言,如何做好體教結合之後的轉軌工作依然是一個必須認真解決的問題。

  對策2、培養新型優秀教練

  優秀的教練是培養優秀運動員的前提,要改變尖子不突出的現狀,首先就要解決教練素質下滑的問題。培養新型教練,必須打破教練成長的傳統模式,要勇于吸收新鮮血液,改變一直以來“重實踐、輕理論”的痼疾。對國家隊外的廣大基層教練,則應盡量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鼓勵其積極性。

  對策3、拓寬人才培養途徑

  為彌補專業隊人才培養模式的不足,有必要建立多元化培訓體系。單靠專業隊模式難以發掘更多的優秀人才,因此借助社會力量拓寬人才培養途徑已成當務之急。多元化培養體系要求在經費乃至國家隊選材上都做到專業隊、業余隊一視同仁。從這一點看,改變觀念的難度比改變體制的難度更大。

  聲音

  黃飆:霸主地位未動搖

  中國乒乓球隊領隊黃飆認為,中國乒乓球之所以一直處于世界頂級水平,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的後備力量非常雄厚,徐寅生和蔡振華之所以提出“國球危機”論,是因為“領導站在一個比較高的角度,居安思危地看待問題”。

  黃飆認為,中國乒乓球世界霸主的地位並未受到太大的威脅,尤其是在青少年球員的培養上,中國還是具有很大優勢。對于尖子球員匱乏的問題,他表示,青少年球員的培養是一項周期性的工作,不可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何況年輕隊員中還有馬龍這樣的新星。不過他也承認,現在年輕球員整體水平雖然還可以,但卻難以獨當一面。他表示,今後國家隊將在年輕隊員的培養上下大力氣,力爭縮短培養周期,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年輕隊員。

  曾在國家隊任職的省運動技術學院小球系副主任代天雲則認為,中國乒乓球後備力量不足的問題由來已久,但中國乒乓球後備力量仍然龐大,所謂“不足”主要是指年輕選手中尖子人才匱乏。代天雲認為,後備斷層問題主要是教練素質下降造成的。他認為,如果不能很好地調動教練的積極性,中國乒乓球恐怕會耽誤一代人。

  相比之下,成都乒乓球的後備人才的問題並不突出,市乒校多名年輕選手目前均受到國家青年隊的關注。

  國際乒聯亞洲辦事處主任史蒂文發問 馬龍之後還有誰?

  正在成都考察2007年女乒世界杯籌備情況的國際乒聯亞洲辦事處主任史蒂文昨日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在談到國際乒聯出台的諸多新規則時他再次重申,國際乒聯並非針對中國隊。

  中國乒協主席徐寅生不久前提出了中國乒乓球後備人才斷檔的危機,對此史蒂文有自己的看法。“中國隊有很多優秀的球員,王勵勤、馬琳、王皓以及更年輕的馬龍,但馬龍之後還有誰呢?”不過史蒂文也認為,危機問題對于中國乒乓球來說只是“強國的煩惱”,中國隊在北京奧運會後將有大批名將退役,要說危機或許那時才會真正出現。史蒂文笑著說,中國隊可能存在某種危機,不過既然中國乒協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那就不再是危機了。

  記者述評

  居安思危

  一百多年前,鄭觀應的一本《盛世危言》喚醒了國民的經濟、科學意識,引發了此後的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中國從此走上了富國強兵的探索之路。

  一百多年後,中國乒協主席徐寅生提出了“國球危機”論,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助理蔡振華發表了類似的觀點。自從1959年容國團為中國隊奪得第一個乒乓球世界冠軍開始,中國乒乓球就逐漸確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去年國際乒聯公布的世界排名中,中國選手牢牢地占據了男子前四的位置,女子則包攬了前六。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都期望中國乒乓球隊能在北京奧運會上實現大滿貫。

  徐寅生和蔡振華的話無疑給那些“沾沾自喜”的專業人士當頭棒喝,他們的話也體現了高層在國球盛世之下的危機意識。當中國乒乓球隊在各項大賽上瘋狂奪冠時,我們的青少年隊員培養卻成為一個瓶頸。在去年與韓國少年隊的兩次對壘中,中國乒乓球隊的成績都不太好,一次輸了,一次險勝。實際上,近幾年中國乒乓球受到近鄰韓國的挑戰並不少,而韓國、朝鮮有可能聯合組隊參加2008年奧運會,更給我們帶來一個新的課題。

  梁啟超曾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中國乒乓球近幾年缺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人,起點高、非常有發展前途的新人更是難尋。陳□、郝帥、邱貽可和馬龍之後,更是看不到“後來人”,中國男子乒乓球已經出現了人才斷檔危機。如果在未來的幾年里,我們不能培養出一批劉國梁、孔令輝那樣的世界頂尖選手,在馬琳、王皓等人退役後,中國乒乓球一統天下的局面就將被改變。

  《左傳‧襄公十一年》中語“居安思危,危則有備,有備無患”。目前,中國乒協已經意識到了國球的“盛世危機”,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正視這一問題並認真應對,中國乒乓球的世界霸主地位將依然穩固。
2007-02-21 8:44 pm
數十年來,乒乓球為中國奉獻了數不清的冠軍和金牌,這項運動也被稱為國球。如今,中國乒乓球依然雄踞世界前列。但在剛剛結束的全國乒乓球工作會議上,中國乒協主席徐寅生、副主席蔡振華這兩位重量級人物卻異口同聲地對中國乒乓球未來的發展表示擔憂。在無數獎牌獎杯堆砌的華麗外衣下,中國乒乓球的基礎已然發生動搖,國球危機正在逐漸顯現。

  危機1、人才斷層尖子匱乏

  近年來,中國乒乓球後備力量呈不斷下降的趨勢,尖子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去年的亞少賽上,中國男隊被韓國隊擊敗。徐寅生認為,這是中國乒乓球後備力量不足的體現。

  後備人才的層出不窮是中國乒乓球多年來稱霸乒壇的最大資本,但現在顯現的趨勢卻難以令人樂觀。徐寅生特別指出,中國乒乓球在打法上“百花齊放”的傳統已不複存在,比賽中也多次出現隊員不適應外國選手打法的情況。蔡振華也表示,中國隊缺乏尖子選手的情況日益突出,年輕隊員數量雖多,但“真正讓人眼前一亮的人才越來越少”。

  危機2、教練素質水平堪憂

  後備力量不足的直接原因在于教練水平的退化,這種退化包括兩方面,一是業務能力,二是職業素質。中國乒乓球教練員通常由退役球員擔任,“賽而優則教”已成為傳統體制下的固定模式。此種模式導致了國家隊“重實踐、輕理論”的傳統。徐寅生對這種情況曾明確提出異議,可惜大多數人對此並不以為然。

  另一方面,市場大潮的衝擊使各級教練間的收入差距大得嚇人,這種巨大的落差使很多基層教練很難在工作中保持平常心,教學水平也隨之下滑。

  危機3、球員綜合素質低下

  蔡振華曾多次表示,中國乒乓球年輕選手綜合素質低下,自律能力不足。年輕球員少年成名,在財富和榮譽面前往往容易迷失自我,比較典型的例子是邱貽可和陳□,這兩名未來之星都曾因違紀而受到處罰,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國家隊選手如此,地方隊球員中類似的現象則更多。歷次乒乓球工作會議都提到了球員管理的問題,但從來未妥善解決。

  三大對策

  對策1、堅持體教結合之路

  體教結合是培養高智商、高文化球員的最佳途徑,也是提高球員綜合素質的最現實方式。中國乒協此前就有過這方面的想法,但一直未能實施。對長期以來習慣了計劃體制的中國乒乓球而言,如何做好體教結合之後的轉軌工作依然是一個必須認真解決的問題。

  對策2、培養新型優秀教練

  優秀的教練是培養優秀運動員的前提,要改變尖子不突出的現狀,首先就要解決教練素質下滑的問題。培養新型教練,必須打破教練成長的傳統模式,要勇于吸收新鮮血液,改變一直以來“重實踐、輕理論”的痼疾。對國家隊外的廣大基層教練,則應盡量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鼓勵其積極性。

  對策3、拓寬人才培養途徑

  為彌補專業隊人才培養模式的不足,有必要建立多元化培訓體系。單靠專業隊模式難以發掘更多的優秀人才,因此借助社會力量拓寬人才培養途徑已成當務之急。多元化培養體系要求在經費乃至國家隊選材上都做到專業隊、業余隊一視同仁。從這一點看,改變觀念的難度比改變體制的難度更大。

  聲音

  黃飆:霸主地位未動搖

  中國乒乓球隊領隊黃飆認為,中國乒乓球之所以一直處于世界頂級水平,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的後備力量非常雄厚,徐寅生和蔡振華之所以提出“國球危機”論,是因為“領導站在一個比較高的角度,居安思危地看待問題”。

  黃飆認為,中國乒乓球世界霸主的地位並未受到太大的威脅,尤其是在青少年球員的培養上,中國還是具有很大優勢。對于尖子球員匱乏的問題,他表示,青少年球員的培養是一項周期性的工作,不可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何況年輕隊員中還有馬龍這樣的新星。不過他也承認,現在年輕球員整體水平雖然還可以,但卻難以獨當一面。他表示,今後國家隊將在年輕隊員的培養上下大力氣,力爭縮短培養周期,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年輕隊員。

  曾在國家隊任職的省運動技術學院小球系副主任代天雲則認為,中國乒乓球後備力量不足的問題由來已久,但中國乒乓球後備力量仍然龐大,所謂“不足”主要是指年輕選手中尖子人才匱乏。代天雲認為,後備斷層問題主要是教練素質下降造成的。他認為,如果不能很好地調動教練的積極性,中國乒乓球恐怕會耽誤一代人。

  相比之下,成都乒乓球的後備人才的問題並不突出,市乒校多名年輕選手目前均受到國家青年隊的關注。

  國際乒聯亞洲辦事處主任史蒂文發問 馬龍之後還有誰?

  正在成都考察2007年女乒世界杯籌備情況的國際乒聯亞洲辦事處主任史蒂文昨日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在談到國際乒聯出台的諸多新規則時他再次重申,國際乒聯並非針對中國隊。

  中國乒協主席徐寅生不久前提出了中國乒乓球後備人才斷檔的危機,對此史蒂文有自己的看法。“中國隊有很多優秀的球員,王勵勤、馬琳、王皓以及更年輕的馬龍,但馬龍之後還有誰呢?”不過史蒂文也認為,危機問題對于中國乒乓球來說只是“強國的煩惱”,中國隊在北京奧運會後將有大批名將退役,要說危機或許那時才會真正出現。史蒂文笑著說,中國隊可能存在某種危機,不過既然中國乒協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那就不再是危機了。

  記者述評

  居安思危

  一百多年前,鄭觀應的一本《盛世危言》喚醒了國民的經濟、科學意識,引發了此後的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中國從此走上了富國強兵的探索之路。

  一百多年後,中國乒協主席徐寅生提出了“國球危機”論,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助理蔡振華發表了類似的觀點。自從1959年容國團為中國隊奪得第一個乒乓球世界冠軍開始,中國乒乓球就逐漸確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去年國際乒聯公布的世界排名中,中國選手牢牢地占據了男子前四的位置,女子則包攬了前六。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都期望中國乒乓球隊能在北京奧運會上實現大滿貫。

  徐寅生和蔡振華的話無疑給那些“沾沾自喜”的專業人士當頭棒喝,他們的話也體現了高層在國球盛世之下的危機意識。當中國乒乓球隊在各項大賽上瘋狂奪冠時,我們的青少年隊員培養卻成為一個瓶頸。在去年與韓國少年隊的兩次對壘中,中國乒乓球隊的成績都不太好,一次輸了,一次險勝。實際上,近幾年中國乒乓球受到近鄰韓國的挑戰並不少,而韓國、朝鮮有可能聯合組隊參加2008年奧運會,更給我們帶來一個新的課題。

  梁啟超曾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中國乒乓球近幾年缺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人,起點高、非常有發展前途的新人更是難尋。陳□、郝帥、邱貽可和馬龍之後,更是看不到“後來人”,中國男子乒乓球已經出現了人才斷檔危機。如果在未來的幾年里,我們不能培養出一批劉國梁、孔令輝那樣的世界頂尖選手,在馬琳、王皓等人退役後,中國乒乓球一統天下的局面就將被改變。

  《左傳‧襄公十一年》中語“居安思危,危則有備,有備無患”。目前,中國乒協已經意識到了國球的“盛世危機”,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正視這一問題並認真應對,中國乒乓球的世界霸主地位將依然穩固。


收錄日期: 2021-04-12 23:37: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21000051KK0159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