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

2007-02-21 6:07 am
咩叫柏拉圖???我睇左本書....佢話咩柏拉圖式戀愛係咩黎???
thx~~thx~~!!!!

回答 (2)

2007-02-21 6:08 am
✔ 最佳答案
【柏拉圖】(Plato):人名。

(約西元前427~前 347)希臘哲學家。

從蘇挌拉底研究哲學,其學說之發展程序是由真知識以達於德行,

以無知之知的精神為基礎,以真實的不滅理念為中心,形成理想主義哲學。

更創辯證法(dialectics)﹑設觀念世界(idea),

著作中以理想國一書最為膾炙人口。

柏拉圖式通常指的是的愛情。

現在一般對「柏拉圖式愛情」(Platonic Love)的用法,

指的是精神式的戀愛,雖然相愛,卻沒有肉體關係。

換句話說,沒有性行為的愛情,是「柏拉圖式愛情」最簡單最通俗的定義。

不過可不要因此誤會了,以為柏拉圖這位希臘時代的大哲學家,

一生以精神戀愛,不談情說愛不上床著稱。

這種概念行為之所以被冠以柏拉圖之名,有更複雜更長遠的經過。

什麼是 柏拉圖式的愛情?

它可以有以下的意義:

1. 理想式的愛情觀 (比喻極為浪漫或根本無法實現的愛情觀)

2. 純精神的而非肉體的愛情

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有影響的人,

而在他們兩個人中間,柏拉圖對於後代所起的影響尤其來得大。

柏拉圖著書以他的老師蘇格拉底之口表述說,

當心靈摒絕肉體而嚮往著真理的時候,這時的思想才是最好的。

而當靈魂被肉體的罪惡所感染時,人們追求真理的願望就不會得到滿足。

在歐洲,很早就有被我們中國人稱之為"精神戀愛"的柏拉圖式的愛。

這種愛認為肉體的結合是不純潔的是骯髒的,

認為愛情和情欲是互相對立的兩種狀態,

因此,當一個人確實在愛著的時候,

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體上同他所愛的物件結合。


柏拉圖式愛情指的是精神上的戀愛,不以肉體關係為重

而柏拉圖式的愛情並不是柏拉圖所提出的,

而是後人認為柏拉圖式的愛情很符合他的精神,

所以稱之為"柏拉圖式的愛情"
2007-02-21 6:20 am
柏拉圖
約公元前427年–公元前428年
去世: 公元前347年
學派/流派: 古希臘,柏拉圖學派
主要領域: 形上學、知識論、倫理學、美學、政治、教育、數學哲學
著名思想: 柏拉圖主義

許多柏拉圖撰寫的對話錄都參雜了人為成分。在每次討論和爭辯開始前,柏拉圖會先預留舞臺的空間和時間,使讀者能有參與其中的感覺。對話經常是以某個沒有參與最初對話過程的人所記載的,也經常是以多人的角度聆聽整個對話過程。一般而言同時積極參與對話的人在任何場合都不會超過三人,有時候不同的人也會加入或退出對話。一些對話錄僅僅是兩個人之間的對話而沒有第三者的參與,柏拉圖的其中兩篇對話錄(知名的《申辯篇》以及不知名的《美涅克塞努篇》)則只是蘇格拉底自己一個人的演講文。對話的人為成分在判斷對話錄的解釋方式上也提供了相當重要的線索。

不同對話錄之間的對比也令人難以琢磨。蘇格拉底經常將哲學與小孩做對照,並且總是否定後者而傾向前者(《會飲篇》 209a-e),他也曾將哲學與食物做對照(《普羅泰戈拉篇》 313c- 314c)。蘇格拉底經常將哲學家與醫生(iatros)做對比,形容哲學家能治癒人們最嚴重的疾病—頭腦的無知(psyche),這也是今天心理醫生(psych-iatrists)一詞的由來。蘇格拉底主張人的身體是為靈魂的監獄,而身體與靈魂之間是很難調和的,這種區分方式一直到今天都還被經常提起。蘇格拉底也將自己形容為是一名心靈的助產士,要幫助其他人培育出正確的哲學思想。

對話錄裡關注的話題都圍繞於人性和政治美德之間。而在這兩者之下進行的討論還包括了宗教虔誠、自我剋制、勇氣、友情、以及愛情。經常被提起的問題之一在於美德是否能被傳授,以及美德究竟是什麼。而知識和輿論、感覺和現實、自然和人為、身體和靈魂、快樂和痛苦、犯罪和懲罰等等,這些議題都在超過一篇對話錄裡被討論過。其他包括了靈魂的不朽、藝術和文學的作用、對婦女和奴隸的對待、政府的形式等等,很少有人類知識領域是柏拉圖不感興趣的,也很少有知識領域是柏拉圖所不曾深刻探討的。

作為一位哲學家,柏拉圖對於歐洲的哲學乃至整個文化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特別是他的認識論,數學哲學和數學教育思想,在古希臘的社會條件下,對於科學的形成和數學的發展,起了不可磨滅的推進作用。

柏氏主張英才教育,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國家專業人才。他將教育分作兩部分﹐即音樂與體育。它們每一種都具有比今天更廣泛得多的意義﹕“音樂”是指屬於文藝女神的領域之內的一切事物﹐而“體育”則指有關身體的訓練與適應的一切事物。 “音樂”差不多與我們所稱的“文化”同樣廣泛﹐而“體育”則比我們所稱的“運動” 更要廣泛。

從事文化是要使人成為紳士.﹐成為正是為英國所熟悉的﹙大部分是由於柏拉圖的緣故﹚那種意義上的紳士。在柏拉圖當時的雅典﹐威嚴﹑禮儀和勇敢似乎就是教育所要培養的主要品質。從最早的年歲起﹐對於青年 所接觸到的文學和允許他們能聽到的音樂﹐就有著一種嚴格的檢查制度。母親和保姆只能向孩子們講說官定的故事。荷馬和赫西阿德都因為某些原因而不許講述。首先是荷馬 和赫西阿德所說的神有時候行為很不好﹐這是不能起教育作用的﹔必須教給青年人知道﹐ 邪惡決不會來自神﹐因為“神”並不是一切事物的創造者而只是美好的事物的創造者。其次﹐教育裏的一切東西都應該使青年人願意效死疆場。必須教給我們的孩子們認識到奴役比死還要壞﹐因 此他們決不應該聽到好人居然也哭氣流淚的故事﹐哪怕那是為了朋友的死亡而哭氣流淚。第三﹐禮儀要求人們絕不可放聲大笑﹐然而荷馬提到過“那些幸福的神大笑不止”。要是孩子們能夠引徵這段話﹐那末老師還怎麼能夠有效地譴責孩子們的嬉戲呢﹖第四﹐荷馬詩中有些段是贊頌盛大的宴會的﹐又有些段是描寫諸神的慾望的﹔這些都是有礙於節制的。最後﹐也絕對不許有壞人幸福而好人不幸的故事﹔這對於柔弱的心靈可能有著最 不幸的道德影響。

他同時主張適性教育,認為,在施行教育之前,就該先分出每個人的才能與程度,再針對其適合的知識與學習方向給予適當的教育,他認為,教育除了注重心靈與知識的學習,身體的鍛鍊亦是相同的重要,他在國家篇裡就提到,他對身體的訓練是非常嚴厲的。除了烤魚烤肉而外﹐誰都不許吃其他方法烹制的魚 和肉﹐而且既不許加任何作料﹐也不許吃任何點心。他說﹐按照他的食品養生的人絕不會需要醫生。在另一方面,青年人到達一定的年齡以前﹐是不許看到醜惡與罪惡的。但是到了適當的時候﹐就 必須讓他們去見識種種“誘惑”了。這即可看出柏拉圖對身、心、靈三者間並重的教育觀了。


收錄日期: 2021-04-27 13:19:0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20000051KK0396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