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依我之見,蜀國中其他謀臣的生平大多認知甚少,無以更好的去比較蜀中智士誰人最優。故大家才認為是諸葛亮吧了。請參考本人早前答的「如果劉禪的能力同劉備一樣?」的問題(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7021401577),當中大家可知諸葛亮的計策中的缺憾。諸葛亮一生最偉大的功勞,也許不在於令劉備建立蜀漢,而是在赤壁之戰中,令劉孫兩家結盟,打走曹操。但其實,真實的歷史中,赤壁之戰出力最多該是周瑜,諸葛亮僅憑口舌令兩家結盟罷了。假使換上第2個人出使,憑著相同的客觀因素,孫權都一樣明白出降是不可能的。結果亦將造就三國鼎立的局面。
吳,我認為以魯肅為最,陸遜次子。魯肅所定的國策,實行施行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更易,而且對吳國一直有用。至於陸遜,假如沒有劉備出征東吳,可能無機會抬頭。不過,以他的智計,同對吳國的忠心是無可厚非。他比諸葛亮可能還更有用。
至於魏國。太多智士了,很難說誰最優勝。但我會傾向賈詡,他有智計,但最緊要善於保存自身之道,同時兼顧舊主的安全。從他曾勸郭汜及張繡便可知。比起荀彧,他得到善終,比起郭嘉,他可享高壽。郭嘉假若不死,其實必定可以扭轉三國局面,由他執行曹操一直希望佢輔助魏國的大任,司馬懿必定無法抬頭。即若抬頭,必定可力制之,使他無法擴大勢力。可惜其早死,而曹丕夫子不顧曹操遺言。
至於三國後期誰人是大支柱?魏國司馬氏一家已經幾乎取代魏國,說他一家是大支持,不如話已經開國君主罷了。倒是姜維同陸抗才是蜀吳的支柱。可惜,蜀國上有劉禪,下有黃皓。吳國則有孫皓敗壞朝政。令姜維同陸抗空負支柱之名,多見制肘。姜維的智計其實並非想像中厲害。我到今日為止,仍覺他縱敵軍深入才包圍敵軍的策略是以蜀國生死作賭注的行為。事實上,唯一一例,假使沒有劉禪的詔命要姜維出降,他是否真的等到鐘會無糧而退兵尚未可知。假如鐘會兵糧充足,蜀軍再守不住劍閣,縱無鄧艾之師,蜀亦必亡矣。
小弟又推測,假如鐘會依然無糧,劉禪亦不聽譙周出降之言。當時的局面,應該是姜維終於等到鐘會退兵,然後出兵討鐘會無糧之下無士氣的魏軍,或生擒,或盡殺,當可毀去魏國大部兵力。拒守劍閣的同時,成都召來東、南兩路兵馬,內外對抗鄧艾也是糧草不多的魏軍,徐緩等待姜維回師,則鐘鄧二家俱為亡魂,魏國自此該有機會一厥不振。同時當有機會令司馬氏一家被拉下馬。蜀吳兩國或乘此大機會,東西共同出軍,蜀取隴右甚至關中,吳盡取荊州以威脅許、洛。三國亂世,當有大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