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鬼,又稱亡靈或靈體,被一些人認為是死亡後所留下的的魂魄,也可稱為幽靈。網絡上流行暱稱鬼為阿飄,臺灣人慣以「好兄弟」稱之,香港人稱之為「污漕野或音(鴉烏)」
看法與立場
無神論者
無神論者認為:既然我們到目前為止,還未找到鬼存在的確鑿證據,不妨認為鬼並不存在。
不可知論者
不可知論者認為,鬼可能存在,但現時卻未能證明其存在與否。
儒家
儒家對鬼採取存而不論的態度,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敬鬼神而遠之」(見《論語》)
有神論者與宗教
有神論者雖相信有鬼,但卻拿不出無可辯駁的證據。
佛教
佛教中與鬼有關的眾生,可能有兩種:餓鬼與中陰身。
餓鬼道
餓鬼道,是六道輪迴中的一道。六道輪迴是指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凡有情眾生,皆有可能輪迴到六道中的任何一道。餓鬼道的眾生非常痛苦。他們的痛苦是我們所無法想象的,因為他們經常很餓,連一點吃的也得不到,一滴水也得不到。之所以會投生在餓鬼道是因為惡業的緣故。餓鬼道的眾生是胎生的,而且每胎便會生下幾百個小鬼嬰。部分佛教徒會在每次吃飯時留下一口食物,誦咒及作手印加持,再把它佈施給餓鬼。
這傳統是有歷史典故的:在佛陀住世時,有一個餓鬼母神通很大。它為了養活幾百個子女,便在人間為患,專殺害人間的嬰孩。佛陀把它的鬼子女全部以神通帶走了,藏在佛的食砵中。餓鬼母發現孩子不見了,便以神通上天下地的找,都無法找到自己孩子的蹤影,最後只好來向佛陀求救。佛陀向它說:「你的孩子都被我以神通藏了在砵中!現在你也感到了天下母親對孩子的關切。你天天殺害人間的嬰孩,難道你不知道受害小孩的母親之痛苦嗎?如果你發誓永不再殺害人間的嬰孩,我便把你的小孩放出來!」鬼子母答:「我是以殺害嬰孩為食的。如果我不殺害他們,我的孩子吃甚麼活命呢?」佛陀答:「好!只要你發誓永不加害嬰孩,我的僧眾便從此每天施食予你們!」自此,佛陀的僧團便有了每次用餐時施食予餓鬼的傳統。
由此典故可知,餓鬼道中的眾生不單自己難得飲食,而且每胎便有幾百個小孩出生,令生活更見困難痛苦。
中陰身
民間信仰認為人死後會變成鬼,在佛教看來不是這樣的。人死後,亡者的心識一旦離開肉身,在投生六道任何一道之前,其心識便會因業力及對自己的執愛而得一種稱為「中陰身」的細微身,以這種身存在至因緣成熟而再次投生為止。這種中陰身的所謂「身相」,並無實質,只是大概具身相而矣。中陰身並不吃用實質的飲食,而以氣味為食。
中陰身的身相,是他的下一生的形相。如下一生將生畜牲道者,形如畜牲而身如煙色;將生於地獄道的中陰身色如焦炭,行走時是倒立而行的;將生為餓鬼者身如水色,倒退而行;當生人界者,身如金色而平行;當生天界中之色界天者身色白而行動時如上升飛行一般;當生天界中之欲界天者身色亦為金色,行時如飛行上升。以上這些是依據《入胎經》描述而說的。此外,六道中的下五道或天界之欲、色二界之生命完結時,而當生天界中之無色界者,死時即於當處成無色界,並不會經歷中陰期,故此不會有中陰身。
可見中陰身與民間所說的鬼並不相同,因為中陰身不具有生前之形象,也不會顯現在一般沒有神通的人的眼前,並且也無法移動或改變身邊的器物等東西。
基督教
基督教所指的「鬼」是魔鬼或邪靈。
道教
道教中,人死後就會變成「鬼」,《太清玉冊》卷五:「雖修道而成,不免有死,遺枯骨於人間者,縱高不妙,終為下鬼之稱。故曰鬼」。[1]
民間
民間對鬼沒有特定看法,一般人相信,「鬼」以一種電波(念力)形態存在。而人的腦亦選擇性地接收不同的電波(念力),所以有些人特別容易看到「鬼」,有些卻不容易。這亦與為何含恨或含冤而死的人(鬼)會經常出現相呼應,然而也有不少人相信,「鬼」能以儀器探測,包括其聲音、影像及電波,相信可以透過照片、影像紀錄等無意間把鬼魂的影像紀錄下來,通常也稱為「心靈寫真」或是「靈異照片」,也有些人相信可以透過碟仙或附身等途徑與鬼接觸或溝通。
有些人說他們真的見過鬼,相信鬼常以光或雲彩的形態出現,會令人有寒冷感覺。但有些人聲稱他們看過人形的鬼。有些鬼可能以可怕的外觀顯現--他們可能顯示被殺方式的標記,如無頭鬼、吊死鬼等。
在中國,古人相信「鬼」其實是以一種近似氣體的形式存在:當它進入室內的時候,會如氣體一樣,先貼著牆傳播,最後才充滿整個房間。這也是現今有人說「鬼貼牆走」的起源。也有人相信,人和鬼在不同的空間裡存在,當空間重疊的時候,就會看到對方。
這都是民間對鬼的傳說,沒有任何人可以提出有力證據證明或否定這些觀點的真確性。
科學家
小於20Hz(赫茲)的次聲波人們在正常情況是聽不見的,有英國科學家認為次聲波能令人感覺在空間中有鬼的存在,或者有不明的不安及恐懼的感受。[2]
鬼都被主流的科學家視為超常現象或迷信的表現,不被他們所承認。
鬼故事
主條目:恐怖文學
在許多文藝作品中,我們可以找到許多鬼故事。在這些鬼故事中,有時候鬼是被敵人殺死或死於可怕方式之人的亡靈。鬼留在人間,因為他生氣並想要驚嚇人或危害他的敵人。亦有些故事中的鬼只是心願未了,並無害人之心,甚至與人發生感情。
小說
清代蒲松齡所著的《聊齋志異》有不少鬼故事,其中包括人與鬼的交往和戀愛。
戲劇
明代湯顯祖的《牡丹亭》,女主角杜麗娘死後成鬼,與柳夢梅相愛。
電影
有時候故事裡的鬼,因為某人生前有未解決的問題。鬼留在人間試圖修正問題。若能修正問題,鬼才能離開人間。例如:
1990年初上映的美國電影Ghost(片名本義就是鬼,臺灣片名第六感生死戀,香港片名人鬼情未了)
1999年日本電影《午夜凶鈴》(又譯《七夜怪談》)
電視節目
2002年 異靈靈異 由羅蘭主持的無線電視節目
2005年 奇幻潮 由鄭伊健主持的無線電視節目
2006年 怪談 由梁思浩及梁嘉琪主持的香港有線電視節目
電台節目
2006年 恐怖熱線 由潘紹聰主持的新城娛樂台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