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純利 (Net Profit)
純利,即公司業務營運或銷售收益(營業額),撇除成本開支、營業費用、稅項、利息開支、特殊虧損、聯營公司開支等支出,再加入特殊利潤或聯營公司盈利貢獻等項目,所得出的公司利潤。純利,亦等同股東應佔溢利(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或年度溢利(profit for the year)。
若要知道公司能力如何,宜翻查其往績表現。如非宏觀經濟逆轉,選股鐵則是摒棄純利未有增長或持續錄得虧損的公司,把它們置於考慮範圍以外。理由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低(甚至沒有盈利能力),該股自難獲市場追捧,亦難憧憬其股價走勢有條件上揚。即使該股有炒作概念,但有關概念多難以持久地支撐股價,概念一旦消失,該股即有很大下跌風險,甚至跌回最初起步點。
比較盈利的增長幅度,辦法非常簡單,公式詳見下表。不過,即使錄得盈利增長,也應查看該股有否過分依靠特殊利潤;由於特殊利潤屬於非經常性收益,若有關特殊利潤佔純利比重超越50%,該股核心業務的盈利質素可想而知。
盈利變幅,除左右股民選股的決定,亦影響證券行或基金的投資策略(如增持、減持、沽出等)。假如預測其盈利表現佳,該股在業績公佈前或會被預先炒高,這稱為預做反應(discounting);相反,所公佈業績遜於市場或證券行的預測,持有者或證券行便會盡快沽貨,由此可能使沽壓驟增。
比較公司純利的逐年變幅,可簡單評估其盈利將會如何。若想從多方面深入分析該股,較常用的評估比率,分別是純利邊際利潤率(net profit margin)、稅前邊際利潤率(pre-tax profit margin)及經營邊際利潤率(operating profit margin)。(公式詳見下表)
純利邊際利潤率,簡稱為盈利率或邊際利潤(profit margin),是用作衡量純利與營業額(revenue and turnover)的關係,該比率宜與去年數字比較(甚至與過去三至五年數據比較)。若邊際利潤率為20%,即公司每錄得100萬元營業額,將有20萬元純利收益。基本上,邊際利潤愈大愈好,惟礙於各行業風險,周期循環等均不同,評估該公司邊際利潤率表現時,僅宜與同業作比較。
純利邊際利潤率,好處在於運用時簡單、直接。但由於純利這數字,包括所有收入(如特殊項目)及支出(如稅項),故較難全面分析該股的盈利能力。為此,同時運用稅前邊際利潤率及經營邊際利潤率這兩個比率,可彌補純利邊際利潤率不足之處。
稅前邊際利潤率,是將稅項支出及少數股東權益刪除不計算,故能較清楚分析其營運效率。除稅前經營溢利,是經營溢利連同特殊項目、應佔聯營公司溢利等計算而來。該比率特別適用評估國企股盈利能力,因為很多國企公司都依賴稅項優惠去維持純利表現。一旦稅項優惠被取消,其真正盈利能力將受到考驗。
經營邊際利潤率,是用作衡量經營溢利(operating profit)與營業額的關係。由於經營溢利未有計算特殊項目及聯營公司盈利貢獻,故能顯示該股本身盈利能力。假如該股因宏觀經濟逆轉,錄得巨額特殊虧損,拖累純利表現,直接比較其經營邊際利潤較去年同期表現,將可知其核心盈利能力有否改善或增長。不過,若該股主要依靠聯營公司的盈利貢獻來直接支撐純利增長,以經營邊際利潤率去估計其盈利能力,將有斷章取義之可能。故此,如要看清該股的盈利能力,宜從多個不同比率去評估。
純利分析公式及比率表例
純利變幅(%)= {(今年純利-去年純利)/ 去年純利 }×100%
純利邊際利潤率(%)= ( 純利 / 營業額)×100%
稅前邊際利潤率(%)= (除稅前經營業務溢利 / )×100%
經營邊際利潤率(%)= 經營溢利 / 營業額×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