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越國歷史

2007-02-19 8:02 pm
有冇人知自勾踐滅吳之後越國之發展,真至楚滅越!thx

回答 (3)

2007-02-19 10:07 pm
✔ 最佳答案
勾踐於公元前473年滅吳,至公元前468年由南方的會稽遷都至北方的瑯琊,成為越國最鼎盛的一刻,其後勾踐於公元前464年病故,兒子鹿郢繼位後,再沒有越國稱霸的事蹟,甚至之後百多年記載越國歷史的資料也少得可憐,例如史記只記載勾踐之後歷任越王的名字而已:
『勾踐卒,子王鼫與(即鹿郢)立。王鼫與卒,子王不壽立。王不壽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王翳卒,子王之侯立。王之侯卒,子王無強(又稱為無疆)立。』
另外,越國雖滅吳國,但不能完全接收吳國在長江及淮河上游的土地,這些土地都被楚國乘機奪去,而越國於公元前386年將國都由北方瑯琊遷回南方吳國故都姑蘇(遷都後姑蘇改稱為會稽),可說明越國開始維繫不到北方霸業,返回南方老巢。
至越國末代國王無疆在位時,中國已是戰國時代。當時無疆想仿倣祖先勾踐稱霸中原,故興兵北伐齊,西伐楚,但越國當時已遠遠落後於各個大國,結果自取滅亡。以下是資治通鑑對越國滅亡的記述:
顯王三十五年(丁亥,公元前三三四年)
越王無疆伐齊。齊王使人說之以伐齊不如伐楚之利,越王遂伐楚。楚人大敗之,乘勝盡取吳故地,東至於浙江。越以此散,諸公族爭立,或為王,或為君,濱於海上,朝服於楚。
越國故地為楚所併,稱為東楚。後來項羽起兵的會稽郡,也是吳越的故地。



參考: 取自本人之前曾被選為的最佳回答
2007-02-19 8:52 pm
當中原諸侯爭霸接近尾聲時,地處江浙的吳、越開始發展。周敬王十四年(506前) ,吳王闔閭以伍員(伍子胥)為大將,統兵伐楚,攻進楚都郢。周敬王二十四年(496前)又揮師南進伐越。越王勾踐率兵迎戰,越大夫靈姑浮一戈擊中闔閭,闔閭因傷逝世。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吳王夫差為父報仇,興兵敗越,越王勾踐求和,送給吳王珍寶美女西施,自己親自為夫差牽馬。吳王乘勝向北進擊,大敗齊軍,成為小霸。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生息,終於在周元王三年(前473) 消滅吳國,夫差羞憤自殺。勾踐北上與齊晉會盟於徐,成為最後一個霸主。

當勾踐剛剛滅吳稱霸,其手下最大之功臣范蠡被封上將軍,然范蠡深知『大名之下難久居』、『久受尊名不祥』,故功成立即隱退,『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終不反』。傳其改名陶朱公,後以經商而致富。范蠡曾遣人致書文種,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啄,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文種未能聽從,不久果被勾踐賜劍自殺。

2007-02-19 12:53:27 補充:
勾踐滅吳後北上爭雄,橫行江淮,號稱霸王。戰國時,勢力衰弱,公元前306年,為楚所滅。

2007-02-20 00:02:32 補充:
另外,越國雖滅吳國,但不能完全接收吳國在長江及淮河上游的土地,這些土地都被楚國乘機奪去,而越國於公元前386年將國都由北方瑯琊遷回南方吳國故都姑蘇(遷都後姑蘇改稱為會稽),可說明越國開始維繫不到北方霸業,返回南方老巢。
越亦稱於越和文郎[來源請求],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也可能是越南歷史上真正建立的一個王國[來源請求]。國君為雒(又寫作駱)姓,也有一說為姒姓。相傳為遠祖崇纜(雒龍君)的後裔,也有一說為大禹的後裔。建都會稽,轄地大致為現在中國浙江省的紹興附近,而勢力範圍曾經還達到現在中國山東省和越南北部[來源請求],滅於楚國。公元前306年[1],楚國攻滅越國,之後其王族後裔分散於現在中國南部與越南北部一帶[來源請求],各自分而治之。

勾踐回國後發誓復仇滅吳,臥薪嘗膽[1],休養生息,重用范蠡、文種等人,「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史記·貨殖列傳》說:「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又說:「修之十年,國富,厚賂戰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飲。遂報強吳,觀兵中國,稱號五霸。」一年,越國向吳國進貢蒸熟的種子,使第二年吳國大飢,削弱了吳國的國力。前482年,勾踐趁夫差北上黃池爭霸,趁虛而入,攻入吳都姑蘇,殺吳太子。夫差返國後被迫向勾踐求和。勾踐不久後再次攻吳。勾踐二十四年(前473年),越軍圍困吳都三年後終於破城。夫差困於姑蘇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殺,吳亡

無彊, 無顓死後繼承為君主,前342年至前306年在位37年,之後楚攻滅越,無彊被殺殉國,越亡。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16:5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19000051KK0105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