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的簡短生平

2007-02-19 4:29 am
文天祥的簡短生平

回答 (3)

2007-02-19 4:54 am
✔ 最佳答案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天祥。選中貢士後,他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佑四年(1256)中狀元後,他又改字宋瑞,後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詩人
生平:
其年有二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鷺洲書院讀書,同年中選吉州貢士,隨父前往南宋首都臨安應試。在殿試中,他作「禦試策」切中時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負,參加殿試時,帝親拔為第一,考官王應麟奏曰:「是卷古誼若龜鑒,忠肝如鐵石,臣敢為得人賀。」。4天後父親不幸病故,文天祥歸家守喪3年。後歷任簽書甯海軍節度判官廳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書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贛州職等。恭帝德佑元年(1275年),元兵渡江,文天祥散盡家產,招募豪傑,起兵勤王,組織義軍三萬,以「正義在我,謀無不立;人多勢眾,自能成功」的口號進行反元鬥爭。然最終因為孤立無援,抗爭失敗,到最後僅餘6人。次年,任右丞相,赴元營談判,不意被伯顏拘留,押解北方。後於鎮江脫險。力圖恢復,轉戰東南。但元軍施反間計,誣說文天祥已投降,文天祥為此屢遭猜疑戒備,不得不顛沛流離至溫州。這時,南宋朝廷已奉表投降,恭帝被押往元大都,陸秀夫等擁立7歲的趙端宗在福州即位。文天祥奉詔入福州,任樞密使,同時都督諸路軍馬,往南劍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籌餉以繼續抗元戰爭。秋天,元軍攻入福建,端宗被擁逃海上,在廣東一帶乘船漂泊。

文天祥與當時朝臣張世傑與陳宜中意見不合,於是離開南宋行朝,以同都督的身分在南劍州(治今福建南平)開府,指揮抗元。1277年,文天祥率軍移駐龍岩、梅州,攻入江西。在雩都(今江西南部)大敗元軍,攻取興國,收復贛州10縣、吉州4縣,人心振奮,抗元形勢轉好。但好景不長,元軍主力進攻文天祥興國大營,文天祥寡不敵眾率軍北撤敗退到廬陵、河州(今福建長汀),損失慘重,妻兒也被元軍擄走。

祥興元年夏,文天祥得知南宋行朝移駐厓山,為擺脫艱難處境,請求率軍前往,與南宋行朝會合。由於張世傑堅決反對,計劃失敗,文天祥率軍退往潮陽縣。同年冬,元軍大舉來攻,文天祥在率部向海豐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將張弘範的攻擊,文天祥在五坡嶺兵敗被俘。張要文天祥寫信招降張世傑,乃書《過零丁洋詩》弘範笑而置之,不久遣使護送至大都,路上絕食八日,不死。被關押在北京府拘囚四年。帝昺祥興二年,宋亡,文天祥仍堅守初志,在給妹妹的信中說:「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這裏,於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環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獄中作《指南後錄》第三卷、《正氣歌》。

元世祖愛其才,先後派出平章政事阿合馬、丞相孛羅招降,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八日,元世祖召見文天祥,親自勸降。文天祥堅貞不屈,「一死之外,無可為者。」次日於柴巿口執行死刑,天祥向南方跪拜,從容死掉。死後在他的帶中發現一首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死時年僅四十七歲。行刑之際,「俄有詔使止之」,而文天祥已死。忽必烈惋惜地說:「好男子,不為吾用,殺之誠可惜也。」
參考: yahoo
2007-02-20 9:16 pm
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天祥。選中貢士後,他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佑四年(1256年)中狀元後,他又改字宋瑞,後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詩人,以忠烈名傳後世。


生平

18歲時,文天祥獲廬陵鄉校考試第一名,寶佑四年,其年有二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鷺洲書院讀書,同年中選吉州貢士,隨父前往南宋首都臨安應試。在殿試中,他作「禦試策」切中時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負,參加殿試時,帝親拔為第一,考官王應麟奏曰:「是卷古誼若龜鑒,忠肝如鐵石,臣敢為得人賀。」。但4天後父親不幸病故,文天祥歸家守喪3年。後歷任簽書甯海軍節度判官廳公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書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贛州職等。恭帝德佑元年(1275年),元兵渡江,文天祥散盡家產,招募豪傑,起兵勤王,組織義軍三萬,以「正義在我,謀無不立;人多勢眾,自能成功」的口號進行反元鬥爭。然最終因為孤立無援,抗爭失敗,到最後僅餘6人。次年,任右丞相,赴元營談判,不意被伯顏拘留,押解北方。後於鎮江脫險。力圖恢復,轉戰東南。但元軍施反間計,誣說文天祥已投降,文天祥為此屢遭猜疑戒備,不得不顛沛流離至溫州。這時,南宋朝廷已奉表投降,恭帝被押往元大都,陸秀夫等擁立7歲的趙端宗在福州即位。文天祥奉詔入福州,任樞密使,同時都督諸路軍馬,往南劍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籌餉以繼續抗元戰爭。秋天,元軍攻入福建,端宗被擁逃海上,在廣東一帶乘船漂泊。

文天祥與當時朝臣張世傑與陳宜中意見不合,於是離開南宋行朝,以同都督的身分在南劍州(治今福建南平)開府,指揮抗元。1277年,文天祥率軍移駐龍岩、梅州,攻入江西。在雩都(今江西南部)大敗元軍,攻取興國,收復贛州10縣、吉州4縣,人心振奮,抗元形勢轉好。但好景不長,元軍主力進攻文天祥興國大營,文天祥寡不敵眾率軍北撤敗退到廬陵、河州(今福建長汀),損失慘重,妻兒也被元軍擄走。

祥興元年(1278年)夏,文天祥得知南宋行朝移駐厓山,為擺脫艱難處境,請求率軍前往,與南宋行朝會合。由於張世傑堅決反對,計劃失敗,文天祥率軍退往潮陽縣。同年冬,元軍大舉來攻,文天祥在率部向海豐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將張弘範的攻擊,文天祥在五坡嶺兵敗被俘。張要文天祥寫信招降張世傑,乃書《過零丁洋詩》:「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 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拋絮,身世飄搖雨打萍。皇恐灘頭說皇恐,零丁洋裡歎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範笑而置之,不久遣使護送至大都,路上絕食八日,不死。被關押在北京府學胡同,拘囚四年。帝昺祥興二年(1279年),宋亡,文天祥仍堅守初志,在給妹妹的信中說:「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這裏,於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環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獄中作《指南後錄》第三卷、《正氣歌》。

元世祖愛其才,先後派出平章政事阿合馬、丞相孛羅招降,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八日(1283年1月8日),元世祖召見文天祥,親自勸降。文天祥堅貞不屈,「一死之外,無可為者。」次日於柴巿口執行死刑,天祥向南方跪拜,從容死掉。死後在他的帶中發現一首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死時年僅四十七歲。行刑之際,「俄有詔使止之」,而文天祥已死。忽必烈惋惜地說:「好男子,不為吾用,殺之誠可惜也。」

文天祥著有多篇作品,以《過零丁洋》和在獄中所題《正氣歌》最為人所認識和稱道,其中前者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乃千古絕唱。

為了紀念文天祥,在北京文天祥曾被關押的地方,成立了文丞相祠,後成立文天祥紀念館。

而香港新界新田區文氏族人(香港原居民新界五大氏族之一),因源自江西吉安,被稱為文天祥的後人,而這些文族人士,在新田附近興建文天祥紀念公園。


民族英雄還是愛國英雄

近年中國歷史教學改革,將文天祥、岳飛等過去所說的「民族英雄」改為「愛國英雄」,這一事件引起廣泛爭議。結合「四分法」一說淡出中學歷史教科書,被一些民族主義者所批評。

另外在台灣,文天祥今仍於歷史教科書上被視為民族英雄。1950年代,多處台灣地名以天祥誌之,例如花蓮中央橫貫公路的入口-位於太魯閣峽谷的天祥、花蓮秀林鄉天祥路與台北市中山區的天祥路。
參考: 維基百科
 



文天祥 (1236─1283)
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他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佑四年(1256)中状元后,他又改字宋瑞,后号文山。历任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赣州等职。

  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开赴临安。宋朝廷委任文天祥知平江府,命令他发兵援救常州,旋即又命令他驰援独松关。由于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虽英勇作战,但最终也未能挡住元军兵锋。

  次年正月,元军兵临临安,文武官员都纷纷出逃。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他出城与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却被伯颜扣留。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献城纳土,向元军投降。

  元军占领了临安,但两淮、江南、闽广等地还未被元军完全控制和占领。于是,伯颜企图诱降文天祥,利用他的声望来尽快收拾残局。文天祥宁死不屈,伯颜只好将他押解北方。行至镇江,文天祥冒险出逃,经过许多艰难险阻,于景炎元年(1276)五月二十六日辗转到达福州,被宋端宗赵任命为右丞相。

  文天祥对张世杰专制朝政极为不满,又与陈宜中意见不合,于是离开南宋行朝,以同都督的身分在南剑州(治今福建南平)开府,指挥抗元。不久,文天祥又先后转移到汀州(治今福建长汀)、漳州龙岩、梅州等地,联络各地的抗元义军,坚持斗争。景炎二年(1277)夏,文天祥率军由梅州出兵,进攻江西,在雩都(今江西于都)获得大捷后,又以重兵进攻赣州,以偏师进攻吉州(治今江西吉安),陆续收复了许多州县。元江西宣慰使李恒在兴国县发动反攻,文天祥兵败,收容残部,退往循州(旧治在今广东龙川西)。祥兴元年(1278)夏,文天祥得知南宋行朝移驻山,为摆脱艰难处境,便要求率军前往,与南宋行朝会合。由于张世杰坚决反对,文天祥只好作罢,率军退往潮阳县。同年冬,元军大举来攻,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将张弘范的攻击,兵败被俘。

  文天祥服毒自杀未遂,被张弘范押往山,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不听,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于是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也受到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了。

  南宋在山灭亡后,张弘范向元世祖请示如何处理文天祥,元世祖说:「谁家无忠臣?」命令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将文天祥送到大都(今北京),软禁在会同馆,决心劝降文天祥。

  元世祖首先派降元的原南宋左丞相留梦炎对文天祥现身说法,进行劝降。文天祥一见留梦炎便怒不可遏,留梦炎只好悻悻而去。元世祖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来劝降。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对赵说:「圣驾请回!」赵无话可说,怏怏而去。元世祖大怒,于是下令将文天祥的双手捆绑,戴上木枷。关进兵马司的牢房。文天祥入狱十几天,狱卒才给他松了手缚:又过了半月,才给他褪下木枷。

  元朝丞相孛罗亲自开堂审问文天祥。文天祥被押到枢密院大堂,昂然而立,只是对孛罗行了一个拱手礼。孛罗喝令左右强制文天祥下跪。文天祥竭力挣扎,坐在地上,始终不肯屈服。孛罗问文天祥:「你现在还有甚么话可说?」文天祥回答:「天下事有兴有衰。国亡受戮,历代皆有。我为宋尽忠,只愿早死!」孛罗大发雷霆,说:「你要死?我偏不让你死。我要关押你!」文天祥毫不畏惧,说:「我愿为正义而死,关押我也不怕!」

  从此,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在狱中,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深知女儿的来信是元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然而,文天祥尽管心如刀割,却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狱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强忍痛苦,写出了不少诗篇。《指南后录》第三卷、《正气歌》等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狱中写出的。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三月,权臣阿合马被刺,元世祖下令籍没阿合马的家财、追查阿合马的罪恶,并任命和礼霍孙为右丞相。和礼霍孙提出以儒家思想治国,颇得元世祖赞同。八月,元世祖问议事大臣:「南方、北方宰相,谁是贤能?」群臣回答:「北人无如耶律楚材,南人无如文天祥。」于是,元世祖下了一道命令,打算授予文天祥高官显位。文天祥的一些降元旧友立即向文天祥通报了此事,并劝说文天祥投降,但遭到文天祥的拒绝。十二月八日,元世祖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文天祥对元世祖仍然是长揖不跪。元世祖也没有强迫他下跪,只是说:「你在这里的日子久了,如能改心易虑,用效忠宋朝的忠心对朕,那朕可以在中书省给你一个位置。」文天祥回答:「我是大宋的宰相。国家灭亡了,我只求速死。不当久生。」元世祖又问:「那你愿意怎么样?」文天祥回答:「但愿一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气恼,于是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

  次日,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巿口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死后在他的带中发现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死时年仅四十七岁。



文天祥作品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07-02-19 11:34:30 補充:
http://www.greatchinese.net/famous/xianchen/wentianxiang.htm


收錄日期: 2021-04-26 13:17:5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18000051KK0250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