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治時期的香港(急!!)

2007-02-19 12:04 am
Life (including important buildings / streets ) in WESTERN DISTRICT in the colonial period
更新1:

可以答中文

回答 (2)

2007-02-28 10:50 am
✔ 最佳答案
英治時期

早期統治


這瀑布位於香港島的香港仔瀑布灣,可能是古籍《新安縣志》(清嘉慶修訂版)中新安八景之一——鰲洋甘瀑的所在地[7],該瀑布於19世紀中葉前為往還中國及歐洲商船提供淨水。香港開埠後以瀑布灣內其中一條村落名稱——香港村,作為全島及附近領土的總稱。
十九世紀後期的香港成為英國一個繁榮的港口1841年1月琦善與義律在清廷與英國政府不知情下草擬《穿鼻草約》,並於1月20日由義律發出《給女王陛下臣民的通知》中,宣稱他和琦善之間「達成了初步協議」[8],其中包含「把香港島和海港割讓給英國」,並於1月26日於香港島北岸的水坑口登陸。但由於清廷及英國政經界分別認為有辱國體及獲利太少,故雙方不承認《穿鼻草約》的存在,但英國軍方並沒有撤出香港島。直至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被大英帝國打敗,並於翌年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島連同鄰近的鴨脷洲才正式割讓與英國。1860年清廷再敗於英法聯軍,被逼簽下《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南部連同鄰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讓給英國。當時在九龍半島上的新邊界只用矮矮的鐵絲網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1898年,英國通過與清廷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條約,租借九龍半島北部、新界和鄰近的兩百多個離島,但九龍寨城除外,租期99年。這一系列的租借和割讓,形成了今日香港的邊界。

中華民國建立以後,國民政府有意取消不平等條約。無奈國力不繼亦因北伐及清黨的事情使國家政府無閒考慮取回香港的主權。但是,當時港英政府仍然開放中港邊境,兩地市民依然可以自由來往。當時不少香港人為了建設國家,除了捐錢回國以外,更身體力行的加入國民政府裡工作。前國民政府外交部長伍廷芳就是當時香港的名流。


抗日期間


1941年聖誕節英國香港嚮日本投降後,日本皇軍入城情況.抗日戰爭爆發,日軍在1938年登陸廣東,並迅速佔領與香港為鄰的廣州及附近地區並派間諜潛入香港調查英軍的佈防位置。香港的華人支持抗戰,出錢出力,日本軍政府為此表現不滿,曾多次向英國的領事抗議。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數小時後,同時進攻馬來亞及越過深圳河侵佔香港。其間日本和加拿大及英印軍發生多場激烈戰事。12月25日,由於駐港英軍戰力不足,當時的香港總督楊慕琦宣佈嚮日本投降,開始了香港3年零8個月的日治時期。期間,日本人為方便統治,多次將港人遷回中國大陸,使戰後人口驟降100萬。除此以外日本於戰時實行糧食配給及強行以日本軍票兌換港元及為求增加港元發行量,還強迫當時3家發鈔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及有利銀行的經理在印製完成的港幣上簽字,發行約1億元沒有額外支持的紙幣,故這些港幣又被稱為「迫簽紙幣」。


抗戰勝利及國共內戰

1945年香港重光後,在中環和平紀念碑前升起中華民國國旗及英國國旗抗戰勝利以後,英國國旗再次在香港總督府內升起。當時因國共內戰再次展開,中華民國政府無力向英國政府取回公道。後繼的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後,中、英雙方就香港問題達成協議:中方無意收回香港主權,也不干預國民政府軍民在香港的活動,用以換取英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承認。1950年,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方國家。而後來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韓戰與西方世界交惡,被西方國家禁運,使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轉運物資、徵集資金、收集情況的唯一窗口。

1956年10月,九龍深水埗發生右派工會暴亂,中華民國政府的情報人員從此被禁止進入香港。

1966年,文化大革命席捲中國大陸及受到同年11月於澳門的騷亂,迫使澳葡當局妥協的剌激,紅衛兵多次意圖越過中港邊境。後來左派公然響應國內造反派的號召,在香港多處策動暴亂。當時在香港街頭放滿寫上「同胞勿近」的真假「菠蘿」[9],使香港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其間有若干市民被真的炸彈及其他方法殺害。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以「長期利用、充分打算」的方針,堅持不打算收回香港,使這一件事情得以平息。


經濟起飛
經歷過1960年代末的暴動,港英政府於1970年代初調整了政策方針,開始諮詢華人的意見,逐步吸納華人進入決策機制,減少危害英國管治香港的可能性。1973年由於受石油危機的影響,香港經歷了一次經濟大衰退,但自1974年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高速增長。1970年代中香港地鐵開始動工,廉政公署成立,開始實施九年免費強迫教育,並進一步擴展公共房屋計劃,如十年建屋計劃及居者有其屋計劃,皆為香港未來的「經濟奇蹟」奠定基礎,使香港於1980年代初成為世界著名的「亞洲四小龍」,與台灣、新加坡及南韓齊名。

1970年代初期,由於新界土地契約的問題,使港英政府不得不考慮香港前途的問題。英國政府曾經多次要求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延續新界的租約,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拒絕。不過在1970年代末,「香港前途問題」已成為中英兩國正式議題,但誰先提出轉移香港政權,外界一直眾說紛紜;但不論誰先提出,香港前途問題為中英兩國,揭開了近20年爭拗的序幕。

香港在1970年代末至1997年20年來的經濟起飛,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於1978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11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一條戰略決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這個決策的成效之一便是改變了中國長期以來對外封閉的情況,香港繼續發揮中介人本領而進入了經濟高速發展時期。


中英談判


港英政府時期最後的一款紋章
香港殖民地最後的一面旗幟,由英國藍旗和代表香港的殖民地徽所組成,1959年-1997年在1980年代初,英國曾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權」及「治權」,前者歸中華人民共和國,但英國仍保留治權。不少香港傳統上流社會的政治及商界精英,開始時亦支持有關建議。傳統的英資公司,如滙豐銀行、怡和洋行,亦曾參與遊說工作。期間,1981年由當時的商界年青領袖李鵬飛率領當時香港的工商界精英組成「年青才俊團」前往北京交流,並得到當時的領導人鄧小平接見。當他們向鄧小平提出有關建議時,被鄧小平嚴辭指責,這種強烈反對及絕不讓步的態度,令遊說工作失敗。1982年9月22日,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乘福克蘭群島戰爭大勝阿根廷之威,到北京提出繼續「以主權換治權」作為方針,打算延續對香港的管治,但結果與之前「年青才俊團」一樣無功而還。但中國仍稍為讓步,讓香港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港人治港」,這亦成了中英兩國談判時的唯一方針,亦因中方對收回香港立場強硬,其間香港的樓價、股票及港元匯價持續急挫,更於1983年9月,出現港元危機,港元兌美元由1982年約6港元兌1美元跌至9.6港元兌1美元的歷史低點。為挽救香港金融體系,港英政府於1983年10月15日公佈聯繫匯率制度[10],港元再與美元掛勾,匯率定為7.8港元兌1美元。此後穩定下來,聯繫匯率制度一直實行至今。而英資首席財團——怡和,於1984年3月28日宣佈遷冊百慕達,這舉動被政經人士視為英國資金撤走先兆及對中國收回香港的舉動投不信任票。

1984年12月19日,中英雙方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簡稱《中英聯合聲明》。根據這份聲明,英國需在1997年7月1日將香港的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香港即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上述協定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會依照鄧小平所提出的「一國兩制」政策,確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實行,並保證香港除外交及國防外,各方面都擁有高度自治。

1989年受到六四事件影響,使人心虛怯。大量香港人把手上持有的港元,兌換成澳洲、新西蘭,加拿大三國貨幣,導致上述貨幣兌換率持續高居不下,當中澳洲元及新西蘭元於1989年末所創的歷史新高,更迄今未破及把物業出售吐現,使香港的資產價格下跌,移民潮再次出現。同年港英政府推出香港機場核心計劃(曾被人們一度稱為「玫瑰園計劃」)以穩定人心。1990年英國政府在當時的兩局首席議員鄧蓮如的要求下妥協地給予50000個家庭英國居留權,主要給予曾經從事敏感職位的政府公務員及各行各業人士,包括最有能力及動機申請移民的人士。居英權持有人可隨時前往英國定居,而無需在英國居留數年以取得居留權(俗稱「坐移民監」),而持有人的子女可在英國就讀公立中學。如此可令獲得居英權人士安心在香港生活,萬一香港出現問題,則可隨時前往英國,以減輕香港人才及資金的流失問題。但中國政府對居英權計劃表示不滿,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亦對居英權不予承認,持有人仍被視為中國公民。
The area now known as Hong Kong became an important trading region and a significant strategic location for the Chinese mainland during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se populated townships or villages had never been collectively known as Hong Kong before the British settlement arrived. The area began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again in the 19th century, when it was ceded to Britain after the Opium Wars. Hong Kong's earliest recorded non-Asian visitor was the Portuguese mariner Jorge Álvares who arrived in 1513. Álvares began trading with the Chinese, and the Portuguese continued to make periodic trade stops at various locations along the coast.


A waterfall off the Chinese coast where foreign ships obtained fresh waterThe Portuguese introduced tea, silk, and other Asian luxury goods to Europe and by the mid-18th century these items were in high demand, particularly tea. The British, to redress their net outflow of payments to China for tea and to force China to conduct relations like other states, invaded China, winning the First Opium War in 1841. During the war, Victoria Island was first occupied by the British, and then formally ceded from the Qing Dynasty of China in 1842 under the Treaty of Nanking.

Hong Kong became a Crown Colony in 1843 with the first urban settlement in Victoria City (now called Admiralty). The Kowloon Peninsula south of Boundary Street and Stonecutter's Island was ceded to the British in perpetuity in 1860 under the Convention of Peking after China's defeat in the Second Opium War. Expansive adjacent lands to the north, known as the New Territories (including New Kowloon and Lantau Island), were then leased by Britain from China for 99 years, from 1 July 1898 to 30 June 1997. For the first 20 years there was little contact between the European and Chinese communities. The first specially-recruited Hong Kong civil servants to be taught Cantonese were recruited in 1862, markedly improving relations.


Hong Kong in late 19th century as a bustling trading post of the British Empire.
Japanese troops march in Hong Kong after the British surrender the territory on Christmas Day, 1941.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lasts almost four years.
1950s Hong Kong skyline witnessing the prelude to the city's impending "economic miracle".Hong Kong entered a Dark Age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of World War II, which lasted for three years and eight months after British and Canadian defenders were rooted out in an invasion that begun on 8 December 1941. The Japanese army executed many Hong Kongers during the war.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sistance movement most notably on Lantau Island during the occupation. After their defeat by the Allied forces, the Japanese surrendered the territory on 15 August 1945. Hong Kong quickly re-opened under British rule and welcomed a mass migration of Chinese refugees in 1949, many of whom were desperately escaping the newly-formed Communist government in China. Some of these refugees were capitalists and wealthy professionals, those deemed as class enemies of communism. Their migration helped Hong Kong acquire a pool of entrepreneurial talent which, in turn, planted the seeds for the territory's budding capitalist system.


收錄日期: 2021-04-23 21:08:4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18000051KK0164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