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李白
李白 (公元七零一至七六二年)盛唐的最主要代表之一,一生中最菁華的歲月是在唐玄宗統治下度過的。從傳世的第一首詩《訪戴天山道士不遇》(720以前)到最後一首《臨路(終)歌》(762),他的創作活動延續了四十多年,內容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封建社會發展的必然過程。
李白的生平和他的詩歌,大致可分為以下六個階段:
一、出蜀以前(701-725年)
二、循江東遊到離開安陸(725-735年)
三、移家東魯到離南陵入長安(736-742年)
四、在長安(742-744年)
五、離開長安到長流夜郎(745-757年)
六、巫山遇赦到病逝當塗(758-762年)
一、出蜀以前(701-725年)
李白出身豪商,自幼生長在今四川江油縣附近,舊彰明縣青蓮鄉。出峽前遊過成都和峨眉。下面所選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表明他思想上很早已有道家的烙印。
二、循江東遊到離開安陸(725-735年)
李白二十五歲出蜀,目的就是訪道、求友和遊覽山水。他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說:「以為士生則桑弧蓬矢,射夫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方之志,乃仗去國,辭親遠遊」,是很有抱負的。他離開長江三峽東下,經荊門、江夏、到潯陽登廬山;訪金陵,遊揚州,浪跡吳、會之間;再回舟上,由江夏泝漢水,過襄樊,走臨汝,其間曾與孟浩然相遇;又從臨汝到安陸(公元727年),娶故相許圉師孫女,開始“酒隱安陸,蹉跎十年”的生活。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秋,曾應友人元之演之邀,同遊太原祠。次年春天返返安陸不久,就移家東魯。下面所選《江夏行》,抒寫他對平民如商人婦的同情;而《淮南臥病書懷寄南中趙蕤》可以找出他的縱橫家思想根源。
三、移家東魯到離南陵入長安(736-742年)
李白從安陸移居山東,在任城安家。又隱居徂徠山,與孔巢父等五人時時酣飲,號稱竹谿六逸。其間曾回漢、襄一次,並且北遊東都、南陽,返東魯不久,又南下吳越,遇到道士吳筠。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在南陵奉召入長安。下面所選《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可見他有信心從正道入仕;《南陵別兒童入京》更活現了奉召入京時的高與若狂,也反映了他對功名富貴的熱衷。
四、在長安(742-744年)
李白隨同道士吳筠到長安,又因玉真公主、賀知章等人的推薦,經唐玄宗親自召見,任為翰林供奉,以“布衣侍丹墀”,而沒有正式的官職。他以經世王佐之才自命,玄宗則以文學侍從看待,常常被召喚去做一些所謂“應制”之作。對這樣的遭遇,看來他並不滿意,再加縱酒狂放,目中無人,就難免開罪於一些小人,如高力士等,終於蒙讒出京。春風得意,不啻曇花一現。可惜長安是國家的政治中心,他在這裡開了眼界,增長了見聞,對當時日趨朽沒落的朝政有了感性認識,他搜羅了大量的詩歌素材,豐富和充實了作品的內容。下面所選《古風第二十四首》─《大車揚飛塵》明目張膽地譏刺時政;《天馬歌》是以馬自喻,悲歎未遇知人的明主。而《望終南山寄紫閣隱者》表明長安的十丈紅塵,沒能使他放棄對神仙的嚮往。
五、離開長安到長流夜郎(745-757年)
李白離開長安以後,漫遊南北,他從梁宋、齊魯而幽燕,又多次來往會稽、金陵、宜城之間。值得大書特書的是在此初期,他和杜甫結下了不朽的友誼,兩人又一起和高適,李邑等詩人和大書法家登山臨水,詩酒往還。安祿山亂起,他正在宣城,此後輾轉溧陽、剡中,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避居廬山屏風,碰上永王璘過潯陽,相邀參加幕府。次年,至德二載(公元757年)永王違抗肅宗的詔命東巡,兵敗丹陽,他受到牽累,下潯陽獄,定罪長流夜郎;以五十七歲的垂暮之年,拋別妻子,獨冒洞庭三峽的險惡風濤,登上生死莫卜的漫長道路。這一階段,李白的生活經驗最豐富,傳世詩歌也最多。下面所選的《將進酒》及《宣城見杜鵑花》反映了他對國事的關心,朝政的不滿,兩次進取功名失敗的懊惱,以及對家人、好友、山水、神仙的瞥戀。
六、巫山遇赦到病逝當塗(758-762年)
李白長流夜郎,行至巫山,遇赦東還,在江夏、巴陵、衡陽、零陵一帶稍事盤桓,就回到潯陽。以後又重遊金陵,來往宣城,歷陽等地。臨卒前一年,李光弼東鎮臨准,抗拒史朝義,他聞訊請纓,還想為國效力,不幸中途因病折回,於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在當塗令李陽冰任所逝世,享年六十二歲。這一階段李白漸入淒涼老病的晚境,然而他的詩情酒興,還是不減當年。下面所選的《江夏別宋之悌》反映了暮年李白對國家無奈之情。 (右圖為李白手跡)
縱觀李白一生和傳世之作,可知他的思想主流是道家兼縱橫家,也摻雜了儒家的影響。他景慕傅說、呂尚、范蠡、魯連、張良、謝安等所謂“安邦定國”的大人物,也企羡專諸、侯嬴、荊軻等刺客、遊俠者流。他頗有一濟蒼生的宏願而未能牛刀小試,固然是客觀的社會條件限制了他,也是他自己主觀的性格感情限制了他。他熱愛袓國人民,痛恨邪惡奸偽的性格是不用懷疑的。
評析:
詩旨在以蓬萊文章比李雲。借送別以贊對方,惜其生不稱世。開首二句,不寫?別,不寫樓,卻直抒鬱結,道出心中煩憂。三、四句突作轉折,從苦悶中轉到爽郎壯闊的境界,展開了一幅秋空送雁圖。一“送”,一“酣”,點出了“餞別”的主題。“蓬萊”四句,讚美對方文章如蓬萊宮幽藏,剛健遒勁,有建安風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謝自比,表達了對高潔理想的追求。同時也表現了詩人的文藝觀。末四句抒寫感慨,理想與現實不可調和,不免煩憂苦悶,只好在“弄扁舟”中去尋求寄託。思想感情瞬息萬變,藝術結構騰挪跌宕,起落無端,斷續無跡,深刻地表現了詩人矛盾的心情。語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諧統一。“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來描摹愁緒的名言,眾口交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