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41 長青←→九龍城碼頭
本路線提供青衣區、長沙灣往來旺角、何文田、愛民、紅磡及土瓜灣的巴士服務,於1987年4月14日起投入服務,1987年8月23日往青衣方向改經紅磡碼頭,成為唯一兩條途經溫思勞街隧道的專利巴士路線(另一條為 45),但1991年3月17日因紅磡碼頭搬遷,途經必嘉街後便沿機利士南路及蕪湖街折回馬頭圍道前往佛光街,導致行車時間增加,乘客每每感到繞了一個大圈,即使現時可由紅菱街前往溫思勞街,不過溫思勞街附近有三間殯儀館,在迷信的思想下沒有改回原有路線,直至2004年12月27日起,改由孖庶街直往蕪湖街,縮短少許行車時間。本線初期總站為青衣,後來配合青衣大橋進行不定時維修,所有行經青衣大橋的路線隨時改經青荃橋,於1989年2月11日把總站遷往改為長青,改經青荃橋及荃灣路往來,1991年8月11日起來回程繞經長安。
本路線經由何文田往來青衣及土瓜灣的主要原因,是運輸署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實施的公共交通協調政策所引致,當年所有新界往九龍路線,都不可沿彌敦道前往佐敦道以南的地區,因此本路線取道何文田及愛民往來,也是因為不能沿油麻地前往的原因,往來紅磡及土瓜灣便感到迂迴,即使後期取消這套政策,本路線都沒有改路。
基本上由開辦至今本路線都好像被遺忘、不受重視的路線,皆因班次疏落、路線迂迴曲折、車費比起同類路線為高。初期由荔枝角(L)及九龍灣(K)廠聯合派出十部巴士行走本線,主要用車為平頂寶,但很快荔枝角廠改派五部「雞」車,而九龍灣也改派五部「鴨」車,其後十多年都沒有改變,只是荔枝角廠換入都城嘉慕九點七米行走,直至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期因兩軸巴士大量淘汰,才換入十一米巴士行走,改為全荔枝角廠派車,直至2004年6月20日起本線換入三部空調巴士行走(2005年7月1日起空調巴士增加至六部,2006年10月15日再增至八部),象徵土瓜灣及何文田再沒有全普通巴士行走的全日路線,不過該三部空調巴士當時已有七年車齡,可見九巴對本線並不重視。
本路線的角色可以說是輔助 18、 44 及 45,尤其與 45 於九龍區的行走路線幾乎完全一樣,所以於九龍城碼頭與 45 組成9-13分鐘的聯合班次。本線客量是集中於長沙灣往來何文田及愛民,以及青衣往來旺角,主要服務對象是學生。地鐵東涌線通車前,運輸署建議把本線、41A 及 44 取消由 241X 代替,但受到區議會反對而擱置。時至今日,普通巴士目前只剩下兩部行走本線,其中一部更只在平日繁忙時間行走,乘客乘搭到空調巴士的機會相當高。
全程收費:(Hot dog)$5.3/(Air)$6.9
全程行車時間80分鐘
全程行車里數21.8公里
44 青衣←→旺角火車站
本路線提供青衣及長安往來長沙灣及旺角及的巴士服務,是青衣島第一條巴士路線,於1975年10月20日起投入服務,來往青衣大街及荔枝角(橋底),即現時的海悅花園及美孚,當時除了途經青衣大橋外,還途經荔景山路、九華徑及荔園(即今荔欣苑),也成為第一條服務荔景山區的巴士路線。1977年12月5日起不再經荔景山路,該路段改由豪華巴士路線 246 號線(麗瑤至尖沙咀碼頭,已取消)替代行走。
隨著青衣北部發展,1986年11月2日起配合青衣落成延長至該處,九龍總站亦由同日起延長至旺角火車站。1989年2月11日起因青衣大橋不定時進行維修,來回程改經青荃橋及長安,青衣大橋維修竣工後並沒有改回行經,1996年9月6日起增派空調巴士行走。時至今日,雖然官方資料有普通巴士服務,但在目前在行走本線的十九部巴士當中,現時只剩下一部普通巴士並只行走平日繁忙時間,假日更與全空調服務分別不大,只在車務調動才有普通巴士行走。
雖然與某些路線如 41 和 41A 有所重疊,但由於路線直接且車費便宜,深受乘客歡迎。原本建議在地鐵東涌線後,本路線與 41 及 41A 合 併為 44A,但因區議會反對而擱置。雖然本路線的客量受到地鐵東涌線通車而有所流失,但乘搭地鐵東涌線需要轉車,本路線顯得直接方便,因此仍然客似雲來。
全程收費:(Hot dog)$4.2/(Air)$5.2
全程行車時間:47分鐘
全程行車里數:12.8公里
I hope can help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