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服裝

2007-02-16 5:03 pm
我要知道有關清朝的服裝!
謝謝

回答 (2)

2007-02-16 5:19 pm
✔ 最佳答案
清朝是我國服裝史上改變最大的一個時代,清代是個滿漢文化交融的時代,尤其是服裝文化,也是在進入中國後,保留原有服裝傳統最多的非漢族王朝。
乾隆帝亦屬好大喜功、浮慕好名之君,但他能清楚意識到,是承襲一套己涵在衣冠制度中的政沾理論,而不必是外觀形式,方能傳國長久。
乾隆朝制定詳細的冠服制度,並圖示說明,以後子孫也能「永守勿愆」。
清代的衣服長袍馬褂,早先是富貴人家才穿的服飾,到後來普遍了,變成全國的一般服飾,平日所戴的便帽就是瓜皮小帽,顏色是外面黑,裏面紅。
滿族婦女穿的旗袍,早期是寬寬大大的,後來才變成了有腰身,在旗袍外面再加上一件「坎肩」﹝背心﹞。
她們的鞋子也很特別,是一種花盆式的高底鞋。至於漢族婦女的服飾,則和明代差不多。

圖片參考:http://kt1.hkcampus.net/~kt1-tks/14.jpg


圖片參考:http://kt1.hkcampus.net/~kt1-tks/_themes/ricepapr/aricerul.gif


男服服飾
禮服外褂:因紋飾不同而分別官階。
袞服 :為皇帝穿著。
龍褂 :為皇子所照。
補服 :依紋飾不同而分別官階。
朝服 :最隆重的大禮服 。
吉服 :清代的禮 服, 次於朝服是為吉服,用於吉慶典禮時穿著 。
常服 :清代之服裝制度,唯對常服,規定甚小。
女服服飾
朝服 :皇后的朝服則是朝裙、朝袍、朝 褂,三件方為一整體 。
吉服 :由外褂與袍組成 。

圖片參考:http://kt1.hkcampus.net/~kt1-tks/01.jpg
2007-02-17 4:25 am
清代滿族婦女服飾 清代婦女日常所穿的服飾,分爲漢族和滿族兩類,滿族都穿長袍,漢族則以上衣下裳爲主。滿族婦女給人的感覺比以往的歷代婦女都修長。這是借助於服飾而給人的感覺。滿族婦女梳旗髻要比漢族婦女的髮式高出五至六寸;滿族婦女穿的“花盆底”旗鞋,也比普通女鞋高出二至三寸,有的甚至四、五寸。這樣兩者加起來就要高出一尺左右。加上滿族婦女所穿的服裝,多以長袍爲主,長袍的下擺多垂至地面,掩住旗鞋,更顯出修長的身姿。長袍外面加罩一件馬甲,也是滿族婦女十分喜愛的裝束。這種馬甲與男式馬甲一樣,也有大襟、對襟及琵琶襟等形制,長度多到腰際,並綴有花邊。本圖爲梳旗髻、穿長袍、琵琶襟馬甲的貴婦。


旗袍作爲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員,其發源有人認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戰國至漢代曾爲時人所重,後世的袍服或與深衣有著一定的淵源關係。事實上,深衣與袍服頗有差異,前者上下分裁,效果相當於把上衣下裳連成一體;袍服則不分上下,基本失去了上衣下裳的意義,後來袍服逐漸被接納爲一種穩定的服飾式樣,與上衣下裳的服制並行不悖。袍服自漢代被用於朝服,起始多爲交領、直據,衣身寬博、衣長至附、袖較肥闊,在袖口處收縮緊小,臂肘處形成圓弧狀,稱爲“袂”,或稱“牛胡”,古有“張袂成蔭”之說。袍服式樣歷代有變制,漢代深衣制袍,唐代圓領襇袍,明代直身,都是典型的寬身長袍,穿著者多爲知識份子及統治階層,久而久之蔚成風尚。袍服因而代表的是一種不事生産的上層人士及文化人的清閒生活。服飾上的寬衫大袍。褒衣博帶,逐漸成爲中原地區衣飾文明的一種象徵。

流行於少數民族地區或遊牧民族的袍服,一般都較爲緊窄合體,以利於騎射或其他激烈活動,這種服式多採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較適體。歷史上,漢族人民也曾多次採納這種窄身合體的袍服樣式,趙武靈王所推行的胡服騎射就是比較典型的事例。唐代的胡服也風行一時,胡服在唐開元、天寶年間與胡妝、胡騎、胡樂同爲時人趨奉,可算異域文化一次大面積的流行範例,屬於長安街頭當年的“舶來品”。在遼、金、元及清朝等少數民族政權統治時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著服飾的主角,雖然又都經歷或表現出變得寬博的過程或趨勢。清代由於歷時最長且較穩定,故袍服可視爲典型服飾。

順治元年(西元1644年),清世祖率兵入關,定都北京,繼而統一全國。隨著政權的初步穩固,開始強制實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雉發易服浪潮,律令之嚴性命攸關,有“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之說。至此傳統的冠戴衣裳幾乎全被禁止穿戴,相傳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飾形制只被保留在漢族女子家居時的著裝中。慶典場合不分男女都要著袍,各類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龍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從字義解,旗袍泛指旗人(無論男女)所穿的長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世的旗袍有著血緣關係,用作禮服的朝袍、蟒袍等習慣上己不歸爲“旗袍”的範疇。清朝統治者強調滿語騎射,力圖保持其固有的生活習俗和穿著方式,一方面要用滿族的服飾來同化漢人,同時又嚴禁滿族及蒙古族婦女仿效漢族裝束,從頂治、嘉慶年間屢次頒佈的禁令中,滿族女子違禁仿效漢族婦女裝束的風氣之盛,可見一斑。至清後期,亦有漢族女子效仿滿族裝束的。滿漢婦女服飾風格的悄相交融,使雙方服飾的差別日益減小,遂成爲旗袍流行全國的前奏。

清朝後期,旗女所穿的長袍,衣身爲寬博,造型線條平直硬朗,衣長至腳踝。“元寶領”用得十分普遍,領高蓋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繡以各色花紋,領、袖、襟、據都有多重寬闊的滾邊。至咸豐、同治年間,鑲滾達到高峰時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邊鑲滾,以至幾乎難以辨識本來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裝飾之繁瑣,幾至登峰造極的境地。此時的清王朝正搖搖欲墜難以爲繼,清廷內外交困,國力式微。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攻破了清朝封閉的國門。爲挽救危亡,清廷洋務派提出“中學爲體,西學爲用”的救國方略,派遣大批留學生到國外學習,軍隊也改練新軍。在中國學生和軍人中最先出現了西式學生的操衣、操帽與西式軍裝、軍帽。洋裝的輸入,提供了評判美的另一種參照系,直接影響社會服飾觀念的變更。日後旗袍演化爲融貫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響的改變可說即是由此開端。

1911年辛亥革命風暴驟起,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爲西式服裝在中國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礙,同時也把傳統苛刻的禮教與風化觀念丟在了一邊,解除了服制上等級森嚴的種種桎桔。服裝走向平民化、國際化的自由變革,已經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傳統沈重的負擔。由於滿族統治政權的消亡,旗袍此時穿著者甚少。西式中式裝扮熙熙攘攘紛繁並處。舊式的旗女長袍既被摒棄,新式旗袍則在亂世妝扮中開始釀成。

此時的時裝流行中心早已由蘇、揚移至上海。商埠開放的上海華洋並處,五方雜居,成爲十裏洋場奢靡繁華之地。上海又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傳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競相創辦女學,掀起了一股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大氣候蕩滌著服飾妝扮上的陳規陋習。服裝裝飾一掃清朝矯飾之風,趨向於簡潔,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馬甲的形式出現,馬甲長及足背,加在短襖上。後將長馬甲改成有袖的式樣,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雛形。據說得風氣之先的上海女學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當時的女學生作爲知識女性的代表,成爲社會的理想形象,她們是文明的象徵、時尚的先導,以至社會名流,青樓女子等時髦人物都紛紛作女學生裝扮。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期,其基本廓形已臻於成熟。産生於辛亥革命後,北伐戰爭時期始漸流行的新式旗袍,有別於旗女的長袍。30年代後期出現的改良旗袍又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爲稱身合體,這在以後的章節中將會詳細介紹。旗袍雖然脫胎於清旗女長袍,但已遇然不同于舊制,成爲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準服裝。

旗女與漢女的著裝

作爲女性著裝的旗袍,與旗女有著密切的關係。所謂旗女,是指旗人家庭中的女性成員;旗人,則是清代對被編入八旗的人的稱呼。清代八旗的成分以滿族爲主體,融合了漢族與蒙古族等其他民族在內。八旗中除清朝皇族愛新覺羅的宗室、覺羅以外,還包括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八旗漢軍和八旗蒙古分別由歸附的漢人和蒙古人構成。清初八旗漢軍有26萬之衆,是八旗滿洲、八旗蒙古之和的3倍。因此,旗人不僅是滿族人,還可以是蒙古族或漢族人。這樣,把旗袍定義爲滿族人所穿的服裝也就有失準確了。滿族是生活在北方的少數民族,擅長漁獵並四處遊牧,他們所穿著的袍四面開權,有扣絆束腰帶,脫卸方便又保暖,非常適合他們的生活方式。後來歸附于他們的漢人和蒙古人也採用了這種服式。明末清初八旗制度逐步確立,旗人的袍服有所變化發展,與滿洲早期的樣式也有所不同,這時旗女所穿的袍可說是旗袍真正的?前身,到民國才成爲現代意義上的旗袍,稱爲新旗袍或新式旗袍。旗女的袍裝與漢族婦女的兩截裝束,在清初有著明顯差異。


收錄日期: 2021-04-18 20:52:3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16000051KK0060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