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鞋與速度

2007-02-16 4:44 pm
我想問釘鞋嘅釘尖唔尖會唔會影響到跑嘅速度架?
更新1:

第一位回答者.... 我係問釘鞋嘅釘尖唔尖會唔會影響到跑嘅速度, 你paste一大篇野比我冇用架

回答 (4)

2007-02-19 10:28 pm
✔ 最佳答案
釘鞋既鞋釘尖當然與你穿上後跑步既速度有關係啦!
鞋釘尖d,價錢就會貴d。
鞋釘既用處係增加與地面既摩擦力,以免失去平衡而趺倒。
有從中得到平均--即是既能防止趺倒,與地面的摩擦力又不會太大而影響跑步的速度。
尖d可以增加與地面之摩擦力,平衡力大增,而不影響速度,
可以使人隨心所欲地出盡全力跑,自然能間接地加快速度了!
當然,鞋釘也要用好的質料制造,不然跑的時間就會斷了。
參考: 我..家中的釘鞋
2007-02-21 6:43 am
幾好wo
2007-02-16 4:55 pm
釘鞋可以減少與地面的接觸面,
減少摩擦力, 所以可跑快d,
至於尖唔尖應該有關係,
愈尖接觸面愈少, 所以應該快d
2007-02-16 4:54 pm
釘鞋

起跑
跨欄的起跑方法同短距離,不過為了遷就第一欄起跨腿的適合問題,起跑姿勢之前後腳要配合欄作適當的調整,或起跑線和前腳間距適當的改變。第一欄距起跑線只有 13.72 或 13 公尺的距離,為免於重心急速提高,可將起跑姿勢時的重心先行提高,以較高的重心起跑,縮短起跑姿勢,到起跨第一欄時之重心垂直距離。如此,重心的提高較為平穩,有利水平速度的發揮。

起跑至第一欄的跑法
男子百十公尺高欄的第一欄,距起點距離為 13.72 公尺,女子百公尺欄為 13 公尺。一般而言,這一段距離約跑八步,距離約為 11.70 公尺。身材高大者也有跑七步的,其步伐應先嘗試幾次,訂出本身的合適步數和步幅。

據實驗指出:此段跑法計畫,可加長或縮短第四、第五和第六步步幅,前三步或起跨第一欄,前二步保持正常步幅。以男子百十公尺高欄的步幅來說,理想起跑後步幅依次
(1)0.6 公尺(2)1.10 公尺(3)1.35 公尺(4)1.50 公尺(5)1.65 公尺(6)1.80 公尺(7)1.90 公尺(8)1.80 公尺。女子百公尺欄步幅長,每步約比男子短 10 公分。最後一步較前一步約縮短 10~15 公分。其餘步幅間之差異,除第一步外,其間幅長每步約增加 15 公分。最後一步縮短目的,在於使跑者以較短暫的鬆弛時間放置起跨腿以便過欄,重心更向前帶,因而幫助以快速跨步過欄動作。
百十公尺和百公尺欄,跑八步到第一欄前,體角要進入短跑正常體角,跑步韻律較短跑為快。起跑第三或四步後注視第一欄,因而眼睛注視焦點在欄橫槓上方。由於跨欄者進入正常短跑動作,較短距離 跑者早比賽時,要第一位跑抵第一欄,需要儘可能的加速。可控制的加速愈快,起跨時的蹬地力量較水平,過欄較快速、重心較低。這是起跨前一步,步幅縮短的原因。 雙臂動作同短跑;不同點只在於過欄時,手臂要抵銷伸展引導腿的姿勢。

起 跨
離欄起跨距離,依據運動員身高、跑速、引導腿腿長以及引導腿 動作的有效速度,個人的起跨點因之而不同。起跨點至欄的平均距 離,約為 2~2.30 公尺,90% 之有效過欄於此決定。有效的跨欄,從 起跨時之身體充份前傾和最小的向上運動看出來。起跨的技術、姿勢,不論欄的高低,一定要保持幾項原則:

1)起跨前一步要比前一小步
最後一步步幅較短,旨在以較短重心軌跡,較快速度著地,保持跑的水平速度,減少剎車阻力。以更快速的水平速度作蹬地動作。
起跑後至第一欄間所得的速度,為以後速度的保持,以後加速度 不大,因此起跨前一步步幅之縮小,使與水平速度之能否保持有關。

2)起跨點的正確
欲快速有效地跨過欄,其起跨點必須和水平速 度相配合。起跨的距離並非固定,同樣地因下肢之長短而有區別,重心高腿長者,起跨距離長;重心低腿短者,起跨點可近些。起跨點離 欄架太遠或太近,會導致身體往上跳躍,增加垂直速度,減低水平速度,減速變慢,增加空中停留時間,合適的起跨點,可減緩最後一步 的緩衝速度和垂直支撐過程。然加大後蹬過程時,身體重心的最高點 就落在欄架的前上方,故剎車動作小。

3)引導腿的擺抬
引導腿之提起,不能將大小腿伸直,應稍微彎 屈,縮短臀和踝間距離,重臂縮短較省力,以及抑制大腿內側肌肉之 頡抗作用。引導腿內屈而伸,膝伸約 100 度。臀屈肌為膝伸的主要穩定 者,當臀屈肌收縮時,給予大腿穩定性,穩定之大腿才能前伸膝蓋。
有效的起跨動作是在起跨時決定的,而起跨的決定要素是在引導 腿的擺抬應用。密契爾(L.Mitchel)曾說過:「腿的動作正確, 尤其是引導腿的動作正確,手必然能和正常跑步時一樣擺振,所以跨 欄的重點,應放在手臂的動作上」。
引導腿要求能快速抬起,快速抬起連帶加大起跨腿的蹬地推進力 量,縮短動作時間。引導腿抬起慢,起跨腿會趕上引導腿,手臂擺動 遭受破壞,導致漂浮過欄,落地又得重新建立跑速。引導腿要快速擺 抬向前,並邊縮疊小腿靠近大腿,縮短半徑,加速腳轉的角速度,並 藉此建立的角動量及膝蓋的反射動作,將小腿擺向前,腳踵成正向前 運動過欄,導致膝蓋向前速度停止,影響切欄動作。

4)重心
起跨時身體重心比原地站立時為低,離地後身體方逐漸 提高,這是因為身體前傾作跨步過欄動作所造成的。重心線的移動 是平穩的,而非極端尖銳上升。重心線若極端上升,必 然是來自跳的助作。平穩的重心線為跨欄助作正確與否 的最佳觀察法。
起跨腿的後蹬角度和速度,決定了跨欄步中,人 體重心的軌跡。在起跨動作中,重心移動可分三個過程說明。圖 11-1a 是緩衝期,b 是垂直期,c 是後蹬期。a 是起跨腿前腳掌著地時身體重心的投影線,b、c 的距離是人體總重心的投影 點到著地點的距離。這段距離的長短,說明緩衝期著地動作是否迅 速。若距離短,剎車減速小,最後一步跑得好。當身體總重心向前移 動進入 b 時,不宜下降過多,支撐腿的膝關節彎曲不宜過大。這時腳 跟下沉,但不要觸地,以免重心速度下降。b、c 距離愈長,起蹬腿 愈能充份後蹬,重心在後腿的距離愈長,水平分力就愈大,後蹬角度 小,重心更能水平前進。

欄頂姿勢
起跨後引導腿提向上方,同時上身極度前傾,並將相對邊手臂用 力快速前伸,另一臂則曲肘靠近體側。由於引導腿上提的關係,前傾 的上體胸部,幾乎和引導腿的膝蓋接近。為了加速引導腿向上提的動 作,手臂必須迅速向前伸,以配合快速的腳步動作。然後起跨腿大大 地向內側呈水平狀提起;也就是說,將起跨腿側轉至側邊,同時將腳 尖向上轉,整個腳部和地面成水平。這時為能緩衝起跨腿動作引起的 身體不平衡,相對手臂由向前擺出改為向外週旋拉動。最初之引導腿 則被拉回,預備作切欄著地動作。
正在跨欄的瞬間,到踏地之間的平衡極端重要。若稍微不平衡, 則影響踏地動作,身體會產生歪屈。歪屈之身體不能馬上向固定的方 向邁入下一步之姿勢,同時造成身體直立姿勢。欄上上身之平衡是用 手臂的動作來加以控制,所以身在空中手臂動作要適當。

1)雙腿的動作
由於雙手臂動作旨在維持身體平衡,這種動作是 反射作用,影響不大。引導腿跨腿動作重要,而且應視為單一活動的 組合體,其重要點如下:腿動作的時宜調整整個欄上動作,雙腿動作 要連續而快速,時宜要正確,俾引導腿稍微落在重心前方,如同跑步 一樣。當引導腿著地時,起跨腿才能開始動作。高欄項目在起跨後有分開的時期,使引導腿進入作向下切欄的動作。
體軸速度受水平速度的影響,同時也受離地時間久暫的影響。水 平速度愈大,引導腿開始向下運動的時間愈早,同時起跨腿縮回的時 間相對加長。一切條件相同,若過欄速度快的跨欄者,其體軸時宜則 較過欄慢者為優,因而進入短跑似的跑姿勢比較平穩。快速的體軸速 度和跑姿勢之韻律有關是理想之點。僅當跨欄者在較少時間在過欄時 才能發生,然而體軸必須經常協調。若體軸速度太快,跨者之引導腿 落在身體之遠後方,跨者會有絆倒現象,使起跨腿邁入下一步之步幅 縮小;若軸速度太慢,起跨腿之過欄動作可能不會很安全,或落地時 引導腿太超前,停止向前運動。

切欄著地
切欄著地動作,必須做到不減少水平速度,且能產生水平加速度 為佳。為能達到此項原則,必須著地後之第一步,能迅速跨正常的步 幅。因此,引導腿之切欄著地動作能平衡而有力的支持體重,並產生 身體向前之水平速度,為切欄著地的重要課題。
過欄後,引導腿要如同跑步之向下著地,若用力向下過猛,軀幹 會挺直,重心落在引導腿遠前力的位置,同時產生反作用力把起跨腿 動作停止,造成起跨腿在身後拖的不良動作。這些力學原理,在跳遠 和跳高項目之最後一步或三步時之動作最為明顯,其目的在改變水平 速度為垂直速度。再者,引導腿向下猛劈,身體挺直,起跨腿超反作 用力而向下,在過欄時勾到欄頂,造成跌倒現象。因此向下用力過猛 的著地動作,一定要避免。
衝 線
跨者跨過最後一欄後,應當作領先做最後衝線動作。百十公尺欄最後一段距離 14.02 公尺,完全相似短跑之最後十公尺衝線跑法,其動作要領同短距離跑。
四百欄過最後一欄後,離終點線有 40 公尺,為決定勝利之關鍵。此段保持跑的姿勢是非常重要的。將注意力集中在跨步的韻律上,儘量保持步幅和頻率。若欲加速,也應注意動作的協調,重心軌跡不大改變,逐漸加速,無法在疲勞下做快速的加速。

技術
跨欄動作技術分為起跑、起跑至第一欄跑法、上欄、欄上姿勢、落欄著地、欄間跑法和衝線等七項。
起跑、起跑至第一欄跑法
跨欄的起跑方法同短距離,不過為了遷就第一欄起跨腿的適合問題,起跑姿勢之前後腳要配合欄作適當的調整。一般而言,起跑至上第一個欄跑八步。
上欄
如欲快速有效地過欄,其起跨點必須和水平速度相配合。最後一步步幅較短,旨在減少重心上下大幅移動,較快速度著地,保持跑的水平速度,減少剎車阻力。以更快速的水平速度作蹬地動作。
欄上姿勢
離地過欄,大腿仍保持與上體成一直線,兩腿在欄前形成一個大幅度的 "空中劈叉" 動作 (4-5)。這一瞬間,兩腿在空中形成一個諧調的 "剪絞" (7-8)。與此同時,前腿繼續向前上方擺動,直到膝關節超過欄板高度。接著大腿積極下壓,小腿迅速前擺做"鞭打" (8-10)。
落欄著地
前腿積極下壓,形成 "鞭打" 。後腿小腿收緊抬平,腳尖勾起,腳跟靠近臀部,以膝領先,經腋下迅速向前提拉。
欄間跑
在高水平的比賽中,欄間跑通常是走三步的,但在香港也有部份女選手會選擇四步左右腳過欄的,欄間跑要求快速、有節奏,以致能在指定的距離裏跨越第二個欄。


收錄日期: 2021-04-18 20:47:3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16000051KK0057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