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從史記對晉文公重耳的記載,晉文公在外流浪時,很大段時間根本沒有絲毫回國爭取君位的決心,甚至是個貪圖短暫安逸,毫無大志的窩囊之輩。
當年重耳的父親晉獻公因為受驪姬迷惑,迫令重耳兄長太子申生自殺,改立驪姬所生的兒子奚齊為太子,更迫宮重耳及其弟夷吾,令兩人逃離晉國。夷吾走到秦國求妹夫秦穆公幫助取回君位,重耳卻走到母親娘國的狄國避難,一避就避了十二年,在狄國聚妻。後來晉獻公死了,驪姬捧兒子奚齊繼位,被一向都不滿驪姬的大臣里克將兩母子殺死,當時里克想迎重耳回國登上君位,但重耳見晉國大亂,怕返國後會死,竟以佢老豆晉獻公死時沒有回國奔喪為由,認為自己不忠不孝,無資格成為國君,推卻了里克的邀請。結果晉國國君落在弟弟夷吾手中,是為晉惠公。
當時晉惠公怕重耳威脅他君位,派人去狄國殺他。他就連老婆都唔要走去齊國。當時霸主齊桓公十分厚待重耳,賜他錦衣玉食之餘,還賜個齊國公主做佢老婆,後來齊桓公死,齊國大亂,重耳老婆同追隨他的家臣都想重耳離開齊國,回晉國奪取君位,但重耳竟對老婆說:「人生安樂,孰知其它!必死於此,不能去。」重耳老婆(齊國公主)之後對他曉以大義,話佢身為公子就應負上公子的責任,不可貪圖安舒。但重耳重非常缺乏離齊的動力,結果要佢老婆同一群家臣合謀將他灌醉,趁重耳未酒醒前送他離開齊國,重耳醒後發現已離開齊國,重發老皮喊打喊殺。
從以上事件可見重耳本身是個一點志氣都沒有的小男人,之後成為一國之君,只能怪晉國公室成員都死得七七八八,惟有迎這個小男人回國當國君,他又好彩到當上國君後國際上接二連三發生有利晉國稱霸的事件,重耳才能成霸主。我認為,晉文公重耳是歷史上最『符碌』的人物之一。
2007-02-17 00:38:24 補充:
的確,重耳離開齊國前及離開齊國後簡直判若兩人,之前非常窩囊,之後卻有王者風範。但說他之前不敢回國,我覺得他是怕死同貪圖短暫安逸有關,例如狄國是個蠻夷之邦(蠻夷戎狄都是化外之民),又不是大國,重耳都不作政治計算而留在那兒十二年,他似乎不曾考慮齊桓公當時正在攘夷,狄國是其中一個中原各國的敵人,他長期留在狄國是摧毀他的政治前途。又例如他的妻子叫他離開齊國時,齊國已因齊桓公死而出現內亂,他似乎以為內亂都未燒到埋身所以不想走。重耳似乎是個沒有太大遠見的人。
2007-02-17 00:47:22 補充:
但重耳這種無遠慮,『煮到來就食』的心態,可能令他發展出一種處世的小聰明,令他在各種環境中都能生存(他在狄國同齊國都得到當地國君厚待,班馬仔又不離不棄,可見他為人都幾圓滑),在危機中都有急智化險為夷。歷史往往很奇妙,每每是如重耳這種沒有太大遠見但深懂生存之道的人,最後能成功當上國君。
2007-02-17 00:47:58 補充:
但重耳這種無遠慮,『煮到來就食』的心態,可能令他發展出一種處世的小聰明,令他在各種環境中都能生存(他在狄國同齊國都得到當地國君厚待,班馬仔又不離不棄,可見他為人都幾圓滑),在危機中都有急智化險為夷。歷史往往很奇妙,每每是如重耳這種沒有太大遠見但深懂生存之道的人,最後能成功當上國君。